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安开食肆 第7章

作者:盘歌 标签: 因缘邂逅 美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小娘子,某嗅到荷香,是吃食吗?”

  “然。厨内有新做的荷叶鸡,郎君们可要一试?”

  “要的,要的。”一群少年忙不颠的点头。

  萧懿抑制住老母亲笑,唐朝小鲜肉诶。笔墨馨香,书声琅琅,一个个丰神俊朗,出口成章,而且都是贵族子弟、官宦后代。哎呀!那是多么风雅高贵,令人垂涎——哦不,是艳羡。

  阿田是不管什么风流才子的,她只知道荷叶鸡要送出去了。等端菜上桌,她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瞪客人。

  围着一盘烤鱼,一盘荷叶鸡,还有拌莼菜,少年们吃的热火朝天。

  “听雨、赏荷、闻香、品鸡,悠哉悠哉,今日旬假没浪费。”

  “鸡肉鲜嫩酥烂香糯,又有荷叶的清香,让人食欲大振。”

  萧懿听他们闲聊,内心补充,荷叶鸡不仅好吃,营养还丰富,正适合给读书用脑丰富的学生补补呢,你们来得真巧。

第12章 荷叶鸡(2)

  趁着男学生们吃得酣畅,庖厨内的一伙人也吃上了第二锅荷叶鸡。

  “轻吮脱骨,爽滑细嫩,蒸得恰到好处。”吴三在鼓腮吞咽的缝隙中点个评。

  “红枣、参、枸杞滋补养颜,口味清淡,尤其适合女贵客和孩童。”程娘子细细品味,一门心思做生意,精准定位顾客人群,“价格可低不了”。

  就这么一致决定了,荷叶鸡明日就上推荐菜单。

  萧懿又让阿田做几杯奶茶赠与学生们。这不是公益,昨日奶茶的印纸到了她就在想怎么营销了。这会子看到学生,还是贵族学生,思路一下打开了。

  前朝有做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拔楔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为黄饮。本朝夏季最常见的饮子有酪饮、乌梅饮、加蜜沙塘饮、姜饮。

  这些饮料大多采取植物的花叶或果实的色香味而加工制成,很是单一。奶茶肯定能抓住长安人爱甜润的特点,爆红出圈。这不,行走的广告牌就送上门了。

  为了能抓住贵族少女的心,奶茶必须要雅!

  先从名字包装起来,焦糖奶茶不在是普通的焦糖奶茶,它叫“如梦令”,配上诗句“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别问为什么,焦糖奶茶的甜美里加上对人生的释然,主题升华了。

  茉香奶绿叫啥茉香奶绿,必须换名“姑射仙”,“南州分得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这算是让茉莉香越级碰瓷仙女了。

  考虑到可能有不喜欢牛乳的人群,所以特地做梅子茶来消暑的,陈皮、乌梅、普洱煮茶酸酸甜甜,用井水镇一下更凉爽了。为什么不用冰块?萧懿不想吗,是不敢想啊。冰块卖的比金子还贵,加几块冰她说破产就能破产!

  这款茶鉴于有点摸不准长安人能不能喜欢,直接取名“觅知音”。配诗呢,没有。特觅有才人士题词,届时署上名,每卖出一杯觅知音,你的名字就被多一个人认识。

  对于想秀文采的人吸引力大不大?那简直太大了。这就是萧懿的主要推广策略。本朝有志之士多,文人骚客也多,好多读书人成为“长安漂”梦想一夜成名,说不准就有官做呢。

  因此她决定给他们发挥的舞台,每一款新饮品都择优补词。况且,如梦令和姑射仙的诗词她已经是绞尽了脑汁,收罗曾经背过的古文才勉强凑出几句。为了以后少掉些头发,这活怎么也得交出去!

  萧懿给杯子上粘上贴纸,红泥小字印着“有间食肆”的名,黑字写上饮品名和词。沁在古朴绿竹杯上,格外显眼。托盘旁放置几根芦苇杆,但她想这些男孩子应该是不需要的。

  “郎君,店里有几款饮子,赠与大家夏日解暑用。”萧懿把六杯茶摆在他们桌案上,“刚用井水镇过,趁早饮用”。

  “店家,这......”岑洵觉得小娘子太破费,这么送东西如何能挣得到钱,便想推辞。

  “也不是白送,有一事请求各位郎君帮忙。”萧懿打断岑郎君,眉目弯起笑盈盈的。

  “郎君看这两饮子有名也有词,但是这一杯只有名没有词。国子监人才济济,想是喜爱这杯饮品的雅士定不吝赐名的。本店舍采纳后也会刊印在杯上,让长安人都见识到学子的风采。请各位郎君将此事在监生中广而告知,可否?”

