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418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满城和汉城之间,有一道一里地左右的隔离带,拉粪、挑水、赶车卖菜、挑担的货郎等,熙熙攘攘的朝着满城走去,赶着做晨起的第一道生意。

见德亨好奇朝着他们看,陶牛牛就解释道:“满城内不事生产,全靠外城商贾商贩等供应。”

芳冰一直贴身跟随德亨,不像陶牛牛一样曾经独自出来过,就稀奇道:“这满城,跟咱们的北京城一样嘛。”

德亨:“北京内城,是最大的满城,自然是一样的。”

芳冰看了德亨一眼,没再说什么。

昨天晚上陶牛牛做其他事情去了,没跟随德亨左右,后来听芳冰说了,也是无可奈何。

第289章

福州是闽省的省会, 乃是闽地最繁华之地,福州城的汉城,商贾士绅众多, 守着一个海关做点小买卖,生活在这里的人家,也都相对富足。

体现出来,就是早点摊子众多。

福州的早点摊子多是汤水, 德亨倒不是不喜欢吃汤水,但是,他不喜欢吃甜口的。

糖水也就罢了,汤水怎么能是甜的呢?

不理解,完全不理解。

所以,一条街走到头,看了很多,就是没能坐下来。

陶牛牛建议道:“不如去酒楼吃, 那里品类众多, 应有北方菜。”

德亨不信邪,道:“去酒楼有什么意思, 这些摊子上一定还有咱们没发现的好味道,走,回头再走一趟。”

陶牛牛和芳冰无法,只能陪着德亨回头。

德亨三人实在显眼,不说三人都是人高马大的,就说那跟和尚似的脑袋, 想不显眼都难。

三人一路走一路看, 看的是摊子和摊子上的吃食, 这摊子的老板和食客们, 就是在看他们。

满身的绫罗绸缎,身上挂的戴的一看就不是凡品,虽然脑袋怪怪的,但那一身的气度,就不是他们能招惹的起的。

是以,当三人走过的时候,喧闹的人群都没那么喧闹了,大家只看着,无一人询问,更加没人上前搭话。

原本见德亨三人走到街头了,想扎堆蛐蛐一下这什么人来着,谁曾想,人家又走回头路了。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翁,人老了,就长了些见识和胆气,见德亨一双眼睛直勾勾的衡量各家锅碗里的饭食,便猜到这应该是来寻摸早点的。

等德亨再路过他的杂货铺子时候,就开口问了一句:“公子,想吃点什么?”

一杂货铺子老头儿问路人想吃什么,倒也滑稽。

德亨看了眼这老翁,腰背佝偻,胳膊肘和膝盖上是大块的补丁,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身前围着的围裙上黄褐污渍遍布,草鞋,卷起的裤腿和袖子全都毛边了,无意识搓在一起的手粗糙黝黑,但指甲剪至齐根,干干净净。

他脑门之上头发剃的干净,脑后的辫子辫的整整齐齐,盘在头顶,上唇和下颌上刮的干干净净,无须。

这很奇怪。他这样年纪的老翁,应该是要留胡须的。

打量只是一眼而已,老翁询问,德亨就温声回答:“想吃点咸口的。这一条街上,哪家的汤水是咸口的吗?”

老翁见德亨人和气,面上放松些许,咧嘴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露出一口掉了几颗的黄牙,笑道:“公子打北方来吧?吃不惯咱们当地的甜口儿?跟您实话实说,这条街上,就没有咸口儿的吃食。”

芳冰小声劝道:“主子,咱们还是去酒楼吃去吧。”

德亨不理他,笑问这老翁道:“敢问老丈,除了这条街,这福州城,有哪家食摊子做咸口的吃食?”

隔壁一个卖甜豆花的汉子就大声道:“满城里啊,里面全都是咸口儿的。”

“胡沁什么呢,干你的活儿去,滚滚滚!”一个老妪推搡着汉子进了草棚子,见德亨看过来,立即屈膝福礼连连赔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公子莫怪,莫怪。”

已经三十奔四的汉子:……

德亨对这老妪笑笑,又转回头来看着老翁。

老翁见德亨是这样的好脾气,心下就敞开了,指着一个不留意看都发现不了的小巷子,对德亨笑道:“那里面有一寡妇人家,她做的一手好细面,汤头是就是咸口儿的,公子若不嫌弃,小老儿请她出来,给您做一碗吃,如何?”

听到这老翁说“寡妇人家”时候,陶牛牛面色微变,等听到是将人叫出来做,面色就变了回去。

他还以为这老翁是在“揽客”呢。

德亨听到“细面”二字,就想着是不是福州名吃“线面”,却是踟蹰道:“会不会太劳烦了?”

毕竟是寡妇,应该很在意名声的。

谁知,这老翁腰更加弯了三分,腆着老脸笑道:“她寡妇失业的,日子难过,公子若是吃着好,多赏两个铜子儿,算是她今日鸿运当头,赚个过日子的钱。”

另一边一个卖馃子的妇人也道:“公子若是如意,就让她借小妇人的摊子,一碗面而已,不当什么的。”

陶牛牛心下警觉,这些个民人未免太热情了,他怕其中有诈,就压低了声音,还要再劝道:“主子……”

德亨压了压手,让他住嘴,对老翁拱了拱手,笑道:“有劳老丈,我去那位大姐摊子上坐等。”

陶牛牛不理解,德亨却是久违的感受了淳朴的热情,他想珍惜这份好意。

老翁见德亨果然去那妇人的馃子摊子上坐下,让儿子看好自家杂货铺,抬脚向那个小巷子走去。

对面豆花摊子老妪高声道:“老婆子与你一同去……”

馃子,就是油条。

那妇人见德亨毫不在意的坐在她满是油腻的矮脚桌椅上,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也,太不搭了。

那是上好的绸缎吧?

