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饭馆 第119章

作者:雪刀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说到全村脱贫致富时,村长眼里的光更甚。

  吴桂芳想起村长那一脸憧憬的激动样,她颇为感慨。村长也不容易啊。喊了这么多年脱贫致富的口号,村子愣是脱不了贫,现在村里情况慢慢好转,有机会全员脱贫致富了,村长难免不激动。

  勺子轻轻晃动汤汁,吴桂芳继续说:“现在村里的路也在修了,路修好了,也更好办农家乐。兴许过不了两年,咱们全村人都能脱贫致富,到了那时候,咱们清河村再也不用顶着国家一级贫困村的称号了。”

  “会的,”袁如珠笑道,“以后清河村不会再是国家一级贫困村,说不定还会成为国家一级富村子呢。”

  吴桂芳笑呵呵地补充道:“到那时候,村里人都有钱了,想来咱们饭馆吃饭,就来咱们饭馆吃饭,那句话咋说来着,实现来如珠饭馆吃饭的自由!”

  作者有话说:

  更新!本来想多写点的,感冒了,脑子昏昏的,今天就这么点儿了。

  ps:我的完结美食文:御厨的小饭馆,开局一个路边摊

  感谢在2022-10-29 02:41:37~2022-10-30 15:49: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檐上月 5瓶;香草摩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4章

  立冬树上枯枝光, 寒风瑟瑟紧衣忙。袁如珠关上窗户,缩了缩脖子。

  今儿立冬,晨间冷风萧瑟, 袁如珠拉上外套拉链,出门洗漱。冷冰冰的水冰冻着牙齿, 她抽了一口凉气。

  “有热水,你咋不用热水洗漱。”吴桂芳见她没用热水, 问道。

  “有点困,冷水冻一下精神些。”

  “困就再去睡会儿。”

  袁如珠摇头,她还得晨练呢。出去晨练前, 吴桂芳喊住她,“早点回来吃热饺子。”

  “嗯。”袁如珠招呼了一下嘟嘟和小白, “走喽, 跑步去!”

  两个敦实的小胖崽短腿一蹬跟上她。

  估摸着袁如珠快回来了, 吴桂芳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下进汤锅里。饺子漂浮起来时, 袁如珠带着嘟嘟和小白回了家。

  “正好, 快去洗手,洗了手吃饺子。”吴桂芳把饺子盛进汤碗里,撒上葱花。

  吴桂芳煮的汤饺。因为袁如珠爱吃汤饺。其实以前立冬时节, 家里不兴吃饺子。

  北方立冬吃饺子, 清河处于南方,立冬这一天没有吃饺子的习俗。但袁如珠说立冬早上要吃饺子,吴桂芳就包了饺子。

  饺子是用高汤煮的, 皮薄馅大,里面灌了鲜美的高汤, 一咬一爆汁, 十分爽口。袁如珠翘起二郎腿, 嘶嘶呼气。

  李长贵三两下吃完饺子,起身卷去鸡笼里抓鸡。

  清河这边,立冬这一天是要吃鸡肉进补的。这大半年来家里经常吃鸡肉,翻着花样地吃,袁如珠已经吃得有些烦腻。

  原本今天不打算吃鸡肉的,但前几天路过邻居家,见领居家在腌猪蹄膀,她心念一动。

  有一种鸡肉烹饪方法,家里人还没吃过。这种吃法叫做盬(gǔ)子鸡。

  盬子鸡又名紫阳鸡,奉节特色美食。这道菜起源于明清时期,是三峡地区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发明的一道美味佳肴。

  盬子是一种特制的陶瓦罐,顶部呈锅的形状,中间圆鼓鼓,底部呈喇叭状,形状很特殊,甚至是有些怪异。

  盬子上面边沿有四个小孔,底部也有四个小孔,上下小孔相通。蒸盬子的时候,上下小孔相互作用,下面的蒸汽从下面的小孔窜到上面的小孔,蒸汽冷凝后化为汤汁,而蒸气与汤汁则共同作用熟化食材。

  不给食物加水,直接用气蒸的方法将食物加热烹熟,这种烹饪方法在保证食物烂熟的同时,亦能保证其形不散,最关键的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的鲜嫩程度,营养也能完全保留。

  盬子鸡的主要材料是鸡,腊猪蹄膀,以及腌制的大头菜(芥菜疙瘩)。鸡要用农家土鸡,猪蹄膀要用松木熏制而成的猪蹄膀,大头菜也要农家腌制的大头菜,这样气蒸出来的盬子鸡口感才最佳。

  鸡肉的鲜美,腊肉的烟熏腊香,盬子鸡以及大头菜独有的腌咸香在气蒸的过程中碰撞,只是想着让人胃口大开,不知其有多美味。有诗云:“鸡不开叫腊肉香,大头萝卜配生姜,不用生水自有水,文武火用小火常。骨肉相离最适味,阴阳相调最壮阳。”

