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 第82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终于,身边有了能敢做事,而且能做好事之人了!

  康熙这些年,自认为算是锐意改革,到头来,还是没取得大的成效。

  年年免税,百姓依旧贫穷。幸好推广种植了番薯与洋芋,每年春黄不接的时候,才没有那么多流民,一起出来逃荒讨饭。

  齐佑斟酌了下,与康熙商议道:“至于提高官员俸禄,也不能白提高,得让他们先还了以前借户部的银子。”

  康熙愣了一下,神色顿时一喜,哈哈大笑起来,连声道:“这个法子好,好!”

  官员们哭穷,康熙为了安抚人心,允许他们向户部借钱度日,如今户部已积攒了一堆欠条。

  想要全部讨回来,势必会引起局势动荡不安。康熙曾让四阿哥清缴过户部欠银,下面的反应实在太大,最后只得囫囵收了场。

  并非所有官员都能从户部借钱,户部也没那么多钱,借钱的还只是一小部分。

  他们不还的话,就影响到了没有借钱官员们的俸禄。在利益面前,其他官员肯定会不干了。

  在面对一个巨大的团体时,任谁都发憷。哪怕是康熙,都不敢与他们正面对抗,何况那群借钱之人。

  齐佑没那么乐观,说道:“收回来八成,就算赚了。算是高俸禄养清廉,再贪污时,他们就得先掂量一下,被抄家投入大狱,究竟值不值得。”

  康熙算了一下,若是能从八旗这边省些支出,朝廷完全有能力负担官员增长的薪俸。

  最重要的是,官场上下清廉,方是大清江山社稷稳固的根本。

  霎时间,康熙浑身上下,都轻快了不少,闲闲道:“明年春上选秀,总该给我成亲了吧?”

  齐佑没想到康熙突然转了话题,提到了他的亲事,神色顿时一囧。

  不成亲是不可能,自由恋爱更是不符合现实。

  若是恋爱之后,发现彼此不合适怎么办?

  分开对齐佑来说,一点损失都没有,但对女方不公平,会让对方被千夫所指。

  齐佑早就想通了,平静地说道:“一切凭汗阿玛安排。”

  康熙斜了齐佑眼,说道:“喏,福晋侧福晋我都给你看好了。还有你的府邸,去年我就开始在替你挑,等下让梁九功给你拿册子来。你放心,里面家什已摆设齐全,你先在宫里住上几日,等府里的炕烧好,透透气,选个良辰吉日再住进去。明年春上选秀之后,赐婚过礼,秋上就可以成亲。唔,侧福晋格格,先随你进府吧。”

  齐佑呆住了,侧福晋格格?

  康熙笑道:“喜上加喜,过年的时候,我准备给你们兄弟们加封。前几年我就想过此事,后来转念一想,还是等你们年纪大些再封吧,省得你们轻狂。”

  除了太子,所有的兄弟们都还是光头阿哥。他一回京,康熙就开始给阿哥们加封,齐佑不用想,就知道大阿哥又得泛酸了。

  他们如何想,齐佑没办法左右,且不去理会。

  最重要的是,康熙还是不放弃,要给他赐一堆女人。

  不要侧室格格,一生一世一双人,康熙不会理解。他的后宫挤满了嫔妃,齐佑敢这么说,就等于是在打他的老脸。

  齐佑垂下头,佯装羞涩一笑,说道:“汗阿玛,只要福晋就够了,太多......我顾不过来。”

  康熙一听,马上不乐意了,他的亲儿子,身边哪能只一个女人!

  不过,端看着齐佑难得的局促与害羞,康熙莫名高兴不已。

  这个儿子自小就聪慧过人,临危不乱缜密周全。居然能有令他棘手的事情,真是难得一见。

  康熙大笑不止,取笑他道:“行,都依你,你先去适应一下。等你能顾得过来时,再给你赐侧福晋。”

  总算过了这一关,齐佑松了口气,赔笑不语。

  明年春上还有科举,要等到秋季才娶亲,他正好有闲工夫,将科举的事情动一动。

  成亲之后,齐佑打算离开京城。

  这次他打算去泉州与广州港,朝廷的关税与海贸这一块,向来不清不楚。

  只是这次,他不打算一个人前去。天下太大,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一人实在忙不过来,要从兄弟们挑一个去打下手。

  在四阿哥与五阿哥之间,齐佑犹豫不决。

  按照前世来说,四阿哥是以后的皇帝,做事肯定比忠厚的五阿哥强。

  但是,若将四阿哥推出来,他以后还有机会问鼎吗?

