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邈邈一黍
对于民夫来说是好东西,对富贵人家就是糙食了,好多进士一开始都吃不惯,倒是诚亲王,不知道是不是在山西也这么与民同甘共苦过,竟看不出有什么不适来。
萨穆哈去年年底之所以提出致仕,不止是因为年纪大,也因为工部的账目实在是……一言难尽,难以收拾。
他年纪大了,从前还有精力震慑底下人,如今既没这份精力了,也没这份能力了,太子党的人惹不起,七阿哥他也惹不起,万岁爷既要兴修水利,又要给皇阿哥们建府邸,银子一层层拨下去,只能让账目变得更难看。
他做了十七年的工部尚书,到了如今这把年纪,已经不想着升官了,能干干净净退下来就成。
可这两年工部成了香饽饽,比户部还像是个热灶,他担心自个儿晚节不保,也怕将不该得罪的人得罪了,给子孙招祸,自然就动了致仕的心思,哪成想万岁爷不同意,如今又把他派来诚亲王这边。
他倒喜欢诚亲王这样刚正不阿的性子,就是看不惯诚亲王对待靳辅那个老小子的态度。
不就是修了半辈子的水利嘛,比旁人多了那么点儿经验,当年和明珠串通把持河务,不就是靠了那点儿治水的经验,才免于一难,万岁爷罢了三个大学士的官,都不曾动靳辅。
如今都已经致仕几年了,又靠着那点治水经验攀上了诚亲王,又不是走不动路,比他还小六岁呢,在河堤上巡视都要诚亲王搀着,装模作样!
萨穆哈愤愤不平,可回头给万岁爷写折子的时候,还是将这些事无巨细地写在了里头。
诚亲王是如何安排人手的,如何与民同食的,待他、待靳辅又是如何的体贴细致……
萨穆哈知道万岁爷要抬举诚亲王,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折子末尾还会写上首称赞诚亲王尊老爱贤的诗作。
只盼着万岁爷不要将诚亲王拘泥于内务府这么点儿地方,也来他们工部折腾折腾。
和能单独吃小灶的萨穆哈比起来,同样作为尚书,还是六部之首吏部的尚书,马武就享受不到特别的优待了。
诚亲王用人,不喜拖沓,安排差事从来都是简洁明了,绝不会让人费劲去猜,也不喜欢拖延时长,到点就下工,效率极高。
马武一开始并不适应诚亲王这样的处事风格,不过有这样一位不需要费劲去猜测的上司,倒省了不少精力,也少了很多的压力和担心。
诚亲王在山西时,送来京城的处决名单长的吓人,也怨不得那么多人抱团想把诚亲王踩下去,实在是被吓破胆了。
连他被万岁爷派过来的时候都有几分忐忑,不过来了这儿才发现,这位还挺好相处的,没架子,规矩少,也不会刻意找茬。
虽然这段时间也处理了两个管事和三个衙役,不过这都是那些人自找的,若不是把手伸向了不该伸的地方,诚亲王也不会处置这些人。
眼睛里不揉沙子是真的,暴戾嗜杀绝对是谣传。
这位写给万岁爷的折子很中肯,大赞了诚亲王的办事能力,也夸了太子处理国事游刃有余。
康熙去哪儿,朝廷的中心就在哪儿,虽然安排了太子监国,诚亲王和八贝勒辅佐,但能送到他们手头的差事有限,而这些有限的差事也不是件件都能他们来拿主意。
太子虽担了监国的名声,可行使的不是帝王的权利,更像是内阁的大臣,内阁的首席大臣吧。
八贝勒偃旗息鼓之后,也给皇阿玛上了折子,一封告罪的折子。
他年纪小,经验不足,辜负了皇阿玛的看重和信任,皇阿玛命他辅佐太子监国,可他能力不足,帮不上太子的忙,为了避免自个儿拖太子的后腿,只能主动退出。
胤祉这头也没落下,他的折子就厚实多了,要汇报浑河改道的进程,要关心额娘是否适应塞上的环境,还把这一次表现突出的几个人夸了又夸。
经验丰富的靳辅老先生,老而弥坚的工部尚书,劳动模范年羹尧。
四十五名新科进士中,年羹尧是最积极、最干劲儿的,也是最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可能是年纪小,也可能是性格原因,十九岁的年羹尧就像个小太阳一样,在进士们当中以人缘极好,和其他官员也处得来,跟兵丁衙役能说几句话,胤祉还碰到过几次年羹尧和民夫们坐在一起吃饭。
老四未来的大舅哥,如今瞧着,的确不错。
远在草原的康熙,每天要看的折子太多了,跟在京城比起来,只少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量。
因此他虽然远在草原,但京城的一举一动没什么能瞒得过他。
老三缩了,老八退了,监国处理政务的只有太子一人。