  袁如珠吸溜一下口水,停止幻想。

  李长贵杀土鸡,吴桂芳砍腊猪蹄膀,他俩差不多快处理好肉了,袁如珠去坛子里捞大头菜,把新买的盬子清洗干净。

  前几天决定立冬这天吃盬子鸡后,袁如珠火速在网上下单盬子,就近买的清河城的卖的盬子,不到两天盬子时间就送到了家。

  将处理干净的整只土鸡放进盬子里,袁如珠按照最佳的比例剂量,依次放入腊猪蹄膀、姜片和香草料和大头菜。

  盬子里不加水,直接将盬子放到开水锅里旱蒸,中小火蒸。

  渐渐地,锅里的水沸腾起来,沸腾出的水蒸气从盬子底部的小孔钻进去,再爬升到顶部的小孔,化汽为汤。

  鸡肉的鲜美,腊肉的烟熏腊香,大头菜独有的腌咸香味慢慢融合,融合成一道浓郁奇特的香味。随着时间的流逝,盬子里冒出的热气越发浓香。热雾缭绕的香味里,吴桂芳和李长贵连连咽嗓子。

  不加一滴水的汽蒸,食材的水分与蒸汽凝成的水分被牢牢地锁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的鲜味,所以盬子汽蒸出来的鸡肉格外鲜,连带着腊肉也格外香。

  吴桂芳喉咙发干,“这得蒸多久?”

  “差不多四个小时。”

  在这种浓香诱人的折磨里,四个小时过得极慢,尤其当空气里的香味愈发香时,时间过得更加缓慢。

  在堂屋里刷抖音的李长贵,已经完全没有任何心思刷抖音。他全部心神都集中到了让人口水泛滥的浓香里。他收起手机,再次进入灶屋。

  “珠珠,还没蒸好呢?”

  袁如珠啼笑皆非,这已经是是李长贵第三次问她了。

  “马上就好了。”

  李长贵看了看直冒热气的盬子。

  此时,盬子里的土鸡已然被气蒸得香嫩熟烂,骨肉分离,腊猪蹄膀也被蒸得Q弹筋道,大头菜也几乎全部入了味。只需再蒸片刻,盬子鸡便能大功告成。

  袁如珠走出灶屋,准备去菜畦里掐两把蒜苗。外头冷风飕飕,菜畦里的菜都被冷风吹得蔫儿了不少。

  摘完菜,她刚起身,迎面就扑过来一个肉团子。

  “姐姐!”

  小秋宛若一个糯米团子,扑到袁如珠怀里。她在袁如珠怀里嗅来嗅去,小狗似的,“姐姐,你身上香香的,是肉肉的香味!”

  “今天蒸了鸡和猪蹄膀膀。”

  “猪蹄膀膀!”小秋奶声奶气,瞳仁亮晶晶。她身后,小夏拎着两个书包走过来,“姐姐!”

  小夏的声音原本是有些孩子气的奶的,但他现在的声音褪去了些许奶气,逐渐向少年音转变。他快要十二岁,已经进入变声期。

  “哥哥,姐姐蒸了鸡肉和猪蹄膀膀!好香好香的!”小秋吸溜着嘴角晶莹的液体。小夏也闻到了从院子里传来的浓香。他加快步伐走进院子。

  “今天中午怎么比以前放的早?”袁如珠问道。

  以前小夏都是学校十一点半午休,而小秋的幼儿园还要比小学放得早一些,每次小秋都得在幼儿园里等小夏去接她。通常情况下,午休他们得十一点四十左右才会到家。然而今天十一点二十他俩就到了家。

  “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就先放我们回家吃饭啦。”小夏解释道。说完他直奔灶屋。

  袁如珠把菜篮子递给吴桂芳处理,她来到盬子前,揭开盖子。待冲鼻的热气消散以,蒸好的盬子里暴露在空气里。

  透亮的汤汁清澈无杂质,表层浮着一层金色鸡油花儿,金灿灿的,直引人食指大动。

  金灿透亮的汤汁里,鸡肉黄亮亮的,油光水滑,腊猪蹄膀红红的,肉皮微透,而其他配料则被金灿透亮的汤汁浸泡得明黄泛光。

  用大汤勺搅动汤汁,汤汁哗啦作响,搅动间,飘出来的香味更加浓盛。小夏凑近盬子,鼻子直吸气,“好香呀!姐姐,我想尝一口汤!”

