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42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而现在天幕权限功能已暂时关闭,李世民想要寻得更多,竟是不知还有没有可能了。

  于是一想起这里,便又是有些蹙眉烦心。

  【简单举一些武则天逐渐参政和处理事务的例子——】

  【如龙朔元年,即公元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李治采纳。】

  【到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遂作罢。】

  【另外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则积极劝其封禅泰山。

  而封禅时本应先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但武则天认为,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

  【所以武则天要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自己的婆婆,对此李治应允。】

  【于是在麟德二年,即公元665年十月,李治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

  【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当时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首领和使节,可谓是十分隆重并且轰动一时,也是由此,武则天的影响力便也一下子更扩大了起来。】

  “代替公卿而由自己来充当亚献?”

  听到这里,刘彻瞬间就笑了出来——

  以孝敬婆婆为理由,代替公卿充当亚献。

  啧啧,这理由倒真是找的好,找的“正当并且充分”,关键是那李治还同意了。

  如此由那位唐高宗李治来祭祀昊天上帝,再由这位武则天亲自祭祀皇地祇等,其影响力可不就是一下大了起来。

  【这个时候,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已然是——

  “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而在李治封禅泰山,武则天充当亚献之后,于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则称为天后。】

  【首先,我们从以上这些来看,其实武则天在当皇后时期,对于参与政事便很有想法,也可以说是有很积极的举动,当然,这其中必然是少不了李治的认可和支持,以及对其的放任等。】

  【虽然《资治通鉴》记载称——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

  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于是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但是在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即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之后,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又因为担心武则天怨怒,由此竟是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所以尽管李治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但终究还是重视武则天的情绪占了上风。】

  李世民:“……”

  他实在是忍不住转头,看向被长孙皇后抱在怀里的李治。

  这时候九岁的李承乾和八岁的李泰也都已经到了,两人也是不约而同的看向正嘬着手指的弟弟。

  李承乾沉默不语,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泰倒是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不过看李承乾不说话,他也就立即又闭上了嘴,最终什么话也没说。

  这边李世民敲完李治的脑瓜壳,待李治哭着被长孙皇后抱在一边哄着后,便又转过头看向他的长子。

  但这会儿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毕竟对于未来怎么是雉奴当上皇帝,现在他也是什么都不清楚,于是只能在心底叹了口气,只希望天幕在之后能够为此揭秘,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才导致未来竟是如此?

  不过话说回来,他倒是没想到雉奴竟是也有治国之能。

  李世民一边又是叹息一声,一边再凝神听天幕继续往下说道——

  【废后的事情不了了之,所以之后李治对于武则天的参政,倒是没再有过什么。】

  【然后就是封禅和称天皇天后等,不过这中间给大家科普一个点。】

  【就是我国现在的著名景点——洛阳龙门石窟,其中雕刻的卢舍那大佛,就是于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四月,由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的。】

  【后来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也是以尊崇佛教为主。】

  【而且有记载称卢舍那大佛,其实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而雕刻的佛像,这其中也是有其政治意义在的。】

  【于是在两年后的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其对政事的参与便更加顺理成章——】

  【如还是这一年的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便被李治悉数采纳,并且下诏颁布施行。】

  秦王宫。

  嬴政不禁对比了下之前那两位临朝称制的太后,想那吕雉和邓绥在当皇后之时,恐怕也不是没接触过政务,但和这位武则天一比,可真是骤然间就显现出了差距来。

  当然,这其中就不得不说那位唐高宗李治,可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主要原因。

  就……让嬴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这怕不是个情种吧??

  不过那武则天上表的建言十二事又是什么?