这段时间他几次试探老大,老大要么不接话茬,要么就是隐晦的表明不争之意。
老四如今和太子离心,可又未曾完全脱离。
老五,不提也罢。
老七,进取心是有的,可惜身体条件不允许。
小九和小十,这两个混小子送四公主出嫁送了好几个月,大婚都过去两个月了,还逗留在归化城不肯走,就是两个贪玩的孩子,如何能担得起大任。
尤其是小九,那脾性像极了宜妃,还没有宜妃识大体。
枉他生了这么多儿子,想挑一个出来跟太子相争的都难,也就只有老三能勉强一用。
不多时,诚亲王尊老爱贤的名声便在御驾传了出去,康熙还特意跟几位大臣分享了萨穆哈的诗作。
转头又在蒙古王爷面前夸起了自己的三儿子,允文允武,爱惜百姓,体恤民力,节俭朴素,像极了他这个皇阿玛。
这一回,诚亲王在蒙古各部面前刷足了存在感,诚亲王之母荣贵妃,作为此行身份最高的妃嫔,负责接待蒙古各部的女眷。
皇太后不管事儿,宜妃呢,在人前处处以荣贵妃为主,姐姐长姐姐短,做足了脸面。
荣贵妃则是投桃报李,将宜妃视为亲女的四公主夸了又夸,既夸了四公主,自然也不会落下同样嫁来草原的三公主。
第112章 二更
弘晴的抓周礼在六月,正值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候,因此小娃娃穿的尤为单薄,红色短裤,以及大红肚兜。
索性来参加抓周礼的也没有外人,弘晴刚开始学走路,非得要扶着东西才能走,但已经能够爬得很利索了。
长榻上放了一圈儿的东西,四书五经,文房四宝,印章,玉佩,小弓,小剑,围棋,除了这些,还有金算盘、小锄头不过这些都放得更为靠后。
胤祉当初抓周的时候,求稳拿了本书,不过宫里抓周一般都会提前练习,他那会儿也是如此,既不能过分出挑,也不能不体面。
只是小孩子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小九抓周的时候便抓了一把金算盘,这事儿在当时算是个意外,以至于到现在他都还记得。
弘晴抓周并没有提前练习过,只是那些寓意好的物件都摆在最前头,算盘锄头这一类的,就只能放在最靠边且最不起眼的位置了。
胤祉把小家伙抱上长塌:“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拿到就是你的。”
弘晴往前爬了几下,伸手将正红色的印章扒拉过来,紧跟着是围棋、九连环、鲁班锁,最后还把金算盘也搂在了怀里。
得,还是个贪心的。
太子手拿折扇,笑道:“弘晴侄儿倒是同小九有缘。”
“何止,与太子爷也颇有缘分,臣弟之前听人说太子爷抓周的时候抓的便是印章。”胤祉伸手把小家伙抱下来,捏了捏头顶上的小啾啾。
好好珍惜头顶上有头发的时光吧,等到了三岁就要被剃光了。
太子看着弘晴胖乎乎的小脸儿,倒也没再多说什么,老三已经在朝堂上退让了,只是皇阿玛不肯让老□□。
索额图说的对,他的敌人不是老三,而是皇阿玛,皇阿玛对他有忌惮之心,因此总是在不断的平衡,不让他在朝堂上独大。
老三便是皇阿玛扶植起来对付他的棋子,所以什么宠爱都是虚假的,皇阿玛没那么看重他,也没那么喜欢老三,他和老三都不过是皇阿玛稳定朝堂的棋子。
老三不愿意做棋子,他也不愿意。
九月份的时候,御驾才启程回京,彼时胤祉已经在山西了。
是的,山西。浑河流经山西,有一部分工程是要在山西境内完成的。
到了此方地界,身边没有二十个护卫,胤祉是不敢在外行走的,但在这里,每天都有百姓自发前来帮忙,自带农具,自备粮食。
张廷玉是头一次来山西,这里的百姓同京城百姓比起来,要寒酸许多,衣服打着补丁,脚上踩着单薄的草鞋,却比京城百姓多了那么一股……精气神儿,抬着头,扬着笑脸,跑到河堤上帮忙干活都洋溢着欢快。
诚亲王在山西杀了那么多官员,惹得不少豪强大族抛弃故土搬到别处,换来了百姓的这股精气神儿,倒也不亏。
张廷玉对这里很是好奇,尤其是跟前来帮忙的山西百姓聊过后,就更是好奇了,索性请了一日的假,去临近的县城逛了一天。
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县城,甚至比他见过的绝大多数县城都要贫瘠,城池破旧,百姓也并不富裕,跟其他地方也没多大不同。
只是这里的百姓好像都活得更为轻快,脸上看不到太多的愁苦之色。
走在大街上,甚至能看到官府的衙役耐心对百姓讲解告示上的内容。
