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53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贞筠却断言拒绝:“不成,到了下一个村子,一定要去看看。”

  谢丕还待再言,贞筠却道:“不必多说,我们总得吃饭喝水吧,还不至于连叫个大夫来的时间都无。再说了,你好得快了,咱们也能走得快啊。”

  他们找了大夫瞧了,才知谢丕的腿伤得不重,只要好好卧床调养,就能愈合如初。贞筠与谢云闻言后,一面取了厚厚的褥子来垫在车内,一面又去想法设法买些肉食来替他调养身子。一行人就这般走走停停了大半个月,又至了一处城镇。

  谢云如往常一样去城里买干粮、抓药,可这一次,却叫他听见了不寻常的消息。

  贞筠和谢丕正在车内说话,忽然听见急促的脚步声。两人同时一凛,贞筠已经摸到了车上的木棍,而谢丕早已举起了一旁的水壶。车帘被猛然掀开,谢云的脸露了出来。

  两人同时松了口气,贞筠道:“跑什么,是不是有人追上来了?”

  谢云连连摇头:“不是,没人发现……”

  谢丕皱眉道:“那是怎么了?”

  谢云喘着粗气道:“街上人都在说,我们的大军,成功拿下了马六甲,有一百多个藩属国,已经递上国书,想要在圣上万寿时朝贺!大家都在商量着,怎么好好做生意呢。”

  谢丕一震,惊骇攫住了他的心神,他对中央行动的所有设想,都基于中央需从地方豪强手中夺利的先决条件上来推演。可如今马六甲已被朝廷控制了,通往欧洲的海上商路,连同周围大大小小的上百个藩属国,都即将掌握在皇上手中。他哪里还需要去争,再大的树在他面前也不是一合之敌,他早已在不知不觉种将他们敛财的根都拔了起来!

  谢丕这才恍然,难怪要让这么多人都卷进来:“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京城中,各大衙门都为即将到来的万寿节,忙成了一团。朱厚照要求的超高规格,让大家都感觉头痛不已。不止一个人找到月池,希望她能够劝劝皇爷,能不能尽量少折腾一些。可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素来节俭的李越,这次却没有劝阻的打算。

  月池长叹一声:“由他去吧。这当得一贺,也不仅是一贺。”

  轻视外洋的儒生们,看不出这一举动的意义,即便朱厚照本人,估计也想不到自己这一打压豪强,充盈国库的举动,能为后世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有来自五百年后的她,清晰地明白,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际,能够把持住一条重要航道,建立有上百个国家参与的贸易税收体系意味着什么。

  这才是她不敢告诉他自己真实来历的原因。天知道,他能做出什么来呢?

第388章 人间万姓仰头看

  您有事,可以冲他……自个儿去啊!

  作为亡国之君的马哈茂德沙阿, 回望自己由盛转衰的王朝,也忍不住长吁短叹。

  他的祖先拜里米苏拉本为巨港的王子,逃亡来到了马六甲在此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可新生的马六甲王朝却面临多重威胁, 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 他们选择以政治上的让步,来为自己换来一个强大靠山。拜里米苏拉亲往大明朝拜太宗皇帝, 马六甲从此成为了大明的藩属国。

  然而,马六甲历任君主,却不甘心一辈子做明廷的小弟。他们一面与明廷维持良好关系,一面逐步摆脱汉家王朝的影响。文化上,他们选择以伊斯兰文化立国, 君主亦使用穆斯林君主的尊号“苏丹”。经济上,他们利用明廷建立的贸易网络, 使自己逐步成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在明廷选择闭关锁国,自动放弃海洋管辖权之后,马六甲通过以上举措一跃成为一方霸主。

  财富滚滚而来,霸业指日可待,马哈茂德沙阿遥望王朝的前景,总觉一片光明。然而,突如其来的巨变, 却击碎了他一切的梦想。西方的侵略者阴影笼罩了这片土地。佛朗机人深知,要将资本的触手探往遥远的东方, 必须要占据一个交通要道作为据点。他们对马六甲海峡势在必得。

