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71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姜三呢?他不是早就回来了吗?”姜笙奇怪地探头。

  许默同样疑惑。

  长宴抿着嘴淡淡道,“我让他去办点事。”

  没走丢就行。

  姜笙知道五哥神秘,也知道五哥心眼子多,有些事情五哥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不说。

  反正都知道,五哥不会伤害他们。

  小胖妞拎起裙摆,风风火火地冲进小院,嚷嚷着再来碗饺子。

  许默步履稍迟,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小五弟,“小五长大了,也开始瞒着哥哥们了。”

  想当初,还是长宴千叮咛万嘱咐许默,不要隐忍不发,不要以保护为名欺瞒。

  结果轮到他自己头上。

  面对大哥的质问,饶是长宴有上百个心眼子,也感到了愧疚。

  无奈这事儿真讲不出口,他也只能瞄了眼门口的小药箱,露出羞赧地笑,“大哥,仅此一次,绝无以后。”

  许默哼了一声,没有说话,甩袖进院。

  这就是默认了。

  长宴立在门口,无奈浅笑着摇头,正准备落门栓。

  外头突然传来马车声响。

  今天是大年初一,要不是出了捉刀人的事件,所有的丰京百姓都应该聚在家中,欢庆一堂。

  就算是上了金銮殿的重臣,这会也该到家了。

  谁还能在大年初一赶车路过二进小院,莫不是那游历在外的二哥归来了。

  猜归猜,眼见为实。

  长宴扭过头,瞧见一辆灰扑扑快要散架的马车,一只瘦骨嶙峋累到蹒跚的马儿,还有三个交叠歪坐睁不开眼的人。

  左右两个是高家兄弟,正中间的那位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二哥又是谁。

  他手中的门栓落在脚上,砸到脚指也浑然不觉。

  随着高大万勒停马车,长宴扭过头,发出此生最为高昂的声音,“二哥回来了。”

  “噗通。”

  “扑腾。”

  “嘭。”

  三道响声传来。

  姜笙冲在第一个,新衣裳的裙摆上湿漉漉的,许是打翻了碗。

  温知允紧随其后,胸口上有浅黄色的粉末,应该是打翻了药箱里的金疮药。

  许默最沉稳,但也步履急促,袖摆上隐约能看见大块的浓墨。

  掐指一算,郑老二此番离去近两月,没有一点消息送回来。

  虽然他经常游历在外,虽然他吹嘘经验丰富,虽然他有高家兄弟作陪,但在家人的心里,他也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年前姜笙总是踮着脚尖翘首以盼,听见马车声响一次次冲过来,再失望而归。

  大年三十晚上许默还暗自琢磨,要不要亲自去趟河南郡寻人。

  就连温知允都怯怯地问了好几次,“二哥不会在外面出事吧?”

  如今,随着长宴这嗓子,所有人的心都放回了肚子里。

  姜笙最为欢快活泼,拎着裙摆嚷嚷,“二哥这个坏蛋,让他早点回来过年,非要卡个大年初一,三十的饺子都没吃上……”

  剩下的话没说出来。

  小姑娘在看到凌乱的马车上三个灰扑扑的身影后,怔立在原地。

  郑如谦不是没有远游过,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他回来会瘦一点,会吃点苦头。

  可谁能想到,当初那个面阔口大的丰朗少年,竟然瘦到只剩把骨头了。

  他的脸颊深深凹陷下去,宽阔的下巴竟然也尖锐起来,眼眶极度凹陷,嘴唇苍白泛起层层死皮,比当初自我放弃的王扶风也不逞多让。

  可王扶风一直病弱,郑如谦却是活蹦乱跳,白净圆润的。

  她的二哥哥,在外头这俩月,究竟遭受了些什么呀。

  姜笙的眼圈红了,鼻头酸了,数不清的酸麻从喉管往外延伸,让她说不出来话。

  偏郑如谦睁开眼睛,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妹妹,咧嘴一笑,“小姜笙,三十是年,初一也是年,二哥没食言,二哥回来陪你过年了。”

  哪怕代价是他连吃三天干粮,哪怕需要不眠不休,哪怕累到筋疲力尽,哪怕瘦到浑身都是骨头。

  但他回来了。

  郑如谦脱相的脸上满满都是骄傲,他慢慢地直起身,想要跳下马车,给大哥小弟们来个拥抱,却在踩地的瞬地的瞬间眼前一黑,闷头栽下。

  “哥哥!”

