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华尔街 第37章

作者:岐茶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历史衍生 职场商战 万人迷 BG同人

第二天,海莉靠着车内一卷《莫斯科市区路网图》,找到了玛琳娜说的位置。

阿尔科维奇的别墅在莫斯科西南郊的鲁布廖夫卡林区深处,四周环绕着针叶林与私家马场,距克里姆林宫不过三十公里。如同伊维尔所说那样十分豪奢,欧式古典风格建筑占据了大半座山坡。白雪皑皑堆积在浮雕屋檐上,别墅像一栋冰雕的宫殿一般,在灰色的天空下肃然伫立。

“先生请您在会客厅稍坐片刻,他正在接一个重要的电话。”金发女佣抱歉地走在海莉前面,她不断地瞥向海莉,似乎是要确认她没有因为主人翁的失陪而发火。

“不要紧。”海莉温声道,“我等一等就好。”

女佣朝她露出了感激的一笑。

“您请这边走。”她指引着海莉从旋转楼梯往上,从捷克定制运来的手工波希米亚水晶吊灯足足有三层楼高,沿着中庭垂坠下来,一颗切割水晶都在壁灯的金色反射中折射出细细的虹光,如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二楼,是别墅的主会客厅。

迎面墙上绘着一整幅《圣母加冕》场景,海莉眼拙,看不出来是哪位画家的手笔,不过依然能从整个装饰中,感受到新晋俄罗斯首富的极尽奢华。客厅尽头是五扇明净的落地窗,窗外是人工修剪后整齐的人工修剪过的雪松林,屋内装了地热系统,即便在一月的莫斯科,也温暖如春。

角落摆着一台老款勃朗宁留声机,另一位金发女佣端着银托盘走进来,将泡好的茶壶放在茶几上。沙发是深棕色马臀皮包裹的,就在那张沙发上,坐着一个黑发小女孩,约莫八九岁,穿着一袭墨绿色羊绒连衣长裙,背挺得笔直,正静静盯着走进来的海莉,一动不动。

“这是莱伊小姐。”女佣低声说,“阿尔科维奇家的小主人。”

海莉与她对视了几秒,随后开口:“你好,莱伊。”她轻声说,“我是海莉,很高兴认识你。”

莱伊诺娃阿尔科维奇歪了歪头,她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就像是一只山野里的幼豹一样,眼神明亮却敏锐,有着奇诡的灵动和不合年纪的沉静。有那么一瞬间,海莉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你好,海莉。”她说,竟然是一口流利的英文,“要下棋吗?”她摊手示意茶几上那一盘国际象棋。

海莉并未因为对方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有什么不妥,她脱下厚重的大衣,女佣自觉接了过去,她坐到低矮的沙发上,冲着对方微微一笑:“好啊。”

莱伊将棋盘旋转了一个角度,把白棋推向海莉:“你先。”

海莉伸手执过棋子。

屋内很安静,唯有棋子敲击棋盘的啪嗒声音。

海莉刚吃掉对方一个中心兵,莱伊便不动声色地用象将她逼退。

“你为什么来俄罗斯?”她问。

俄罗斯女孩有一头柔软的如黑藻般的长发,肌肤雪白,嘴唇红润,像一个白雪公主玩偶,十分可爱。

海莉仔细端详了棋局,才缓缓答道:“我发现纽约商品交易所里有一种贵金属——钯的价格有些异常,似乎产量和出口对不上号。我听别人说,这种金属绝大部分都由俄罗斯生产,所以来了莫斯科,而莫斯科的人又告诉我,阿尔科维奇控制着钯,所以我来到这里。”

“你是怎么发现的呢?”莱伊抬起头,好奇又矜持地盯着海莉,“我是说,你怎么能在没有来到莫斯科之前,就认为它有问题。”

海莉挑起一个马走到f3:“在纽约,我发现钯的价格开始在一组多变量模型中脱离正常通道。”

“那是什么意思?金属的价格本来就不稳定,原油也一直涨价。”

“就是说在一堆金属的走势图里,它是异常的。很多时候不能单看事物的本身,就比如,在棋局里,如果你只盯着一个象的位置,你就会错过关键,我的马正在封锁你的王的通道。”

莱伊迅速扫了一眼棋盘,手腕一转,棋子调转攻势,落到了另外一边。

真是个悟性极高的女孩。

“你是怎么做到的。”

“用计算机。”海莉笑了笑,“大型计算机、算法、和一些自主判断什么的。你未来也可以去从事这一行,去英国或者美国念计算机和金融学双学位......最好是去美国,欧洲、莫斯科的一些理念和技术不够先进。”

“唔,我会考虑的......可是找到了原因又会怎么样呢?如果爸爸告诉你,是的,钯的产量的确有问题。”

