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41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当时五儿正一边吃着自己早上从果园揪下来的红色葡萄,一边看话本。没想到三爷那天好不容易上午得空,过来邀她一同去游园。

  见她津津有味地拈着葡萄送进嘴里,一颗接一颗,感觉很好吃的样子。于是他也尝试着捏了一颗放进嘴里,咬破。

  饶是三爷平时的养气功夫到家,一般不喜行于色。五儿却看到了他当时的表情突然一僵,然后滚动了了几次喉结,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最后疑狐地望向她。

  “嘉嘉吃着……不觉得味道很酸吗?”三爷望着五儿正伸向那装有酸葡萄盘子的手,不由得问了一句。反正他是接受不了的,太酸了!

  “味道是有点酸,不过整体来说还是酸甜酸甜的,挺好吃的呀。”说话间,五儿解决了盘子里最后剩下的几粒葡萄,今天收获的红色葡萄不多,很快就吃完了。

  这点酸算什么,她伍嘉当年可是能单喝果醋、能生啃柠檬片的狠人!

  康熙光是看着她吃就觉得自己的牙也在发酸,嘉嘉是怎么把那么酸的东西吃下肚的,还吃得那么享受。他有点担心晚膳的时候她会不会因为现在吃多了酸葡萄而倒牙。

  不过,这么爱吃酸……嘉嘉该不会是有了吧?

  鬼使神差地想到了这种可能,康熙一下子就坐不住了,马上唤人去传太医过来给五儿看诊。

  见到太医的时候,五儿挺蒙的,她没有哪里不舒服呀,怎么三爷还一声不响地把太医给请过来了。爱吃酸,应该不是病吧?

  后来她才知道太医过来是为了检查她有没有怀孕!对三爷的脑洞,她也是醉醉的。太医的看诊结果当然是让三爷再一次失望啊。

  就因为看到自己吃酸葡萄,三爷竟然就联想到了她是不是怀孕了,还大张旗鼓地找来了太医替她诊脉。他是不是因为求子心切入魔了啊?

  五儿费解,明明儿子女儿已经够多的了啊,加起来有二三十个了。而且孙辈的现在都已经有五六个了,怎么还那么在意她有没有怀?他们家也不缺孩子啊。

  反正三爷对太医的诊断结果又抑郁了几天,还把过来找她谈情说爱的时间都改成了处理公事。工作使他快乐,忙碌帮他抵抗抑郁。皇帝,特别是立志于做明君的皇帝,本质上都是工作狂。

  他来或不来对五儿的影响都是不大的。搞不好他不来五儿还更高兴。夏天两个人抱在一起睡觉,而且还是没有空调的房间里,睡眠体验当然是不太好的。

  今天差人送来葡萄,他这是在给她信号——他已经调整好心态,能够如常面对她了?才两天他就不坚持了?她刚刚睡了两天安稳觉。差评!

  张家湾的葡萄比园子里熟得要早,葡萄串上所有的果粒都已经变红、发紫了,表面覆着一层白霜。看着就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扯下一粒,撕开紫色的果皮,露出里面淡绿色的果肉。放进嘴里,甜!比她之前在果园里发现的黑紫色的葡萄要甜多了。这是果子熟透之后才有的甜香味,好吃。

  借由送葡萄,三爷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之后又和往常一样,经常过来陪她了。

  天气越来越热,园子里熟透的葡萄也越来越多。每天傍晚和三爷出去散步消食,五儿都会特意绕到果园那里带一两串甜葡萄回去。

  三爷个子高,能够到的区域也大。所以一般都是由五儿指挥,然后他负责执行,去高处剪下她指定的那一串儿葡萄。

  剪下的葡萄用水简单冲洗一下,洗去表面的浮尘,就能直接吃。是真真正正的绿色食品,没有农药化肥、没有转基因。

  这个时代食材的绿色有机,也是让她很满意的一个方面。入口的东西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添加剂,虽然口感可能没有那么丰富,但是绝对健康。

  其实把葡萄冰镇一下再吃,会更舒服、更解暑,口感也更好。但是三爷不许,他的养生经又开始工作了。冰的东西他是绝对不会让五儿沾的。

  明明是最不缺冰的人家,但是整个夏天五儿却摸都摸不到一块冰。好吧,得不到的不强求。不能愉快地吃冰,那吃点用井水“凉”镇过的水果也能将就。

  八月初,三爷出巡塞外。

  出发前多次邀她同去,遭到了五儿的坚定拒绝,只好孤家寡人自行出发。自己没有家人作陪所以也不乐意见人家拖家带口的同去塞外,所以削减了大量的随行名额,还美其名曰:轻车从简。

  妥妥的报社行为!

