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79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海浪来都邑, 是被长宁郡的人送来的,她没有姜国或者别国的户籍,需要有人带着走才行。除了被捕捉成奴隶的蛮夷,普通的东夷人, 不会出现在姜国都邑。

  蓝河卫先是护送海浪去了长宁郡, 去长宁郡的路上还算太平, 没有盗匪找事, 但离开姜国的地盘, 麻烦就多了起来。

  不时会有一些小部落的人的跟踪试探, 偶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蛇虫鼠蚁, 强壮如蓝河卫,当天就有一个因为水土不服倒下了。

  “啊啊啊!你可不能有事啊。”海浪人都急慌了, “你要是病死在这里, 太女怎么想我啊。”

  “没事, 带了药的, 我还有救。”这名蓝河卫自觉的吃了一份青霉药。

  在所有人眼里,青霉药就是个神药,所有的病都能用它治一治。

  好在青霉素确实能治水土不服, 吃完药第二天,这名蓝河卫就生龙活虎了起来。

  这个时候, 海浪才有心情和蓝河卫们瞎聊天, “以前姜国和齐国都试过收服东夷, 但他们大批量的军队一到这边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的部落一直安稳。”

  病好的蓝河卫嗤了一声,问道:“也不知道你们缩在角落里有什么意思,吃又吃不好,穿又穿不好,为何不搬到中原来。”

  “说得好像姜国以前的东西多好吃似的。那些好吃的东西还不是太女府上传出来的。”海浪哼了一声说道:“就算我们部落千不好万不好,但不交税,就胜过了所有姜国百姓。”

  有一年三熟的水稻,有海岛那边传过来的棉花,她们有吃有穿,除了缺铁器和一些需要精加工的生活用品,活得比普通百姓自在得多。

  当然,她们跟贵族是没得比的。

  蓝河卫觑了海浪一眼,说道:“因为你是外族人,所以你替太女办事,就只能拿一些外在的好处。但如果替太女育种的是姜国人,这人至少能有个农官做,都做官有俸禄了,家里的人难道还安排不了吗?姚春大人的弟弟妹妹,都被送进私学了,以后也是奔着做官去的……”

  “我哪能做官呀,我又没读过什么书,就连简化字,也是在都邑刚学的。”话是这么说的,但海浪的表情还是有些小失落,见过都邑的繁华,再想想自家部落的木屋,差别是有点大。

  思考了两秒,海浪对蓝河卫问道:“你觉得我这样的,如果把户籍落在姜国,能做官吗?”

  “应该能做个农官吧?要是不行,你还能去考医官的培养班。”蓝河卫说道。

  蓝河县那边的学室,每旬都安排人去乡里教大家识字,但有家底的蓝河卫,还是把自家孩子接到了都邑,送进了私学。

  现在大学学堂里上课的还都是孤儿,对外招生的业务暂时还没展开,不过这事黑壮和姜蓁提过,姜蓁已经在筹备了。

  海浪之前觉得自己能买新织机,能有两百套铠甲,就已经很满足,但一听蓝河卫说起当官的事,她心里就有点痒痒。

  “有太女在,现在姜国百姓的日子好像还行,我可以先落户长宁郡,要是太女不在了,她挑的继承人对庶民不好,我就又搬回山里。”海浪越说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妙,惋惜道:“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呢!早知道之前就换个条件的。”

  蓝河卫是姜蓁的死忠,对姜王和姜蓁未来继承人没什么感觉,听见海浪这么说,眉毛都没皱一下。

  “我这么做,太女应该不会生气吧?”海浪试探着问道。

  “太女可没有把东夷百部放在眼里。”蓝河卫野心勃勃的说道:“太女的敌人只有另外四大强国。”

  海浪拍了拍手,开心的说道:“那我就放心了。”

  别说海浪他们这些挨着山林的东夷人,就连两国交界处的百姓,也喜欢反复横跳。

  哪国的君王仁慈,庶民的日子好过,百姓就往哪国跑。现在姜国气势如虹,交界处的百姓都在往姜国跑。

  可到了姜国以后,用着姜国的文字,穿着姜国的衣服,说着姜国的话,守着姜国的规矩,哪怕躲回山里,那她也是一个姜国人。

  蓝河卫送海浪回去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耗费了一点时间,回来的时候就快马加鞭,很快把稻种送去了农庄。