  姜笙隐忍的泪终于宣泄出,她尖利地呼唤直冲云霄,拼劲全力扑上前。

  同一时间。

  江家其乐融融的团圆宴上,江承愿猛地站起来,耳边那声凄厉的“哥哥”仿佛依旧回荡。

  “哥哥,怎么了?”江承欢听到动静,奇怪地看过来。

  江承愿掏了掏耳朵。

  奇怪,妹妹的声音一直是温柔且细软的,但刚刚那声哥哥,却哭地他灵魂都在颤抖,恨不得把心肝肺掏给她。

  可再仔细听,又什么都没了。

  “没事,也许是出了幻觉。”江承愿解释,目光落在江承欢新戴的珠宝头面上,又挂起骄傲,“哥哥送你的新头面,好看吧。”

  “好看,好看极了。”江承欢娇俏地笑,“哥哥送的最好看。”

  江承愿满足地笑了,从怀中又掏出一锭金子,“这是你的随年钱,我们的小承欢,要年年快乐,岁岁平安啊。”

第230章 郑如谦的成长

  “要年年快乐,岁岁平安啊。”

  郑如谦躺在床上,梦见在吃团圆宴,香喷软烂的大肘子,红烧浓郁的炒鸡,蒜香浓郁的炸鱼,还有各式各样的美味,全都是张姑姑的拿手菜。

  可惜刚塞进嘴里,他就醒了,还听见一个小奶音念念叨叨,“二哥,给你随年钱,你要年年快乐,要岁岁平安。”

  稀了奇了,姜笙这么抠门,还能给他随年钱?

  郑如谦心头大奇,缓慢睁开一只眼,果然瞧见了脑门边上的荷包。

  根据目测,至少五十两银子。

  哎哟喂,这可无异于去了他们家小姜笙半条命啊,五十两可不是小数目。

  郑如谦刚准备出声调侃,就因为嗓子太干而发出奇怪的“嗬嗬”声。

  姜笙惊地直接站起来,还蹭倒了屁股下的凳子。

  站在外头的哥哥们也齐刷刷涌进来,看到双眼明亮的郑如谦,一个个全都笑了。

  “二哥你终于醒了。”姜笙嘴一扁就要哭,又不想别人叫她小哭包,只能强行把泪水咽下去,抽抽噎噎的道,“我还以为,以为你醒不过来了,三十的饺子没吃上,大年初一的总得,总得吃吧。”

  郑如谦张着嘴,还在“嗬嗬”。

  “二哥我不骂你,你放心,我知道你这么着急回来都是为了我,我都记得的。”姜笙的鼻尖愈发酸涩,“你要早点好起来,我们一起吃饺子。”

  郑如谦的眼睛愈发瞪大,“嗬嗬”声也增多。

  姜笙满头雾水。

  一旁的许默咳嗽了声,揣测道,“会不会,是老二渴了……”

  姜笙如梦初醒,赶紧端起温热的茶盏,凑到郑如谦唇边。

  干涸了多日的嗓子如遇甘霖,郑老二一饮而尽,终于能说话了,“姜笙,你可真是个笨蛋。”

  再晚一会,二哥没被赶路熬死,要渴死。

  “我这不是关心则乱嘛。”姜笙两只小手背在身后,来回乱抠,“二哥,这两个月你受苦了。”

  “是啊老二,姜笙已经拿钱让姑姑去买肉了,说要给你好好补补。”许默调侃。

  长宴也探出脑袋,“四哥说,还要给你抓点补药呢,让你尽快把身体补回来。”

  有家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啊。

  郑如谦正笑地如沐春风,听到最后一句话面色骤变,疯狂摇头,“不不不,肉可以吃,药就不喝了。”

  全家哄笑。

  “不喝也得喝,难喝才能长记性。”姜笙终于发了点小脾气,“以后你再敢不顾身体赶路,就给你喝最苦的药,四哥,最苦的什么来着。”

  温知允抿嘴笑,“当然是黄连啦。”

  看着郑如谦的表情从怔愣变成惊惶,再到惊慌,全家再次放声大笑。

  笑声传到外头,遍布整个小院。

  外头歇着的高家兄弟全都露出艳羡。

  这次赶路郑如谦出了大力,一直握着马鞭不肯撒手,赶了足足二分之一的路程。

  高家兄弟分赶了剩下的一半,也吃苦消瘦,但状态要更好一些。

  张姑姑给他们端了饺子和茶水,吃饱喝足正在休息。

  高严年纪小,手上茧子也少,一路握着缰绳早就磨破过不知多少次,这会他正小心翼翼撕掉最外层的皮,露出里头模糊的血肉。

  “你在干什么。”汪小竹拎着金疮药停在兄弟俩跟前,“哪怕出了水泡,戳破就可以,把外皮撕掉会愈合地更慢。”

  高严不知所措地收回手,“我……我只是好奇里面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