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35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蒙毅没有给魏王考虑的机会。他倨傲地说明来意,给魏王甩锅之后,就立刻离开大梁城,半点没有给魏国卿大夫与他辩论的机会。

  蒙毅前脚一离开,后脚大梁城就乱了。

  魏国曾经有精锐甲兵几十万,武力值比战国初期弱小无助真可怜的不入流小国家秦国强多了,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现在魏国强盛时留下的“遗产”,已经被武安君白起灭光了。

  魏国和韩国的精兵都是被武安君白起打没的。

  精兵不是等新的一代青壮年长成之后就能补充。

  白起的歼灭战不仅让他们的将领断代,也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精良兵甲。

  魏国和韩国原本都擅长制造精良兵甲。魏国和韩国的地减少了,人口大量流失,无力再制造新的兵器和盔甲。就算凑出了足够人数的青壮年,没有老将老兵带着训练,没有足够的兵器和盔甲,不过是乌合之众。

  原本魏无忌还在的时候,还能依靠魏无忌的声望和勇猛,提升魏军的士气,让魏国各贵族慷慨解囊筹得军资。

  现在魏王可没有这个本事。

  虽然魏国还有大量城池没有被攻陷,廉颇只是直捣大梁城。但魏王是不指望其他城池的封君郡守派兵来救他的,只能寄希望楚国、赵国和燕国。

  他相信至少赵国肯定会来救他。魏国和赵国是真的唇亡齿寒啊!

  但秦军居然用水攻,还在用水攻之前先通知整个大梁城他们要用水攻了。魏王的坚守待援就成了笑话。

  城中人心惶惶,不少人想要偷跑。

  魏国一些大臣也在不断劝说魏王,赶紧投了,别拉着大伙儿一起去死。

  魏国也有铁骨铮铮之臣,让魏王不要学习韩王和齐王那两个丢脸的货,让全魏国的人都和韩国人、齐国人一样抬不起头。

  国君受国民供养,就该在国灭时与国同死。

  说完,那铁骨铮铮之臣立刻自刎朝堂,率先殉国。

  魏王增吓了好大一跳,差点被吓出病来。

  因有大臣殉国,本来有了投降之意的魏王增犹豫不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又有大臣劝说,虽然大梁被围,但魏国还有许多城池。为何魏王不逃出城,到其他城池继续抵抗秦国?

  魏王增一拍大腿,对啊!为什么没人早提这件事!早点提,寡人不是早就跑了,哪会被廉颇围住?

  魏王增不由有些埋怨朝臣,为什么不在秦国宣战的时候就劝他离开。

  朝臣都很无语。

  显然,魏王在哪个城池,廉颇就会围住哪座城池。

  大梁是最坚固的城池,所以魏王才会在大梁固守待援。如果换作其他小城,魏王早就被俘虏了。

  以魏国的兵力,除了大梁能守,其他城池都是一碰就破。

  提建议的人的真正目的只是让魏王开城门,自己一家人能活下去而已。至于魏王逃不逃得掉,“被秦国俘虏”的自己可管不了。

  于是魏王和大臣在为自刎殉国的人落了几滴眼泪后,立刻开城门,让守军驱赶城民涌出城门吸引秦军的注意力,魏王和宗室混入人群中逃走。

  大梁城门大开,无数城民死在践踏中,还有无数城民在推挤中落水溺亡。

第245章 长平君唤雨

  廉颇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魏王或降或逃或坚守,无外乎这三种选择。

  当城墙头的守军减少时,魏王就只剩下投降或者逃跑两个选择。

  魏王若投降,廉颇不需要做什么。所以他只用准备应对魏王逃跑。

  魏军很难直接从秦军的包围中杀出重围。以廉颇多年的打仗经验,魏王肯定会驱赶大量平民当盾牌,自己混杂在其中逃走。

  廉颇猜到魏王的做法之后,给秦军下令,若城门大开,除非有人来到了他们的战阵前,否则不准主动攻击魏人,任由他们逃走。

  他又在大梁通往其他城池的要道上设伏,不需要辨别身份,只需要抢夺衣着富贵和带有辎重的人马。

  廉颇完全看不起魏王本人,就算魏王逃走也没关系。他所执行的斩首行动只是破魏国的国都。只要大梁被攻破,不仅魏国士气大跌,而且再没有一座坚固城池能抵挡秦军的兵锋,打其他城池都会很轻松。

  他甚至认为,魏王到处逃窜,说不定还让魏国更容易被扫灭。

  朱襄既然说他能撑得住,廉颇就带着朱襄一同旁观了这场“闹剧”。

  朱襄双手抓紧了缰绳,缰绳在他手心勒出了红痕。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魏王给魏人造成的惨剧,心思翻腾,最终沉静如渊。