  “烫着呢,端上桌凉一凉了再喝。”

  直接将整个盬子端上桌,热气被屋外头吹进来的冷气冲散,这时袁如珠拿碗舀汤。

  吃盬子鸡,得先喝汤。鸡汤汽蒸而成,格外地透亮鲜美,未有丝毫油腻,顺滑香醇,一碗下肚,浑身都美得不像话。

  吴桂芳品尝这鸡汤,喟叹:“用这玩意儿蒸出来的鸡汤,是要香很多。”

  “是呀。”袁如珠三两口喝完汤。筷子在整鸡上轻轻一夹,肉块便轻易脱离。

  鸡皮弹牙,鸡肉熟烂软嫩,肉质细腻,略有嚼头。鸡肉的鲜香里,夹杂着腊猪蹄膀的烟熏腊香和大头菜的腌咸香味,使得鸡肉的口感变得极其丰富多层次。

  而这丰富多层次的口感,赋予鸡肉独特的曼妙滋味,就连骨头里都飘香四溢,只让人不禁久久回味。

  吃过鸡肉,再去吃那腊猪蹄膀。

  腊猪蹄膀是袁如珠前几个月做腊的。腊猪蹄膀,在各种调味料里缓缓入味,在松枝烟火里淌落过剩的油脂,在时间的风干过程中逐渐紧实精劲,慢慢地形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

  经过汽蒸之后,猪蹄皮子比鸡肉皮子还要Q弹,一咬开,仿佛里面蕴藏着的油脂爆出来了似的。然而那不是油,那是胶原蛋白裹着的汤汁,故而吃起来一点儿也不油腻。

  香而不腻的猪皮子包裹着同样一点也不油腻的肥肉和瘦而不柴的瘦肉。猪皮子和肥瘦肉一起在牙齿底下裂开时,一股子烟熏腊香迸发出来,一丝一缕地缠绕齿间。

  鸡肉的鲜美稀释了些许腊猪蹄膀里的烟熏腊香,因而腊猪蹄膀里的烟熏腊香不过于冲鼻,香味程度恰恰好。而大头菜则给腊猪蹄增了几分腌菜独有的芳香,熟烂的腊猪蹄入味七分,回味三分。

  吃过腊猪蹄,最后尝上几口大头菜,大头菜非常解腻,嚼着嚼着,舌尖残余的肉味分化开,整个口腔都变得清新起来。

  盬子鸡肉质鲜嫩,细腻Q弹,汤醇味美,腊香十足,鲜浓爽口。不加一滴水,汽蒸出来的盬子鸡,一口便足以让人美得升天!

  “好吃好吃!”小秋晃着小胖腿,乐得露出一口小白牙。她嚼着骨头,吸溜吸溜地吸骨头里的汤汁。

  “别把骨头也咽下去了。”吴桂芳提醒道。

  “嗯!”

  小夏最近个子窜得快,饭量也增加了不少,中午吃了许多肉,添了三大碗米饭。他擦嘴,说:“姐姐,我晚上还想吃盬子鸡。”

  “锅里还有很多呢,等会儿直接把盬子鸡带到饭馆,晚饭热了吃。”袁如珠点头。

  去饭馆的路上,看到老刘和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抬着洗衣机走过来,李长贵问:“老刘,这是……”

  老刘笑得憨厚,“家里新买的洗衣机。”

  以前家里是没有洗衣机的,衣服都是手洗,这大半年来,家里靠着给如珠饭馆供应蔬菜和摆摊卖蔬菜,也算是赚了一些钱。前两个月老刘家里买了一台二手洗衣机。本来打算买新的,但是老刘妻子舍不得钱,觉得二手的洗衣机也一样好用,于是就买了二手洗衣机。

  但是没料到这才用了不到两个月,洗衣机就报废了。二手的果然不耐用。冬天来了,冷水冰冷刺骨,以前是没条件买洗衣机,只能忍着冷水手洗,现在有条件了,洗衣机必须得安排上。

  老刘妻子还打算买一个二手的。老刘不同意,说二手的不耐用,不如买一个全新的耐用的。因为之前办喜事,家里收了很多礼金,大赚了一笔,所以老刘妻子也没多坚持,很快便同意买一台新洗衣机。

  “这牌子的洗衣机不错,质量挺好。”李长贵说道。

  “买质量好点的,用得久些。”老刘说着,“长贵,我先把洗衣机抬回去了啊。”

  “行,快回去吧。”

  饭馆的生意一如既往地火爆。很快临近四点。袁如珠让帮厨们准备晚饭。她自个儿去把从家里带来的盬子鸡给热了。

  盬子鸡的香味实在是蛊人,帮厨们吸鼻子,“老板,煮的啥呀?这么香!”

  “中午没吃完的剩汤,盬子鸡。”

  帮厨们没听说过这道菜。袁如珠正要解释,李丽忽然说:“我知道这个!盬子鸡,奉节特色菜是不是?好像还是奉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