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22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中国之《女诫》、《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对幼稚之人而更自屈于幼稚,对卑屈之人而更自守其卑屈,则中国女子之人格甚可想见矣。”】

  历朝历代下,众人一边复杂难言的听着,一边又倏然诧异不已。

  “爱国女学校?”

  有人抓住了这个字眼。

  近代……竟是有专为女子建立的学校吗?

  难道是指女子可以外出上学?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一时怔然,又是勾起了对后世的探索欲。

  【女子思想的解放,和西学东渐是分不开的——】

  【其中倡导女子思想解放,男女平等之意,女子也可享受更多平等的权益,于是这些影响了我国古代女性一千多年,甚至近两千年之久的女性观,在客观上起到了极其反动的作用,是必然要批判和去除的,其中糟粕太多。】

  【如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恪尽本分。】

  【——女孩子出生多月后,就让她躺在床下,将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并将生女之事斋告宗庙。】

  【睡在床下,以表明她的卑弱,地位低下。】

  【给她瓦砖,以表明女子应当亲自劳作不辞辛苦,斋告先祖,以表明她要准备酒食帮夫君祭祀。】

  【三者都是女人的寻常道理,礼法的经典教训。】

  【谦虚忍让,待人恭敬。

  好事先人后己。

  做了善事不声张,做了错事不推脱。

  忍辱负重,常表现出畏惧。

  这就是所谓的谦卑对待他人。】

  【晚睡早起劳作,不嫌早晚劳苦。

  亲自操持料理家务,不挑剔劳作的繁重或简易,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是勤劳的表现。】

  【面容端庄品行端正,以服事夫君,清静自重。

  不喜好戏笑玩闹,备以洁净的酒食,用以祭祀祖宗。这是所谓的祭祀啊。】

  【如果这三条都具备,却还忧虑好名声不传扬,身上背负别人的误解和屈辱,这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

  【如果这三条都没有做到,哪里还有什么好名声。】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期间。

  班昭抿着唇,不言不语。

  只继续去听天幕再开口说道——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

  【都是生而为人,请问有何不同?都同样是女子,请问为何却主动将女子姿态放低到此等地步??】

  【而且同是女子,邓绥临朝称制,班昭能以闺蜜身份干政,却是教导别的女子卑弱第一,遵循礼法,谦卑他人?】

  【这是自相矛盾,还是双标之举?亦或是站在男性立场上,倒戈相向?】

  【这岂不是行为与言语自相矛盾,一边以女子身份干政,一边又主动放低姿态,以女子的卑弱为男性谋求利益与地位?既是如此,那自身行为又如何说?邓绥又何必临朝称制,怎么不干脆还政于汉安帝?】

  听到此,班昭脸色又是一白,手指猛地一颤。

  【当然,说到《女诫》内容这里,就不得不提班昭所作《女诫》的真正目的——】

  【从当时班昭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主观目的却是想矫正时俗,预防重新出现外戚专权跋扈的现象。

  同时也是政治需要,因为班昭的身份地位,就决定了她只能用写作《女诫》这种“曲线”方法,来达到防制外戚,以挽救国运的目的,毕竟那是已有外戚跋扈擅权的苗头,于是班昭才试图通过对宫中女性的教育,来矫正时弊防患未然。】

  【但我们也看到了与《卑弱》相关的内容,单是此,就是格外压低女性和缩减女性地位!】

  【其后更是被人争相传抄出去,以此作为约束和禁锢女性的工具!】

  【哪怕班昭其实是一贯主张女子教育的,自已便因在宫廷为皇后及诸嫔妃讲学,而被人敬称为“大家”,并且班昭的父家与夫家皆有对女子进行教育的传统,但显而易见,《女诫》诞生的根本意义,从其内容上就真正走偏了。】

  【而且也实实在在被人所利用,甚至连女性自身都意识不到,这些内容是在约束和禁锢她们的思想,以及身心自由!】

  【难道生而为人,身为女性,就真要将自己摆在低于男性的位置?】

  【甚至是……要匍匐在男性的脚下吗?!】

  匍匐脚下??!

  天幕何至于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她们?!

  历朝历代下,不少女子竟一时攥紧了拳,呼吸也渐重起来。

  可……女子卑弱,要恪尽本分,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等,岂非就是如此?

  不……太难听了!

  而且也实在是……太辱人了!