  裴徵暗自赞叹,此女郎颇有经营手段。学生们自然不愿放过远扬声名的机会,她家的饮子便水涨船高了。他凝目探寻小娘子片刻,小娘子也不在意,笑得更诚恳了几分。

  “此事简单,包在我身上。”岑洵一口应诺,其他人也点点头。接着他还热心的推荐人,“阿徵、阿远,你们俩要不试试。”

  裴徵白了他一眼。

  崔明远无奈拱手:“阿洵,别打趣我了。”

  萧懿想岑郎君人还怪好的嘞,哪家的儿郎养得如此单纯热心。

  岑洵怕小娘子误会他乱举荐人选,脸涨得通红,急忙解释:“小娘子不知,他两人是我们当中文学造诣最深的了,祭酒、司业都称赞有君子之风呢。”

  萧懿十分配合,口唇微张,眼睛瞪圆,讶然:“国子监果然人才辈出,昭昭大唐也!”

  她一夸就是整个学校的夸。在座学生如有幸焉,连背都悄悄挺直了。

  一学生好奇饮子什么味很久了,端详其中一杯念出声,念完如梦令去念姑射仙,摇头晃脑感叹“好句好句”。等他想看是哪位大家的作品:

  “咦,为何署名确是佚名?”

  看着众人狐疑的眼神,萧懿只得解释:“这两位大家不愿透露姓氏,故以此方式署名。”

  不然呢,她还能署名自己的名字吗,没这胆啊。才女之名不是谁都能承担起的。

  “两首风格不同,应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于是他们开始一个个猜本朝的名士。

  萧懿心里在呵呵呵呵,她像那么有权有钱、请的动长安当红的炸子鸡的人吗?应对这群毛头学生的猜测,她只得回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

  “可有全词?”裴徵问。

  “没有呢,可惜。”萧懿装傻到底,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她决定转移话题。

  “可有哪位郎君善书?小老有不情之请,请君赐墨于店墙上。”原本墙面就只装饰了印象派的枯树枝,现在加上墨香大字应该会有更雅致的效果。

  “阿远擅长草书,配上这抒怀的词很适合!”岑洵拿胳膊肘顶了顶崔明远。

  崔明远无声吐了口气,起身拱手:“某可一试。”

  打量墙面大小心里估摸这字的排版,他拿起狼毫沾墨,寥寥几笔如行云流水,就用狂逸恣肆的字体把“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挥斥在了米白的墙上。

  萧懿站在一侧,突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士之气,历经千年的中华底蕴啊。

  “好字好字!”她拍手叫绝,对着崔明远福了福身,“多谢郎君赐墨。”

  “献丑了。”崔明远腼腆一笑。

  岑洵还鼓动裴徵,让他略添几笔当配画,补齐意境。萧懿拍手赞成啊,装饰画的钱直接省去。

  反正最后双方都乘兴而归,学生是享受了涂鸦的快乐,萧懿是有了一面漂亮的笔墨画。

  对了,他们也很喜欢这三种口味的饮子。不爱甜腻的就选择觅知音,喜甜的对如梦令和姑射仙都赞不绝口,还纷纷打包带给阿娘阿嫂品尝,连看起来很冷的裴徵也没例外。

  然而,崔明远却只是远远看着。

第13章 凉皮(1)

  以萧懿识人的经验来说,崔明远应该是重情义的,没道理不打包新鲜东西带给家人尝鲜呀,而且他们都不是差钱的主。

  阿田、程娘子、孙媪包装奶茶时,特地用油纸缠了缠杯口,防止溢漏。毕竟这次奶茶进账颇多,是吃食的几倍呢,可把阿田这个负责人乐住了,一心一意服务大主顾们。

  等到岑洵付钱,萧懿闲聊一样低声问:“崔郎君是不喜本店饮子吗?”

  “怎会?都很喜欢呢,他最喜姑射仙的茉莉清香了。”岑洵不晓得小娘子为什么如此问,顺着萧懿眼神看去,阿远在柜台外孤零零等候着。

  “小娘子是疑惑阿远为何不外带饮品吗?阿远是新罗王京人,亲眷皆不在长安。”

  “如此,崔郎君亲人也很思念他吧。”萧懿云淡风轻点点头,但内心震惊,崔明远居然是留学生,听他口音还以为是洛下人士。来京仅六年,学业还超过本土学生,能人啊。

  她刚计划准备一份谢礼给崔明远,但苦于不知道贵家子弟喜好,现在有了想法了。就做他们家乡的食物,比如大酱汤,大酱汤新罗现在应该有的吧。

  送走这批学生,萧懿干脆歇业,让忙了十来天的大伙们停一停。

  阿宇可是高兴极了,再懂事也是孩子,不管外面湿漉漉的,他就冲去找坊内新认识的玩伴去了。当然如果有人跟着他,就会发现他也是很找打的,没被打都是其他小朋友善良。

  “我今天吃了荷叶鸡,荷叶鸡你们吃过吗?可好吃了,比烤鱼还好吃。”阿宇故意摸摸圆溜溜的肚子,又捧脸做着夸张沉醉的表情,嘴里却说着绝情的话。

  其他孩童被勾引得嘴角流口水,对阿宇羡慕极了,围着阿宇讨好。

  “我也想吃。”