第八十四章

  回到阿哥所暂住, 齐佑每天除了去给太后康熙请安,陪戴佳氏说话吃饭,就留在屋子里整理八旗旗人的禄米俸禄,以及人口的变化等等。

  到了宜搬家吉日这天, 雪花纷纷扬扬飘洒。冷归冷, 空气清冽不说, 想到要出去住, 不用被关在高墙内,齐佑还挺开心。

  齐佑原本的行礼没全部打开, 收拾起来方便得很, 去向太后康熙戴佳氏辞行后,便出了宫。

  府里照着规矩,举行了一堆繁琐的仪式。齐佑虽然不信这些,还是尊重习俗,走了一堆过场。

  开新府邸, 大阿哥太子等兄弟送来了贺礼。齐佑自然办了酒宴, 也没多请人,只请了几兄弟一起来吃暖屋酒。

  宝马香车, 金碧辉煌,迎来送往。

  华丽的宅邸, 美食美酒,高朋满座。习惯了北地的荒凉,齐佑还没能习惯, 一时有点儿恍惚。

  太子是君,哪怕是兄弟们在一起, 也得遵照着君臣礼仪来。他高坐上首, 其他兄弟们按照长幼分坐两旁。

  酒过三旬, 大阿哥酒意有些上头,端着杯子走到齐佑身边,挤开挨着他坐的五阿哥,不依道:“老七,今儿个你是主人,居然还是滴酒不沾,这就不像话了吧?北地那边冻得骨头都酥了,你不吃酒御寒,说什么我都不相信!”

  “老五,我说得对吧?”他看向一旁的五阿哥,找他一起来证实。

  五阿哥憨厚笑着,打圆场道:“七弟不吃酒,大哥您就别再劝了。”

  齐佑真是滴酒不沾,无奈道:“大哥,您多吃些菜,别喝太多酒,对身子不好。”

  大阿哥豪气万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提壶又倒满了一杯,说道:“就这么几杯酒,哪就吃多了.....老七,你别打岔啊,来来来,吃上一杯。哥哥我亲自给你倒,不吃的话,就是不给哥哥这个面子了啊!”

  太子坐在上首冷眼看着,这时发了话,说道:“大哥,老七不吃酒,你怎能逼着他吃,岂不是强人所难。”

  大阿哥脸色变了变,面子有些挂不住了。五阿哥眼神紧张,在太子与他身上扫来扫去,干巴巴劝道:“大哥,您吃您的酒,快吃,快吃!”

  九阿哥与五阿哥一母同胞,见本不干他的事情,如今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眼神微沉,唤道:“五哥,您过来一下,我有些事情要与您说。”

  五阿哥愣住,想起身,又迟疑看向了齐佑,眼含担心。

  齐佑心底叹息一声,笑着对五阿哥道:“五哥,九弟叫您呢,您去忙您的。”

  五阿哥这才起身走过去,齐佑听到九阿哥压低声音,抱怨道:“五哥,好久都不见您去额涅处请安,您在忙什么呢?”

  这些时日,五阿哥有空就会来找齐佑,大多都在说些有关读书学习的事情。

  末了,五阿哥吞吞吐吐表示过,想去顺义学堂当先生。

  对于他的打算,宜妃劝阻,九阿哥也看不上,给一群身份低微的人当先生,实在是自降身份。

  五阿哥颇为烦恼,既不敢反对宜妃,还不敢去康熙面前提,在那里抓耳挠腮,左右为难。

  齐佑佩服五阿哥功课学得扎实,同时又挺遗憾。

  在兄弟们中,除了大阿哥外,就五阿哥与他走得最近。

  齐佑考虑到大阿哥太过冲动,一股子莽劲上头,天王老子都难劝。

  要与他做事,齐佑还得分心替他擦屁股,也是起初就不考虑他的原因。

  既然五阿哥已经有了想做的事情,齐佑就不好再勉强为难他了。

  四阿哥.....

