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岐茶
格里芬表示他同样也接受跟其余投资银行以这样的方式合作。
海莉听了一会,就跟维克托和怀特一起离开帐篷去打高尔夫。
她拿起球杆,在练习区做了几次挥杆动作。挥杆并非她擅长的事,她学得晚,动作却还算标准,只是缺乏力道。打球是其次,高尔夫运动从来就不是为了真的打球。
“他太疯狂了。”维克托点评。
海莉知道他在说谁。
能让维克托这种投机分子都发出这样的点评,足见格里芬有行为有多么失控。
“没有人劝劝他吗?”维克托又问,“宽客基金已经运行了三十年,我们都不敢涉足衍生品交易,更不敢把这种事拿到公开场合来说,这就跟在非红灯区穿着丁|字|裤招揽客人一样危险。”
“没有人能劝动他。”海莉眯眼看了看远方的果岭,“他不会听的。”
她转动肩膀,用力挥出一杆。圆球划出一个抛物线,向着远方飞去。
“你不能转动手腕。”怀特说她,“这样很容易导致自己受伤。”
“你看起来也不太关心你的上司。”维克托继续说。
“他为什么需要我关心?”海莉按照怀特说的调整了姿势,“我不会插手他的管理策略,我只要负责好两支独立的子基金就好。”
她的淡漠让维克托吃惊不已。
尽管在俄罗斯她就这样,但维克托以为海莉对自己效忠的上司和所在公司会不一样,毕竟格里芬给了她同龄年轻人不可能有的权力和自由,但她看起来对格里芬毫不在意。维克托必须要说,有这样的下属,既是一种幸运,也难免叫人害怕。
她迟早有一天会背叛自己效忠的上司,忠诚,是海莉卡拉季奇完全不具备的品质。
“上一次我们合作的很愉快。”他岔开话题,“有没有考虑再干一票?”
“干什么?”海莉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你就没有什么新想法?”维克托问,“上次你能发现钯的价格有问题,现在已经过了半年,你那个什么模型就没有再找到类似的机会?”
整个华尔街都知道ESF基金的计算模型冠绝全球!维克托认为自己与其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机会,不如再次和海莉合作,由海莉来找到市场。
“上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海莉淡淡道,“我不想一直去尝试着做空,这对基金来说风险太高了。”
“怀特。”维克托立刻看向怀特,试图寻找盟友!
怀特耸耸肩,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他也非什么做空专业户,不到十拿九稳的时候,怀特也不想承担过高风险。更何况这半年来,科技公司再度迎来上市浪潮,随着YahooIPO成功,投资银行们纷纷将目光调转至硅谷。不那么想抢占或来不及抢占IPO市场的投资银行,则因为美联储连续两年加息,存款激增,而急于向外放贷,于是和格里芬这样的对冲基金老板做起了花式交易。
怀特认为这样的一年,平平稳稳度过即可,他们刚于年初赚了一笔大钱,没必要再去没事找事。
海莉则是单纯对于频繁做空感到不喜,她本来也不推崇宽客基金这种给全球各国经济找岔子的发展模式,又在前不久刚刚被纽联储主席敲打过一番,故而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加深旁人对她“空头家”的印象。
维克托施瓦茨见他们两个都兴致缺缺,不免有些着急。
“嘿,伙计们。”他催促道,“你们打算靠年初一笔交易混到什么时候?”
“我们有正常的业务。”怀特挑眉,“说混未免太过分了。”
“你可以自己去,为什么非拉上我们?”海莉说。
“跟你们一起行动,让我觉得很安心。”维克托大言不惭道,“海莉有技术和判断,怀特你有资源人脉,我有大笔资金也有号召力,我们三个在一起,就算是去做空人民币,也没什么问题。”
“谁要和你去做空人民币?”海莉翻了个白眼,“我才不要自寻死路。”
笑话,历来空头都是挑软柿子捏,哪有一上来就寻个厉害的硬骨头?以东方大国的外汇储备,就是砸五百亿空头也未必见到什么水花,海莉又不是傻子,这种话她听一听就知道不靠谱。
他们已经打完第一洞,照理说现在该前往下一个发球台。白色球车驶了过来,却被维克托挥了挥手,示意离开。
“海莉、怀特。”维克托收起微笑,“你以为我在和你们两个说玩笑话?”
海莉手中的球停在了半空。她和怀特对视了一眼,默契地放下球杆,缓缓直起身。
“什么意思?”怀特蹙眉问。
维克托看着他们,眼神冷峻。
“我以为从北极回来以后,你们会明白远东是多么脆弱可笑。”他说,“就像地壳上的裂缝,到处都是隐蔽的崩塌边缘。我等了很久,以为你们会率先出手......”
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
是意识不到?还是不想?
