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78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学到了很多。”农官们的语气疲惫。

  县令和农官都有劝课农桑的职责,但以前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自己是不动手的,他们最忙的时候,不是春耕,而是秋收,因为农官还有收税的职责。

  像姚春这样,靠正经的本事晋升的农官是少数,大多农官其实不懂农业。

  但他们到了农庄之后,每天背书就算了,还要亲自动手播种施肥,犯错还要被姚春罚去扫猪圈。来农庄学习的官员们,全都瘦了一圈。

  对这群农官,姜蓁也是以激励为主,说道:“农庄里运用的技术,拿回县里,只要运用得当,不仅能让粮食翻倍,还能让一个县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蓝河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你们看蓝河县还有几分往昔的样子。这段有多辛苦,你们以后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一位农官委婉的提醒道:“蓝河县是太女的封地,不一样的……”

  “行,那就不说蓝河县,我和你们说说桑泽郡吧。”姜蓁笑眯眯的说道:“桑泽郡的郡丞刘耘,以前是蓝河县的县令,去年调去桑泽郡做郡丞,再过两个月,他就该升郡守了,这才一年不到的功夫。”

  一年的时间从县令到郡守,这升职路线确实很猛。

  姜蓁打量了一圈众人的神色,说道:“我猜你们一定会在心里说,刘郡丞升官,是我在提拔。但其实是他的做出的成绩太亮眼,连父王都忍不住称赞,没有我,他也能当郡守。”

  “不知刘郡丞做出了什么功绩。”

  姜蓁想要树典型,所以对刘郡丞的行为美化了一下,说道:“桑泽郡的布匹一直很有名气,刘耘之前在蓝河县,习惯了大型的养鸡场养猪场,调去桑泽郡之后,就弄出了官营的织布作坊,组织起郡内的妇女大量养茧,向我和太女府的工匠求助,改造了织机……去年秋茧丰收,桑泽郡布匹的产量是往年的十倍!”

  “十倍?!”众人震惊。

  这个时候的布不单单是布,它还具有货币的价值,在市场上比铜钱更受欢迎,桑泽郡这造的不是布,是钱!

  “没错,就是十倍。”姜蓁说道:“等今年的春茧丰收,桑泽郡布匹的产量不降,桑泽郡的郡守、郡丞都会往上升一级。”

  十倍的产量增幅,大家对刘耘的升职好像也不那么惊讶了。

  把自己搞出来的黑科技略过不提,姜蓁只给大家画大饼,说道:“等你们回到县里,若是能因地制宜,弄起和织布作坊一样的东西,何愁不能升官。就算当地不种桑树,没有矿产,种果树,种菜,养鱼,养鸡养猪……不管哪一样,做好了都有未来。”

  姜蓁这么一说,好像升官发财的事情都已经尽在眼前了,毕竟那些东西也不难。

  看大家的眼神憧憬了起来,姜蓁非常郑重的和大家说道:“你们现在在农庄学东西,不单单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还是为了你们自己。”

  姚春之前就只罚大家扫过猪圈,还没画过大饼,听到姜蓁这么说,憋了半天,只憋出了一句:“太女说得对!”

第82章

  杂交育种

  给在场的官员们画完了大饼, 姜蓁后面又说道:“你们在都邑学到了那么多东西,定然是要回老家大干一场的。要是隔壁县带着百姓大干特干,过了个丰收的一年, 你们自己没做出成绩来, 面子上也不好看, 是吧?”

  不止是面子的问题,还有来自姜蓁和县令县丞之类上级官员的压力。

  县令派你来学习,就指望你回去能带父老乡亲们升官发财,要什么都不干, 还真说不过去。

  面对未来的重担, 在场官员的面色都凝重了起来。

  姜蓁笑了笑, 安抚道:“你们不要紧张, 咱们不跟别人比, 只跟自己比, 只要有进步, 就算成功。”

  被姜蓁灌了口鸡汤,大家的面色也不见放松。话是这么说的, 但不跟别人比是不可能的。

  万一自己做错了, 他们顶头的县令, 说不定就会唠叨‘你看隔壁县的农官怎样怎样……’, 光是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我国不愧是内卷大国,原来在阿蓁他们这个时代,就已经卷得这么厉害了。】

  【不卷不行啊, 你我躺平最多就是当个废物,这个时代玩躺平, 可能真会变成一具尸体。】

  姚春没姜蓁说话那么委婉, 直白的说道:“庄稼牲畜最不容易伺候, 不管是病虫害,还是恶劣天气,都能让庄稼颗粒无收。若是全国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不是你的错,若就你一个县出问题,那就是你的问题!”

