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66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傅咏脸色微红,连忙摆手道:“大兄,我们不饿。”

  傅洪已经手快的接过,听到他哥那么说,一时开也不是,还回去也不是,一双眼睛机灵的转动着。

  傅庭涵见了忍不住一笑,觉得二郎要是还在洛阳,他们一定能成为好朋友,“吃吧,是我平时充饥用的,不是很甜。”

  傅洪打开,荷包不小,但里面也只装下两块点心,他拿出来,圆形的,外面包着一层浅白色的……纸?

  傅洪惊讶不已,一时松开了缰绳,用另一只手将包装打开,看到里面是一块包子一样,但皮是酥脆的点心。

  他只在山里待了三年多,为什么会有一种与世隔绝了三十年的感觉?

  傅咏看到他从荷包里带出的点心,忍不住打马凑过去,一手帮他把缰绳搭在马背上,一边从他手里接过另一块点心,“这一层是什么?”

  傅庭涵看了一眼后道:“油纸。”

  战事一平息,百姓安定,各地新开了不少纸坊,加上老纸坊的产能上去,工匠们这才有空闲琢磨起其他纸来。

  他们不仅做出了各种卫生用纸,还有人从油布上得到启发,在不同的纸上刷桐油等各种油料,于是做出了各种油纸。

  傅庭涵收到各地纸坊报上来的数据和送来的成品,告诉他们,不同的油纸可以做的用途,还鼓励他们去发掘更多的用法。

  于是,就半年不到的时间,民间出现了油纸伞,可以包裹食物的粗油纸,还有细油纸。

  现在包点心的就是细油纸,这样比直接用荷包装点心卫生多了。

  傅洪将点心拿在手里转了一圈,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他眼睛有点亮,“大兄,这点心叫什么?”

  傅庭涵:“绿豆饼。”

  傅洪两口就把点心塞完了,但它出乎意料的面实,竟一时咽不下去,只能含糊道:“好好吃,我只吃过绿豆糕。”

  傅庭涵解下马上挂着的水囊递给他道:“厨娘在做的时候加多了面粉,又是烤干的,你得小口吃,小心噎到。”

  傅洪用水将点心送服,一旁的傅咏则是将油纸看了又看,对这个新世界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在梁县没看到过这样的纸。”

  傅庭涵道:“还没传过去吧,细油纸才出来两个月,民间刚刚开始使用。”

  傅咏小心的吃完了绿豆饼,没有扔掉油纸,而是细细地折好收起来,他抬头往山上看去,问道:“祖父也看到这些了吗?”

  傅庭涵垂眸道:“没来得及,但他去的时候,天下是安定的,一切欣欣向荣。”

第1157章 登报

  傅畅跪在墓前大哭过后也问了傅宣同样的问题,“我一路走来,城野皆安,所见之民都在殷勤耕作,没有战祸,也没有流民汹涌,这些父亲都看到了吗?”

  “看到了,”傅宣道:“父亲走得很安详。”

  傅畅心里好受了许多,这才撑着地起身,叫还跪在地上的两个傻儿子,“去,给你们大兄大嫂行礼,这两年,多亏了他们在祖父面前尽孝。”

  傅咏和傅洪连忙起身向傅庭涵和赵含章行礼,俩人连忙拦住,赵含章道:“二叔羞煞我二人,这两年东奔西跑,我们也都不在祖父身前,实在不孝得很。”

  傅畅摇头道:“父亲一生所求便是天下安定,而今天下因你而安,这是父亲的志向,你实现了他的志向,这就是最大的孝了。”

  他黯然道:“不像我,既不能在父亲身前尽孝,也没能为天下安定做什么,还让父亲为我担忧,实在不孝得很。”

  赵含章:“时局混乱,二叔能保全自身,还救下一百多人,这就很利害了,而今天下安定,以二叔的才华,大有可为。”

  她道:“安定是需要延续的,此举不比平定乱世容易,需要众贤齐心同力,还请二叔帮我。”

  压在傅畅心上的巨石松动上浮,他终于喘过一口气来,与赵含章深深一揖,“敢不从命。”

