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姜花
赵维桢去了城西,吕不韦则直接回到了府中。
他一进门,魏盛就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主人,找着了!”
吕不韦一愣:“这么快?”
魏盛:“不就是寻点奇珍异宝、新鲜物事么,我随主人这么多年,找点能讨好夫人的东西还不容易?”
——这就是吕不韦今天早上吩咐魏盛的。
赵维桢出使之前两个人就有点不愉快,回来之后又出了这档子事,吕不韦自诩横竖得做点表示。
想从心理上讨好赵维桢挺难,但物质上,吕不韦能拿出来的花样则数不胜数。
不过,连吕不韦也没想到魏盛会这么快。
“你找了什么?”他问。
“是人。”
魏盛乐呵呵回答:“主人不是说,找些新鲜玩意,最好能让夫人大吃一惊、意料之外的东西么?我去酒肆转了转,就听到有人在讨论,近日咸阳城来了个奇人。”
吕不韦:“什么奇人?”
魏盛凑到吕不韦耳畔:“此人名唤嫪毐,据说那活甚伟,能作轮轴转动车轮!”
吕不韦木着一张脸,抬腿就把魏盛踹到了一边。
第98章 九十八
098
办官学可不是个随便就成的小事。
上至准备招生,下至修葺学堂,无一不都需要从头开始。好在赵维桢不是一人忙活。有女官子嬴与赵姬帮忙看着学堂修葺事项,她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眼下只要着重于筹备书册与招生考卷即可。
几天后的下午。
晌午忙政务,出题的事情就得拿到家里来——也不能光叫李斯一人加班不是?
只是赵维桢刚刚在正屋的长案前铺开纸张,吕不韦就走了进来。
他瞥了一眼书简:“出题?”
赵维桢看都没看他:“嗯。”
意思就是忙着呢,别来烦我。
但吕不韦还是坐到了赵维桢的对面,他拿起书简飞快浏览,而后轻轻出言:“我看最近太后很是忙碌。”
赵维桢的手一顿。
“你若是觉得学堂开支不妥当。”赵维桢放下手中的笔:“我可以写份账务给你。”
“我像是那么小气的人么?”吕不韦哭笑不得。
不过一句话换来了赵维桢注意力,他还是达成了目的。
男人放下书简,一拢衣袖,仍然是那副偏偏君子的模样:“只是未曾料到,维桢使唤秦臣则罢,使唤太后也是毫不含糊。近日她总是都到了用过晚饭的时间,还要过来同维桢讨教一番。”
赵维桢:“……”
绕了这么一大圈,原来是嫌弃赵姬老往吕府跑啊。
但凡是家里买过房的人,都知道装修是多麻烦的一件事。而现在赵维桢要修葺的不是一间房,而是一间学校。
就算赵姬身边有女官子嬴,还有一大票专业人士,她还是会碰见自己无法拍板的事情。
晌午赵维桢忙于政务,赵姬就会挑着晚上来。
也没说几句话的功夫。
可一般用过晚饭,赵维桢和吕不韦会陪德音和文茵一直到睡觉。赵姬来了,就要占用陪女儿的时间——也是占用了夫妇相处的时间。
吕不韦这是委婉地表达赵姬不识趣呢。
“相国诸事繁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个老婆。”赵维桢忍不住揶揄道:“太后可没那么多亲朋好友。她家长辈不在咸阳,夫君又没了,儿子是国君也不能日日叨扰,找朋友来串门子而已。”
说完她补充:“到时候德音和文茵要进学堂,提前与赵姬和子嬴姑娘相处相处,又有什么不好?”
吕不韦一声叹息:“不韦只是觉得——”
“主人、夫人。”
他话没说完,魏兴敲了敲门,而后探进来一个脑袋:“李卿来了,询问二位是否有空。”
赵维桢微微有些惊讶:“李斯来做什么?”
吕不韦:“快请进来。”
魏兴:“是。”
领了命令之后,魏兴拔腿就走。
赵维桢凝视着魏兴离去的背影半晌,突然反应过来:“你怎么一个人,魏盛呢?”