  也不知多少女子瞬间涨红了脸,可显然也是有羞耻之心的。

  于是一时间,她们竟多少产生了点抵触之心。

  只是迷茫和慌乱之意仍然更甚。

  【再说夫妇第二——】

  【……丈夫要是没有贤德品行,则无法驾驭领导妻子,妻子要是不贤惠,则无法事奉丈夫。

  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失去了威严,妻子事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义……】

  【观察现在的君子,只知妻子妇女不可以不驾驭,威仪不可以不整顿,所以注重男子的教育。

  殊不知丈夫是主人何以不侍奉。礼和义不可以不存在啊。但光教育男的不教育女的,不也是掩盖彼此的礼数吗?《礼记》八岁开始教的书,十五岁学成。不可以只依据这些为准则!】

  【在《夫妇》篇中,班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若是君子,相敬如宾倒也无可厚非,但丈夫若非君子,无异于鸡鸣狗盗,小人奸佞之辈?也要当做天来服侍?】

  【但话说回来,丈夫哪里就比天还大了?!哪里就要敬谨服侍了?!】

  【古代的男人的确操持外务,可操持内务的不是女子?生儿育女的不是女子?保家宅安稳的不是女子?诸多分工和事项,要真算下来,又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凭什么男人所做之事,就比女子高贵了?!】

  【更何况男人能做的那些事,女子又不是不能做,也就是男人不能生孩子,不然也可以是“女主外,男主内”!】

 

  女主外,男主内?!

  天幕倒是真敢说!

  但男人能做的事情,女子当真不能做?

  若是如此,那先前的平阳昭公主算什么?吕雉算什么?邓绥又算什么?

  这样一想,他们能反驳的话好像也没了底气和支撑……

  再说听天幕说到这里的女子们,也是“会心一击”,有的虽仍思绪混乱,但有的却是又仿佛明悟了什么一样。

  而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再看《敬慎》篇中,则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即阴阳不同性,阳以刚为德,而阴以柔为用。

  男女品行相异。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

  【所以谚语说:“生男如狼,还害怕他懦弱;生女如鼠,还害怕她像老虎般凶猛。”

  然而修身不过一个敬字,而避强不过一个顺字,以敬来修身,以顺来避强,女子的敬、顺之道,这是妇人的大礼。】

  【那么敬不是别的,敬是一种持久恭敬的态度。

  顺不是别的,是宽和,宽裕。持久,就是知足,宽裕,就是要谦恭。】

  【夫妇之间过于亲密,终生不分离,在室内周旋,这样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轻薄怠慢。这样的事一发生,言语就会过分了,放纵恣肆就会产生侮辱丈夫的想法,这是因为不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啊!】

  【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的不可能不争论,曲的不可能不辩驳,争论辩驳一产生,就会有愤怒。】

  【这是因为不知道恭顺,地位低下的原因啊!】

  【侮辱丈夫不节制,就会紧接着有谴责呵斥,愤怒的情绪不停止,就会有鞭打杖击。

  作为夫妻本应以礼义相互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鞭打杖击,哪里有什么礼义存在,谴责呵斥,哪里有恩爱存在。礼义恩爱都没有了,那夫妻也就要分离了。】

  【就是说……不如再多看看秦始皇时期的律法吧?】

  秦王宫。

  嬴政挑了挑眉,都说秦律严苛,但是对于女性方面,到现在,可是已经被天幕提及两次了。

  【这怕不是为了防止丈夫家暴,就要自己率先恭顺谦卑,并且主动摆低姿态的道理?】

  【怎么言语过分,放纵恣肆,就一定是女子产生侮辱丈夫的想法?怎么男子可以谴责呵斥,甚至鞭打杖击,女子最好连想法都不要有,要懂得适可而止吗?!】

  【夫妻之间是需要礼义相互亲善和睦,可一个巴掌拍不响,凭什么就要规范和约束女子的行为甚至是思想?】

  【而且凭什么女子就要以柔弱为美?!凭什么就要又顺又敬?那男子呢?!】

  【争论辩驳一产生,难道不是要看究竟谁对谁错,怎么就是因为不知道恭顺,不知道地位低下的原因了?!】

  【难道夫妻之间一产生争论,男子就全无错处?全是女子的错?!】

  【那既是如此,治国有法律,能分辨对错,夫妻之间的对错就不用分辨了,一律按女子错处不该来算,女子连身为国民,享受法律下保障的权益也没了是吗?】

  【卑弱啊,可真是太卑弱了。】

  【再者说,人有万万千,各个都不同。

  凭什么就要求女子以柔弱为美,凭什么就要以这些来作为女子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典范?】

  武周武则天时期。

  听到这里,武则天嗤了一声,若是女子皆是柔弱敬顺,如此千篇一律,甚为乏味,那恐怕是又要被人“说道指点”了。

  【以班昭所言来要求女性这样做的人,也不知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又是出于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