  这话没那么好听,但也是事实。

  姜蓁和姚春花费大量的物力和精力,是对这些农官们给予了众望的。

  就姜国现在这两三百万人口,没有后世一个市的人多。一个县两三万人,和一个大学城没差别。人口少,科技落后,思想也落后,比当初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差远了。

  姜蓁就算想模仿农村合作社,集中力量办事,也发展不到各乡。

  生产工具不足,粮种不够高产,百姓就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土地上,开更多的荒地,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太多的人离开土地,去各种作坊里干活,最后就会导致粮食产量降低,粮价飙升,作坊里干活挣来的钱,还不够买口粮,对姜国的经济反倒是一种坏的影响。

  在没搞到高产粮种,让姜国的粮食产量能有本质提升的时候,姜蓁不敢让百姓离开土地,只能吸收整个县的的剩余劳动力搞大规模养殖和种植。

  【靠地吃饭,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姜国的起飞之路艰难啊!】

  【别说大河两岸的老百姓渴望治理水患,我也想让陈冬赶紧修大坝。老祖宗们种了几千年的地,种田都刻进我基因里了。】

  【你们也就是说说,真让你们干活,溜得比谁都快。姚春好歹是农师,正经的官员,但你们看她的手,除了有生过冻疮的紫色斑块,手上还有各种细小的伤痕。】

  【这样的伤口,连陈冬都没有,还是姚春做人太实在。】

  陈冬再怎么也是个读书人,关键的时候能拉下面子干活,但平时他的逼格还是维持得很好的。

  姚春从小就做惯了农活,她父亲不过是个亭长,要养好几个孩子,所以每个孩子从懂事起,就要为家里忙碌。

  姚春最开始不过是去蓝河县的农庄干活,补贴家用,被姜蓁一路提拔上来,心里总有些怯意,姜蓁吩咐她的事,她都是亲力亲为,稍微空闲一点,就要去图书馆看书学习。

  虽然姚春出身普通,但现在她的地位在那儿,又有真本事,农家的人都主动靠了上来,主动为她张罗,宣扬她的名声,为此她还特意来向姜蓁表过忠心,跟姜蓁主动表明,农家那群人干的事,不是她吩咐的。

  看姚春现在板着一张脸训话的模样,姜蓁有些心疼的拉起她的手,关心道:“手怎么就坏成这样,我送你的那些面脂、手膏,你都没用吗?”

  姚春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在用的,只是在农庄这边需要经常碰冷水,没办法。”

  【不知道为什么,像姚春陈冬这样的理工男女,都过得糙。秋月郭凡这样的文科生,都过得精致。】

  【倒也不能这么说,只是大家糙的地方不一样而已。姚春也很喜欢用花朵熏衣服。】

  太女府是有精致的条件的,面脂、手膏、香皂、熏香……该有的东西全都有,但大家的爱好各不相同。

  姚春把自己那双粗糙的手抽了回去,给那群学习的农官们留了任务,就和姜蓁闲聊了起来。

  “海浪送来的东夷的织机,和农庄这边的新式织机,差得有点远,所以海浪特地向我询问,农庄的织机能不能卖。”

  长宁郡守把海浪和棉花种子一起送到都邑,原本是指望海浪教太女府的人干活,但到了农庄之后,海浪发现自己好像没什么可教的,只有跟着学的份。

  直播间当初提供了很多图纸,手摇式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踏板织机,缝纫机……桑泽郡也是靠这些织机,产量才能暴增十倍。

  “改进过的普通织机可以教给海浪,但水力的不行。布匹的产量一下子暴增太多,会对姜国的市场造成冲击。如果海浪要买织机,必须同意两年内不能把布卖给姜国。”姜蓁说道:“桑泽郡的布,我都让刘郡丞卖给了外国的商队。”