若是问及诚亲王,这些百姓们每个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甚至有人说不了几句就要忍不住落泪。
“如果没有诚亲王,我儿子今年都娶不上媳妇儿,诚亲王将贪官贪了我们的钱都还回来了,我们今年不光没饿肚子,家里还添了丁。”
“要不是诚亲王,我那可怜的女儿就要给王员外做妾了,那王老头都六十多了,还想着糟蹋别人家的好姑娘,想得美,他们家还糟践好几个姑娘的人命。诚亲王查出来后,判了王老头死罪,还抄了他的家,把东西都分出去了,分给了佃户和没了姑娘的人家,把自己女儿卖了的就分不着了。”
“从前那个县太爷坏的很,谁给钱他就给谁办事儿,诚亲王来了,就把原来那个县太爷抓起来了,新来的这个县太爷是个好人,有诚亲王呢,不敢不对咱们老百姓好。”
……
这一天逛下来,张廷玉不得不承认那三十一把万民伞是没有水分的,诚亲王倒真真是海瑞在世。
前朝的海瑞,有海青天之名,打击豪强,严惩贪官,破解了许多冤假错案,禁止徇私受贿,深得民心,也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官者,自是应该以海瑞为榜样。
只是诚亲王可并非普通官员,而是皇阿哥,如今虽然储位已定,可不到最后一刻,大位的归属就仍有不确定性。
他倒是很好奇,一个有着海瑞一般品性的皇阿哥,若是有朝一日成为这个国家的执掌者,这天下又该是何等模样,海晏河清吗,还是官员们避之如虎,反倒造成了一副乱象。
和张廷玉不同,萨穆哈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山西了,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山西地震,他曾奉命来此赈灾。
因为来过,所以他更清楚诚亲王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变化,就像是注入了新的生机一样。
可惜他生得太早了,若是能晚生几十年,或许能参与到一个盛世的来临,不过如今他这把老骨头倒还能用上一用。
皇上离京这几个月,纳兰明珠可是一点都没闲着,他既要为诚亲王守好户部,还要防着八贝勒出头。
一边忙京城,一边胆大包天把手伸到了盛京。万岁爷在京城的时候,他没安排戴梓一家死遁,万岁爷去了草原,离盛京那么近,他反倒让戴梓一家死遁了。
把戴梓藏在京郊,剩下的那些人都安排南下,藏到南边去,总得让诚亲王见一见戴梓,戴梓有什么安排,那也得是诚亲王来。
戴梓被关在明珠京郊的庄子上,好吃好喝的养着,除了要扮作道士,日子可比在盛京流放的时候好过多了,心里还多了盼头。
万岁爷把他全家流放,盛京的日子苦,看不见希望的日子更苦,他自己仕途无望,还连累了儿孙。
如今甭管是谁将他掳来了,好歹有了份希望,万一这位谋划能成,他一家老小便又能重新出现在人前了。
从秋天等到冬天,又从冬天等到春天,戴梓迟迟等不到人来见他,这庄子上什么都有,不缺书籍,也不缺笔墨纸砚,可一直等不到人,他既怕对方用不到他,又怕对方可能已经失败了。
又是过年不能回家的一年,胤祉早早的给皇阿玛上了折子,冬日天冷,他又不在京城,福晋和弘晴就不去宫里头过年了。
那磕来跪去的礼节,能躲便躲吧,额娘要见儿媳和孙子也不差过年那几天。
如果父子之间的感情有蜜月期,那康熙和老三现在就处在蜜月期里,有求必应,书信写的频繁,还时不时的当着外人的面提及老三。
甚至大年初一这一日,都留宿在钟粹宫,和荣贵妃回忆了许久老三幼时的趣事。
荣贵妃母凭子贵,无疑让前朝后宫许多人看了都眼红,尤其是佟佳氏一族,作为皇上的母族,佟家这些年享受了太多的优待,所以想要延续这些优待。
佟国维两个女儿都在宫里,一个皇贵妃,一个佟妃。
前者死活封不了后,这要是能封后,日后还能当个母后皇太后,皇贵妃算什么,再是副后,也就是个皇太妃,跟太后半文钱关系都没有。
后者肚子不争气,这都入宫几年了,连点动静都没有,这可不是万岁爷不行,庶妃陈氏生下的十七阿哥还不到两岁呢。
眼瞅着大选又要到了,等宫里头又进了新人,佟妃能见万岁爷的机会就更少了。
上一篇:龙崽宝宝在求生综艺爆红了
下一篇:漫步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