  杂交育种的事,姚春去年就做过,只是没有拥有优良性状的种子,她的进展十分缓慢。

  姚春已经是个成熟的农官了,所以姜蓁也没有特意去指点,而是再抽空去看了一次医学生们的义诊。

  连着在都邑进行了半个月的义诊,各乡的百姓都来凑过这个热闹,所以这群医学生们现在诊断非常的熟练。

  这个熟练,指的是翻书的速度。

  【哟~一分钟就翻好书了,必须得表扬。】

  【长进了长进了,生了两种病的人,他们也敢开药方了,至少没让人抬回去。】

  【知道自己治不了,还能让对方去求名医试试,说话总算委婉了一点。】

  【见过他们第一次义诊,我现在对他们格外宽容。】

  【咦~怎么今天的寸头超标了?以前不是只有那几个巫者是寸头吗?现在怎么多了五十多个寸头。】

  姜蓁被弹幕提醒了一下,立刻就注意到了这个异常,对医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还不是那几个巫者闹的。”医丑一脸牙疼的说道:“他们都是为了抢病人练手,才会把头发剪了。”

  最开始义诊那几天,病人多得数不过来,医学生们也不缺病人,到了后面一周,来看病的人就少了一半,许多学生都闲了下来,偏偏就那几个原本是巫者的学生面前排着长队。

  老百姓一看那几个学生的形象,就知道他们原来的身份,既是医者又是巫者,大家都希望自己排一次队办两样事。

  哪怕医丑禁制学生在行医过程中念咒语、跳大神……也依旧阻止不了百姓的热情。

  其他人看到这情况,也坐不住了,把自己的头发给剪了不说,还有猛人用颜料在自己的脸上画画,就为了吸引更多的病人。

  【啧~这群医学生比阿蓁的思想还进步哎。直接把自己搞成寸头了,酷啊~】

  【阿蓁要不要也跟风剪剪头,你现在的地位稳固,随便剪,不会有人说你无礼。】

  姜国之前还有一种侮辱人的刑罚,就是把人的胡须、眉毛、头发剃掉。

  而且现在医者的理论中,发为血之余气,大家甚至会根据一个人的头发,来判断这人现在的精气神。

  若是一个人的头发花白,掉得没剩下几根,就算这个人一顿能吃三大碗,也没人觉得他还当用。

  曹操当初能‘割发权代首’,也是因为头发的重要性足够,才能笼络住军心。在姜国,只有非常重要的祭祀,才会用上自己的头发和指甲。

  面对剪了头发的那群学生,医丑也有些心疼,说道:“最近他们喝的汤里,我都加了几片参,就为了给他们补回来。”

  心疼完了,医丑又有些嫌弃,“明明都是医者,还跑去学巫者的小把戏,丢人。”

  “他们也是为了增进医术才会如此。有此心者,未来的医术成就不会低。”姜蓁说道:“留在都邑的医者,从短发中挑。”

  “太女的眼光毒辣。我看中的医官也都是短发者。”医丑说道。

  “我看这群学生们的长进极大,差不多也能独当一面,明日就安排抽签,可以派官了。”

  姜蓁吩咐完就坐上自己的马车离开。

  【阿蓁真不剪头发吗?短头发真的很方便。】

  【我也觉得短头发方便,打架都不怕别人扯你头发哈哈哈~】

  【就大头爸爸的脾气,就算阿蓁剪成寸头,穿上短袖,大头估计也只会淡定的问:你是不是跟人打赌打输了?】

  【和某些奇葩的贵族行为相比,剪头发好像都不算事。】

  姜蓁一直没剪短头发,是因为她上辈子也是长发,所以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到现在,她也很喜欢自己养得很好的长发。

  直播间的只是调侃,并没有恶意。

  但姜蓁不想为了对姜国好的新规矩,就忽视自己的喜好,否则就算她成为了姜王,也只是那个王座的傀儡,盛装直播间王权思想的躯壳。

  没有人能成为一个无欲无求的君王,她还没那么伟大。

  姜蓁拿出小镜子,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说道:“我很喜欢我的头发,不打算剪。但我给了剪发者奖励,不介意的人自然会跟着学。”