  佛朗机总督阿尔布克尔克率领一支舰队到达马六甲,开展了猛烈的进攻。在西洋火器的冲击下,这个绵延一百多年的王朝无力守住自己的土地。马哈茂德沙阿眼在看到佛朗机人攻入城内后, 就选择逃离。在他离开之后, 佛朗机人占领城池, 开始肆意屠杀。

  无数无辜的百姓,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马六甲城中几代人累积的财富都被人洗劫一空。从那以后,亡国苏丹马哈茂德沙阿就生活在噩梦中,梦中永远都是连天的大火和子民的哭喊嘶吼。

  他想要报仇,他想要夺回祖宗的基业,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单靠他自己和周围小国是做不到这点的。只有他们的宗主国大明,才能帮助他们打退敌人。可那时,明廷要忙于与北边的战事,根本无暇南顾。遭到拒绝的马哈茂德沙阿只能靠自己。他在巴莪图谋复国,可实力的差距犹如天堑,他的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马哈茂德沙阿由踌躇满志,到心灰意冷。

  他甚至开始怨恨,海盗靠着从西洋人手里购买的火器四处为祸,佛朗机人的手早就伸到了明廷的眼皮底下。中土的衣冠君子们,不是眼盲,就是心盲,他们难道不知道相依相存的道理?西方贼寇的贪婪,比这海还深,只要给他们一点儿机会,他们就不会松口。

  就在马哈茂德沙阿陷入绝望之际,东方的军队,却如美梦一样,悄悄降临到南洋之上。马哈茂德沙阿看到身穿官服的汉使时,先是狂喜,接着就忍不住开始怀疑。汉家王朝的援军,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来,会不会一场骗局,一场将他和残部一网打尽的圈套。

  可来人很快就打消了他的一切疑虑,前来游说之人正是谷大用。他是朱厚照身边的老人,更是经历过宫变闹剧考验,对皇上忠心耿耿之人。他直言:“佛朗机人犯我边疆,虽远必诛。今日大明特来帮助你们夺回城池,可以你们之能,即便重得这片土地,只怕也无法守住。”

  马哈茂德沙阿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当即道:“我等愿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恳请上国助我们一臂之力。”

  谷大用似笑非笑道:“你们既要建设海军,又要重建城池,还要年年进献贡品。不知苏丹你还有多少余财,竟能撑得起这样消耗。再者,朝贡究竟是谁获益更多,苏丹当心中有数才对。”

  他们进献些许礼物,明廷为了稳定却要倒给不少赏赐。在朝贡体系下,实质是藩属国占了便宜。

  马哈茂德沙阿一时面白如纸,穷途末路的他,已经彻底乱了阵脚。倒是他身边的大臣,还有几分清醒,及时反驳道:“我们在这里,也是在为大明守卫疆土啊。”

  谷大用讥诮一笑:“愿为大明守卫疆土的人多了去了,您觉得差您这一家吗?”

  这已是赤裸裸的撕破面皮了。谷大用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马六甲海峡是必须要夺回的,可夺回之后还是不是你们这一家在此称王,就要看你们的表现了。

  马哈茂德沙阿却会错了意,他们也知道大明宦官一惯的作风,到底就要拿出重金来贿赂谷大用。谁知,这位大太监却严词拒绝了,他道:“金银俗物,咱家岂会放在心上。”

  马六甲君臣:“……”这是不是装得太过了。

  一连被驳了好几次,马哈茂德沙阿终于打算收起过往的那些小心思,老老实实地听人家指挥安排。

  谷大用这时方和颜悦色道:“我朝陛下何等圣明,岂会不知你们的难处。这些洋人打是打不退的,他们不是想和我们做生意吗?那索性由我们大明牵头,我们大大方方地和他们去做。以我们司空见惯之物,换取他们手中的金银,友邻之邦,同享富贵,这才是双赢之策啊。”

