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40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而入宫之前,武则天已然怀孕,入宫之后便生下了儿子李弘。

  另外武则天在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之后至次年,即公元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一品昭仪,以及有记载称——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只不过李治倒都没有听信就是了。】

  李世民:“……”

  他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汉朝未央宫。

  刘彻则再次啧啧两声。

  观这位唐高宗李治对那位武则天的宠爱,对方后面大权在握,好像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在唐太宗李世民那里,整整十一年都没有地位变化,妃位晋升。

  结果到了这位唐高宗李治这里,才一年时间,竟是就成了一品昭仪。

  看得出来倒的确是对其很是宠爱有加了。

  【对于几人之间的争宠,我们再来说一件事——】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即公元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

  【而后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其,怜爱并逗弄着小公主。

  可是在王皇后离开之后,武则天则趁着没人,竟将自己的女儿掐死,然后又盖上被子作掩饰。】

  “什么?!”

  “这是为了争宠要将自己的女儿给掐死?!”

  “怎么会是这样的?”

  有不少人听到这里,不禁变了脸色。

  才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小公主,竟被自己的亲生母亲给掐死了?!

  而只是为了借此来诬陷那位王皇后?

  这……怎么会是这样的?

  历朝历代下,有人很不能接受。

  而有的则是已经在骂起了武则天的狠毒。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骤然蹙起了眉,不过并未率先发表什么意见,而是又继续听天幕说下去——

  【之后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的宫中,武则天则假装欢笑,与其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结果却发现女儿已死,便瞬间啼哭不已,并且转头惊问左右的侍从,而侍从们都说——“皇后刚来过。”】

  【对于此,李治勃然大怒,说道:“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

  于是武则天趁此机会,又继续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等等,王皇后则是无法对此解释清楚。】

  【而这之后,李治从此便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

  【不过要言明的一点是——这件事情很有争议。

  因为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以及《唐会要》则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却并未言明其死因。】

  嗯???

  ……有争议??

  所以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假的?

  【关于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件事,流传甚广,比如《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也是这么写的。】

  【所以就有很多人借此事来谩骂武则天狠毒,残忍,泯灭人性等等。】

  【但对于这件事,我们今天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

  【首先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件事,的确是在史籍中有记载,除了《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旧唐书》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但其实学界对于这件事却并非完全认同,有一部分学者也是对此而提出了质疑的。】

  【比如关于武则天这位小公主的早逝,最早是记录在《唐会要》上——】

  【“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

  【我们可以仔细看看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根本没有言明武则天的女儿是怎么死的,只是说她突然去世,然后武则天则借此说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于是李治那边才有了废后之意。】

  汉朝未央宫。

  刘彻摸了摸下巴点头,这倒的确是没有言明。

  那既然最开始的史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后面又是怎么会流传成那个样子的?

  【再来看看第一个记录这件事的《旧唐书》——】

  【虽然《旧唐书》是言明小公主的死,乃武则天亲手掐死在襁褓之中,但这件事其实并不是在《旧唐书》正文里提及到的,而是在《则天皇后本纪》中,借用了一位史臣说的话——】

  【“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

  【这句话中的“振喉绝襁褓之儿”,指的便是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但是呢,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句话没有出现在正史里面,而是以史臣的个人观点来表达出来?】

  秦王宫。

  嬴政嗤笑一声,这是为什么呢?

  刚刚天幕说《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已是那唐朝灭亡之后,其史料可考吗??

  【因为当时就有流传出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的说法,于是史臣在编写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只是知道这件事的传言,于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便以自己之言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并且大家也可以看到,其实对于这件事的记载,不管是在《唐会要》中,还是在《旧唐书》中,也就只有一句话而言,但是我们再往后说出自北宋时期的《新唐书》——】

  【在这个史籍中,竟是对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事情,进行了很是详细具体的记载……】???

  怎么前两本史籍都只有一句话的记载,到了北宋撰写的《新唐书》之中,竟是有了详细具体的记载?!

