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五个哥哥后,京城无人敢惹 第172章

作者:陌于之 标签: 穿越重生

  “里面是没有皮的肉。”汪小竹没好气地蹲下,“伸出手,小温大夫让我来帮你们包扎。”

  等到兄弟俩手上都缠满白色,她又叮嘱,“回家过年的时间不要沾水,等元宵回来再给你们换纱布。”

  高大万在旁边道谢。

  高严却是愣愣地看着她纤细窈窕的背影,鬼使神差问了句,“你……你不回家过年吗?”

  他们两兄弟虽然迟,但总归是要回家的,东家还额外发了二两银子的补偿,让他们休息够再赶着马车回去,可谓是给足体面。

  但这个一直在医馆忙碌的姑娘,好像始终没有离开过小院。

  汪小竹脚步微顿,头也不回地道,“不回去,这里就是我的家。”

  她走了,带着纱布和金疮药。

  两兄弟皆是低头不言。

  好大会子,高大万强笑着打破沉默,“不用千里迢迢赶回家真好,等我爹娘去了,我也把媳妇孩子带丰京来,再也不用一年见两回了。”

  高严没说话,好大会子才从嗓子里带出个“嗯”。

  谁又不想,日日陪伴在亲人身旁呢。

  大年初二。

  高家兄弟赶着马车,带着赏银,回家过年。

  郑如谦也终于被允许从床上起来,慢条斯理地用饺子。

  张姑姑在旁边跟他絮叨大师傅,絮叨九珍坊跟悠然居的合作。

  汪小松气愤地告状,对郝掌柜釜底抽薪的动作异常不满。

  姜笙则好奇他从河北郡带来的板栗,明明河南郡的板栗更大更饱满,为什么非要河北郡的小板栗。

  三个人同时讲话,犹如五百个鸭子在歌唱,其过聒噪程度连许默都皱了皱眉。

  郑如谦却仿若不觉,吃完最后一口饺子,擦了擦嘴才道,“一个一个说,小松先。”

  远处的长宴挑眉,莫名觉得二哥开始有了大东家的气势。

  汪小松开始滔滔不绝地告状,“郝掌柜实在是太过分了,烤鸭二两一只是他提出来的,合作也是他先敲定的,结果转头就开始养丹阳郡的鸭子,还挖了个大师傅过来,等鸭子一长成就断了我们的合作。”

  “他要是不想合作早点说啊,我们都把别院和冰买好了,突然不做生意了,不赚钱是小事儿,别院跟冰才是最大的亏损。”

  汪小松痛心疾首,捂着胸口深呼吸缓和。

  本以为东家和他一样气愤,说不定冲动之下还要去找郝掌柜算账。

  却没想到郑如谦只是品了口茶,平静道,“不怪郝掌柜。”

第231章 如谦的商业版图成型

  郑如谦静静道,“二两银子一只的烤鸭虽然是他自己主动提的,但也未免太过于高昂,大大压缩了悠然居的利润。”

  商人重利,郝掌柜应该是一开始就算过了,自己养鸭子再请个大师傅过来烤的成本更低,还能保证味道新鲜正宗。

  唯一诟病的是,遮遮掩掩不说出来,导致郑如谦盲目投入冰块与别院。

  但做生意嘛,投钱是常有的事,失败也不罕见,要怪就怪当初的自己眼皮子太浅,抓着一只羊薅毛,还以为能够长久。

  “这次去了河北郡我才知道,真正能够做长久的生意,要么无可取代,要么浅利薄润。”郑如谦放下茶盏,怔怔道,“既然不是独一无二,那就要做到足够划算,才能屹立不倒。”

  烤鸭生意就是个典型,暴利但谁都能去运,即使郝掌柜不中断合作,早晚也会被其他人抢走。

  仔细算算,他们这大半年也着实赚到了。

  “可是……”汪小松还有些不甘心,“可我们的冰和别院怎么办?”

  这次郑如谦没说话,瞄了一眼自家小妹妹。

  姜笙叉着腰,声音洪亮,“小松哥哥笨蛋,先不说冰和别院能运别的东西,就算不运了,原样卖出去也不亏呀。”

  冰和别院又不是泡沫,一吹就散了,遇水就化了。

  汪小松锤了锤自己的脑袋瓜子,终于心服口服,“东家说的有道理,还是东家聪明,是我笨了。”

  老祖宗说的没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成长,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阅历。

  姜笙看着愈发沉稳的二哥哥,欢快地凑上前,“二哥二哥,我知道你的意思,小松哥哥从安水郡运来的干豆角,我跟悠然居要了二百文一斤,没有漫天要价。”

  她昂起小圆脸,妥妥是在等待夸奖。

  郑如谦忍不住上手捏了捏,又顺手往外扯了扯,再往上提提。

  好好的小姑娘,瞬间龇牙咧嘴,口水还往外淌。

  张姑姑字在后头简直没眼看,只有哥哥们在兴致勃勃地欣赏。

  “耳锅,哩赶婶么。”姜笙气呼呼地喊。

  郑如谦这才松开妹妹嫩滑的小脸蛋,笑着夸赞,“很不错,按照这个价格,悠然居还会来找我们买干豆角的。”

  这里其实有挺多门道。

  豆角本身不贵,晒干豆角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悠然居急着要的时候,高价能卖出去,但肯定不会再买第二回 ,说不定自己跑去自产自销。