如果俄罗斯的金属价格可以用这种办法攻克,那亚洲其他国家只会更好入手。
维克托难以理解。
“你们两个就没有想过再试试?”他又再次问道,“我认为我们大有可为......海莉,你看看,格里芬现在一门心思都扑在衍生品市场上,如果你不做些什么,很快你的光芒就会被淹没,”
风吹过草坡,远处的海面翻起一道道白浪。游轮鸣笛声响起,惊来一群海鸥。
海莉歪头想了想,竟然觉得维克托说得很有道理。
的确,按照现在的趋势,格里芬接下来的心思都扑*在衍生品业务上,如果她这边做不出什么成绩,很快就会像兰利那样被边缘化。
格里芬对于衍生品的痴迷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无论是瑞士信贷还是AG投资都是衍生品业务领域的佼佼者,ESF与他们进行深度绑定合作,对海莉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个念头一动,海莉不由自主就多想了一些。她如今对于投机已经没有那样狂热和迫切的需求,但如果坐一趟顺风车,也不是那么的不情愿......
“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她慢吞吞道,“怀特,你说呢?”
小加西亚先生无可无不可:“我都可以,如果有钱赚的话,我愿意赚。”
“天上可不会往下掉钱。”海莉淡淡道。
“所以我们需要你。”维克托说,“和之前一样,你出主意,我们执行,再完美不过了。”
“和你们?”海莉挑眉打量了两人,“你们两个难道很可靠?”
维克托被年纪轻轻的后辈嘲讽得老脸一红:“喂,海莉!”他低声怒斥。
“这样吧——”海莉漫不经心低下头,用高尔夫球杆将地上的白球勾到发球台上,“我倒是对亚洲市场真有些兴趣,我也刚好有些内幕消息,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做空——”
“什么?”维克托激动地问。
海莉朝着他莞尔一笑,将球杆放好,朝着维克托伸出手。
她的手掌心里,躺着一枚硬币,正在阳光下泛着若有若无的冷色光泽。
“这个。”海莉说。
【作者有话说】
海莉不会现在跑去创业啦,时机不成熟,很难拉到投资,美美先赚年薪,她的年薪放到当下也是超高薪水了。
补充一些人设的内容,方便大家食用接下来的章节:
我写文很少会故意去制造一些爽点,事情发展到一步了,成了就是成了,其实没有在一开始想过爽不爽这件事。
作为一个冷门小作家,我真的很享受当下写文的状态,线下有自己的事业,经济上开始慢慢独立和自由,放假了就出去玩一玩,每天晚上回家码字,每周偷懒请假那么两天(QAQ),有一群有爱的读者,真的非常非常开心。所以在写的时候,我越来越没有考虑过市场的热点,比如什么万人迷呀,打脸翻转low男啊,火葬场,不蛮大家说,一开始是有这些东西的,因为知道大家爱看这个嘛,拿出去宣传也比较吸引人,但是在写的过程中都被我删掉了。
早期的海莉是什么样呢,大概就是,迷人妖艳踩着一个又一个男人上位的那种设定吧。不过在开始写之后(再不瞒大家说我本来有十多万字的存稿,被我自己删的差不多了),我改掉了设定。
我的工作环境中其实有很多靠美貌和特殊关系上位的女领导,年薪几百万,体面又富有,但毫无疑问口碑都是极差的。我并非否认上述女性的成功,我跟我很多朋友说过我认为这是一种能力,也许违背了道德规范,但的确也能算是一种‘能力’。不过我在想我真的要塑造一个这样的角色吗,虽然很爽很受言情市场欢迎,但是这真的对吗?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想海莉是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她的情商一定要非常高,她虽然也常常说一些讥讽的话,但她大多数时候是温和的,平易近人的,讨人喜欢的,这是她的伪装能力。其次她必须很专业,她具备承担复杂交易的能力,前沿的理念,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是她赖以生存的捕猎能力。最后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她对于交易的态度。也就是她怎样看待自己的猎物。也就是我们有时候说的为君之道。同样是皇帝,有厉害的有菜的,有暴君有明君,有擅长打战的有发展文治的,想法不同,路线自然不一样。
写第一本文的时候,女主是莱伊,俄罗斯寡头的女儿,非常有钱,哪怕什么也不做也非常有钱。在面对次贷危机的时候,她也只是利用自己有钱的优势从中大赚特赚,既不是始作俑者,也不是冲锋的那一个。海莉不一样,她是个交易员,她没那么好的经济物质条件,也没有退路,面对交易可能带来的一些后果,她没得选。所以她的做法往往是更加直接的,态度也是更为冷漠的,她的行为有很大可能会直接导致危机的产生,比如此刻她同意跟维克托一起去当空头家。
她已经明确知道了做空会让自己名声变得恶劣,甚至会击垮一些小国,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们可能常常听到一个言论,说索罗斯导致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我扒了非常多的文献去研究这个说法,对冲基金加速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并让危机变得严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空头家们是否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千万人的流离失所,他们是会选择加注还是是离场?到底是要做一个空头家,还是变成更伟大的存在?是要钱还是要可持续的合作?是成为乔治霍尔还是jp摩根?
