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6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什么?”村民们还没来得及担忧有外人进山就听到这样的噩耗,一时瞪大了眼睛,几个年长的村民当即痛哭出声。

  傅咏继续道:“幸而大将军力挽狂澜,已平定匈奴之乱,刘渊病逝后刘和即位,却又被刘聪毒杀篡位,大将军杀刘聪,又收伏石勒,如今北地已平,天下安定,已无战事。”

  傅畅提着的一颗心高高扬起后又落下,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为大晋的军民而骄傲,大声乐道:“好,好,苟道将不负战神之名!”

  “父亲,苟将军丢失兖州,致使皇帝被匈奴俘虏,被石勒所害,如今天下大将军是西平赵含章。”

  傅畅的笑脸僵在脸上,震住,半晌才回神,“你说,是谁?”

  身后的傅洪着急道:“哎呀,是大兄的妻族,西平赵氏含章,阿父,大兄现在是尚书令,大将军是大嫂!”

  村民们听到如此劲爆的消息,都“喝”的一声,惊呆了。

  傅畅也惊呆了,缓了许久才回神,他有些语无伦次的道:“好,很好,当年你们祖父说她有贤名,果然贤惠,贤惠……”

  他让傅洪去安排两个差吏的住所,以及把带回来的东西分下去,他则扶着傅咏先回屋了。

  他需要坐下来好好地冷静冷静,这个情况完全不在他假设的几种情况之内。

  傅咏也明白,一回到屋中就道:“其实情况比我们预想的几种都要好很多。”

  他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细细地描述了一遍,道:“我打听到大兄也托人在找我们,不仅下令给各地县衙,还托付来汾水一带勘察黄河的官员帮忙寻找,本来儿子是要等那位沈郎中一起的,但他顺着汾水往黄河去了,短期内不能回转,所以儿子便先回来了。”

  “黄河?黄河要发水了?”傅畅一惊。

  “没有,但去年三州大旱,其中幽州和冀州情况最严重,听说在去年之前,幽州已经连续有两年有旱情,一般大旱过后总会有大涝,朝廷应该是怕黄河有事,因此提前派人来勘察。”傅畅顿了顿后低声道:“本来此事原定的是大兄,但祖父病逝,所以临时换了一位沈郎中。”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傅畅嘴唇抖了抖。

第1155章 认识

  傅祗是个正直的人,且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他从不为子孙以权谋私,反过来,总以私谋公。

  他勉强长子做驸马,又强迫他入仕,为大晋奔走,致使他们夫妻关系不睦,夫妻两个互有怨气,却将气出在年少的傅长容身上。

  所以傅祗对傅庭涵最愧疚,对傅宣也是惭愧居多,由此而思,他对剩下的三个儿子便放任居多,给他们最大的自由。

  他不勉强他们一定出仕,也不要求他们一定要救国,只希望他们活着就好。

  因此父子几人只偶尔通信,互道平安。

  可当此乱世,交通断绝,信息传递困难,他们父子间失去联络已经三年多了。

  他最后一次收到父亲的来信,还是永嘉元年到二年的年节,父亲和他抱怨洛阳的冬天越来越冷,粮价也越来越高,洛阳城内已经开始出现百姓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情况,东海王也无力阻止事态发展。

  他很害怕洛阳会成为第二个长安,长安粮荒很久了,一直不能解决,他写信告诉傅畅,如果最后东海王和皇帝决裂,洛阳恐会再次发生动荡,北面的匈奴国也蠢蠢欲动,如果发生大战,希望他和二郎三郎能够活下去。

  如果有幸遇到出外游学的老三,老四,希望傅畅能帮一把他两个弟弟。

  “你大兄已被我拖累,他是晋驸马,自有责任,是帮不了尔等了。”

  傅畅知道,大兄肩膀上的重担是父亲硬给他套上的,父子间也多次因此发生争吵,大兄一直被困在长安不能走脱,别说帮他们,他自己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

  他一直谨遵父亲叮嘱,尽力在战祸中保全自己和两个儿子,却实在没想到,自己会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傅畅强压住悲痛,愣是用张策送来的农具和村民们先收割了水稻,安抚住民心后才提起出山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和思考,村民们也被说服了,三十九户,每户的户主都坐到了傅畅家门前的空地上,不是户主的村民也跑来凑热闹,就围成一个圆,拢手听坐在中间的他们开会。

