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3章

作者:冬日迟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二、粮与银。

  三、支柱经济。

  第一人口,据那位木师爷说,本府的人口其实没有册子上这么少,壮年劳动力也是有的,只是不登记在村落里。

  他们都藏于山间,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百理府地广,本地的民族非常多,有些因为发色、一些长相特征和普通人不同,早年遭人排挤,加上府内效益不好,吃不饱穿不暖,就上了山。

  这一上,就很少下来了。

  陈延问木师爷知不知道山上大概有多少人,木师爷顿了顿,苦笑:“大人,这属下就不知道了,毕竟府内山是真的多,瘴气也多,没有人去找过,不过万户是肯定有的。”

  是以,陈延做的第一个计划就是,把山上的人搞下来。

  先让人多起来,再谈经济和其他。

  不过在思考这个深奥的问题之前,陈延准备趁着休沐日和茵茵一起拜访一下百理境内的刺史,也就是岳父大人的好友,获得一下兵力上的支持。

  因为路不平,所以茵茵和陈延出行没有选择坐马车,而是选择了骑马。

  骑马啦,速度当然快,不过一个时辰,他们就到达了城外的驻扎地。

  大概是这位朱刺史和姜大人的关系的确很铁,陈延呈上拜帖后,他和茵茵立刻就被带进了主账内。

  进门,那朱刺史额间全是汗,甲胄上也有些灰,看着刚从演武场上下来,见长辈,陈延和茵茵拱手问好,朱刺史很不拘小节,叫他们坐下,让侍女看茶。

  一开始的问候十分顺利,陈延隐晦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来意,朱刺史大手一挥:“自然,莫说你不是我的后辈,你在这个位置上,我的兵、你的兵都是一样的。”

  他并不抗拒给陈延借势,只道:“但出兵随意剿匪不行。”

  朱刺史刻意提到剿匪,令陈延想到了先前在魏大人工作册上看见的,魏大人想让山上的人下来,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觉决定来硬的。

  直接让朱刺史出兵剿匪,山上的人没有户籍,但他们也是要吃东西、要下山买东西的,只要出兵把山一围,上面的人被切断了补给,也怕担上罪,可不就下来了?

  人一下来,一登记,到时候人口大涨,也可作为政绩。

  但一直没有实施,原来是朱刺史不同意。

  他也觉得不同意是对的,这山上的人本来就怕下面,若通过剿匪这种手段,难免引起民沸,木师爷透露山上至少有万户人,把它们逼到绝路的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况且,山下的百姓也有和上面人沾亲带故的,逼死人家的亲属,在属地起步寸步难行。

  随,他言:“民是民、匪是匪,晚辈会注意的。”

  能说出这话,显然来之前是了解了一下府衙的情况了,朱刺史高看了他一眼,“不错,来都来了,就慢慢来。”

  “虽然各种地志上都说这里是块不毛之地,其实还算不错。”朱刺史在百理几乎待了半辈子,“天气好,种东西算快的,虽然产量不高,但东西的种类多。”

  “又无甚灾害,这里的乡绅也不干事,你有什么抱负在这里都可以好好施展,没什么阻碍,就是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这算是很亲近的叮嘱了,陈延微笑,“谢过刺史大人的提点。”

  老朱笑了几声,“也不用叫刺史,叫我伯父就好了,茵茵也可以这么叫我。”

  亲近的称呼一出口,关系仿佛瞬间拉近。

  朱刺史也随口道:“不过真是没想到,能在这个地方见到老姜的女婿。”

  陈延脑袋上冒出一个问号,颇为好奇看着这位刺史,他爽朗一笑,“原先在京城去过卫大小姐府上,见到过茵茵。”

  那时候,朱刺史想为自己的长子求一段姻缘,向姜大人和卫夫人承诺,儿子此生不纳二色,可惜那时候姜大人十分冷酷,说:不希望爱女、掌珠离自己太远,所以不考虑京城以外人士。

  朱刺史失落地回到了百理,没想到若干年后,竟然能在这了碰到绝不外嫁女儿的老姜的女婿。

  他说这话也是调侃,陈延和姜茵茵脸上都露出了笑。

  在驻扎地用完午餐,二人才骑马回去。

  至此八月,人情关系、府衙关系,已全部厘清,下一步,便是在本府治理走出的第一步了!