  【就是刚刚所讲的那一段——】

  【在《新唐书》之中,关于武则天亲手杀女的事情,不止有整段对话,甚至还有了具体的过程和生动的细节呢。】

  【然后再之后的《资治通鉴》,也是直接继承了《新唐书》对此事的记载介绍,虽然具体用语上有所区别,但意思上是一样的,只是呢,对于这件事的具体细节,竟是更加完善了……】

  【比如《新唐书》中并没有说小公主是怎么被武则天杀死的。

  结果到了《资治通鉴》中,就写成了武则天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哇哦,这个补充,真是好细节具体哦,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呢。】

  历朝历代下的众人:“……”

  可真是好讽刺的语气……

  但听到这里,众人已然是有所感。

  而后再继续听天幕说下去——

  【除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点外,《资治通鉴》中还对之前《新唐书》记载的某个细节做了调整——】

  【如《新唐书》中,武则天先是发现了女儿死,可等王皇后来,才痛哭失声,就算是装的,这显然也不合常理。】

  【于是在《资治通鉴》中,便调整为武则天先是痛哭于女儿的死,然后询问左右侍从,等李治来,再继续痛哭。】

  【你看这就表现出了一个痛失女儿的母亲模样,是不是更合情合理了?】

  【可真的是太会安排,也太会讲故事了,完全是叫人再挑不出毛病来了呢。】

  众人再次:“……”

  尤其是之前已经破口痛骂的那些人……不是,天幕,你为什么不能早点提示一下?这也太让人尴尬了!

  【所以大家发现了吧,这越是往后的史籍之中,对于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就越是有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也越是言之凿凿,将之安排得更加合情合理,各种小细节那堪称是具体到位啊,挑都挑不出错来了。】

  【前面记录史料的人都尚且不知具体真相,结果后面的人竟是犹如亲临现场,完全亲眼看到了一样,可真是玄幻呢。】

  【可能写后来这些史籍的人,有什么大神通吧,既是如此,那可真是叫人佩服佩服,啧。】

  ……能有什么大神通可比得过天幕你?

  有人不禁捂脸难言,满是尴尬。

  再看于历朝历代之下,一路听到这里的女子们——

  震惊复杂的情绪退却之后,涌上来的却是皱眉和疑问。

  所以为什么越到后面,那史籍之中就越是如此具体详细的记载此事?

  【学者顾颉刚先生曾经提出过“古史层累说”一说。

  这一词汇简单来说,就是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逐渐失去其本来面目。】

  【所以考古考证过往的历史,往往不能只依据流传下来的史籍史料,而是要经过多方验证,还有我们先前提到过的挖掘陵墓等,其实就是为了能够更严谨的发现,以及考察和证实历史。】

  【也因此,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这等记载武则天杀女事件的史籍,也未必就是真的。】

  【更甚至,为什么越往后,就越是要证明“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件事,简直就像是一个接一个补充,生怕这件事再被人怀疑一样,其实说到底,无非也就是想印证这件事的真实性!想要将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坐实!】

  【我们是不是可以试想一下,就因为她是女帝,是唯一一个颠覆封建男权统治,难得出现过的女帝,所以才想要借此来突出武则天的狠毒,残忍,泯灭人性等等,然后遏制后来人效仿其以女人身份登基为帝?】

  【为了防止这现象出来,所以武则天的形象必然是要遭到抹黑的,甚至是指责和痛骂的,所以这并不稀奇。】

  听到这里,已是有不少女子冷笑出声。

  的确,这当然并不稀奇。

  于一个女子身上所遭受的,其发生什么都不意外!

  而就算是听到这里,还有那等不愿意接受的人在,觉得如此说法,也不过是多加揣测罢了。

  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然后我们再往前推,除了史籍之外,其实还有两个旁证——】

  【如武则天后面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之时,徐敬业等以扶持被废黜的庐陵王李显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其中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则特意为此撰写了《讨武曌檄》,其中对武则天的攻击是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其中说武则天弑君鸩母,说武则天杀了唐高宗和自己的母亲。

  当然这肯定是瞎掰乱说的,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其中却是丝毫都没有提及武则天亲手杀女这件事。】

  【试想一下,骆宾王都如此说武则天了,还差武则天亲手杀女这件事??

  所以如果当时要真是有这种说法的话,想必骆宾王绝不会放弃这件事,一定会更善加利用才是。】

  【再者说,在后面的唐宪宗时期,于这一时期成书的《大唐新语》中,可是记载了大量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但是这其中也没有提到武则天亲手掐死自己女儿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