沾了她这炸馃子的油,不能再穿了吧?

德亨对这小妇人笑笑,道:“大姐,给我们上一份油炸馃子。”

小妇人“哎哎”答应一声,从篦子里捡了四个已经炸好的馃子放在荆条篾子编成的小小浅筐里,放在德亨三人面前,嗫嗫喏喏紧张道:“街东头那家有咸菜……”可以配她的馃子,解腻。

可能是太紧张了,剩下的是再说不出来了。

德亨取下腰间的钱袋子,从里面拽出一串二十文的铜钱来,笑问道:“要几文钱?”

小妇人:“……不要钱。”

德亨笑道:“若是给食客的添头,自是不要钱,我又没去那摊子上吃他家的早点,单独去买,自是要钱的。”

数出五文钱来,却是不知道托谁去买,这摊子上只有这个妇人。

此时这个妇人脑子灵光的不得了,试探着道:“公子若是吃那家的咸菜,就让小妇人家的小子去给公子跑腿吧,狗子……”

不知道从哪里蹿出一个吸鼻涕的小子来,抱住小妇人的大腿,大声喊道:“娘!”

一双小豆眼儿却是咕噜噜的盯着德亨瞧。

德亨的眼睛在他挂着的一长一短的鼻涕上扫了一眼,握着铜钱的手微微僵住。

陶牛牛扭头闷笑,眼神正好对上街道对面那间卖甜豆花摊子的汉子。

这汉子应是豆花摊子老板,那个跟着老翁去小巷子里寻人的老妪,应是他老娘。

汉子不妨对上陶牛牛的眼睛,以为受到了请托,就出了自家草棚摊子,跨过街道走过来,边走边道:“我走一趟,去给公子买些回来下饭。”

德亨手立即转了方向,将铜钱给他,道:“有劳。”

汉子从德亨手心里捡了两文钱过来,道:“两文能买一大碗呢。”

德亨将剩下的三文也塞他手里,道:“剩下的就做你的跑腿费。”

汉子撇撇嘴,将三文钱放桌子上,道:“我腿长,走的快,费不了多少腿力。”

说完,拿着那两文钱走了。

德亨探头瞧了一下他走路果然很快但一点都不长的腿,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其他都在默默看着他行事的食客们轰然大笑起来。

那汉子听到身后笑声,莫名其妙问了一句:“笑啥子嘞?”

顿时笑声更大了。

汉子:……

那被德亨拒绝的小妇人讪讪要走,德亨从荷包里倒出一小把用彩纸包裹的蜂蜜糖出来,向那个鼻涕小孩儿送了送。

小孩儿看到这小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抬头去看小妇人,眼睛里露出渴望。

小妇人连连摆手推拒道:“使不得,使不得……”

德亨将糖果放在桌子上,笑道:“就是哄小孩儿的糖果,让小孩子吃着玩儿吧。”

德亨一说话,小妇人就不敢再拒绝,将桌子上的糖果拢在手里,给了鼻涕儿子一个,哄道:“出去玩儿吧。”

小孩儿看了眼母亲已经塞进自己口袋里的彩色糖果,拿着自己手里的这一颗,向其他扎堆的小孩儿们跑去,将自己手里的糖果给他们看,立即迎来了阵阵惊呼声。

德亨唇角带笑看着那群小孩子们,小孩子们脸上是纯然的天真和灿烂,见到德亨在看他们,哇哇叫着一窝蜂似的跑远了。

德亨哈哈笑了起来。

那老翁和老妪很快带着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妇人走了过来,这妇人脑后只梳了一个圆髻,插了一根木簪,一身青布衣裙,半新不旧,没有补丁。

应是不常穿的体面衣裳,上杉和裙摆上有明显的折叠过后的褶子。

裙摆只到脚踝,露出一双穿着青布鞋面的天足。

穷苦人家的妇女,因为要不停歇的劳作,都是天足。

这中年妇人站在老翁身后,不敢抬头看人,双手交握,僵硬了蹲了蹲身。

德亨温声道:“听说你做的一手好面,劳烦你为我做一碗出来。”

中年妇人声若蚊蚋:“¥%&”

见德亨疑惑,那伴着中年妇人的老妪就道:“她问你想吃什么汤头。”

德亨笑道:“什么都可,只要是咸口的。”

中年妇人点头,躲着德亨这一桌,在小妇人的带领下,去里面案板上和面去了。

这间油炸馃子摊子,也就是十来平,简单的搭了一个草棚子,里面是案板,中间摆了两桌,外面就是油锅,草棚子外面才是桌椅板凳,供食客坐用的。

德亨三人坐在中间的一张桌子上,抬眼就能看到那中年妇人是如何做面的。

手法非常寻常,毫无炫技之处,但就是这样寻常的和面、揉面、醒面、拉面的步骤,看的德亨略略失神。

豆花汉子端着一个大海碗回来,放在德亨面前,德亨低头一瞧,是冒尖的各色咸菜。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