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436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长平君唤来了暴雨灭火,他们都得救了!

  朱襄欲言又止,最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没有否认。

  他当然知道这场雨是怎么回事。廉公就算不清楚这场雨的科学内情,也知道这雨和他没关系,可能就是碰巧了。

  但现在不是扫除封建迷信的时候。

  朱襄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天真,非得争个是非对错了。

  他身上这点封建迷信能让大梁城的魏人迅速归心,对重整秩序很有好处,所以他默认了。

  朱襄沉着脸,指挥秦兵继续加速灭火。

  宫殿的火焰最先燃起来,还泼了油和酒,暴雨短时间内无法将其扑灭,还需要人工救火。

  朱襄最先抢救的就是魏国的书库和典籍。

  魏王逃跑时很仓促,带走的都是金银细软和印章。魏国宫内的书籍和户籍档案都留在原地。

  负责放火的人没有在这两处放火,不知道是存着将来回来时还需要这些书籍和户籍档案的想法,还是放火的也是士人,知道书籍珍贵,舍不得。

  他们的手下留情,让朱襄及时抢救出了魏国的书籍和户籍档案。

  朱襄将书籍和户籍档案封存,其他的东西都分文不取,让廉颇作为全军的赏赐。

  为了不让秦军在城里抢掠,大笔的赏赐是极其必要的。

  这些赏赐的不仅是财物,也有人。

  就算廉颇下令“不扰民”,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扰民。现在的军队没有那么严整的军纪。若廉颇强行命令,军队就可能出现哗变。

  兵如匪。兵过如篦。

  廉颇只能尽量约束。

  朱襄听着大梁城内四处的哭声,抬起手揉了一下耳朵,然后走进一座没有着火的官署暂当住处,开始整理户籍档案。

  有了这些户籍档案,他才能迅速把大梁城,甚至整个魏国全境的秩序稳定下来。

  秦王政知道大梁已经被攻占后,送了许多咸阳学宫的年轻学子来。

  这批年轻学子将在朱襄的教导下,成为魏国的地方官吏,取代魏国的本土士人。

  不过说是取代,秦王政特意选择了魏国出身的学子,又提前公开招募了一批与魏国有关的底层士人。

  现在要让魏人迅速服从管理,最好任用魏国本地人。

  朱襄曾经和秦王政说起过“异地为官”的原则。但秦王政思索之后,认为“异地为官”不适合如今环境。

  恰恰相反,秦王政就是要任用当地人为官,用他们的人脉取代原本的六国旧贵族,成为当地新的豪强。

  这群人为了保住地位,就会紧紧跟在秦国身后,打压曾经的旧贵族。

  当他们成为地方新的豪强后,原本六国旧贵族的影响就会消失。

  至于地方豪强尾大不掉的事,到时再说。

  世上没有两全事,国政更是如此。

  饮鸩止渴,只要毒不死,能撑到找到解药的时候,为何不可?

  朱襄能预见秦王政如此做,在几代人之后,地方上会出现多少能影响朝堂的豪强。

  但他很清楚,秦王政肯定也已经预见到了。

  所以他没有反对。

  现在这群从秦国而来的魏国本地士人果然如秦王政所想的那样,不仅对帮助秦国重新梳理魏国权利结构的热情高涨,也迅速获得了魏人的认可。

  七国虽然官方语言还是周朝的雅言,但民间口音都是不同的。

  比起一个说话听不懂的官吏,他们当然更愿意服从一个“当地人”的管理。

  有朱襄封建迷信的声望加成,又有出身魏国或者会说魏国话的士人重建魏国官吏架构,大梁的秩序迅速稳定。

  朱襄驱车前往廉颇攻占的其他城池,将这些城池的秩序一一重建,把官吏都安排好。

  当廉颇抓到魏王的时候,朱襄都已经在督促魏人准备春耕了。

第246章 秦王政养儿

  秦王政九月底出兵,十月攻占大梁城。

  廉颇花了两个多月慢悠悠地扫平魏国全境,赵国、燕国和楚国都没有出兵援助魏国。

  因为楚国正在内乱,而赵王偃又双叒叕去打燕国了。

  项燕迎回公子启,拥立公子启为楚王,大军回楚国围了陈都。

  他找的借口很好。他说李园、楚王后害死了先王,自己找到了证据,要为先王报仇。

  项燕当然没找到证据,但他误打误撞说中了真相。

  原楚王后已经被尊为太后。李太后本来心里就有愧,也埋怨兄长李园。

  自己的儿子是太子,楚王身体不好,没几年就会死了。到时自己的儿子顺理成章继位,为何非要谋害楚王?