  赵含章连忙回以一礼。

  傅宣皱了皱眉,打断俩人道:“庭涵做好饭食了,你们一路劳顿,先用饭吧。”

  傅庭涵一到山上就开始淘米做饭,还去菜园子里摘了不少菜,他做菜素来简单,又都是蔬菜,只是种类不一样,或烫或煮,简单得很,不到三刻钟就做好了。

  正好饭也闷好了,他冲赵含章和傅咏傅洪招手,“快来摆碗筷。”

  “本来想给你们煮些粥的,但釜有些小,煮粥一定不够吃,所以我就改煮了饭。”傅庭涵将菜放在小桌子上,山上简陋,他们日常坐的是晒干的树墩。

  一家人就这样围在一起吃三个素菜,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傅洪忍不住夸奖傅庭涵,“大兄做的菜真好吃,这两个菜好清脆,还没水,是怎么做的?”

  傅庭涵道:“炒的。”

  “炒?”傅洪精神一振,“就是那铁锅吗?我也想学。”

  傅庭涵就笑道:“好,回头让厨子教你。”

  傅洪笑脸一僵,“大兄不能教我吗?”

  傅庭涵道:“我做的菜只能入口,你要想学厨艺,还是和厨子学比较好。”

  难得见有人对厨艺感兴趣,赵含章鼓励他,“或许以后我们能吃到三弟亲手做的美食。”

  傅洪低下头认真想了想,“我应该可以,我烤肉比父亲和兄长厉害,在山里的时候也多是我下厨,我很有天赋的。”

  傅畅吃不下了,傅咏也觉得手中的饭不香了,给他夹了一筷子青菜后道:“多吃菜。”

  用过饭,傅畅坐在墓前沉湎,傅宣劝他道:“已经拜过父亲,你和二郎三郎回家去休息吧,公主已在府中为你们安排好饭食和房间。”

  傅畅摇头,“我要留在山上和兄长守孝。”

  傅宣眉头紧皱,“不急在这一时半刻,你先回家休息两日再来。”

  “尽孝怎能挑选时间呢?”傅畅道:“我心中悲痛,食不下咽,卧不安定,兄长让我下山,我只会更难受。”

  傅宣劝不住他,只能看向傅庭涵和赵含章。

  赵含章垂眸想了想后道:“那就留下吧,我带两位弟弟回去。”

  傅咏和傅洪也连忙表示要留下,赵含章却没惯着他们,道:“山上只有一间茅草屋,住不下五个人,你们要上山住,还得等再搭一间才行,先下山吧,等搭好了再上来。”

  然后和傅庭涵点了点头后把俩人带走。

  她将俩人送到傅宅,弘农公主早在家中等着,见到已经长大的傅咏和傅洪,不免唏嘘,“你们都长大了。”

  真奇怪,孩子们在眼前的时候觉得好烦,他们长得好慢;但他们不在跟前了,隔几年再一见却发现他们长得好快。

  弘农公主让人领他们去休息,这才问赵含章,“你二叔可好?”

  赵含章:“鬓发霜白,看上去比父亲苍老许多,这几年应当吃了不少苦。”

  弘农公主叹息道:“你二叔不似你公爹,他像祖父,心思沉重,这几年哪怕躲在山中,思虑只会多,不会少。还有你三叔和四叔,也不知道他们在哪儿,是否安定了下来,还是依旧在外颠沛流离。”

  洛阳一带的流民都被收完了,只要有流民出现,司州内的几个郡县就会争夺,因此路上几乎看不到流民。

  但在其他州郡不一样,依旧还有在奔波流亡的难民,他们或许是想回乡,或许是想找到更适合居住的地方,因此没有停下脚步,也不愿意接受当地县衙的招揽。

  赵含章没说话,却将此事记在了心上,离开后便转弯去了书局。

  书局又扩大了,盘下了隔壁的铺面做成报坊,现在洛阳的报纸已经增添到了五种,有一张报纸叫三言两拍,除了一些逸闻外,主要是刊一些诗赋和小说,还有一些商铺招工或者个人求职的小广告,只要出钱就能刊印。

