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77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关于唐诗具体的发展,我们先延后再说。】

  【因为现在是顺延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在唐诗之后,可别忘了还有宋词,所以宋词又是怎么发展和兴起的?】

  【其实诗的发展和曲子有关,词的发展也和音乐有关——】

  【不过是有关于西域音乐,即当时在唐朝时期,西域音乐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融合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叫“燕乐”的文体,说简单点,就是为填词而兴起的一种“曲子词”

  的文体。】

  【曲子加配词,是为曲子词,可是人们逐渐发现,和汉族音乐相比,唐诗用来填词,每句五个或七个字,填完了很完美,但是对比燕乐,因为旋律更加复杂多变,唐诗的五言诗或七言诗就搭不上了。】

  【所以基础这个现象,人们便开始根据燕乐的旋律进行重新配词。

  于是这些歌词就有长有短,和唐诗变得完全不一样了,而这种“曲子词”的文体,就是宋词的前身。】

  【不过“词”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后到了隋唐时期就更是得到了发展,从而盛极于宋代。】

  【加之宋代经济繁荣,社会氛围更加宽松,比如宵禁较前朝限制更少,娱乐也更多样化,所以对于那些文人而言,从一开始偶尔喝个酒填个词,到后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便形成了潮流趋势,于是宋词也更发展了起来。】

  【再之后,文人也开始给曲子词规范格式,甚至让其脱离音乐,于是宋词最终走上了宋代文学的巅峰。】

  秦王宫,

  赢政心想,又是和音乐有关,那乐府其实在秦朝就有设立,竟是只出名于汉代,这其中原因,大概和秦二世而亡有关,什么都没有发展起来……但现在,或许也可对于这乐府,着重去发展一下?

  至少总要出现个秦乐府吧。

  还有那汉赋,唐诗,宋词等,每个朝代竟是都有每个朝代的代表文化,他秦朝也要有才行。这么想着,嬴政不禁点头。

  这后世必背诗词和文章,也应该有他秦朝的一席之地。

  要发展起来。

  【与唐诗分为了不同流派一样,宋代时期,不同文人笔下的宋词,自然也呈现出多种面貌和风格,所以后人也根据这些不同的风格,将宋代词人大致分为了两个主要流派——】

  【即以抒情婉转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以及以大气磅礴之势为代表的豪放词派。】

  【具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们也其后再说,再来说古诗词在这之后的发展——所谓高峰过后,必是低谷。】

  【没错,在唐诗宋词字后,诗词文化等的发展就陷入了低潮,简而言之,就是出众作品减少,基本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亮点出现,倒是元曲,明小说更为出名,而这两种文化的发展,也和当时的国情及社会现状脱不开关系。】

  r>【元朝科举制停了几十年,明朝科举制以僵硬的八股文为主,在加上当时的社会氛围,各项政策等等,其经济和社会等的发展,便决定了诗词文化在这一时期,必然是呈现衰落趋势的。】

  【再到清末社会动荡,才又涌现出一些用诗来揭露现实的诗人来,不过对比唐朝宋代的辉煌,终究是令人叹息。】

  【但总体而言,诗词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留下了众多精彩篇章,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诗词文化等的发展,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知那时的历史,以及当时朝代下的风土人情等。】

  【仿佛能够透过这些诗词文章,可以走进那些古人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所听所闻,所思所想,多么奇妙精彩。】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倒是听出了些什么。

  虽然每个朝代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点,但好像是“唐诗宋词”地位更高也更出名一些?所以这唐诗宋词究竟有何精彩之处,竟能压其他文化一头?

  【讲完古诗词的发展演变,那让我们再回到唐朝这里,看看唐朝的诗究竟是怎么具体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吧。】

  【首先还是要说一下格律,格律的定型是在唐朝,但其实格律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当时就已经讲究了诗的格式和音调,但主要特征最多更是讲究声律和对偶,象征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渡,代表诗人就是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在诗的语音方面也是很严格。】

  【古体诗没什么拘束和限制,但近体诗,也称格律诗,限制和讲究就多了,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

  平仄,押韵,对仗。】

  【随着唐朝国力的日益强盛,政治开明,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其后国家命运的转折等等,其诗的发展变化,自然也是越来越讲究,风格流派也越来越多样化,于是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灿烂和巅峰局面。】

  【但这其中,必然少不了众多诗人的参与。】

  【所以唐诗是怎么被推动发展的?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位人物——即初唐时期的王绩。】"嗯?“”竟是我!"