  齐佑这次见到的他,与以前一样寡言少语,坐在那里端着酒杯,不时品上一口。

  一杯酒吃到现在,还剩下大半杯没动,偶尔回答几句三阿哥的问题。

  大阿哥听到太子不给面子发了话,气得嘴抿成了一条线,唇上的短须乱颤,好似下一刻就要怒起。

  齐佑今天是主人,哪能让来客吵起来。他一手轻轻夺过大阿哥捏在手里的酒杯,顺势放下后,舀了碗热汤递过去,温和劝道:“大哥,外面冷,您尝些热汤。这里面的菌子,是北地林中采来,不值钱,就吃个稀奇难得。我带回来的不多,如果您喝了喜欢,等下您带些回去。”

  大阿哥手捧着汤碗,听到齐佑温声细语的相劝,到底念着是他的筵席。加之若是闹起来,康熙肯定会不分青红皂白骂他一顿。

  忍了又忍,大阿哥咽下了气,扬首喝完了碗里的汤。先前只顾着吃酒,他还没尝过汤。汤一下肚,五脏六腑都暖呼呼的,带着菌子特有的清甜。

  大阿哥得到抚慰,气消了不少,不客气说道:“老七,这个菌子还真不错,等下你可得多给我包一点儿。”

  齐佑说了声好,拉长耳朵在旁边听着的三阿哥,见一场争吵化为了无形,顿时来了劲,跟着道:“老七,别只顾着大哥一人啊,可别忘了我,我也要一份。谁不知道,你从北地送到内务府的,都是些好东西,何况你自个儿留着的。对吧,老九?”

  九阿哥见三阿哥突然转头问他,愣了下,旋即没好气说道:“三哥真是,七哥在北地的货物,向来只卖给内务府。我也是得汗阿玛赏了一些罢了,哪就能够判断好坏。”

  三阿哥暗自冷笑一声,撇了撇嘴没再说话。

  齐佑不动声色将九阿哥的恼怒瞧在眼里,三阿哥这句话意有所指,戳到他的痛处了。

  在所有的兄弟们中间,九阿哥的铺子最多。天南地北,都有他的买卖。

  光是齐佑知晓在北边这块,大到卖给北地贵人们的绫罗绸缎,珍奇古玩。小到卖给百姓们的油盐酱醋,都有九阿哥的份。

  其中最赚钱的,当属盐。

  大清与大明不同,盐从官专卖制,改成了商专卖制。

  盐商向官府报名,只要能领走一部分的盐税,就可以选入盐册,以后世代能经营盐的买卖。

  大清为了保证在盐课这块能收到的赋税,此举既可以避免盐官的贪腐,还可以提前估算预计好销量,调控产能。

  从表面上看去,朝廷的措施无懈可击。可惜执行中,往往不尽人意。

  自古以来,谁都知晓盐的重要性,做盐的买卖,乃是细水长流,财源滚滚的好买卖。

  越赚钱的买卖,背后的水越深,盐商倾家荡产的亦不在少数。

  对于盐商们,朝廷从来没有客气过。遇到缺银子了,不能向百姓加赋,首先考虑到的是朝盐商伸手。

  盐商拿到售盐许可也不容易,朝廷采用的是“招商”新式。盐商领多少赋税,给你某地多少的售盐许可。

  这其中的数额,就玄妙得很。盐商没有背景关系,冤大头是当定了。

  再加上盐要过关口,需要缴纳税。卖盐时,要向地方官员打点。银子赚多了,引得人眼红,要考虑到身家安全,必须找贵人在背后撑腰。

  撑腰的方式,就是给干股利润,让贵人去摆平官府的各种刁难。

  九阿哥是作为皇子,卖往北地盐里面,就有他的股份在。有了他的庇护,盐商从张家口过来,几乎是畅通无阻。

  朝廷控制好了盐的生产量,盐场多晾晒出来的盐,按照规定,全部归入库房中存放。

  当然,这更是朝廷的一厢情愿罢了。

  从盐场流入民间的私盐,几乎快与官盐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