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9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连日被酒精腐蚀的神经勉强清醒了一些,苟晞生出些许危机感,立即问道:“苟纯现在何处?”

  管家连忙道:“二郎君在青州。”

  “那傅温和温畿等人呢?”

  管家一脸茫然,“将军,两位将军自然是在各自的军中领兵。”

  苟晞饮酒过后更加的喜怒无常,闻言大怒,“我能不知他们在军中吗?我是问他们在军中都干了什么,最近可有与什么人见面,明预呢,让明预来见我!”

  喊完苟晞才反应过来,明预跑了!

  管家跪在地上,死死地低着头,不敢再开口。

  苟晞眼睛瞪大,喘着粗气,半晌才气恼的一脚踢飞了桌子,脸色阴沉道:“刘会呢,召他来见我。”

  刘会是苟晞门下的一个中郎将,是他的心腹之一。

  管家低着头应下,躬身退了出去,连忙去叫刘会。

  于是没多久,赵含章给皇帝的折子就被抄录一份送到了苟晞手中。

  苟晞紧紧盯着折子上的内容,心绪起伏不定,以他的见识来看,他知道赵含章说的不错,也是最有利大晋的一条路。

  但……苟晞头疼,他放下稿子,挥了挥手道:“去热一壶酒来。”

  “是。”

  苟晞一边喝酒,一边重新看稿子,但要完成此举,势必要经营许多年,还要吃苦耐劳,所有物资都要倾向军队。

  苟晞皱眉,“匈奴骑兵之利,若想克之,需十倍步兵与之,而我们也不能没有骑兵,一支合格的骑兵,一人至少得两匹马,这是轻骑,重骑,得三匹,这需要多少钱粮来养?”

  要是一年前,苟晞或许有这个心志,但现在,他没有了。

  刘会也微微抬眸看向苟晞手中的酒壶,心中叹息,这要是一年前,大将军看到这封折子,一定会拍案叫绝,说不定还会和赵含章合作。

  但现在,他只是皱着眉头担心钱粮。

  刘会微微弯腰,恭敬的问道:“所以将军以为?”

  苟晞道:“此法不行。”

第673章 我要去洛阳

  “不仅钱粮,我与赵含章之间也全无信任,我焉敢将后背予她,她又敢交付我信任吗?”

  这才是最客观的原因。

  一年的时间里,苟晞和赵含章之间信任全失,如今能维持表面的平和不过是因为大势所趋;

  想要他们合作收复失土,想也不可能。

  赵含章这折子也就能骗骗皇帝那样的人了。

  但和皇帝一样有此想法的人却是不少,他们认同了赵含章折子上的论天下大势,自然也认同了她的收复失土的想法。

  逃亡南方的士族在看到流传出来的折子时,便有不少人决定北归。

  祖逖和王玄便是其中之二。

  祖逖是去年洛阳粮荒时逃出来的,当时与他一起逃出来的足有百家。

  洛阳粮食日渐减少,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往外逃,祖逖曾托人几次和皇帝进言,希望他能够迁都。

  洛阳如此,已经是守不住了。

  但皇帝被东海王裹挟,朝中诸臣大半因为利益不愿迁都,而祖逖已经能看见洛阳会陷于战祸,自然不愿再多留。

  他就只能和邻里乡朋一起外逃,出京时,又在路上碰到了一些逃亡的百姓,大家便结伴而行。

  他废了很大的力气,才带着家小逃到了泗口,今日看到赵含章的折子,他心情澎湃,当即决定去洛阳投奔赵含章。

  祖约对此很不能理解,“阿兄,我们好不容易才从洛阳逃到这里来,一路上遇盗贼险阻,才刚到泗口,为何又要回去?”

  祖逖道:“我们逃是因为看不到前路,洛阳没有活路,所以只能外逃求存,但现在洛阳又有了活路。”

  他道:“晋绝对不能失中原,否则匈奴铁骑长驱而下,江北再难保住。”

  祖逖将从书商手里买到的小册子拿出来道:“这是豫州赵含章进言陛下的奏章,这里面论尽了天下大势。”

  “现在来看,赵汉的确威势汹汹,我等难以掠其锋芒,但书上也说了,赵汉乃匈奴、羯胡和汉人混杂,其中匈奴和羯胡占了多数,他们多以放牧为主。”

  “农耕对放牧,我们的骑兵是差,但守城之战,我们不惧,只要粮草足够,我们完全可以将失土一点一点再抢回来。”祖逖目光闪亮,“何况,赵汉也不是铁桶一块,刘渊想要以汉治国,但他手下各部族首领和将军却不认同,他有六子,其中四子刘聪军功卓著,聪明才智远在长子之上,他却久不立太子,你且等着,只待刘渊一病,赵汉便可图谋。”

  祖约:“可赵汉的大将军们都不是吃素的,我们几次交战都被压着打……”

  “哼,我们是被压着打,但他们也没讨到好,他们有大将军,难道我们没有吗?”祖逖道:“苟道将连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和石勒等人,虽然他这一年来时有荒唐之举,但武功在那,晾也差不到哪里去;赵含章也连败石勒、刘景、王弥和刘聪等人,她手下又有北宫纯那样的猛将,只要两边一心,完全可以将失土收回。”

  祖逖越说越兴奋,道:“若能抢回并州和冀州,那大晋之后外患暂消,百姓便可安居乐业,不受战祸之苦。”

  所以祖逖要去洛阳投奔赵含章,助她收复并州。

  祖约忧虑道:“阿兄莫不是忘了,昨日琅琊王才派了人送来书信,想要求您出任徐州刺史,您已经接了书信,这突然要离开……”