  “明儿荷叶鸡就能对外售卖了,想吃可以买去。”

  阿宇无形中给荷叶鸡打了一波广告。当晚,长兴坊好多小孩闹着阿耶阿娘买荷叶鸡,也有小孩吃着竹笋炒肉哭着睡觉......

  无论如何,荷叶鸡对外售卖效果极其好,坊内好多管家娘子饭点前都来打包,说是给自家添个菜。程娘子还道“果真娘子们更崇尚滋补膳食”。

  倏忽温风至,因循大暑来。萧懿看六月的雨也尽了,老天爷可能几天后就能高温飙升起来,得准备另一种适合夏天的早餐了。

  她想做凉皮。

  凉皮很多地方都有,传说这道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凉皮又分为米皮和面皮,萧懿更喜欢面皮些,劲道有嚼劲。

  每个地方的凉皮口味不一样,最常见的是西安凉皮、甘肃酿皮,总之还是北方为主。她是地道的南方人,但是家乡也有凉皮,而且和别处都不同。

  犹记起上学时,每天捧着一次性餐盒边走边嗦凉皮,刚好吃完就到学校门口,她总是踩点进教室。

  同学们也不用问就知道你的早餐是什么,因为一张嘴,浓重的蒜味就暴露无疑了。所以她总是讲究的嚼一片事后口香糖,还要埋怨:“好吃是好吃,就是味道太重了”。

  萧懿工作后离开家乡就很难找到这样的凉皮了,只有回家才能吃个够本。她想着往事,一幕幕如过眼云烟,生出几分怅然来了。好在她算是随遇而安的人,看着眼前的面团重新投入了制作凉皮的工作中。

  关于家乡的凉皮来源,她也查过资料,问过父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群北方人当时分配到家乡的工厂支援建设,他们的北方胃大抵还是更适应面食一些,于是也把凉皮带到了南方小镇,再深深地扎了根。它成为了土生土长的南方小孩新的乡愁。

  长大后走过很多地方,萧懿觉得家乡的凉皮和新疆石河子凉皮比较相似,颜色呈现淡黄色,且都注重汤料。汤料要十余种香料熬制,她为了尽量凑齐原材料可没少在西市里折腾。

  本朝人民也很爱食用冷淘,但是民间的做法比较单一。现在流行的槐叶冷淘,以前还是御厨太官专供给朝会官员们的吃食呢,前几年才传入市肆。

  像凉皮制作这么复杂,香料这么精细的,市面确实很难找到。吴三叹为观止,女郎对吃食的研究真多。

  萧懿给每个人盛上一碗,多多的面筋,浇上蒜水喝清爽的汤汁,如果喜欢辣再加点茱萸辣油,喜欢爽口胡瓜丝。夹一筷子凉皮,凉丝丝、滑溜溜,再配上吸满汁水的汤汁,酸辣又开胃。

  “比之槐叶冷淘,丝毫不差的。”程娘子吃完一大碗凉皮,来了精神,对广袤的市场充满信心。

  吴三、方大、阿田又去续第二碗去了,看来晚上是不用吃的。

  平时总默不出声的方大在旋饭的紧要关头抬头,“女郎,这种冷食适合闷热的夏天哩”。

  阿田白了他一眼,还要你说,随后连汤都喝得精光。

  凉皮主要是制作耗时,难度到不大。萧懿和程娘子说了下注意事项,便让她上手试试了。

  “女郎,吃食还没取名呢。”孙媪提醒。

  “金银冷淘!”萧懿最烦取名了,刚好凉皮的面皮是黄色的,面筋是白色的,就直接定下了名字。土不土不重要,听起来贵就行。

  第二天程娘子和孙媪开店门,刚把新吃食“金银冷淘”的布幡挂上,平日里排队买福禄生煎的食客就好奇了。

  “店家,从未听过金银冷淘,来一份。”

  “保准客人吃了叫好!”

  程娘子自信满满,掀开大盆的盖布,一侧是晶莹的黄色长面,一侧是多孔的白色切片。只见她拿了一碗,夹了长面又配上了白色面片,添上一勺蒜水,又浇上了偏深色的清爽汤汁。

  “客人,金银冷淘好了,照例茱萸辣油和胡瓜丝自取。”程娘子把碗放在食案上,心忖到不用下水煮的冷淘准备起来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