  管手管脚的人终于走了,五儿开始放飞自我。

  当天就坐马车去了城里找珍珠,闲聊中得知了铺子里的伙计不日就要去盛京运回货物的消息。

  “珍珠姐姐,这次我可以跟着店里的人一起去盛京吗?想去看看那边到是什么样子的。”正想出去放松一下,就听到这个消息,缘分啊。

  要是方便的话就跟着轻车熟路的人一起走,这样能省很多的精力。不过,要是不方便的话,她自己单独上路问题也不大。

  “五儿,你夫家能同意吗?盛京可不近,长白山就更远了。他们能放你出去?”虽然听五儿说过她夫家对她很好,但是能好到同意她独自出门一两个月的地步?

  “没事,他自己也出去了,现在不在京城。我既没有孩子拖住手脚,也不用管家,现在自由的很。”好不容易三爷不在身边,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出门透透气。

  再不放松放松,她感觉自己都快绷不住了。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意外和危险。五儿你出去的话,要怎么保护自身?是请镖局一路护送还是?”一介弱女子出门在外,怎么看怎么不妥,“要不,五儿你还是别出去了吧?”

  “放心吧珍珠姐,我家爷有派人来保护我的。到时候我再带身手比较好的侍女一起出门,没有问题的。”

  三言两语就敲定了三日后的盛京——长白山自由行。珍珠的夫家老家就在盛京,而且有长白山那边的门路,能从山里拿到高品质的山货。正因如此,她们两个的那个特产铺子才开起来了。

  要是没有珍珠的投入,时间、精力、人脉等等,这个铺子根本就开不起来,生意也做不大。所以五儿一直都觉得是她占了珍珠他们的便宜,那份大头的分红她取之有愧。

  “白秋白露,你们过来帮我一起整理一下去盛京路上要用的行礼。简单低调点啊,争取所有的东西用一辆马车装下。”时间还挺紧的,从城里回来,五儿就开始张罗着整理出行需要的东西。

  “嘉妃娘娘,皇上不在京城,您独自离京不合宫规。还请三思。”柳嬷嬷得知五儿要单独出远门,站出来要阻止她。

  皇上特许嘉妃娘娘自由出入畅春园已经是优待破例了,现在嘉妃不仅不愿随行伺候皇上,而且还要趁着皇上不在独自去盛京游玩。柳嬷嬷觉得她必须要出来劝阻。

  “柳嬷嬷,皇上也没禁止我出京啊。他派了人看着我的,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也没人现身说不可以。既然没人来阻止,就说明我可以出去。”

  宫规?既然三爷给了她特权,让她更加自由。要是她偏不用,还用所谓的宫规来约束自己才是真正的二傻子呢!

  “这次就让白秋和夏如跟着我吧,她们有功夫在身,遇到危险时还能保护我。别的东西尽量都不用带了,我就打算用一辆马车装所有的生活必须用品,一切轻车从简,快去快回。”

  对于快去快回的定义,五儿是这样想的:快的是“去”和“回”的过程时间,尽量缩短在路上的时间。然后游玩的过程可以不受限制,玩开心了再回来。

  “你们俩儿也不是第一回 跟我一起出还是远门了,自己该准备的东西,要带的要穿的,都尽快整理好,我们三日后出发。”五儿对着白秋和夏如说到。

  “是,主子。”

  众人帮着一起整理,行囊很快就打理好了。去掉了繁复的衣物和首饰,只留下了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最后要带着出门的只有两个箱子的东西。