海莉没有急着回答,她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棋盘边缘,考量下一步的走法。

莱伊很聪明,也很高明,她并不是那么容易应付她,相反,一旦轻敌,很可能被对方反将一军。

第43章 钯金交易

感谢街头报刊、小报和伽玛无所不能,堪比顶尖黑客的检索技术。

海莉在到达阿尔科维奇庄园之前,已经对这个家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一份毫不起眼的报纸上,有一段这样的新闻:

【阿尔科维奇的崛起并没有传奇色彩的祖上荣光,甚至在苏联时期也毫不起眼。他们只是普通的诺瓦里尔斯克本地居民,祖辈世世代代在极寒的北极圈生活,以煤矿开采和镍矿冶炼为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艰难度日。

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现年64岁,出生在诺瓦里尔斯克市东部工业区的工人家庭,青年时期曾参加过西部大开荒行动,1960年起进入矿区,在214号矿井服役,曾先后担任当地工会代表、调度长、能源委员会副主任、能源委员会主席。他曾接受采访说:“我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我对这里的热爱并非你们所能想象到的’’。”

本报记者曾于去年冬天在市政能源局短暂采访到托纳利本人,当被问及‘是否考虑搬迁到莫斯科’时,他笑着回答:‘诺瓦的冬天虽冷,但矿区供应地暖,一切都还不错。’】

而在另一份,伽玛找到的,一位生于基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社会学的副教授撰写的名为《后联邦精英结构研究报告》的论文,对莫斯科的上流社会做出了更深刻的解读:

其中,在资源型寡头的地方起源与地区政治联结机制的这一节中,他写道:

【莫斯科市长卢列夫与他的老朋友托纳利阿尔科维奇的关系,在联邦解体前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托纳利在1970年代即担任西伯利亚能源协会的管理职务,1987年,他晋升为该协会主席。托纳利毕业于石油大学,是俄罗斯资源系统中罕见的兼具技术和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

......

1991年,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利用信息不对称及政策空白期迅速组建股份联合体,掌控诺瓦里尔斯克矿业资产。在1992年的诺矿公司临时董事会改组中,原由国家控股的能源资产被转移至名为‘诺瓦里尔斯克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新法人实体,其背后即为阿尔科维奇家族。

在阿尔科维奇控制了诺瓦里尔斯克的金属生产后,当地的财政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过在问到工人们对公司股东的看法时,他们对阿尔科维奇的好感要明显高于其他潜在的掌权者,他们认为阿尔科维奇在对待地方问题上,更加符合他们的期待,因为工人的平均工资提高了,但这仍然无法否认,寡头们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

该事件虽在媒体曝光有限,但对于论文研究问题具有标志性意义。要知道,一位地方矿工家庭出身的技术官僚和他从军队中毕业的儿子,仅用短短不到五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公营控制向私人寡头的蜕变。】

最后,在法国《费加罗报》报上,这个姓氏再次出现。

【在巴黎的上流社会,极具政治威望的斯科特家族一直是话题的中心。近日,莉娜塔斯科特携同她的富豪丈夫出现在法网决赛看台上。据称,对方通过苏联解体后的资产重组成为俄罗斯最富有的资源型寡头之一。

莉娜塔目前仍然定居巴黎,每月前往莫斯科至少两次。】

......

海莉终于伸手,拿起一颗白棋。

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摸子走子,执棋,则必走棋。

“如果钯金的产量的确有问题,那么验证了我的猜想,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泡沫。泡沫意味着谎言、欺骗、动荡、机会、财富……眼睛见到的,不一定是真实,摆在眼前的事实,也未必是真理。”海莉凝视着棋盘淡淡说道。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了一个‘洞穴理论’,他说有一群人,自出生起就被锁在一个洞穴中,双脚与脖子被铁链固定,只能看到洞穴内壁。他们背后是一堆火焰,火焰与人之间有一道墙,有人隔着墙举着各种物体走过,这些物体在火光照射下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子。”

“囚徒们从未看到过真实世界,只看到墙上的影子,便误以为那就是全部的现实。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爬出洞穴,第一次看见真实的世界,阳光、天空...他意识到过去所见皆为表象。”

“戳破泡沫,就好像是解开了锁链。总有那么一天,洞穴里的人将看见太阳。”

她落下棋子。

胜局已定,没什么好说的。

莱伊放弃了抵抗,她跪坐在羊绒地毯上,垂眸说:“可是柏拉图也说,当那个人回到洞穴,想要告诉其他人真相时,却遭到了排斥与嘲笑,他被认为是疯子或威胁。”

“为什么要在乎那些人怎么说呢?”海莉也坐到地毯上,她摸了摸莱伊的头,丝缎一样的质感,手感棒极了,“愚蠢的人,不可与之深交。”

小女孩忽然站了起来。“爸爸。”她乖巧地朝着海莉身后唤道。

海莉回头,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正静静站在楼梯口看着这边。

他是一位英俊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有一双鹰一样的眼睛。

“莱伊。”他轻声唤女儿,“不要打扰客人。”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莱伊偷偷向海莉做了个鬼脸。