  【是这个道理,坑谁也不能坑自己人。姜国的妇女织布也不容易。】

  【先把大量便宜的布匹倾销到别国去,扰乱别国的经济。等把布匹的价格打下来了,咱们就可以开始提升姜国百姓的生活质量了嘿嘿嘿~】

  【桑泽郡有大量的桑麻,又有水力纺纱机,是最适合生产布匹的地方。其他地方用普通织机,是干不过桑泽郡的。】

  姜蓁不过是随姚春在农庄里走了几步,远远的就听到一阵大声的朗诵,只是姜蓁听了两秒,完全没听懂。

  “这是农庄请了巫者在咒雀吗?”姜蓁问道。

  “不是,是海浪在背书,她用的东夷话,大家都听不明白。”

  各国的语言都有偏差,别说东夷南蛮和胡人了,一般人都听不明白。

  好在直播系统比较给力,把海浪的话翻译了一部分出来。

  【这翻译怎么还有乱码?】

  【大致能看懂就行的,海浪应该是在背杂交育种方面的知识吧。】

  【直播系统的语音包只有这个时代大国的语言,小部落的语言,能翻译一半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是,文字能流传几千年,说话的口音可不行。】

  海浪用部落常用的语言朗诵,更有助于自己记忆。

  姜蓁对东夷的部族没什么想法,远远的看了一眼,就和姚春一起转了个弯,准备去试验田看庄稼。

  但海浪看到人之后,就把书一收,飞快的冲了过来,热情的喊道:“太女!大棚内的棉花种子,都已经发芽了。”

  面对海浪表功的言论,姚春直接说道:“太女同意卖织机给你,但有个条件,你们部落织的布,两年之内不能卖给姜国。”

  “真的?太女,你同意了?”海浪惊喜的大吼了一声。

  至于为什么会有两年的期限,她反正也不懂,照做就是了,乖巧的承诺道:“前两年我们可以把布卖给其他部族,不卖给姜国。我保证!”

  姜蓁点了点头,说道:“你同意的话,明日就去木工坊订货吧。”

  “太女做事既然这么爽快,那我也投桃报李,给太女一样好东西。”海浪双手背在身后,一副骄傲的模样。

  海浪没第一时间投诚,而是等姜蓁同意她买织机,她才愿意投桃报李,她这个态度,卫蝉第一个不喜欢,淡淡的说道:“中原地大物博,除了棉花,东夷还能有什么好东西是姜国没有的?”

  姜蓁和姚春都没有说话,两人心里都对海浪的话抱有期待。

  “以前我不知道那是个好东西,但看过农庄的书之后,我就知道了。”海浪兴奋的说道:“我们部族种的稻子,和姜国的不一样!不止一年能种三季,稻穗也比姜国的长。”

  “姜国的天气种不了三季水稻。而且你们部族的水稻很可能喜热,在姜国种不活。”卫蝉笑着提醒。

  姜蓁轻戳了一下卫蝉的手臂,说道:“可以通过试着杂交育种,提取父本和母本的优良性状。”

  这些书卫蝉都看过,她也知道,只是她觉得海浪不真诚,所以才会站出来挑刺,被姜蓁一戳,卫蝉就低头消声了。

  海浪无知无觉,依旧兴奋的说道:“太女说得太对了。就是杂交育种!东夷那边一年能种三季水稻,我可以替太女在东夷试验!培养新稻种。”

  “农庄这边也可以一起做试验。”姚春补充。

  从织机的事情,就能看出海浪做事不爱拐弯,姜蓁干脆的问道:“你替我做事,想要什么奖励?”

  海浪看向姜蓁,期待的问道:“武器和铠甲,这两样东西可以吗?我们部落也会经常同别部起争执,武器和铠甲对我们很重要!”

  “坊市那边有铁匠铺。你可以去那里买武器。”姜蓁提醒道。

  海浪说道:“坊市的铁器没有太女府的好,武器和铠甲关乎我族人的安全,我想尽我所能,给她们买最好的。”

  “我可以卖武器给你,但太女府锻造的铁,堪比外面的百炼钢,价格极贵,你应该买不了多少。”

  海浪大气的说道:“没关系。我们部落能用广幅布跟别的部落换珍珠,珍珠在姜国那么值钱,我可以用珍珠来买武器。”

  “你若是真弄出了适合姜国的新稻种,我可以送你两百把长刀和铠甲。”姜蓁承诺道。

  “太女信我!我一定行!”海浪握拳保证。

第83章

  短发的医者

  水稻育种, 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海浪想快点回去干活,也不愿意等长宁郡的人来接她了, 向姜蓁求了一支护卫送她。

  护卫送完海浪, 顺道就可以把三熟的稻种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