  但她无法忤逆兄长,只能做了那等恶事。

  当项燕举兵反叛,要为楚王报仇的消息传到楚王宫时,李太后承受不住压力和愧疚,自缢身亡。

  李园和李太后谋害先王的事,楚王悍并不知道。

  他很敬爱自己的君父。特别是君父放逐公子启,重立他为太子后,他与自己君父的感情就更深了。

  当李太后自缢,楚王悍猜到舅父和母后恐怕真的谋害了君父,心神崩溃,一病不起。

  李园虽然对外宣称李太后是愤怒项燕的侮辱而以死证明清白,楚王悍因母丧而生病,但楚国贵族一直瞧不起李园的出身,李园之前又太嚣张,许多人落井下石。

  很快,就有楚国贵族开城门迎公子启和项燕,李园被灭满门,楚王悍被杀,公子启继立为楚王。

  项燕终于如愿以偿得以封君,号“临武君”。

  楚国的临武君和秦国的武安君一样,并非以封地为号,有特殊含义。前任楚国临武君是楚国名将景阳。虽然景氏和昭氏叛出楚国,自立南楚国,楚国将领仍旧以这个名号为荣。

  楚王启给项燕增加了封邑,但项燕并不满足。

  项氏原本起源于春秋项子国,被齐国所灭,后归属鲁国。楚灭鲁后,这片地方又到了楚国手中。

  损失惨重,连族人都被掳走的项燕希望能将项城作为封地,以在祖先面前洗清族人被掳走的屈辱。

  但秦国把楚襄王从郢都赶到陈都后,位于淮水和黄河正中间的项城地理位置很安全,已经成为楚国陪都。

  现在项燕想要楚国陪都作为封地,楚王启怎么可能同意。

  项燕不肯退让,忍了很久的牛脾气涌了上来。

  他因为楚国全族被俘虏,没有叛了楚国,还去迎接公子启回楚国继任王位,把那昏庸恶毒的楚王悍和李园赶走,可谓是楚国的救国之人。

  若没有他,楚国都已经被灭亡了,楚王启还在魏国逃亡。

  现在楚王启靠着他当了楚王,只是一个项城而已,居然都不肯封给他?只给一个临武君打发他?

  难道他的功劳和为楚国承受的屈辱,还不够楚国换一个陪都吗?!楚国又不止一个陪都!!

  项燕以为自己护送公子启回国之后,就能左右楚王的决定。

  但他没想到,等他带兵回国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楚国三氏,屈氏一直跟随楚王身边,在楚国内乱时默默发展势力,现在展露出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视。

  在项燕带兵南征(抵御秦国)北战(抵御秦国)的时候,屈氏的兵丝毫未损,拱卫陈都。

  南楚国灭后,景氏、昭氏两族许多贵族北迁投奔楚国。

  芈姓一族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怕曾经反叛了,现在带着家丁私兵来投,楚王仍旧欣然接纳。现在景氏和昭氏的北逃贵族都在屈氏的管辖下。

  别说屈氏,就是景氏和昭氏野心再大,也不希望外姓人当楚王。

  南楚国灭,更让他们看到了楚国的“天命”——楚王还是得楚王一脉来当,我们芈姓贵族还是乖乖在一旁敲边鼓,就算将来亡国了也还能投奔秦国当个贵族。

  秦王政的长子又是芈姓女所生,他们退路宽着。

  楚王启本身也并非庸人。

  他逃到南楚国之后,和南楚国许多贵族都有交情。

  在他回到陈都之后,就悄悄联系北逃的南楚国贵族,向他们许诺,恢复曾经南楚国还未分裂时,景氏和昭氏在楚国的待遇。

  景氏和昭氏也不是所有人都去了南楚国。他们留了一半的人脉在楚国作为退路。即使因为楚王厌恶他们,两族地位变低了,但也比寻常贵族强上几分。

  楚王启许诺之后,景氏和昭氏立刻团结在楚王启身边,成为楚王启的“直属力量”。

  楚王启又说服屈氏。景氏和昭氏另立南楚国,也不过是芈姓自己人闹腾,兄弟之间吵架打架。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我们老楚家的事,与项氏何关?

  楚王启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临武君的封号可以给,封地食邑可以增加,甚至他项燕想要当令尹都没问题。但项城作为楚国陪都,是万万不可封给他人。

  项燕非要项城作为封地的事,也被楚国其他卿大夫所警惕。

  因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国君地位的“神圣性”已经被打破。各国君王都会警惕手下大臣势力太强。

  何况楚国还经历了南楚国的分裂,只是强行靠着“芈姓的都是一家人”,把楚国分裂说成“分封”来挽救楚国的尊严。

  项燕现在就要陪都当封地,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其他人根本无法想象。

  他们纷纷上门劝说项燕退一步。陪都对楚国的政治意义太大,项燕把握不住。如果项燕肯退一步,他们一定说服楚王,给项燕的食邑再加一倍,这不比项城好?

  但这次项燕就铁了心要项城。

  在春秋战国一众老贵族心中,祖先和族人比什么都重要。项燕失去了他的族人,如果不能得到能让他在祖先面前扬眉吐气的成果,他就寝食难安。

  何况,在楚国上下都在反对他的时候,项燕也感到了危机。

  项燕身边的门客进言:“楚王一脉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曾经拉了楚国一把的吴起、屈原和黄歇后果如何,将军你是知道的。项城在淮水与黄河之间,距离秦国最远,城池也很坚固,将军才能安心积蓄实力,以免赴了那三人的前车之鉴。”

  项燕看着地图上项城的位置,深知门客说得对。

  他冷静下来之后,也明白楚王启为何不肯将项城封给他。

  魏国和韩国都已经覆灭,陈都离秦国太近,楚王启大概是想迁都陪都项城。

  正因如此,自己才更应该将项城拿下。

  哪怕项城只是他名义上的封地,楚王启和楚国那些芈姓贵族逃往项城的时候,都得看他脸面行事。他就不会再受到如此桎梏。

上一篇:为了和魔尊离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