  马哈茂德沙阿这才恍然,人家哪里是看不上财货,只是所图甚大罢了。一点的小恩小惠,大明早没放在眼底,他们是要直接牵头,将东西方庞大的贸易网握在手中。

  这位马六甲苏丹,只犹豫了一瞬,就立刻应了下来。大明既然想要重掌海权,那就让他们来就是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都没动他们一下,更别提这会儿。一方素来有睦邻友好的美名,另一方却是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遍地狼烟,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跟在文明之邦身后做小弟,再怎么样也比给那些穷凶极恶的西洋人做奴隶要好得多吧。

  收回马六甲这一战,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马六甲城的粮食物资依靠海外贸易来运输。有大明为首,马六甲苏丹四处沟通,谁还敢给这些西洋人送粮。没过多久,城中的佛朗机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不得不派船队到海峡对面的苏门答腊岛上购买粮食。而跟随粮食回来的,却是马六甲苏丹的军队。

  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并没有将这些马六甲人看在眼底,西洋人自恃火器威力,认为这不过又是另一次垂死挣扎罢了,但不能再因此耽搁粮食运输了。他果断选择派出舰队助战,希望速战速决。而在海外等候他们的,就是明廷和奥斯曼的海军。

  大明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都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严重缺乏在外海作战的经验。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将士因信仰之故,极度仇视西方人。而大明的狼兵,则在月池的“钞能力”激发下,早已摩拳擦掌,准备拿人头去领赏。两军士气极为高昂,又有熟悉地形的马六甲军队为指引,有强大的火器装备做依仗,这是想打输了都难。

  佛朗机人在战舰被击沉之后,不得不选择放弃,狼狈逃窜回茫茫大海之中。马六甲城最终重归苏丹马哈茂德沙阿的掌握之中。可他眼见满目疮痍的城池,也忍不住潸然泪下。只赶跑了贼寇,远远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悲愤。

  谷大用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同情道:“苏丹的心情,咱家何尝不知。只是,这泰西国度众多,个个视我们如肥肉。如不团结一心,怎能阻止他们东来劫掠。还有这海上逃亡的倭寇,如不杀尽,我等百姓何以安枕。陛下万寿节将至,苏丹不如亲往北京去一趟,以便共商大计啊。”

  这已经不是谷大用第一次劝说他去北京了,马哈茂德沙阿的眼前一一闪过明军庞大的舰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高昂的赏金,至此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哽咽道:“如不依靠你们,我们还能靠谁呢?只是,我们遭到这样的重创,恐怕无法献上足以匹配陛下身份的礼物……”

  谷大用道:“哎,我们要是唯利是图之人,又怎会助你复国。心意到了就够了。再说了,苏丹的效忠之心,不比什么都珍贵吗?”

  马哈茂德沙阿大为感动。有他作为表率,诸多苦于海盗的藩属国,也选择一起到京来朝拜。

  着各色衣裳的外邦人,各地的大商人齐齐涌入京都,他们带来了详细的海图、技艺高超的工匠、各色的良种以及有关西方的情报。比起金银,这些更配被称作无价之宝。京城也因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热闹非凡。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举目望去灯火辉煌,一片祥和。

  月池独倚危楼,俯视着繁华的街景,曼声吟道:“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1】”

  她偏头道:“时人言说,今日万国来朝之景,比太宗皇帝来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刘,你怎么看呢?”