  这一步,陈延先对内进行了一个小一条鞭法整治,改变了府衙内许多书吏的职责,尽量把每一个、或是两个书吏精准分职,给师爷、班头设置和十分透明合理的类‘考勤’制度。

  严格规定了上值、下值、换班,交班的时间,以及若有百姓来访、上告应有的流程,又在府衙内新设了老本行农事司、以及管理民学推行的府学机构。

  当然,现在这个机构里还没有正式的夫子,陈延就先把木师爷派过去兼职了。

  这一套动作下来,很快让府衙内的小吏们意识到,陈大人虽然不是动不动打打杀杀的知府,但也是眼里容不得散漫沙子的板正人。

  一时间,府衙内风气,略有变化。

  攘内完成,须得开始安外了。

  观其时,现下秋季已经快要结束,算算农历,现在已经是百理府快要播种冬小麦的季节了。

  来了,就不能放弃这大好的时机,陈延立刻计算了一下府衙内拥有的田地,迅速组织人在城外,开展了自己的老本行,老项目——堆肥。

  这样重口味的活动,很快就招致了许多人不理解的目光,但陈延不在乎这个,没有见识过‘丰收’二字的人,才会在乎这外物,称它们为路边之粪,见识过的人,会因为shi而打起来,称呼它们为人黄金。

  因为人少,堆到的肥料不多,陈延在再三思忖之下后,因地制宜,在坑内还加入了一些腐败的植物叶子、草木灰等物。

  发酵需要时间,先施肥后播种已然不可能了,陈延决定先松田下种再追肥,府城的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叫带来的侍卫去更,勤一点,也是能耕完的。

  但思忖了一番之后,陈延决定不叫他们。

  他找来了木师爷,“听说你懂许多州、县的乡音,不如便帮本官找一些各地的民夫过来。”

  “各地的?”木师爷一下拿不准这个词的意思。

  陈延嗯了一声,“找壮劳力,包吃住,按月结钱,每月300个大钱。”

  木师爷一听这待遇,有些懵,包吃住一个月300大钱在百理,这属于高工资了,在哪儿都能找到人啊,要种田,直接招府里的都有人去,为何还要各地的?

  他不懂,但他这人有个特点,人不实在但听话,不懂的也不乱问,“属下知道了,大概要多少人呢?”

  陈延心算了一下自己的田,决定人还是松松垮垮地搞,不把人弄得太累,便道:“找一百人吧。”

  嚯,这人是真的多,“属下领命!”

  陈延则想着,来吧,从犄角旮旯里多来一点人,一起再一次来见证‘人肥’小麦,亩产2石的奇景,再四处宣扬吧。

  作者有话说:

  大家国际劳动妇女节快乐,留言赠送小红包一个,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146章 支柱产业

  ◎甜菜◎

  阿完沟是百理府下属平风县内的一个小山村。

  因为处山边险要之地而得名, 村里大概有二百户人,是县内比较大的一个村子。

  不过此村虽大,但内间人并不富裕, 一是靠近山边,这里的良田不多, 不能仰赖耕地, 就没有恒产。村上虽然壮年多, 但说要出去做点工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平风县穷, 没什么生意吃饱了撑的还需要请人。

  说来缺点多多,但阿完沟的人口结构还不错,则是因为村里的壮年靠山吃山, 有一手好的狩猎技术,女子也有一双大脚,精通采集, 食物的供给没有大问题。

  为此, 阿完沟的人是感到自豪的。

  可上山, 不是每个季节都可以的,所以每年冬季, 都是阿完沟人最讨厌的季节。

  村子里, 一些孤寡老人、以及家里壮劳力少,孩子们多的家庭, 极易在冬日里崩塌。

  譬如这张小猴一家。

  张小猴家世代在阿完沟里生活, 他父母叔伯都在的时候, 张家也是个繁盛的大家族, 奈何在他十来岁的时候, 父亲进山狩猎被老虎咬死, 阿姆采集的时候听到这个噩耗不小心滑下山坡,都没了。