  邸报和学海无涯由此学到了,于是偶尔会在邸报上刊登国家求才的信息,都是一些特殊人才,有此能力的人可以不通过招贤考,直接来洛阳面见赵含章,通过面试便可用。

  甚至,赵含章怕那些人才没有钱来洛阳,还特意下令,凡有邸报上能力的人才都可以向当地郡守府或刺史府报备,在通过初步考核后,当地衙门要负担他们来京的花费,并命沿途驿站好好招待。

  赵含章来到报坊,坊中的编辑立即丢下笔下楼,恭敬地和赵含章行礼,“大将军。”

  赵含章点了点头,问道:“下一期邸报是谁在修?”

  一个文士立即站出来,躬身道:“是卑下。”

  赵含章走到桌子便看了看誊写到一半的邸报,点了点头道:“我想在报上刊一则消息,你来替我写。”

  文士立即躬身应下,先拿了一张白纸,笔沾上墨后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原地转了两圈后道:“国家危难,朝政荒废几年,以致各地河道年久失修,淤堵不通,今年幸运,故在雨期未曾发生大祸,但明年,后年就未必有这样的好运气了,所以我要向全国求会治水的人才,命各县考察,若有此才者,请恭敬的送到洛阳来。”

  她顿了顿后又道:“昔年傅公曾修建沈莱堰解决兖豫二州黄河泛滥的问题,其中有篇治水的文章甚是有名,谁要是能背出来,也可来京。”

第1158章 召回

  赵含章表达完自己的要求,就等文士将广告写出来。

  文士有些迟疑,顿了一下还是小声问道:“大将军,各县县令未必知道傅公的治水策,他们怎能判断来人背诵正确与否?”

  赵含章:“等他们听到了治水策,自能判断出来,我想,我的县令们辨别一篇文章的能力还是有的。”

  要是有人背出来的不是治水策,却还是被判断为是,说明他背出来的文章不知名,但又的确有些东西,这不正是她想要的人材吗?

  所以不管来的是不是傅纯和傅粹,她都不亏。

  文士将文章写出来,数了数字后再去看板块,很快便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指给赵含章看,“大将军看放在此处怎样?”

  赵含章扫了一眼,位置极好,基本上能让人一打开邸报就可以看到。

  她点了点头:“可,从下一期开始,连着一月刊登此信息。”

  文士应下。

  赵含章转身回家。

  她一走,报坊里的人立即凑在了一起,“大将军这是要修整河道了。”

  没过多久洛阳好多人就知道了这件事,而邸报一出,天下人皆知,洛阳及附近郡县的百姓最先看到邸报,也最先知道,江河淤堵,朝廷紧缺治水的人才。

  “我虽不会治水,但我能挖沟通渠,愿为大将军驱使。”

  “我等也愿,但大将军要的是会治水的人,可不是我等这种只会使蛮力的人。”

  “不知朝廷是不是要往黄河发劳役,我只想在洛阳服役,要是去黄河,太远了。”

  “顺着洛水走几天就到了,哪里远了?难得大将军有用得到我们的时候,我等自该尽力相助,我自愿去黄河。”

  “我也去!”

  “我还是想在洛阳服役,洛水不需要通吗?”

  洛水当然也需要疏通,就在水磨坊往下的五十里处,河岸坍塌,泥土落入河中,河道不显,今年春夏多雨之际,河水便溢漫而上,将附近的田地都淹没了。

  好在那一片的田地都是丢荒的,长满了野草,河水上漫让那一片成了水泽国,却没伤到人和庄稼,不然损失巨大。

  可那一片本可成为良田的,将来人口多了,是一定要耕作的,所以需要疏通河道,让水回归洛水。

  河边那大片的荒草地每淹一次,肥力就会减少一点,她可不能放任它一直淹没。

  且现在不管,一旦遭遇大水,洛水很可能会冲垮到两岸的村庄。

  有时候危险看着很远,却顷刻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