  刘瑾咽了口唾沫,他暗自嘀咕道,他能怎么看,他敢怎么看,他只能努力拍马屁打马虎眼:“如不是您拖住东南士族,使他们陷入内乱之中,无暇南顾,我们哪来这么多的军饷,打赢了这场大胜仗。今日的盛况,离不开您的辛苦筹谋啊。”

  月池道:“是吗?可我如今获得的报酬,却不足以匹配我的功勋。

  刘瑾极为圆滑道:“都是一家人,分得太清楚了,岂非是伤了和气。”

  月池冷笑道:“他在算计我,逼走贞筠时,心里可没想过什么一家人。”

  刘瑾心一跳,果然来了,他道:“那是一门好亲事,她的性命至少无恙……由此可见,皇爷始终还是想着您的。”

  月池讥诮道:“想着我?我看未必吧。你的主子,你还不了解吗?城府极深,工于心计,他比谁都清楚,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要是贞筠死了,反而会让我更难忘怀。所以,她必须好好活着,活着才能跟我离心。”

  “他选在此时动手,也是早有筹谋。他知道,我等这个机会等了有多久。整整二十年啊,爬上高位,才能手握大权,手握大权,才能左右局势,不至于被这个三方钳制的体系绞杀,反而能破开一个大口子。【2】他笃定我不会在大计将成时从中作梗,所以才敢肆意妄为。他是精明过了头了,精到让我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刘瑾一时寒毛直立,他道:“可现下绝非动手的良机啊。有道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您就算为了眼前的大好局势,也不能在公事上动手啊。”他们宦官好不容易迎来了腾飞的机会,可不能再被内斗毁了。

  月池蹙眉道:“那你说怎么办?”

  刘瑾道:“您有事,可以冲他……自个儿去啊!”

  月池的笑意缓缓浮现:“这可是你说的。”

第389章 百辟虔心齐稽首

  可你为什么永远都像小时候一样任性呢?

  刘瑾了然,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呢。他虽然见惯风雨,可因为太过心心念念,反而落入了圈套之中。

  他长叹一声:“打蛇打七寸, 治人先治心。说得就是这么个道理了。不过, 话说在前头,咱家可不会再掺和你们这档子事了。”

  月池道:“你连报酬都不听, 就要一口回绝么?”

  刘瑾呸道:“福气再好,也要有命享才是。”

  月池道:“老刘,你还是怕了。”

  刘瑾苦笑一声:“谁能不怕呢?你难道不怕吗?”

  月池静静地望着他,刘瑾撇撇嘴:“好吧,那对这样的你来说, 应该有不下一百种方法,把他逼得发疯才是, 何须借助外力。”

  月池眉宇似笼上烟雾,她心知不必在这个人老成精的老太监面前掩饰:“这就是不平等关系的悲哀,这其中夹杂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不得不注意分寸。”

  刘瑾腹诽道,这就是你找上我的原因,让我这个可怜的老仆人帮你想想,有什么既能叫他狠狠吃个教训, 又不至于闹得不可开交的法子。

  他眼中闪过精光:“何须向外寻找软肋,你只要自己病一次就够了。”

  月池一愣, 刘瑾的目光又在她身上打了个转,他道:“不过你现在看起来好多了。也是,那么多太医、医女围着, 无时无刻地盯着, 就是只有一口气也该救回来了。”

  月池很快明白了他心中所想, 她冷笑道:“只有傻子,才会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那就没法子了。”刘瑾摊摊手,他半真半假地叹道,“谁叫人家会投胎呢?我们即便心里不舒服,也只能忍着。家和万事兴嘛。”

  月池抬眼:“软弱和妥协可换不来和平,换来的只会是得寸进尺。”

  刘瑾一愣,他又有点慌了:“那你能怎么着,你总不能把他打一顿吧。”

  月池似笑非笑道:“怎么不能,只要你肯替我遮掩,别说打一顿,我打他十顿也不成问题。”

  刘瑾:“……”他又想骂人了,他想说,你们能不能消停一会儿,哪怕只消停个把月也行呐。

  六天后,万众瞩目的万寿节总算如期而至了。宫里宫外忙活了这么些日子,太监宫人的眼底都是一片青黑,到了今日都有如释重负之感。大家都想着,今天熬过去就好了!