第84章

  物理化学

  姜蓁喜欢长发, 直播间的也不会强求她剪短,和谐的讨论起了长发的优势。

  【我超级喜欢那些金银首饰,长头发打扮起来, 才有古韵。】

  【有阿蓁在, 再过几十年, 估计姜国也不剩什么古韵了。】

  直播间的人要是想保留古代传统文化,根本就不会主动教姜蓁那么多黑科技,异人带着直播系统,就是奔着改变世界来的。

  姜蓁没去管直播间里关于古代和未来的争论, 而是打开了一个大表格, 查看起了培养班里医学生们的情况。

  “怎么每个人的专业评分都是零, 咱们这是一百分制的, 好歹给个几分吧。”

  【都是菜鸟有什么好比的?】

  【就他们现在这阶段, 拼的不是专业, 拼的是态度和进取心。】

  二十一世纪的医生, 培养的时间都是五年起步,星际的医生培养时间更久。而姜国的医学生, 就培养三个月, 就算真是医学天才, 三个月也扑腾不出什么浪花。

  【这六百个学生, 我挑了半天,也挑不出什么人才来,就留三十个寸头在都邑好了。其他人反正都是抽签, 没什么挑的。】

  【虽说是培养的定向医学生,但让人家骨肉分离也不好, 可以根据她们的意向, 优先安排她们在老家做医者。】

  【是该这样, 培养班的学生大多没有背景,不管男女,孤身去外地做官,麻烦多得很。】

  “最开始确实会难一点,但她们的靠山是我。等以后她们救治的人多了,有了当地百姓的维护,也不需要怕那些贵族和豪商。”姜蓁说道。

  不止姜蓁和直播间的人操心这个问题,医丑对自己的那群学生,也多有爱护之意,眼看着大家要离开都邑,就开始提点了起来。

  “你们现在用的这本《姜国医学手册》,等你们派官去外地的时候,可以再领几本,一是为了防止你们遗失,二是方便你们教学生。”

  虽然让一群刚学三个月还没出师的人去教学生有点离谱,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你们虽为医官,有太女庇护,靠俸禄吃饭,看病的价钱和药钱都便宜。但你们去的郡县,肯定也会有医者和巫者,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到时候你们要多多提防。”

  同行的竞争残酷,学生们的面色都变得凝重,但却没有一个怕的。

  物竞天择,回乡种地都还要争水呢,更别说医者这个极其赚钱的行当了。

  但自由的巫医挣钱,他们这样的医官,因为是太女免费培养出来的,挣的钱不多。

  医丑也不单单是给大家陈述现实,还会提出解决办法。

  “《姜国医学手册》这本书,作坊里印了很多,图书馆里也有,并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太女也希望你们多培养学生。但这个收学生,也有一定的讲究,第一批学生,你们主要还是要以拉拢为主……”

  人小力微的时候,先找几颗大树靠一靠,等后面羽翼丰满,才能做自己。

  现在很多底层百姓还没开智,看的书也少,有些弯弯绕绕,学生们根本就不懂,所以医丑全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

  所以等第二天抽签派官的时候,一群学生们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斗志昂扬。

  确定了派官的去向,这群学生就放了长假,回家收拾行囊,和亲朋好友告别,最后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去县城报道就行。

  “终于能松口气了。”连续忙了三个月,医丑觉得自己的精气神都被掏空,有些懒洋洋的对姜蓁问道:“太女府上的书都整理好了吗?学生们能和朝廷的人一起走吗?”

  “我只会安排人把书送到郡城,然后各县自己来领书。”姜蓁说道。

  医丑的表情无奈:“哪怕只跟着走一段路也是好的,有些学生才十六七岁,刚成人,让他们自己离开,我有些担心。”

  刚接手这批学生的时候,医丑还没什么感觉,现在却生生的炼出了一副慈母心肠。

  “再过三天,第一批队伍就要出发,我把出发时间和目的地弄个单子给你,让那群学生自己看着时间选。”姜蓁说道。

  运送重物的车队,和轻车简装的速度比不了,和骑马独行的速度更比不了,这群学生们选择怎样的交通方式,是姜蓁决定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