  要便宜了,不够从安水郡运来的费用,那还不如直接本地卖了。

  二百文恰好属于中间的价格,比悠然居自产自销要便宜,又比在安水郡利润高许多,是双方都能获利的上等合作。

  “东家的意思是,咱们要在丰京也种豆角,晒豆角干?”刚犯了傻的汪小松凑上前来,准备弥补下自己在东家心里的形象。

  郑如谦摇了摇头。

  怎么能在丰京种豆角呢,丰京一亩地十几两银子,人工要四五十文一天,种出来的干豆角卖两百文要还是有赚,悠然居绝对会自己动手的。

  “那我们就是回安水郡去拉?”汪小松还没傻到底,“可这来回路程得月余呐,就为了这一车豆角干?”

  郑如谦敲了敲他的脑壳子,“在安水郡能卖五十两银的豆角干,拉丰京就卖一百两,我给你五两的辛苦费,干不干?”

  辛苦奔跑一个月,到手五两银。

  汪小松差点蹦上房梁,“干,干,必须干。”

  那不就得了。

  郑如谦这些年在外头东北西跑,去过最南余杭郡,去过最北河北郡,见识不多丰厚,但也早不是当初那个稚嫩的小公子。

  如果说从前只是对“运输”有个模糊的概念,那现在的他已经发现了“运输”的重要性。

  大渝王朝地大物博,许许多多的好物只有本地百姓享用过,换个城池居然没有姓名。

  也有少数旅居客会走南闯北,品尝过,怀念过,但却没办法大批量带走。

  亦或者像安水郡一样,人力成本低廉,物品价格也不高,带到丰京就能卖个翻倍。即使扣除运输成本,利润依然丰厚到让人心动。

  运输,就是实现物品的跨城池移动,既能为各地百姓带来新鲜的口味,也能赚到利润与差价。

  干豆角只是其中一样,安水郡的冰块与别院也只是其中一个据点,往后大渝王朝将遍布他的身影,每个城池都会别院和足量的冰块,任何东西都能从南运到北,从东运到西。

  郑如谦立在门口,明亮的光从外头照进来,将他的影子映射在地面。

  明明只是半大孩子的身量,明明还没有恢复健壮圆润,但这一刻的他依然让众人感觉到高大,感觉到从容,仿佛手握天地与山河。

  屋内众人皆被感染静谧。

  好大会子,张姑姑才浅笑着道,“那我们与悠然居的合作,怎么说?”

  “当然要合作。”郑如谦转过身,瘦削的面颊上带着一如既往地狡黠,“他们想要精致的,姑姑就给他们精致的,有了悠然居高价的衬托,九珍坊的平价糕点才会更受欢迎。”

  这是要把有钱人和没钱人的钱都赚了。

  张姑姑失笑的同时,也有点忧心,“我一个人恐怕做不来。”

  “姑姑只管扩大人手。”郑如谦大手一挥,“雇人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姑姑放心去做,将来九珍坊做大做强了,说不定能开回安水郡去。”

  就像悠然居一样,开遍大渝王朝。

  张姑姑的双眼明亮,不知是因为自己可以随意雇佣人手,还是因为九珍坊可能出现的宏图未来。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

  郑如谦垂下头,含笑看着妹妹,“你不是想问我,河南郡有大板栗,为什么还要从河北郡带回来小板栗吗?”

  “为什么?”姜笙捂着脸问。

  郑如谦转了个身,骄傲地道,“因为我在河北郡发现了板栗的新吃法。”

  一种把板栗放在砂石中翻炒加热,直到板栗熟透裂口的吃法,流行于河北郡等两三个郡城内,是当地百姓冬必吃的美味。

第232章 姜笙渴望的烟花

  河南郡的板栗的确又大又饱满,但也因为个头太大难熟,不如河北郡的小栗子更好开口,也更香甜软糯。

  尤其以迁西县的品质最为优越。

  “你们是不知道那滋味,刚捞出来的板栗烫烫的,上头有个小尖尖,用手一按就能剥开,里头的板栗肉光滑干净,放进嘴里就是一股香甜味儿,再品上两口,软糯甘甜在舌尖抿开,真是让人欲罢不能。”郑如谦描述时,仿佛闻到那股味,连吞咽了好几口唾沫。

  张姑姑睁大眼睛,满脸稀奇。

  就连许默都好奇地翻动书籍,似乎想再古人的描述中寻找相关美味。

  温知允和长宴更不必说。

  只有姜笙“咕咚”了下喉管,圆溜溜的大眼睛咕噜一转,插着腰道,“我不信……除非,你给我尝尝。”

  郑如谦失笑,走过去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尝尝就尝尝,我这次可不仅买了板栗,还带来了炒板栗的砂子。”

  他一个眼神,汪小松就窜了出去,不大会,扛出来一袋砂石。

  张姑姑过去帮忙淘洗,再擦干净水分,放进铁锅里翻炒至没有任何水分。

  加入两大勺的糖搅拌均匀,再泼上两勺油,最后放进去一斤的板栗,翻炒至熟透。

  “这怎么还加糖和油啊。”姜笙嘀咕。

  郑如谦拨弄她的小丸子头,“糖炒栗子,糖肯定是少不了的,油是化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