作者:近日光
“既然惹不起,那就得赔钱,可是我没钱,不得和你们要!”宋神宗要钱要的理直气壮。
“官家,您要为大局考虑,如此和新政有何区别,您要官逼民反么?!”司马光当初不同意新政,怕就是这般。
“好一个官逼民反,司马大人,你是官还是民?!”王安石上前一步质问。
“你怕的是谁反!你又在维护谁!”王安石厉声问道。
司马光摇晃几下,瘫坐在地上,接连的质问,戳破了司马光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
之前他标榜他一切为了大宋,放眼满大宋王朝,谁和他一样两袖清风,谁又和他一样为大宋奉献一生,连子嗣都没有。
但实际上,他却代表的是有田有银又有权的士大夫们…
司马光不敢相信自己执着了一辈子的东西是错的,但是自己错了,那王安石就是对的么?
“即便旧法有错,但新政就是对的么?!”司马光陷入到了执念当中。
王安石上前一步,“新法是弊端,有弊端便改弊端,我愿意改!但司马光,你敢说一个改字?”
王安石说他愿意改,但是司马光却说不出改这个词,他的理念教育从未让他质疑过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即便有错,也不会是大错。
“不愿意改的,无所谓,给朕银子,朕派人亲自去拿,谁敢拿百姓的银子,朕当场弄死他。”宋神宗说罢,直接下诰命。
“没有银子的,也无所谓,去边境给朕驻守去,毕竟朕没有银子去养军队里的地痞无赖。”
“陛下,陛下三思呀。”众臣被宋神宗这个状态吓到了,他们相信宋神宗会说到做到,因为在他们在宋神宗的眼神中再也看不见半点犹豫。
宋神宗笑了,“三思个屁,王安石,朕令你监督实行,你他娘的这次带着眼睛给选人,别是个人都拿来用!”
“臣遵旨。”王安石领旨。
“你俩也别闲着,有钱给朕钱,没钱要不滚去边境,要不跟王安石一起。”宋神宗对苏轼兄弟道。
苏辙苏轼跪下,“臣愿意协助官家变法。”
苏辙本事守旧之派,但经过今日神迹启迪,变法迫在眉睫!
“朕可没说过变法,你们不要乱说。”宋神宗还不承认,去他妈的新旧党之争,他直接给断根。
“官家,您就不怕他们造反么!”司马光最担心的就是这个。
宋神宗笑了,“一群没骨头的玩意,反个给朕瞧瞧,朕正好没银子,抄他全家!!”
“还是说,司马大人,想第一个反朕?”宋神宗的眼神变犀利起来。
“臣!臣…”司马光本想再劝谏。
“行了,朕知道司马大人两袖清风,如此便去边境看看,看看守卫的那些兵,他们的命是不是当真不值钱。”
宋神宗上前,亲自摘了司马光的官帽,也算给他最后的体面。
【这一切,大宋的第七位皇帝宋哲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绝不会当第二个宋仁宗!于是大宋迎来了第二次短暂的高光时刻!】
熟悉恢宏磅礴的音乐再次想起。
直播间的老粉丝嬴政和赵匡胤他们听了眉头皱起,特别是赵匡胤。
难不成又来一个败家子?!
第37章
在恢宏的音乐中, 乐瑶下播了。
一看时间,晚上九点了,只要一直播乐瑶就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
乐瑶拿出本本,看了看跟在宋哲宗后面的雪乡二圣上, 也不知她直播间宋朝粉丝赵匡胤那几位会不会被气死呀?
*
宋殿
短暂的高光时刻呀…
赵匡胤的心一突突的, 按照神迹之前的述事方式, 怕不是又大有深意。
毕竟, 大明战神…大宋车神…
别是第二个隋炀帝吧?!
“皇兄,你当真不喝点降火的汤药?”赵匡美给自己倒了一碗。
“都是后世之事, 朕怎会气恼。”赵匡胤还嘴硬,实际上心里已经动摇了,大业未成,他不能被气死。
赵匡胤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此时的他特别羡慕秦朝和唐朝。
怎么就那么多明君, 虽然最后也出了灭国的败家帝王, 但是中间半点不憋屈, 怎么到了他大宋……
*
宋神宗, 宋殿。
自打神迹出现后,宋神宗下定决心, 此次变法他绝对不会优柔寡断!!