  大梁城门开启后,有魏国士人举家投降秦国。

  朱襄由此得知了魏国朝堂的事。

  魏王或许是想降的。但那位殉国的士大夫把魏王架了起来,让他无法说出投降的话。

  至于为了国民投降什么的,现在的贵族没有这个“爱民”的概念。

  何况魏王若想得到这个声望,就该自挂梁上,然后让众臣开城门投降,请秦军勿伤大梁城中的魏人分毫。

  他若是这样做了,魏国就算覆灭,也会成为秦国的一颗定时炸弹。

  可惜他没有这个意识。

  而且就算魏王有这个意识,恐怕他也没有这个胆量。

  朱襄想起了雁门郡守将司马尚。

  “差不多了。”廉颇冷淡道,“奏战鼓!”

  秦军擂起了战鼓。慌乱的魏人立刻往回跑,重新涌进大梁城。

  人群转身回城,又有许多人被践踏和拥挤落水而亡。

  此时还有许多守军和贵族私兵没来得及离开。被驱赶的魏人回头狂奔,与这些人起了冲突,堵塞了他们的去路。

  贵族也听到了秦军的战鼓声。

  他们心急如焚,命令私兵和守军砍杀堵路的魏人。

  秦军擂响战鼓之后仍旧一动未动,就这么冷眼看着魏人自相残杀。

  待廉颇再次擂响战鼓,让秦军收尾的时候。大梁城门前已经铺了一地的死尸,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战。

  秦军未损一兵一卒,全是魏人内讧。

  廉颇看着朱襄的眼神带了些古怪:“你这人运气是不是有些古怪?”

  朱襄本来心头沉重,闻言疑惑:“为何?”

  廉颇收回视线,道:“可能不是你运气古怪,是秦国运气古怪。”

  朱襄更疑惑:“什么?”

  廉颇道:“我打了一辈子的仗,打新郑和打大梁遇到的事,都是头一遭。”

  朱襄:“……”

  他的表情也变得很复杂。

  虽然韩王和魏王所做的事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算得上常见。但对于廉公来说,大概确实很惊奇了。

  毕竟战国还是一个讲究血性的时代。

  可惜血性多在战国的“士”身上,战国的国君并不是士。

  有朱襄在,廉颇就懒得做抚民的麻烦事。

  看到长平君的旗帜,听到了长平君的名号,惶恐不安的魏人逐渐停止了反抗,忐忑不安地按照秦人的吩咐推举出名望较高的人,帮秦人管理大梁城。

  首先,他们需要救火。

  魏王离开大梁城的时候,给宫殿和各大仓库都放了一把火。

  为了让城里更混乱,拖住秦军的脚步,他出城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在道路两侧民居放火。

  大梁城已经沦为了一片火海。

  魏王和贵族回头时脸上都带着几分阴狠。

  他们希望秦军攻占了大梁城也一无所得,最好这场大火还能烧死一些秦军。

  但出乎他们预料的是,他们还没有离开多远,阴沉的天空就飘起了雨。

  即使背后有追兵,魏王也不由愕然勒马驻足。

  “为何?这是为何?”魏王脸色悲怆,“难道是上苍眷顾秦人吗!”

  还有人崩溃地跪在地上,额头紧紧地贴住了逐渐湿润的泥土:“是长平君,一定是长平君!是长平君唤来了雨!”

  许多人脸上出现了了然的神色。

  “快走!趁着下雨,赶紧逃!”有人不在乎大梁城如何,赶紧催促逃命。

  下雨后视野降低,他们正好逃走。

  魏王这才赶紧甩了一下马鞭,与扮作兵卒的众人继续匆匆逃命。

  大梁城内,雨越下越大。

  天空已经乌云密布了好几日,廉颇就等着来一场雨,便可以水淹大梁城。

  现在大梁城着火,灰烬乘着火势升腾,为天空乌云中的水汽提供了足够的凝结核,酝酿多日的雨立刻降了下来。

  当火焰与雨水相遇,水蒸气和烟雾冲上天空,零星小雨立刻变成了倾盆大雨,火势立刻被雨水压制。

  廉颇眼珠子一转,大吼一声:“是长平君唤来了雨,救了大梁城!”

  朱襄正抬头看着天空,心头刚松了一口气。廉颇这一声在敌阵中能把胆小敌人吓落马的大吼,差点把朱襄的耳膜给震破。

  在廉颇大吼之后,秦军立刻高呼“长平君”“朱襄公”。

  许多魏人也跟着呼喊起来。

  很多人都倒向朱襄的方向,跪在泥水中不断磕头,把头都磕破了,血水和雨水混作一块。

  大梁城若被烧毁,他们全部成了流民,家中几代人的积蓄全部化作灰烬。

  就算秦国能接纳他们这群流民,他们也肯定沦落为最卑贱的人。

上一篇:为了和魔尊离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