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41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结合种种,所谓的武则天是否杀女这件事,难道不是疑点众多?】

  秦王宫。

  嬴政不禁点了点头。

  武曌,应当就是那武则天,单说这檄文,都给武则天安上了弑君鸩母的罪行,又如何不提武则天亲手杀女一事?

  又是弑君,又是鸩母,再加上一个杀女,岂不是更全面严谨了?

  所以这究竟是没想到,还是根本没有其事,所以就没必要提及了??

  【如果这还不行,那我们再来假设下武则天亲手杀女的目的。】

  【可见她是为了陷害王皇后。】

  【但武则天做这件事情的动机,是不是太突然,又太仓促了?】

  【王皇后走后,她就动手杀了自己的女儿,那怎么保证这陷害一定会成功?而且一个母亲,才刚生下自己的女儿,她到底是有多狠,多果决,多下得去手,才能考虑都不考虑,就能够亲手去掐死自己的女儿?】

  【难道这件事之后,李治就一定会废后,把她升为皇后之位?可能吗?】

  【用自己亲生女儿的死,换来一个不确定,以及风险如此大的尝试,你说武则天到底是精明还是愚蠢?】

  【而且李治对她还是如此宠爱的情况下,武则天有多少理由这样做??】

  【再者说,后来事实证明——想要废后,根本就不可能这么简单。】

  【因为连后来李治想把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都受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于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汉朝未央宫。

  刘彻心想,这倒是,废后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可见那史籍所记载的,也并没有多少真实性和可信度。

  不过这武则天,倒真不是“一帆风顺”。

  【武则天真正成为李治皇后,是在永辉六年,即公元655年——】

  【这其中,少不了政治因素。】

  【我们要知道的是,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继位,作为一个新帝,他必然要将权利收归到自己手中,而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为首,这些元老大臣的势力很是强大,于是李治手中所握的权力便受到了很大限制。】

  【而且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都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所以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

  【其中一般认为,李治是想要借“废王立武”这件事来重振皇权的,企图借此打击那些元老大臣的势力等。

  于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武则天也是由此,逐渐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又蹙起了眉。

  他不能说未来的雉奴究竟做的是对还是错,只是心中听到这些,就难免产生复杂难言之意。

  毕竟长孙无忌等,可是一路跟着他打天下的老臣。

  【基于此,于是到了永辉六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这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

  【之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

  【而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这才再生废立之意。

  并且元老李勣又如是表态说道——“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

  【于是乎,这使得李治和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其不利局面一下就扭转了过来。】

  【到了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并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之中,而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并流放于岭南。】

  【等到七天之后,李治则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而后到十一月初一日,正式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再到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再次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并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而“废王立武”的事件,则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

  于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其皇权不振的情况至此被改变,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关陇集团……?

  这关陇集团是何意??

第79章 心计谋略 唐朝大舞台,有梦你就来……

  天幕的声音犹言在耳。

  先前一边听着,长孙皇后便一边叫人将李治抱了过来。

  然后这时候正好说到“将长孙无忌……等人削职免官,并贬出京师……”

  于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则一齐转头,不约而同看向被乳母抱在怀里的李治——

  这可真是……叫人心情复杂。

  李治还咯咯笑着,口齿不清的叫着两人,朝两人张开手臂。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将李治抱过来。

  “你啊,可真是……”

  一边说着,还一边摇了摇头。

  李世民也是很无奈叹息,心想这小子才这么大点,可真是叫人还没法去说些什么。

  然后又去叫人将李承乾和李泰叫来。

  尤其是承乾……也不知现下是个什么想法。

  【在这里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关陇集团——】

  【所谓“关陇集团”,其实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

  【这些学者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以及甘肃陇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等,并称之为“关陇集团”。】

  【当初北魏时期,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

  【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

  到永熙二年,即公元533年,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开始对抗高欢,并率部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这批军事贵族以贺拔岳旧部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

  【再到西魏时,则是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

  【并且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

  其中西魏,北周以及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秦王宫。

  嬴政细细思索——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出将入相,领导核心……可真是够显赫的。

  果然不管何时,这上层贵族阶层都始终是存在的。

  只是“存在”是一方面,其“交替换代”又是另一方面了。

  【所谓柱国,为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立,意为军队的高级统帅,两汉时取消,宇文泰再兴西魏时又重新设立。】

  【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共封给了八个人,这八个人分别是——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当时号称为“八柱国家”。】

  【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即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而从西魏到北周,隋,唐,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

  【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

  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乱世中,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

  【有学家指出,隋文帝时,关陇集团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而关陇集团在唐初时彻底消失,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由得啧了一声。

  听听,那什么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可尽是都出自这些家族,这哪里只是出将入相,称王称帝都也是他们了。

  难怪后期要逐渐收拢权利,谁愿意自己好不容易登上的皇位,再被这些家族集团取代?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无可说些什么。

  毕竟直至现在,这所谓关陇集团中人,已然是只占少数了。

  而在这其中,不得不说也有他之想法以及作为在。

  【好的,让我们把话题再拉回来。】

  【到这里,李治“废王立武”,武则天成了皇后,便开启了“二圣临朝”时期。】

  【——即武则天也逐渐参与到李治的政权统治之中。】

  【最开始是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便让武则天处理朝政。】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武则天对于唐朝政务的参与,便逐渐多了起来。】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禁又蹙起了眉。

  一是因为那什么“二圣临朝”。

  可见这武则天开始掌权并参与政事,竟不是在雉奴之后。

  二则是因为雉奴竟也是有风疾之症?

  虽说先前从天幕评论区中获得过许多良方,但其中也有未详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