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42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今天他们要住的地方是位于北运河岸边的一个小庄子,竟然还是五儿的产业,离皇家码头崔家楼不远。她自己也没想到,在这里她都有产业。

  沿着河看完佛塔,沿着塔下的北城墙一路前行,便到了城市最东边——大运河。河堤是新修过的,是这两年来三爷一直在忙的事情。

  五儿记得去年因为运河决堤还造成了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难的事。不知道当初那个插草标、求自己买了她的大丫现在有没有找到失散的父母?

  在三爷持续几年的关注下,沿岸的河堤都已经重新翻修加固过了,两岸百姓自此可以免于水灾,安居乐业。

  “柳嬷嬷,这个庄子是什么时候置办的?我以前好像都没有听说过啊,完全没有印象。”

  五儿要开始凡尔赛了,作为一个在各地拥有大批产业的富婆,她挺苦恼自己老是记不清楚名下的产业的。就像是这个精致的小庄子,要是不来通州,她都不清楚原来自己在这里也有产业。

  “这是五月的时候,皇上来此视察新河、海口运道,替主子置办的。算算时间,距今还不到三个月。在六月的丁字账簿上,奴婢已经呈给主子过目了的。”

  额,确实是五儿她自己偷懒了,每个月柳嬷嬷交上来的账本她都没怎么仔细看。不过每个月都有十来本厚厚的账本交上来,要都仔细看完的话,工作量太大了。

  “咱们在这里留两三天,我要好好逛逛通州城。”这通州城里河边码头的热闹程度完全不输于京城里面,而且新鲜玩意儿也多,可以停下来好好逛两天。

  京郊有名的葡萄产地张家湾就这在附近,现在正是葡萄大规模上市地时候。她们的马车在市区一路穿行的时候,五儿就看见了或沿街叫卖、或堆放在路旁、或已经装船准备运往外地的大量葡萄。

  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龙眼”葡萄,长得和普通红提差不多。有无核白葡萄,看起来好像就是现代的青提。有“牛奶”葡萄,果型稍圆,颜色绿中泛白。有“黑鸡心”,深紫色的椭圆形果,味道像玫瑰香……

  就冲这些不同口味的葡萄,她也要多留几天。好在待在城里出去逛街的时候,侍卫们是没有在明面上跟着的。至于暗地里有没有?反正看不到的,她统统都认为是不存在的!

第58章 功课 她要做文盲,可不可以不学习?……

  出了庄子沿着河堤往下游走, 不过一刻钟就能看到一个货运码头。来来往往的商船不停地在那里下货、装货。

  大量的平民力工、不远千里离家来到此处行商的商家、来逛集市的普通百姓……汇集在码头旁边的集市里,造成了一种摩肩擦踵、人行如织,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五儿这几天爱去那里逛街, 吃饱饭了出去遛弯的时候就会慢慢走过去看一眼,但是看得多买得少。

  她主要是想看看集市里面有没有什么新奇玩意儿,想更加贴近这个时代的市井生活,感受一下人间烟火气, 增长见识。

  “这些是兔儿爷?”五儿问白秋。

  今天遛弯儿, 她看到路边店铺前放置了一个一人多高的木制楼梯式的架子, 架子上面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陶瓷人形兔子。

  现在肯定是没有卡通动画的, 兔妖也不应该是这么喜庆的表述形象, 所以五儿就想到了她小时候奶娘每到中秋就会给她买的兔儿爷。

  那时候看不见, 通过双手触摸, 她只知道人形的兔儿爷有一双立于头顶的长耳朵。后来她眼睛好了, 但是人也成大人了, 奶娘就再也没买过兔儿爷来哄她开心了。

  所以以前每年中秋都会收到的所谓的兔儿爷的具体细节,她这还是第一次看到。

  “是的,主子, 那些摆在架子上的就是兔儿爷。快到中秋了,兔儿爷一般也是这个时候就该准备了,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见五儿对那些兔儿爷感兴趣, 白秋想到了主子不幸福的童年,娘娘肯定从来没有亲眼看过兔儿爷。于是便劝着她过去看看, 兴许能看上几只买回去供奉,也能弥补儿时的缺憾。

  五儿走近那座“兔儿爷山”仔细观赏,原来兔儿爷除了有长耳朵之外,还有属于兔子的三瓣嘴啊。其余的地方和人类的样子看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架子上排列的兔儿爷泥塑大小型号各不相同, 造型也是各式各样的。

  有披甲扛旗的、有戴冠打伞的、有骑着虎、象、麒麟、马、牛、鹿、鹤的,也有保持站立姿势或静坐的。颜色也有紫的、红的、绿的、粉的、白的各色随意组合。

  “这个还挺有意思的,我要买了送给三爷。”

  在一众的兔儿爷中,五儿一眼就看中了一个身披金甲,正眯眼笑着,单脚踩在虎头之上的巴掌大小的兔儿爷。

  以前在听三爷说他曾猎到多头猛虎的时候,五儿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老虎耶,森林之王,又不是小猫咪。还别说现在还是基本上用冷兵器进行打猎的时代,哪有那么容易就能被他猎到,而且还猎了不止一头!