吕不韦:“……”
他送了赵维桢一个堪称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男人温和道:“去蜀地管铺子去了,回头我把朱平提拔过来做事。”
赵维桢:“朱平是谁?”
吕不韦:“…………酒肆的掌柜。”
哦。
哦!赵维桢一拍脑门。
酒肆掌柜当然有名字,只是他管酒肆,上下自然都叫他“掌柜”,久而久之,赵维桢就默认掌柜就叫掌柜。
喊他真名,一时间竟然还没反应过来。
不过——
把魏盛送去蜀地了?
虽然现在巴蜀之地富饶,但与中原相距甚远,道路崎岖,送去那边管理什么铺子,基本等同于把魏盛流放。
这是做错了多大的事,才会到这个程度。
而且,赵维桢并没有听到任何风声,府里府外,近日也毫无风波。
只可能是魏盛得罪了吕不韦。
至于怎么得罪的,他不说,赵维桢也决定不问。
“那好。”
她颔首:“你自己安排即可。”
言过之后,魏兴带着李斯进来了。
二人起身,行礼之后,再邀请李斯落座。
“我为君上嘱托而来。”
李斯开门见山,拿出了一卷书简和一叠写满了墨水的纸张:“君上言及以纸为书册,向中原各国售卖时文、经典,可将秦国的治国之策与政见主张传播出去,确实是个好事。斯思忖许久,觉得可传播的不止是这些。”
就知道李斯能拿出更好的点子来。
在能力方面,她从不怀疑这位未来秦相的水平。因而赵维桢期待道:“李卿觉得还能传播什么?”
“文字。”李斯平静回答。
坐在赵维桢与吕不韦面前的青年,虽然容貌寻常,但气度卓然、文质彬彬,身上还带着几分书卷气。
先秦时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莫过于此了。
当然,他也拿出了一位高材生应有的水平。
“秦国国力强盛,可打下中原,统一六国。”李斯侃侃而谈:“只是武力征服,不过是个开始。用拳头和力量迫使一人屈服容易,但要叫他们心服则是困难。假设秦国真有统一中原的那一天,那也并非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说完,他把自己的书简推到赵维桢面前。
“君上言及‘传播文化’,便是想叫六国之人心服。”
李斯说:“周天子以礼治国,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皆有准则。但凡接受准则,并且履行准则的人,都是接受周天子的人。秦国亦可效仿之。”
赵维桢立刻就明白他想做什么了。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就要从改变文化的载体开始。”她说。
“载体?”
李斯愣了愣,但也明白了赵维桢的意思,旋即点头:“所谓‘文化载体’,就是文字。斯以为,传播出去的书册,用他国文字撰写的同时,亦可配上一种新的文字。这种文字,可在统一六国之时作统一文字。”
解释完自己的动机,李斯又补充。
“不止是文字。”他说:“尺度、重量,乃至货币,七国各不相同。眼下都可借纸张为载体,推广一份崭新的标准。”
好巧不巧的是,少年嬴政也是这么想的。
赵维桢勾了勾嘴角。
历史上正是李斯以秦籀文为标准,整理出小篆,为秦国的统一文字。
同样的,度量衡、货币标准,也是他来提出并且制定。从此中国的历史上走上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化。
“是你这么想。”赵维桢淡淡问:“还是觉得国君喜欢这样?”
李斯身形一顿。
他的眼眸闪了闪,而后维持着平静回应:“王上确实提及过。”
赵维桢倒是无所谓。
秦王政不是一个偏听偏信的人,他有自己的判断。
而且,李斯这招确实挺好。
借着还没统一的时候,先把小篆和度量衡做出来,之后随着出兵慢慢推广。如此徐徐图之,总比一统之后一夜之间彻底改了来得好。
“之前见过李卿的字迹,可谓法度周正严谨,令不韦钦羡不已。”吕不韦笑着说:“维桢,我为李卿举荐,既是他提出要整理文字,不如就让他亲自来,免得白白浪费那手上的造诣。”
那是当然!
上一篇:穿成末世异植之母
下一篇:和影后妈妈上实习父母综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