  看着四周围着的稚嫩脸庞,一个老人叹了一口气道:“县君说得在理,便是为了子孙后代,也不能蜗居于山中。”

  如果外面还战乱,他们肯定是不出去的,但外面现在已经安定了,留在山坳中的意义不大。

  可……看着不远处才被收割的稻田,老人们心中还是不舍。

  不由道:“不然,让孩子们出去,我们留在山中如何?这开垦出来的田地就这样丢弃也太可惜了。”

  最主要的是,这山坳的土真的很肥,灌溉浇水都方便,舍不得呀。

  傅咏道:“山中多猛兽,若青壮都离开,只留老弱在此,怎能抵御野兽?”

  他们之所以能在山坳里生存,自然不是一直运气好,他们就住在水源边上,没少看到猛兽,但能一直相安无事,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多的青壮。

  野兽有直觉,知道什么可以招惹,什么不可以。

  一旦村子里的青壮离开,留下的老弱就会成为野兽的食物。

  傅畅第二次表现出强势来,既然要离开,那就全都离开。

  目光从一双双忐忑、畏惧却又满怀期待的眼睛上扫过,傅畅按下想要立刻飞回洛阳的冲动,决定将他们都安排妥当了再走。

  于是,傅畅让他们开始收拾行李,他则带着傅咏和两个差吏出去见张策,商量怎么安排山坳里这些人。

  共同生活了三年多,大家已经熟悉彼此,也养成了互助的习惯,所以傅畅希望他们能住到一个村里。

  要从山坳里搬出,他们需要新建房子,耕作的土地是新分的,好在以前有过耕耘,只是丢荒多年,长了野草,虽然重新开垦出来费力,但也意味着地力很好,他希望可以为他们选一块近水的地建房子,如此饮水和灌溉都方便。

  但他没想到,他一到梁县,最先见到的不是张策,而是沈如辉。

  沈如辉是收到消息说,传闻山里会治水的隐士出现了,是傅祗之子,需要他来考对方治水的知识,以确认身份。

  沈如辉立即就从黄河边上赶回来,结果人又走了,他只能在梁县等,这一等就等了许久。

  傅畅一出现他就急忙赶过来,两下一见面,不由笑开来,“张县令害怕你们是假冒的,这下好了,真的不能再真了。”

  傅畅也惊讶,“原来沈郎中是小友。”

  沈如辉很高兴见到傅畅,他们年岁相差很大,只见过两面,但印象深刻,俩人记忆又很好,因此还记得彼此。

  沈如辉倒是一如既往,没变多少,傅畅则是老了不少。

  沈如辉很是松了一口气,和傅畅道:“是你就好了,黄河淤堵严重,清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有些险要的坝口因年久失修垮塌了,好在这两年黄河流域都少雨,这才没有造成大的灾害,我只巡视了一段,只是在心中算了算需要的钱粮,眼前便一暗,朝中能治水的官员不多,而您得傅公真传,不知可有好的办法?”

  傅畅微楞,没想到一见面就被问治水,他停顿了一下才道:“我未曾见过黄河,不能给你回话,我这次出来,是想安排好山里的人,然后回洛阳奔丧。”

  沈如辉想起傅祗刚去世没多久,忙道:“这是应该的,现在还在热孝期,我听闻傅尚书和驸马在山上结庐守孝,你现在回去当赶得上。”

  梁县距离洛阳并不远,快马两天可到,走路也用不了几天,也正因为近,傅畅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压下归乡的急切。

  沈如辉问道:“你想怎么安置山里那些人?”

  傅畅是真的,那一切都好说,张策答应他的所有要求,还大方的让他亲自去城外为他们选一块地安居建村。

  论寻找水源,断风水,还真没几个人比得上傅畅,毕竟,会治水的,谁会不知风水和土地呢?