  祖逖垂眸沉思片刻后道:“琅琊王礼贤下士,我是接了书信,但没有答应他,你待我写信回绝了他。”

  祖约很不能理解,“兄长做徐州刺史也能助陛下收复失土,为何一定要去洛阳呢?那赵含章也不过是豫州刺史罢了。”

  祖逖闻言苦笑道:“刺史和刺史也是不一样的,她虽然只占了豫州刺史之名,但现下还占着洛阳一带,直面匈奴,且她可与陛下直接通话,为当今天下第三人。”

  “豫州占着地利,又统郡国十个,几乎占了中原的三分之二,而徐州只辖郡国七个,琅琊王说要请我做徐州刺史,但实际上掌权的还是他,”祖逖道:“我这个徐州刺史不过从旁协助,就算我有心北伐收复失土,他不同意,我便一点办法也没有。”

  “琅琊王怎么会不同意呢?”这可是他们司马家的江山,有人愿意为他们打回来他还不愿意啊?

  祖逖却是面色严肃道:“上次与他一谈,琅琊王只有守这一方土地的想法,并无上进之意。”

  只不过,不知这是他真实的想法,还是假的。

  祖逖垂眸掩饰眼中的思量。

  若是没有赵含章和苟晞,祖逖或许就应了司马睿的招揽,当下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洛阳守不住,郓城也未必能守住,一旦陛下……

  司马睿雄踞徐州,又悄悄往青州渗透了一些,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可有赵含章和苟晞这俩人在皇帝左右,司马睿就不够看了,这也是祖逖隔了两天也没应下司马睿招揽的原因。

  祖逖主意已定,和弟弟道:“我意已决,待我写信去回绝琅琊王便走,你带着家人留在泗口。”

  祖约瞪大眼,“我们不与兄长同行吗?”

  祖逖摇头,“洛阳并不安全,赵含章既然有北伐之意,兴兵在所难免,你们就留在此处,何况,此去洛阳,路上也不会太平。”

  因为乱世,盗贼横行,他们南渡时就感受到了,再往回走,难道要再经历一次盗贼打劫吗?

  虽然祖逖不怕,但伤亡在所难免。

  他不愿族人再有所损伤。

  祖约心中害怕,他不太有主意,一直依附于兄长,这会儿祖逖要丢下他,还要他照顾家人,他瞬间懵了。

  祖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走以后,琅琊王若招揽你,你只管应下,最好不做主官,任副职。”

  祖约想哭,“阿兄,此事重大,要不您再和嫂子商量商量。”

  许氏认真地听完丈夫的解释,立即道:“你去吧,我会照顾好家里的。”

  祖逖欣慰的看着妻子,伸手握住她的手道:“家中便辛苦你了。”

  祖约:……

  距离泗口不是很远,刚和朋友们从匪窝里逃出来的王玄也机缘巧合的看到了这一本装订的小册子,他仔细看了又看,握紧了拳头,当即决定,“我要回洛阳!”

  他的朋友们惊吓不已,“眉子,不是说不回了吗,我们这一路都遭遇九次贼匪了,两次落入匪窝,下次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是啊,这次差点便死于贼匪之手,要不是你机警,说了要投效他们,你又长得俊俏,我等差一点点就要死了。”

第674章 卫玠

  他的朋友们挤在他身旁,叹息道:“下次再遇贼匪,他们若没有好眼光,不看你的脸,那我们必死无疑。”

  王玄脸都黑了,道:“我父亲死了,我得回去为他收殓,何况我姐妹还不知下落,我得回洛阳。”

  “现在又加了一条,”他扬了扬手中的册子道:“我要去投奔赵含章,为父报仇,收复失土。”

  “不论是为公为私,我都要回洛阳。”

  朋友们见他主意已定,便叹息着没再劝了。

  王玄也知道路上危险,所以他没有要求他的朋友们跟他一起走,他道:“这里距离琅琊不是很远了,你们不如去琅琊投奔琅琊王。”

  他道:“中原已无安定之日,倒是徐州之上有青州阻挡,暂且无碍,只是路上贼寇也不少,你们小心。”

  剩余三人大惊,“你要一人去洛阳?”

  王玄指着一旁瘫倒在地的下人道:“我还有一个长随,够了。”

  够个屁呀,他们之前加上护卫和下人足有三十多个,到现在就活下来十二个,这样还是几次从贼匪手里死里逃生出来的。

  真让他们两个就这么走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悄无声息的死在贼匪手中了。

  他几个朋友迟疑了一下,当即有人道:“我与你同行吧。”

  王玄看得出他没有必去洛阳的理由,伸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大声笑道:“罢了,你就别跟着我奔波了,真要同行,我还得照顾你呢。”

  王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自己走,快马加鞭,速度还快些。”

  裴阳迟疑的问道:“你哪来的马?”

  其余俩人也一起扭头看着王玄,对呀,你哪来的马?

  不断的被抢,遭遇贼寇,他们又刚从匪窝里跑出来,别说马,他们身上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王玄也僵硬住,但他很快乐观起来,挥手道:“不打紧,待我找到人家,与他们写一篇赋。”

  三人想到王玄的字,精神一振,都乐观起来。

  王玄乃他们这一辈的翘楚,赋写得不错,字更不错,他的字虽比不上其父,但也相差不远。

  只要能找到当地士绅,写下一幅字,题上名,盘缠就有了,说不定还能有马有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