  【说起建言十二事,是武则天提出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

  该政策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赢得了绝大多数百姓和官员的拥护。】

  【而这十二条,归纳起来是四大政策: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

  【可以说,武则天正式步入政坛后,风波迭起,颇不平坦。

  她耗费了很多心力来应付局面,而且自始至终把富民强国作为头等大事来完成。】

  【但尽管如此,当时很多人仍是在诋毁武则天,说她阴毒,淫荡,意图夺取李唐的江山。】

  【而且对其提出的“建议十二事”也不以为然。】

  【然而这“建议十二事”的推行,的确稳定了社会,也造福了百姓,并且为后来一些执政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虽然对于这建言十二事,并未知晓全貌。

  可是单听天幕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是忍不住为其点头。

  富国强民,善用人才。

  笼络百官,提高妇女地位。

  单看这总结出来的四大政策,便的确如天幕所说,不止是照顾到了中下级官员,也是照顾到了普通百姓。

  可能其中会有所疏漏之处,但总体而言,这所谓“建言十二事”,也算是做到了方方面面。

  而尤其是第四大政策——提高妇女地位。

  这听在众多女子耳里,简直是说到了心坎上。

  先前很多人都觉得,一个女子当权为帝,是多么惊世骇俗之事,可是现在,这一路听下来,很多女子又是忍不住想,如果是这样的女子在其后当权为帝,又有何不可呢?

  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另外在武则天和李治联合执政时期,大唐更是从战后恢复期进入到蓬勃发展期,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

  【尽管武则天的智谋,权术,心计,固然是她纵横政坛的利器,但即便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如果漠视民意,或敢于倒行逆施等,那是早晚都要被民众情绪这个“覆舟之水”所掀翻的。】

  【并且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此外,她所编农书《兆人本业》,其颁行天下,对于百姓的影响等也是颇大。】

  【所以不能否认的是,武则天其对于民生政治上,的确有很突出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听听,听听。

  这女子参政,也是能做得很不错,哪里又比男人差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谓是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这就是“二圣临朝”期间大唐的发展和现状?

  蓬勃发展,国力渐盛,人口激增,万民乐业……如此功绩和成效,让他能说些什么?

  只是想到这武则天会于之后登基为帝,仍是让李世民心中有所想法和芥蒂。

  从成为皇后,再到一步步参政,那之后呢?又是发生了什么?

  【先前也说过了,从这些事情来看,武则天对于政事的参与,是很有积极措施和举动的。】

  【而这些事情,也都是为武则天之后成为女帝做了诸多铺垫。】

  【不过接下来,更重点的事情来了——】

  【即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欲禅位给皇后,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但因宰相郝处俊的劝谏,这才暂时停议,不过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

  【——此举是为大量修书。】

  【并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

  【而且武则天还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然后借此来分割宰相的权力等。

  而又因这些人常于皇宫北门候进止,于是这些文人学士,便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修书?参决朝廷奏议?”

  刘彻笑了笑,恐怕这“修书”只是名义之事,实则还是为了后面那“以分宰相之权”。

  而且如此多的文人学士,尽归那武则天所用……

  刘彻不得不在心底赞叹一声,不愧是能一步步走上女帝的位置,这前面铺垫的底子可真是厚啊。

  【所谓“北门学士”这一批人,对于武则天其后的发展和走向等,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首先武则天非常清楚,她深居后宫,要想稳住和驾驭政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

  【然而当年曾为她争取皇后地位出过大力的亲信们,十多年来,大都被淘汰殆尽了,也是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来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利器,而这就是这批“北门学士们”。】

  【再有,李治的提议被阻后,武则天身边的这些人,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智囊班子,而且这批“北门学士”组成的智囊班子,为之后给武则天造舆论,定主意等都出了很大的力。】

  【另外“北门学士”不仅帮助武则天分减皇权和相权等。

  这些人在有关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也为武则天出过不少良策。】

  【可以说,“北门学士”从组织起来,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二十多年中,使得武则天不仅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在李治去世之后,又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并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都是与“北门学士”分不开的。】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点头。

  又是和刘彻一样,也是不得不赞叹一声。

  此女政治手腕了得,甚至颇有心得谋略。

  【然后我们再接着往下说——】

  【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自从封泰山之后,又是劝李治封禅中岳,只是因李治患病而中止,再之后不久,李治便命他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来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