或许处理好这个问题,要远比处理男人之间的问题要有意义的多。
很多资料显示,在做空亚洲这件事上,索罗斯是非常犹豫且矛盾的。第一,他不断地减仓,相比于他狙击英镑,在亚洲他只动用了大概五分之一不到的资金。第二,他放弃了无数次可以加速危机爆发的抛售,但他又舍不得彻底放弃,这种矛盾贯穿于整个1997-1998。第三,在危机蔓延到整个亚洲后,他多次公开发言力挺各国央行,甚至倒贴投入数十亿资金,希望挽救自己已经跌至谷底的名声。
人性的复杂要远超于想象。
开文的时候在文案写了女主非善类,并不是指的海莉的底色是黑色的,甚至她可以说的上是品学优良的好宝宝了。这个非善更多就是指她在处理所面问题的一些做法,要成为TheQueen,所作所为不能以善恶来衡量。
以此为背景,去看接下来海莉的一系列行为,或许能够更加自洽一点,也更能理解她的一些做法。下一章就要开始新一轮交易啦!
第64章 嗜血大鳄
【我在1996年认识海莉卡拉季奇,那个时候她还只是永恒对冲基金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由于刚刚在1996年初做空了钯金属并赚取四亿美金而声名鹊起。
那一年七月份,她搬到我家楼下。当时我和妻子住在上东区一栋公寓里,后来我们搬出去,她也搬了出去,但我们之间还是时常来往。当时我的妻子很喜欢她们一家,经常邀请她们来家中玩耍,我也因此和她有了几面之缘。
我对海莉的印象非常好,也非常不好。我第一眼就看出来她未来一定会成就斐然,她拥有超越她这个年纪的成熟,大脑?......不,不只是大脑,我是说她的心智非常老成,跟很多年迈的政客一样。她对待交易的观点也和华尔街所有人不一样,她没有把交易当作一门纯粹的生意,我想这一点决定了之后她所走的路与众不同。
至于不好的印象,我当时认为她很危险。我发现她的成名战不仅仅是一次投机的胜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那不是投机,海莉卡拉季奇从不投机,她只做有把握的事情。我当时判断,一旦她可以调动的资金达到乔治霍尔那样的体量,她的个人行为很可能跟乔治一样造成系统性风险,所以我邀请她去参加了很多监管会议,试图传递给她我们在加强管制的信息。
你说我帮助了她许多?哈,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我一直尝试着引导她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而事实证明,我做到了,她也做到了,海莉是个好孩子,她非常善良。她独自照顾自己的妹妹,承担整个家庭的经济开支,这样的人你有什么理由指责她是一个坏人呢?
媒体总是指责华尔街的一些大鳄们导致经济危机,我认为这种评价是不公的,你们不能因为有那么一群人刚好在危机中挣到了钱,就指控他们是始作俑者。
对于亚洲经济危机海莉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我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我对此毫不知情,你可以去询问她。不过我想,她参与的不多,她跟维克托施瓦茨关系很好,也许跟着他投资了一些,赚了不少钱。不过她很快就收手,并在1997年返还了她所管理的两支基金的所有利润给投资者,如果格里芬能像她一样理智,不至于落到那个下场。
所以,别把她说成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策划者,那不公平。
至于我,我从没给她传递过什么亚洲方向的信号。这件事我可以对上帝发誓。
——前美联储主席桑德史密斯2010年答记者问】
**
1996年,12月
海莉、维克托施瓦茨、怀特加西亚一同抵达曼谷。
蓝色的天幕下,城市建筑密集而躁动,塔吊林立、楼盘拔地而起。
她们一行住在湄南河畔的四季酒店,当车门打开那一刻,热气扑面而来。
东南亚没有冬天,即便在纽约最寒冷的时刻,这里依旧烈阳高悬。棕榈叶遮蔽狭长的小道,皮肤黝黑的本地人将行李搬下车,收到了维克托塞给他们的100美金小费。
“真大方。”海莉眼看着侍从兴奋地收下钞票推着行李车远去,不痛不痒地点评了一句。
“这钱够他们挣好一阵子了。”维克托掸了掸袖子,试图拍走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我一直打算建一个贫困基金会,你们两个有没有兴趣往里投一点钱。”
“没有。”海莉没有犹豫一秒。
“你这个人,太冷酷了。”维克托说,“怀特,你呢?”
小加西亚先生走在海莉一侧,替她撑开遮阳伞,遮住热带的烈日:“没有。”
上一篇:迹部同学发现了我的超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