  一个叔伯也因为和老虎搏斗,一个伤了手,自此进不了山,另一个叔伯蒙张小猴他爹的救命之恩,咬着牙进山,从嘴里抠出一口粮食养大了小猴,给他娶了一个媳妇。

  眼看着日子要越过越好,小猴的媳妇怀了孩子,一胎一女,过不久二胎又生了两个崽,孩子们刚出生的时候,小猴是开心的,但开心没几天他就蒙了。

  因为没有大人帮衬,三个孩子太难带了。

  媳妇带人,就不能去山上采集,三个娃子,托付给别人带,采集所得的物资,得给出去一大半,累死累活也存不到什么粮食。

  他一个人进山,就算每次拼尽全力,也只有一些小猎物,别人能卖猎物,他因为家里孩子太多,得吃上一点,卖得都少,春夏秋,有收入的时候尚能维系生活,但眼看着冬日将近——

  人家屋檐上的干兔子、干鸡,地窖里的洋芋、干蘑菇和干耳子能溢满,他们家里,半空不空,小猴着急死了。

  “要不,去借一点?”小猴媳妇也是满脸苦涩,“总不能三个孩子……”

  “不行。”张小猴摇头,“媳妇,不是我不想借,是没人会借这么多,大伯家的牛子哥也成亲了,家里也有孩子。”

  明日无比暗淡,为什么想吃一口饱饭,想活着都这么难呢。

  “我还是多去山里转一转,要是能趁落雪之前打到一头大的猎物就值了!”

  “当家的,太危险了!”妇人制住他,但力气不大,他们心里都知道,如今上山很危险,但颗粒无收,也很危险。

  张小猴拿着父亲传下来的长镰刀进了山,山神是眷顾他的,这样的日子,他竟然在山上逮住了一只兔子,但山神也是残酷的,仅有一只兔子而已。

  为了更好的挺过冬天,张小猴决定带着兔子进城,换一袋子土豆回家。

  勒紧裤腰带,等等吧。

  到城门,他发现今日的平风县难得热闹,他有些开心,人多,兔子能卖个好价钱。

  但在摊位上蹲了好久,发现人来人往,兔子无人问津,大家都在看那告示之后,张小猴攥紧了兔子耳朵,凭借着高大的身躯挤进了人堆里。

  一进去,大家好像在看一张告示,可是他不识字,开口问了一下旁近那好像识字的大哥,对方叽叽呱呱说的话,他听不懂。

  大概是别个村的。

  就在张小猴觉得这东西没意思的时候,后边一个熟悉的乡音,在嘈杂的人声里,断断续续念着:‘招工、种田,包吃住、月资300钱。’

  他低垂着的眼睛瞬间抬起,目光里好像燃烧着火焰,立刻挤到了老乡身边,问:“老哥,招工吗?哪里招工,到底干什么,是一个月300大钱?不是半年?!”

  “是倒是,不过……”这个念的人挠挠头,“感觉不是真的,招人去百理府种田,这么多钱,还用找我们这里的?”

  “这可是官府公文?”

  “怕就怕是拖人去徭役。”

  “啊,徭役?”人堆里似乎有人这么应和了一句,但此刻,张小猴脑子里只有那三百大钱,徭役什么的,他完全不在乎。

  挤出人堆,把自己的兔子卖掉之后,他马不停蹄去了那什么县衙。

  很快,木师爷的人接见了张小猴。陈延怎么也没想到,因为百理较穷,且识字人不多,十里一乡音,所以他要求的各地民夫,木师爷操作起来有些困难。

  这对小猴来说是件好事,他随意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力气和细心,立即就被选上了,这么简单……此刻,心里大条如张小猴也觉得有点不正常了。

  他张口想要说话,那小吏抬头看他:“还有什么事吗?”

  “就就是官爷,我们什么时候去百理?”

  “两日后就启程。”

上一篇:再生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