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333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朱襄没有回答。

  赵豹叹了口气:“其实我明白,就算早些举荐你,你可能也成不了赵国的朱襄公。赵王没有秦王那样的魄力和能力,他护不住你。”

  朱襄苦笑。

  赵豹转身,声音无限落寞:“但还是后悔,总该试一试,试一试……”

  他没有往前迈步,但身影越来越淡,好像是在不断往前走,给朱襄留下的背影也越来越淡。

  朱襄只看见赵豹仰着头,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流泪。

  赵豹吟唱起了《诗经》中的歌谣。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你的墓前长满了乱木杂草,你本该用斧头砍掉这些杂草来匡正它。国人一直在规劝你,你却不知悔改。待你终于要悔改的迟了。

  已经迟了!

  赵豹双臂张开,宽袖鼓风,如乘风而去。

  但他身下的光芒又像是火焰,鼓风的衣袖就像是被火焰蒸腾。

  后悔啊!

  好后悔啊!

  终于决定要悔改的时候,却已经迟了!已经迟了!

  赵豹黑发转白,仿佛枯草,然后瞬间燃尽。

  ……

  “平阳君去了,去了!”

  一声尖锐的哭喊,引起了更多的哭声。

  赵豹躺在榻上,他没有蜷缩,却像是蜷缩着一样。

  他过了今年才刚五十岁,却形容枯槁,头发枯白如杂草,眼窝深陷,颧骨高高凸起,比朝中那些六七十岁的卿大夫更苍老。

  连他原本伟岸的身高也因为病痛缩水,是以没有蜷缩,却像是蜷缩着一样啊。

  他病榻前的子孙、友人、门客,都在恸哭。

  赵王没有派人来,因为赵王今早崩逝了。

  一直在糊涂和清醒中挣扎了许久,被病痛折磨了许久的赵豹得知赵王崩逝后,才仿佛松开了最后一口仿佛早应该散去的气。

  他那时候清醒了,被家人搀扶着朝着王宫跪拜。

  “兄长,我完成了承诺,在你走后继续辅佐赵王,不让赵王再次犯错。”

  “我完成了承诺,赵国的未来,该交给后人了。”

  “我来寻兄长了。”

  说完后,赵豹没有在清醒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而是又糊涂了。

  他再次像以前糊涂时一样喊着要去找蔺卿,蔺卿有一门人号朱襄,是大才,一定要举荐给赵王。

  “给我备车!”

  “快备车!”

  赵豹在呼喊中断气,死时眼睛怒张,不肯瞑目。

  ……

  “良人,良人,你怎么在庭院里睡着了?”雪姬将坐在趴在石桌上沉睡的朱襄轻轻推醒,“小心着凉。”

  朱襄醒来,衣袖浸湿一片。

  雪姬惊讶:“良人,你在怎么了?做噩梦了?”

  朱襄抬袖抹掉脸上的泪,道:“不是噩梦,是故人辞别。平阳君去世了。”

  雪姬更为惊讶:“良人怎会知道?”

  她话说出口时,想起了蔺公入梦告别的事。

  雪姬叹了口气:“他在梦中与良人辞别吗?没想到,他居然会入良人梦来。”

  雪姬心中仍旧有些不敢置信。

  蔺公入朱襄梦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可她虽对曾护着自己一家人的平阳君赵豹虽也有些许好感,但也知平阳君与朱襄感情并没有多深厚。

  秦昭襄王没有入朱襄的梦,秦仁文王没有入朱襄的梦,应侯范雎没有入朱襄的梦。

  论感情,这些长辈应当是比平阳君更深厚。

  见良人眼泪不止,雪姬急忙亲自去打水,给朱襄洗脸。

  雪姬已经懂得了很多事。如此神异之事,她不敢被他人所知,所以得亲自去。

  朱襄面容十分平静地流了一会儿泪,终于将眼泪止住。

  他伸出手,一颗红薯静静躺在他的手掌上。

  朱襄与平阳君或许没有深厚的感情,但朱襄公却是平阳君的执念。

  “赵国土豆被拔了,面临饥荒,这可如何是好?可还有如土豆般可以救荒的粮食?我记得朱襄公似乎说过……”

  “我曾说过红薯也能救荒。”朱襄道,“但那时赵国饥荒,补种红薯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187章 燕王喜报仇