  再加上白秋和夏如的行李,三个人的东西加在一起连一辆马车都没有装满。对这个结果,五儿很满意。行李不多,感觉旅行都变得更加轻松了。

  园子里的石榴刚好成熟了,今年园子里的石榴长得很好,果子个头大,差不多是五儿的两个拳头那么大。味道也很好,五儿开了一个试了一下味道,水分特别足,糖分也特别足。果粒的颜色也超级漂亮,跟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红宝石似的。

  五儿特意摘了两大筐石榴,一筐准备出发前送给珍珠,让她尝尝鲜。另一筐她打算放在马车上,在路上吃。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只等出发。

第57章 出发 草率了,和想象中的游山玩水不太……

  五儿想象中的自由行是自己和白秋、夏如三人, 架一辆马车,随性所欲地一路走走停停、吃喝玩乐,而三爷安排的人可能会继续在暗地里保护她, 不会出现在明面上。

  到了真正出发的那一刻,五儿发现实际情况根本就不像她想的那样简单。

  首先,马车变了,数量和质量都变了。

  数量上由一辆变成了三辆。五儿和白秋夏如她们三人一辆, 柳嬷嬷和奶娘一辆, 李德立并一个叫赵喜的小太监一辆。

  质量上则由原本的看起来简单低调、普普通通的样式变成了可以在上面睡觉的豪华马车。这次出行又变成了拖家带口模式!

  其次, 以前隐藏在暗处的护卫出现或者说其中一部分出现在了明处。

  一支四五十人的护卫队, 身着统一的服饰:头戴黑色纱质凉帽、外穿灰色马褂、底着褐色长袍、脚踩黑缎尖头厚底靴。身侧挂着腰刀, 骑着高头大马, 分布在马车的四周, 护卫警戒。

  最后, 连原计划的导游都变了。

  本来按五儿的原计划, 她们是会跟着珍珠铺子里的管事一起出发,由他当领队。但是现在那名管事没有出现在队伍里,他被通知自行出发, 不用和他们一道。现在的领队则是护卫队的首领——赫图,一等御前带刀侍卫。

  也行吧,人家管事有正事要办, 必定是想着多赶路、尽快到达目的地的,效率第一。

  她要是沿路跟着管事的话, 要么别人迁就她,这样会耽误别人的正事。要么她迁就别人,那么一路吃喝玩乐、停下来好好看风景名胜的安排肯定就不能完全施展开了。

  “臣赫图见过嘉妃娘娘,给娘娘请安。皇上命奴才随行护卫, 负责您此次出行的大小事宜。娘娘有事请尽管吩咐,臣定会竭尽全力。”

  站在五儿的马车前,“导游”赫图在车前给她行了见面礼。尽管透过半透明的纱帘,五儿从他低垂头、前倾行礼的姿态中也能从仅仅看到的小半张脸推测出这是个帅气的小哥哥。

  听声音,感觉还挺年轻的,应该才二十出头。漂亮的骨相,如画的眉眼,健康的肤色、小白杨一样挺拔的身姿,就连声音也是低沉有磁性的。

  安排这么一个年轻帅气的小哥哥来保护她,难道就一点不担心她“向外发展”吗?看来三爷那个老菜梆子对她是非常放心呀,对自身魅力也是相当有自信呐。

  “嗯。那就辛苦你了。”

  虽然不打算越轨,但是该避嫌的还是要注意。没有掀开门帘,隔着马车五儿声音淡淡地回了他的见礼。

  难怪柳嬷嬷和李德立他们也跟着一起出来了,原来是因为三爷安排了这么一出。要是他们不跟着一起出来,五儿还真就不怎么好和这一大队侍卫直接交流。

  整顿完毕,出发,一路东行。

  马车开始往前移动,五儿看着被侍卫重重包围的整支队伍,对自己接下来能否有个愉快、轻松、自由的旅途有了疑问。

  他们一直是沿着官路走的,得益于三爷以前有东巡祭祖的习惯,所以路面情况整体上还是良好的。感觉和去草原的一路上的路面情况差不多,较为平稳,不是那么让人难以忍受。

  第一天,因为还在京城郊区,沿途的风景和园子里差不多,所以在出远门的新鲜感慢慢消退之后,五儿就收回了一直望向窗外的目光。坐回车内,专心致志地消灭那一筐石榴。

  今年的石榴品质真的很好,果型饱满,果香浓郁,色泽晶莹,味道不带一点儿酸。白秋她们用小刀把石榴剥好,再把剥好的石榴果粒用盘子装起来,配上一把小勺子,放到五儿手边的桌面上,方便她取食。