  然而,替朱厚照更衣的小太监今日明显察觉到不对劲。今日是万寿,又有各国使节来拜,依照礼制需要穿冕服。帝王冕服何其贵重,玄衣之上有日月星辰等纹章,又有大带、大绶,还有玉钩、玉佩等配饰。这一身穿上,份量着实不轻。

  小太监帮他着中单时,不小心触到他的膝盖,就听他嘶得一声。小太监一愣,忙要跪下请罪,却听他咬牙道:“……无碍。”

  小太监们悄悄交换了一个眼神,动作虽然更加小心翼翼,但暗窥朱厚照的脸色,便知他果真不大舒服,可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皇爷自己不提,谁敢叫太医,只能尽力搀着他。

  万寿节,皇帝御奉天殿受朝,宴群臣于谨身殿,后岁以为常。可这次,因着要诸多外国使节来朝,为了彰显上国风仪,自然要比往岁更加隆重。马六甲苏丹马哈茂德沙阿乘坐车马一路行来,见路边彩坊、彩墙、彩廊连接不断,还有以鲜花彩绸结成“万寿无疆”的字样。无数缤纷的装饰,将这条通往皇城的主干道变成了彩色的海洋。

  而在这海洋尽头,是巍峨的午门。朱红色的城墙,金灿灿的琉璃瓦交相辉映,在初升的朝阳下闪烁着夺目的光辉。马哈茂德沙阿此时早已下车步行,他仰头看向飞甍跃瓴的城门,感慨道:“这看着就如凤凰一样。”

  随行的通译笑道:“您这可说对了,午门又称五凤楼。您看它的模样,不是正如朱雀一样吗?”

  马哈茂德沙阿仍仰着头,喃喃道:“像,栖息在神州的凤凰……”

  他随其他使节一起,等候在门外,不多时午门上的鼓声就如雷鸣一样响起。午门两边的左、右掖门徐徐打开,众人只觉一幅壮丽的长卷在他们眼前打开。

  披坚执锐的禁军旗校早已侍立在护道两侧,个个身材高大,威武不凡。然而,叫这些外来使臣更为惊叹的不是这些将士,而是十头洁白的大象。它们洁白如雪,静静地侍立在两旁。在象奴下令之后,大象们各自把长鼻伸出,达成一座桥。

  马哈茂德沙阿等使者虽早已被嘱咐过礼仪,可在亲眼看到这样的情形时,还是忍不住发自内心的震撼。穿过象鼻桥,人就正式入了皇城了。在仪礼司奏执事官,他们在奉天门外。马哈茂德沙阿有心仔细看看这座金宫大殿的全貌,可碍于众人都低眉敛目,他亦不敢多动。直到他用余光瞥到有宦官靠近,他才大胆抬起了头。

  那个身着红衣的太监,正低声询问立在最前几人,接着似是取出了什么东西,又被大家都回绝。马哈茂德沙阿悄悄望去,只见大部分人都是须发皆白,只有一个人看着年纪尚轻。他凝神望去,只见此人头戴六梁冠,身着赤罗衣,更显面如冠玉,神采飞扬。

  他一面看,一面思索,旁边的通译实在忍不下去了,忙扯了扯他的袖子。他这才回过神,通译低声道:“快低头,圣驾将至,那是李尚书!”

  马哈茂德沙阿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李越!

  还不待他细思,耳畔就响起了鞭响。皇帝的仪仗已经到了。人未至,先有钟鼓之声。钟鼓声后,又旌旗猎猎,遮天蔽日。旌旗过后,方有五车并排而来,中央一辆的大辂,竟然也是用象车所拉。两只大象拉着刑制高大的车厢稳步前行,车厢之上以赤金绘制龙凤瑞兽的图案。朱红色的丹陛上,文武大臣依次按班侍立,万邦使节齐齐拜下。这样的阵仗,着实将今日的典礼推上了第一个高潮。

  接着,就是主要大臣与使者的致辞。马哈茂德沙阿局促地发现,使者中又开始卷起来了。朝鲜李朝的使者一张口竟然是字正腔圆的汉话,所述的祝词他虽然听不懂,但是看周围人的神色,也知必是符合大家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