  直到她后来见了三爷那把御用的十一力的桦皮弓。按五儿的臂力,她试了试,尽全力都只能把那把弓拉开一点点。要不是三爷反应快,及时拉住了弓弦,她好不好还会被反弹的力道给拉伤。

  能用那把弓进行打猎活动的三爷绝对是个狠人!

  后来三爷偶尔和她一起练习骑射时,她发现他射在草靶子上的箭绝大多数都是命中靶心且深入其中的。而且每次打猎他都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势头迅猛,收获颇丰。

  五儿后来特意了解过,他猎的狼和野猪半数都是一箭射中要害,直接毙命。

  根据这命中率和攻击力,猎虎好像还真不是他在吹牛!所以脚踩猛虎的造型绝对是很写实的。

  而且兔儿爷那双笑眯成一条缝的眼睛,也贴合三爷的那双狭长单凤眼啊。

  还有泥塑那副圆滚滚的身材和脸庞,完全就是五儿想象中的中年发福版的三爷的模样。买了送给他,就当做个神预言了。

  出门四五天才第一次想起三爷,五儿想,自己撇开他单独出来玩是不是要给他写封信稍微圆一下话啊?要是不好好哄他,下次搞不好就没有机会单独出门玩儿了。

  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五儿在集市里买了一大包凑数用的南边儿来的特产,各种小玩意儿把吃的、用的、穿的都涵盖了。

  用小盒子单独装起那个兔儿爷,加急给三爷写了一封解释加关心信。然后用一口箱子装好所有的东西,交给了李德立让他带出去。

  赫图肯定会安排还“快递”发货事宜的。

  以后还是要记得隔三岔五给三爷写信……额,至少十天半个月一定得要有一封!

  “李德立,你等会儿给赫图说一声,咱们明日休整一天之后,就继续出发吧。”让李德立去送箱子时同时告知赫图告知她的决定。

  她决定尽量多往外面跑远一点,要趁这次难得的机会多走一些地方,多看一眼外面的世界。万一没有下次机会了呢?

  应五儿的要求,他们没有选择那条会经过东陵的道路,而是走了偏南的一条路。

  赶了五六天的路,中秋五儿他们是在滦州的榛子镇度过的。还好官道还算平整,她坚持住了,没有晕车。

  据李德立说,二十四年前皇上率宗亲、大臣赴盛京祭祀山陵时,也是驻跸于此。

  二十多年前啊,那个时候小五儿都还没有出生呢,她也还在现代上高中呢,爸爸妈妈也还在。要是时间能回到那个时候就好了。

  榛子镇不大,总共就有那么两条像样的街道,甚至连城墙都没有。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京东“开、稻、倴、榛”四大古镇之一。

  通过镇子朴实无华的名字就能猜出这里的特产是什么,现在又刚好是榛子的采收季节,五儿给三爷打包送去了一大袋子这里今年新收的榛子,算是完成了任务。

  至于她自己,吃了几粒尝鲜之后就没有继续吃,她还是更喜欢吃板栗一点,板栗味道有点甜味儿。

  除了不变的大地与一刻不停奔流的河水,镇子里最古老的东西就是东侧的响水桥了。

  这座石桥始建于三国时期的曹魏太和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并于顺治十五年起重新进行修缮。

  现在五儿所见的石桥两头的“引桥”,河岸两边的翼墙,石质栏杆等,都是近年来逐一修建完成的。

  因为过节,五儿下令在榛子镇停下休整一天,好好过节。她其实有点过意不去,过节都不放假的老板是不是太黑心了?

  她和奶娘柳嬷嬷他们还好,本来也就没有亲人要去团圆共度佳节,所以在哪儿过节差别都不大。

  但是赫图他们这些侍卫就不一样了,现在因为要保护她所以离开了京城,导致中秋只能离开家人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子上过。

  别的她做不了,也不可能因此就不出京城、不出园子半步。五儿最多只能在节日里停下脚步,间接地放他们一天假,让他们放松休息一天。

  中秋节的晚上他们在镇子里赏月,吃月饼、吃柚子。

  镇上人少,到了晚上人就更少了。在没什么人行走的古街道背景的衬托下,中秋的明亮圆满的月亮都显露出了几分的寂寥之感。

  月饼也没有蛋黄莲蓉的,柚子也是酸味居多。反正到了佳节倍思亲的时候,五儿心情都不会太好。

  第二日,他们赶早离开了寂寥的榛子镇,热切地需要去人气足的大城镇来平复心情。

  三日后,五儿叫停了马车。

  从车上下来,站在在高大的城墙下,望着城门口“天下第一关”的牌匾发呆。

  她这是到了大名鼎鼎的山海关了?原来榆关就是山海关呐!