  朱襄把玩了一下红薯后,将红薯揣怀里,等会儿烤了吃,没打算现在推广。

  后世穿越者三大神器,红薯、土豆、玉米,红薯最言过其实。

  看纸面产量,红薯似乎是最高的。但红薯含水量太高,论干物质,脱水是谷物的五分之一,产量和谷物差不多。

  红薯蛋白质含量低,脱水后的营养价值也不如谷物,且纤维较粗,吃后虽然容易饱腹,但若吃红薯吃到有饱腹的感觉,很容易拉肚子,反而更加饥饿。

  而且还有一点反常识的红薯的缺点,那就是适口性差。

  现代人偶尔吃一下红薯,或者把红薯配主粮,所以只认为红薯甜滋滋的,很好吃。但红薯拿来当饭吃,因自身口味较重,很难与其他食材搭配,顿顿吃的话腻得快。

  古时农人种什么作物,其实和官府推广没有太大关系。倒是官府收税时得看着农人种植的东西更改。

  就像是小麦成为华夏主粮,是在唐时经济发展,石磨在村庄普及后;水稻空前发展,是南宋时经济中心转移后;清朝人口空前爆炸的时候,农人没有选择用这三大神器替代传统主粮,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乾隆时官员曾经试过在南方山地推广红薯,但农人并不买账;同时,乾隆朝时北方官员尝试着禁止农人在山坡上种植玉米,因为会造成水土流失,但农人也并不买账。

  朝廷的推广没有让红薯面积增加,禁止也没有让玉米面积减少。一片地该种什么,朝廷说了不算,穿越者来了也不好使,农人自有自己的智慧。

  就是在民国时期,按理说这时候农人应该自发提高救荒高产的作物,但红薯、土豆、玉米的种植面积也不过百分之五。

  建国后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面积空前提高,是因为农业机械和化肥的使用让传统主粮产量暴增,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之后,传统主粮种植面积才缩小,有其他作物种植的余地。

  朱襄等农学专家和历史专家都多次强调,清朝的人口爆炸原因,外来作物确实起到了些许作用,但作用微弱,主要还是华夏劳动人民的功劳。

  某些经济学专家将借由民间反感清朝统治者,将华夏人口奇迹归结于外来的作物,功劳都拱手让给外因,本质上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理论衍生。

  事实是,无论以前还是将来,无论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养活华夏人民的都是华夏人民自己,不是什么外来作物机械降神。

  朱襄会为了土豆的到来落泪,除了土豆补充了目前华夏救荒作物的空白之外,还因为土豆和玉米能成为主粮。华夏多了一种主粮作物,意义十分重大。

  红薯便与南瓜一样,纯粹是救荒作物了。

  当然,红薯对这个时代的作用仍旧是巨大的。高产的救荒作物,有一种算一种,都能救活无数的人。

  盛世农人种什么无所谓,待饥荒的时候,多一种救荒作物,就能活无数饥民。

  红薯与南秦也很般配。

  红薯喜温,后世红薯的主要产地就在南方丘陵。李牧一直看着南越那一片地,但产出不如投入,所以只去百越逛一圈,没有真的攻城略地。

  有了红薯就不一样了。

  红薯、土豆、南瓜和大豆能在山间零碎土地种植,产量很高,能够满足山民日常需求。这样山民就会倾向于定居,在山间山下建立城镇。

  山民定居之后,秦国无论是攻打还是收税都容易许多,能将百越纳入管辖。

  所有蛮夷之地都是在开发之后才能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开荒的第一要务是开垦,然后才是教化。

  朱襄决定把城里李牧花园的花草全拔了,育种红薯。待红薯育种成功之后,就把红薯移植在南秦山地。

  黔中郡和南郡包含了后世江西地区。江西水热条件好,就是多丘陵,传统作物耕种不易。

  他虽然推广了梯田,但开垦梯田也需要看地质条件,大部分丘陵能开垦出的田地很细碎。

  现在这些细碎田地里种下了土豆和大豆,庶民的房前屋后搭上了南瓜藤,现在可以多加一种红薯了。

  可以入口的粮食,种类越多,才让人越安心啊。

  朱襄做好规划之后,心里涌起复杂的感情。

  有悲哀,有嘲讽,令人唏嘘不已。

  平阳君赵豹看着赵国饥荒,所希望的救荒粮食,却最适合如今的南秦之地。

  不过这唏嘘转瞬即逝。

  原本如平阳君赵豹等赵国宗室,以及朱襄接触过的许多士人,他们其实从未低头看过真正的庶民。

  因朱襄出现,他们的视线看到朱襄的时候,也看到了朱襄身边的庶民。

  是以痛苦,是以怀抱奢望,凝结成了朱襄系统中的馈赠。

  现在赵人吃不到红薯,但迟早会吃到的。

  就如棉花。现在肯定已经有赵人已经穿上了棉布。

  “良人,且洗洗脸,别难过了。”雪姬将温水端来了。

  朱襄洗完脸后,道:“我要斋戒一旬,以送故人。”

  雪姬温婉道:“好,我陪你。”

  朱襄的衣服本就素净,但雪姬还是找来一身麻衣。

上一篇:为了和魔尊离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