他不要当半个好皇帝!他要当一个完完整整的好皇帝!!
宋神宗软如打了鸡血一般, 谁敢拦着他呀呀呀呀!!!
本来太皇太后高滔滔、向皇后都是旧党的一边的, 如今看宋神宗这个状态, 谁也不敢劝。
特别已经被神迹点名的太皇太后高滔滔, 方听自己被誉为“女中尧舜”,本来还很高兴。
但听到后面她和司马光一起割地, 太皇太后高滔滔整个人都不好了。
明明什么还没干,一个后宫干政的帽子扣了下来…
太皇太后委屈, 为了避嫌,高滔滔外人一律不见。
任何有关变法的事情她别说参与,连听都不听。
向皇后也不敢多言了,看宋神宗那个疯样,她怕自己多说一句话,宋神宗便能废了她的后位。
现在的宋神宗还真能干的出来,上次还亲自带着王安石去抄了不交银子又反对变法的大臣的家。
抄出来的银子可是不少,宋神宗算是体会了一把劫富济贫的感觉。
真快速致富。
至于王安石,为了变法,他是连名声都不要了,彻底被开除了文人籍。
但是王安石无所谓,只要大宋富强,他要名声有何用!
苏轼也没闲着,天天写诗怼人,口无遮拦的畅快呀!哈哈哈哈哈!!
写,写,写!怼死你们!
苏辙担心他哥这样放飞,日后被秋后算账该如何,但是他拦不住呀…
他哥一边写,官家就站在一侧,“苏轼!写的好,就这样的诗,再来两首,抄个几百份给那些老东西看看!气死他们!”
“好咧,官家。”苏轼笔下生风。
苏辙 ,唉……
若是之前宋神宗这么疯,怕是被扣上疯皇帝的帽子,可如今神迹降临,仙人指点。
特别之前还出现天幕,让百姓都知道变法,老天的旨意,谁敢不执行?!想逆天命么!?
但是宋神宗和王安石也没昏了头脑,切勿冒进变法。
之前神迹说了,新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冒进。
于是宋神宗先找几个重点城池实施新政,根据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漏洞,再修改新政。
且因地制宜,虽然大方向一样,但是每个地方又和每个地方不一样。
同时加强官员监督,基层干的好的官员升职加薪,摸鱼不作为的官员卷铺盖卷走人。
如此基层的官员们个个奋发图强,都想做出业绩。
在用人方面,王安石等人又制定了考察之策,王安石自认为自己看人眼光的确不怎么样,如此,那便众人一起考察。
重用不分新旧党派,即便之前不支持变法也没关系。
只要干的出业绩,且政治上无污点,便可重用。
一系列的大刀阔斧之策,大宋的国库充盈!且百姓也安居乐业,高呼官家英明!神迹千秋!
如此养精蓄锐,到了元丰十年,到了神迹所述的西征西夏之年。
果真如神迹所述一样,西夏内乱,夏王找大宋求助。
这一天,宋神宗等了整整十年,十年呀。
终于可一雪前耻!
宋神宗要告诉周边蛮夷,如今的大宋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宋!
*
大战前夕,大殿之上。
宋神宗焚香祭祖,
“太祖!赵顼定不会让您失望!大宋定不会让您失望!此战必定收复国土!完成您未完成的大业!”
宋神宗激动的声音颤抖。
“收复国土,完成太祖遗愿!”
殿下将士同样激动的红了眼圈,报效大宋,一雪前耻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们不但要收复西夏,还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把辽军打的溃不成军!
这一次,再没羸弱的大宋。
这一次,也没自私昏庸抢功的主帅。
这一次,再没了十战一败的遗憾!
宋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黄巢,活捉了西夏皇室。
这一次,再无妥协安抚之策。
夏州,乃为大宋国土!夏民,皆为大宋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