  看着和城墙连在一起的长城,五儿突然想起,这还是她第一次亲眼看见长城。

  从小就听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对长城也一直非常向往。

  但是前世二十多年她一直待在南方,从来没有去过长江以北的地方,更别说北京。这辈子虽然已经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但是她一次都没有出去爬过长城,也从来没有听身边的人提起过爬长城。

  也不知道现在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能不能随便上去参观?等回去了要问问三爷,如果可以的话,她一定要去爬一下北京的长城,圆一下儿时的梦想。

  由赫图他们带着进入了戒备森严的关卡,最后在一处四合院样式的大宅子里安顿下来了。

  洗漱、休息、用膳。等第一次见到长城的震撼感平复下来,五儿想起了山海关名字的由来。

  山海山海,依山傍海。那她现在是不是已经在海边了?一定要找机会去看海!明天就去!

  想到能去海边看看,五儿精神一震,连日里累积的旅途疲惫好像都在这一瞬间被压下去了。在内陆长大的孩子对大海就是这么向往!

  然而没等五儿开始折腾,三爷从草原派人送来的礼物就先到了。

  和她以前抄写的经书完全不一样,这是一卷很特别的经书。经书整体是细细窄窄的长方形,长度比她的手前臂稍长一点,宽度差不多有她的一个手掌长度那么宽。

  封面和封底由两块薄薄的紫黑色硬质木片制成,整本书从里面的页片到外面的封皮在位于中线上、一上一下的地方都有两个小孔,再由两根细细的绳子穿过那些小孔把经书的所有页面系在一起,合成一本书的样子。

  翻开封面,里面泛黄的页面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珍珠大小的圆环和圆形图案。五儿用手一摸,发现了凹凸不平的印痕,这些图案应该是先刻上去了再进行染色的。

  只是感觉这材质好像不是一般的纸张啊,不会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动物皮吧?例如说人皮?!

  被自己的脑洞吓到,五儿打了一个冷颤,皮肤表面汗毛立起,冒出一片鸡皮疙瘩,赶紧把手指从那本不明经书上移开。

  “这是?”五儿问向送经书过来的魏公公,她知道三爷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但是以前不常见他。

  “回娘娘的话,这是贝叶经,是由贝多罗树叶制作而成的。”魏公公不急不忙地解答了五儿的疑惑。

  五儿讪笑,怎么感觉随便来个人就能从她脸上的神色变化中发现她心中所想?是他们太人精了还是自己太不会掩饰?

  “皇上前日从哲布尊丹巴处得了此经,命奴才前来转交给娘娘,并嘱咐娘娘每日需诚心念一遍此经。”

  “他要我念这本经书?还要每日一遍?”

  这到底是礼物还是三爷给她布置的功课?

  而且这本经书她完全看不懂啊,要怎么念?话说里面那些大大小小、勾勾连连在一起的各种圆圈真的是一种文字?

  不会又要学习外语了吧!就让她做个文盲好不好?五儿不想在清朝还要体验被英语支配的恐惧!

第59章 在海边 根据三爷亲手书写的经书音注和……

  根据三爷亲手书写的经书音注和译注, 五儿勉强能磕磕碰碰地读通那本贝叶经。但是其音节拗口又陌生,说是天书也不为过。看得人眼晕,听得她头痛。

  还有根据三爷的翻译, 这经书里的内容……前世、因果、轮回、定数?好像是讲如何了结前世因果,安稳今世轮回的。三爷让她诚心念这卷经是什么用意?他知道她的“前世”了?

  拆开三爷写给自己的信,原来了空和尚曾留下批语,说她是原本不该存在的, 是强留不住的人。

  算算时间, 应该就是去年他们从塞外回京之后他得知这个事情的吧?难怪五儿当时总感觉他哪里怪怪的, 还以为三爷那样反常是因为担心贵妃的身体状况。

  这部经书是他特意为她寻来的, 据三爷信上说经书上面有高僧的法力加持, 潜心诵读能够助她解厄去灾、逢凶化吉。感觉不怎么靠谱的样子, 三爷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所谓的留不住, 是指她的灵魂会消散于天地、彻底死去?还是说到时候她能离开这里, 回到现代?还有, 那个了空到底是个大忽悠还是真的有修行能看透?

  没办法验证真伪,找不到了空仔细询问,她也不敢直接问, 因为只要话说出口了就肯定瞒不过三爷。真要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到时候搞不好疑问得不到解答,还会被人烧死或者会被当成妖怪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