  沈如辉对这附近更熟,当即给了他几个建议,带他去看了三个地方,傅畅很满意,选中了其中一块,那是在一片荒野之中,有一条河流经荒野,方圆十里内还有四个水泡子和两条小溪。

  这里距离县城有些远,最近的村庄在十五里外,那一片目前都是无主的荒地,可是,他选的地方距离官道很近。

  傅畅想,只要安定,十年之后,这一片必定热闹而繁华,会衍生出很大,很多的村子,而他们在的这个村子会因为地理位置被选为大集;

  而如果不安定,他们在这里生活,可以随时逃亡,如果想,还能够更快速的进入深山,再次到山坳中躲避战祸。

  这里,距离他们进山坳的口子不远。

  傅畅方方面面都为他们考虑到了,张策还答应他们,今年不征收他们的赋税,且会派人帮助他们建造房子,再有从山里带出来的物资,他们的日子比外面的大多数平民都要好过。

第1156章 团聚

  安排好山里的人,傅畅纠结许久,还是强压住心中的悲痛,面无异色的和沈如辉沿着汾水去了一趟黄河,然后才带上两个儿子和沈如辉一起回洛阳。

  两天之后,他站到了洛阳城门前,车刚停下,他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城门口的傅宣,他终于压不住心中的悲痛,瞬间泪流满面,他踉踉跄跄的朝傅宣跑去,一把扑进傅宣怀里,大哭出声:“大兄!”

  一直平静如水的傅宣亦忍不住眼眶一红,他抱住鬓发微白的弟弟,梗咽道:“回来便好,回来便好。”

  傅咏和傅洪兄弟俩亦步亦趋的跟在父亲身后,目光忍不住朝一旁的傅庭涵和赵含章看去。

  赵含章冲他们点了点头,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就上前劝道:“父亲,二叔一路劳顿,先让二叔和两位弟弟回家休息吧。”

  傅宣这才拍了拍傅畅的肩膀,擦了擦脸上的泪朝傅咏和傅洪看去,忍不住惊叹,“二郎和三郎都长这么大了,可取了字?”

  傅咏和傅洪立即上前来拜见傅宣。

  傅畅这才低头将眼泪擦干,抬起红肿的双眼道:“二郎取了字,三郎只长身体不长心智,所以没给他取字。”

  他也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傅庭涵和赵含章,想行礼,却又觉得不妥,不由看向傅宣。

  傅宣就介绍道:“你不认得了吗,这是长容,父亲给他取字庭涵,这是庭涵的媳妇,赵氏含章,亦是晋国大将军。”

  傅畅就冲傅庭涵点了点头,然后冲赵含章躬身行礼,“拜见大将军。”

  赵含章忙回礼,“不敢当叔父的礼,二叔一路劳顿,先回家休息吧。”

  傅畅摇头拒绝,“我要先去拜见父亲。”

  傅宣早知他会如此,叹息一声道:“东西已经齐备,我们现在就上山吧。”

  赵含章便回身冲亲卫们招了招手,有人赶了车过来,也有人牵马过来。

  他们上车上马的功夫,赵含章看向一直敛手站在一侧的沈如辉。

  沈如辉见她看过来,当即走上前去拱手行礼,“大将军。”

  赵含章颔首道:“今日是休沐日,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来见我。”

  沈如辉松了一口气,今晚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他躬身应下,赵含章一走,他就直起腰来,高兴的招呼上自己的长随沈献,“走,我们回家去。”

  对跟在身后的下属们道:“你们也回家去吧,今日运气好,赶上休沐,大家好好休息两日。”

  下属们都高兴的拱手应下,一进城就挎着自己的包袱朝同一个地方去。

  沈如辉随眼一看,闻到空气中似有似无的甜香味,不由眼睛微亮,也朝那个方向去,“好像有好吃的。”

  沈献道:“是糕点铺。”

  沈如辉感叹,“还是他们会善待自己,一进城就去买糕点,走,我们也去。”

  沈献道:“郎君,他们买糕点不是给自己吃,而是要给家中的妻儿,您无妻无儿,不必去买。”

  沈如辉:“……我买给自己吃不行吗?”

  他坚持要去,沈献只能跟上。

  傅咏和傅洪骑在马上,都没忍住偷偷去看傅庭涵和赵含章。

  他们大哥比画像上的还要冷峻些,也更好看,赵含章倒是比画上的更温和,眼睛也更清澈,一双含笑眼看过来时好似能直透人心,他们的所思所想似乎都瞒不过她的眼睛。

  傅庭涵还以为他们饿了,想了想,将他腰上的荷包取下来递过去,“这是糕点,你们先垫一垫,等上山了我给你们煮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