  五儿一边听白秋介绍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一边用勺子舀一勺紫红色的果粒放进嘴里。

  果子已经熟透了,里面满满都是汁水。轻轻一抿,嘴里的果粒就全部迸开,甜甜的石榴汁儿瞬间流进口腔。把籽上残存的汁水吮干净,吐出硬硬的石榴籽,然后无间隔地往嘴里又倒了一大勺。

  一整个石榴剥出来的两大盘石榴果粒,让五儿度过了一个甜蜜美好的下午。出门旅行的第一天,马车里面清新甜香的石榴汁味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出行开端。

  晚上一行人没有进到城里,选择在驿站里休整。

  官道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几间青砖大瓦房伫立在路旁的平地上。两进的房子前方没有围墙,房前屋后都夯实了大片的空地出来,用来安置车、马。

  房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和乡下富农家的砖瓦房差不多,房前屋后也喂了不少的鸡,房子旁边的地里,好像还整理出了一两垄菜地。

  只有门前挂着的“驿”字旗才显示出这里的不一样来,这里是官家的驿站。

  “主子,赫图大人已经安排妥当了。派奴才过来请示您现在是否要下马车进去休息?”李德立一路疾行,立于五儿的车前,小声询问。

  “那就下去吧,用膳洗漱完之后你们也早点休息,都累了一天了。”

  五儿提裙下车。站稳之后,借着落日的余晖仔细打量这座古代的驿站。和菜鸟驿站不一样,这里没有大量的快递等待领取,只有好几匹驿马和驿车静静在院子里等待着任务的来临。

  柳嬷嬷和夏如已经先一步去了房间打扫,奶娘也去厨房给五儿准备晚膳去了。白秋贴身跟着她,去驿站里到处乱转。大致看了一下,五儿觉得这里的条件看起来还是比较简陋的。

  五儿一行有四五十个人,驿站里的房间肯定不够。

  五儿看见有些侍卫已经围着驿站开始安营扎寨了,当然他们搭的帐篷大半都是围着她晚上要居住的那个正屋的四周分布的。

  屋前的空地的角落里还架了一个水井,挨着水井的是一个简易的马厩——只有屋顶和四根竖起来的木柱子。五儿他们的马现在就在那里面休息。

  半人高的食槽里放了大量的草料和豆子,地上的另一条石槽里装满了清水。还有几块白色中带着杂质的粗盐块被绑在一根横栏上,任由马儿舔舐。

  等吃完奶娘做的晚膳之后,五儿去房间歇息时才发现柳嬷嬷她们已经帮着她把房间重新清理了一遍。床上铺的被单,挂上的蚊帐、床前的四扇屏风都是她们自带的,甚至连茶具也是她惯用的那一套。

  当初五儿整理行李的时候,这些东西并不在她的携带名单里面啊,怎么现在出现都在了她的眼前?另外两辆车上不会装的也全是她平日里常用的东西吧!

  附近应该有池塘或者水洼,一整个晚上蛙鸣此起彼伏。好不容易蛙鸣消停了,然后天不亮驿丞养的鸡就在叫了。在驿站度过了异常吵闹的一夜之后,用过早膳他们继续赶路。

  当天下午就到了通州,好像去年、今年三爷巡视河堤,也都是从通州出发的,那里有运河。

  还没入城,映入五儿眼帘的就是一座耸立于河边的燃灯佛舍利塔。足足有十三层高的白色佛塔自北周时期就静静伫立于此,至今已有千年。通惠河里倒映着塔影,那是本地的镇河之塔。

  作为大运河的北部起点,漕运的终点,通州此地汇集了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物资,是个繁华的商品流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