海莉失笑。

“她被我宠坏了。”亚历山大说。

“莱伊小姐这样很好。”海莉转身说,“先生,您的女儿十分聪慧。”

“但愿如此,她是阿尔科维奇的继承人,如果是小聪明都没有,我该担心了。”

莱伊悄悄耸了耸肩,古灵精怪的模样。

海莉忍不住再次摸了摸她的脑袋。

午餐在庄园的玻璃花房里。

暖气开得很足,冬天依然温暖如春,阳光穿透过积雪,在头顶拱形玻璃上落下晶莹的光斑。

侍从尽然有序地呈上俄式松子奶香蘑菇汤、奥利维尔色拉、莎士雷可鸡肉、伊比利亚黑猪肋排、布利尼薄饼......莱伊坐在父亲身边,神情专注而好奇,时不时用叉子挑着盘子里的奶油鲑鱼,蓝色的眼睛不停地打量着海莉。

亚历山大一直在同海莉聊天,他并没有提到钯矿,而是不断和海莉探讨资金转移和投资的问题,和巴克利一样,他对于美国的对冲基金很感兴趣,也想将一部分钱放进去,但海莉委婉地拒绝了他。

“基金目前已经封闭。”海莉用刀切下一小块鸡肉,“等再次开放的时候,我会告知您,希望那个时候您仍然有兴趣投资。”

“你们会亏钱吗?”亚历山大问了一个所有人都会问到的问题。

“当然,先生,世界上没有永远不亏钱的投资,任何领域都是这样,我们只能尽量让你不亏钱。相比于绝大多数平常的人,我们更擅长赚钱。”海莉给了他一个最标准的回答。

亚历山大摇了摇头:“不,不是这样。”他喝了一口杯中的白葡萄酒,“我认识很多美国人,像你一样......就职于一家知名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从事着这样那样的工作。但从本质上来说,你们都是销售员,很大一部分,满嘴谎言,只想着冲我们倾销商品,丝毫不关心待售的货物就是一堆垃圾。”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我跟我们的副总理鲍里索夫谈过这个话题,我劝他不要过多采用美国人的建议,但他并没有听进去,才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您因为这样的局面而收益,不是吗?”海莉微微一笑,“如果没有美国人,也许俄罗斯人民会过得更好,但您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这句话让亚历山大有些不开心,他几乎是立刻冷下脸。

“你在指责我?”

“我没有这个意思。”海莉端起酒杯,“你可以把这当成一种夸耀,先生。我惊叹于你能在短短几年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横跨俄罗斯全境的商业帝国,我也敬佩你的能力。在华尔街,我并非一个拥有家族势力或顶尖人脉的交易员,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明白你这一路走来所付出的艰辛。我想,善良这种品质,在您的成功之路里所占比例应该不多。”

“很明显,你仍然说我是个投机分子。”

“也可以这样说。”

亚历山大哈哈大笑起来。

“没错,我是。”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敛住笑意,“你来到莫斯科,不也是为了投机?女士。我知道你想要做什么。”

他将杯中的酒轻轻晃了晃,冷淡地看着她:“你认为我拥有的金属的价格存在问题,如果是虚高,你会想要做空它,从中牟取暴利,如果和你想的不一样,那你会做多,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你知道在我这里你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因为我控制着这种金属的生产,这其实是非公开信息,按照你们美国的法律,这算是一则典型的跨境内幕交易,足以把你送进监狱。”

海莉平静地与他对视。

她并不在乎这样的评价,因为海莉自诩自己是一个很能看清楚内心的人,她想要赚钱,她追寻投机的机会,她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偶尔也会有莫名其妙的底线。她不追求做好人,但也不想刻意地做一个坏人。

这都再寻常不过。这本来就是人性,无需为此而羞耻。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海莉点点头,认可道,“阿尔科维奇先生,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达到莫斯科以前,我在全球范围内研究金属和能源的变化,在那么多种不确定中,我选择了一种,然后坐到了你的面前,就像两个带电粒子之间会互相施加作用力,我们的见面就好像是上天注定一样。”

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几乎以为她在说一段情话,但显然,她没有。

“我相信我一定可以从你这里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想,也许你也能受益匪浅。”海莉说。

玛琳娜说亚历山大阿尔科维奇需要帮助。海莉不知道是何种帮助,但她认为这不是关键,因为玛琳娜认为她可以帮他,既然如此,那她一定可以帮到他。

她手上有一亿多美金额度可以用来自由投资,这笔钱占据了俄罗斯规模最大银行的储蓄1/20,适当使用杠杆,足以对这个国家的市场产生冲击,而她背后还有ESF基金和华尔街,相对于亚历山大来说,她的弹药是无限的。

“我们确实在减产。”亚历山大说,“诺瓦里尔斯克的矿场正进行设备升级,这对外界来说,可能显得我们生产受到了某种阻碍。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想确保未来供应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