  听到自己的名字竟是被天幕提起后,王绩瞬间笑起来,举起一杯酒朝向友人:“是不是当喝一杯?"

  "这是自然——">【王绩三仕三隐,可都和酒有关,虽然心念仕途,但是又自知难以显达,于是最终归隐到了山林田园之中,以琴酒诗歌自娱,而王绩三次仕途的经历,第一次就因为喝酒误事,于是就被弹劾回了家。】

  王绩:

  友人:'

  "

  手中的酒突然不知该如何办了。他们是喝……还是不喝?

  【第二次,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而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

  【当时弟弟王静问王绩:"待诏快乐否?"王绩回答说:"良酒三升使人留恋。"于是侍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对,因为当官能够每天三斗酒。】

  【第三次是在以病罢官后,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便自求任太乐丞。

  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最终吏部只能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

  【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甚至还一直给王绩送酒。

  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而后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随即竟是就弃官离去了。】

  【是的,因为焦革擅长酿酒,于是王绩死活要和人家当同僚,在同僚和妻子相继去世后,没了酒喝,就干脆回家隐居,然后自己研究酿酒,实属是为了酒自产自销了。】

  秦王宫。

  赢政:"……"

  嗜酒如此,他不是很懂。

  不过酒嘛……

  看看资料库中应该有相关资料,倒是能发展起来,毕竟美酒这种东西,确实是让很多人都难以拒绝。

  【听到这里,是不是以为王绩就是个嗜酒如命的人?】王绩立即摇头,他当然不——

  【是的,他是。】

  王绩:"……"

  【但王绩也是有治国理想在的,只可惜三仕三隐,他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这点在王绩的《野望》中就有所展现,在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时,在闲逸的情调之中,又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最后一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致就表达了现实中没有人懂我,于是只能寄情于隐居生活了。】

  【其中“采薇”的"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叔齐不愿意做周的臣子,于是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其后“采薇”就有代指隐居生活的意思。】

  【王绩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风骨。】

  【他追随陶渊明的脚步,语言风格朴素清新,又将山水与田园结合在一起。

  其代表作《野望》,可以说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相当于开了“山水田园派”结合到一起的先河,也算是唐朝诗歌改革发展的先驱代表人物。】

  听到这里,王绩确实是有些感慨。

  不过他的《野望》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让王绩不禁觉得——

  还是当浮一大白!

  干了这杯酒,再说其他。

  只不过这初唐时候,诗的发展有他,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人?

  【对于唐朝诗作的发展,当然不止王绩一个人,我们继续往下说,“初唐四杰”的名号,大家也都该还记得吧?】

  【那接下来这位,不仅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人物,和王绩可也是有些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绩:喝了这杯酒,我们来做好朋友~

第102章 初唐四杰

  【当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时,你会说些什么?】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副画面——

  橘红色的落霞映照了半边天空,绚烂而又多彩,远远能瞧着成排的大雁飞在天空之上,叫声传来之际,江水荡漾,无尽的延绵出去,仿佛和落霞映照下的天空都连在了一起。

  好一副充满意境的景色,让人不禁一瞧再瞧。

  至于要说些什么?

  是要描绘赞美眼前之景吗?

  【若是不学古诗词,大概我们就只会脱口而出:“哇,好美啊。”】

  【或者是:“哎呀妈,可真好看啊。”】

  噗。

  天幕有些搞怪。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有不少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却会这样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汉朝未央宫。

  刘彻品着这一句话,不禁亮眼点头。

  "不错啊。"

  看来这唐诗的确有种不可言说的美在其中。

  【这句话就是出自王勃写出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是我们要背的一大长篇之一。】"喱,千古名篇?!如此高的评价吗?"

  【听到“王”这个姓,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勃和王绩的确是沾亲带故的——他是王绩的侄孙,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時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16岁的时候,王勃就进入了沛王府做官。

  其人生正是得意之际,出门送个朋友,都能写出又一篇必背诗篇——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其中这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句。】

  br>

  【咳咳,我们现代人在分别的时候,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情绪,毕竟无论分别多远,现在联系可是非常方便,但要知道在古代一场分别,再见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古代的送别诗,可以说是很情真意切的。】

  "嗯?"

  嬴政眯了眯眼,特别在意其中那一句“现代无论分别多远,联系可是都非常方便”,那要怎么方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