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80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这是他们在流亡途中,为躲避追兵,他装作女子时的笑话。谢丕忆起当时的情形,仿佛隔了一层云雾,他心中既好笑又心酸:“你却没变。”还是一样的开朗体贴。

  不论如何,能再遇,已是他人生之幸。可她怎么会到这儿来呢?谢丕终于从重逢的惊讶喜悦中惊醒。贞筠在浙江为官,就算缺人救援,大可从湖广调,何需舍近求远。她能在这里,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皇爷有意为之。可是皇爷为什么要这么做?

  两人寻了一处雅舍,相对而坐。贞筠长叹一声:“说来话长。”

  她伸手指了指天:“上头正忙着呢。不是忙救灾,而是忙吵架。为什么有这么大一场地龙翻身,总得寻人出来背锅。‘人事失于下,则天道变于上。’那么,是谁开罪了上天呢?”

  谢丕喃喃道:“妇寺之祸,又是妇寺之祸。”

  弄清了事情,那贞筠因何在此的缘由,也就一目了然了。借着天谴的名头,朝臣开始对皇爷发难。号称上天之子的皇帝陛下,在面对天父的震怒时,也不能如过去一样肆无忌惮。可要让他坐以待毙,却是万万不能。他的一把刀困于天象,可还有另一把刀能派上用场。

  谢丕道:“含章。他是用你,去逼含章出面解决问题。”

  他满心无奈:“你既然知道这点,为什么还要来?他们既然敢拿妇寺之祸说事,在此地也必有部署。”

  贞筠笑道:“你是教我抗旨吗?”

  谢丕道:“明面上抗旨当然不成,但是你可以称病啊!”

  贞筠正色道:“然后呢,让上头把女本卑弱的狗屁道理,再次坐实。”

  谢丕一时无言,贞筠道:“别担心,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觉得女官来此必会坏事,我们就让他们睁开眼看看。女子的权力从来都不是靠乞讨得来,厮杀争斗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宿命。”

  谢丕如鲠在喉:“可是,你就这么贸贸然来了,万一有了差错,你叫含章如何安心呢?”

  贞筠缄默良久:“她会明白我的。我从未阻拦她,她也不会阻拦我。”

  京城,明明已经是草木葱茏时,摩诃园内的气氛却是大不如前,甚至比冰天雪地时还要凛冽三分。

  满架荼蘼开得正艳,即便是微雨过后,仍是琼瑶晶莹,芬芳袭人。月池闲适地抿着葡萄酒,猩红的酒液在水晶杯中流转:“开到荼蘼花事了。”

  月池看向朱厚照:“你怎么不说话了,是生性不爱说吗?

第426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

  权倾天下,无人可挡。

  事到如今, 就是最好的角儿,也无法粉墨登场了。这一出《刘阮上天台》到底唱到了尽头。

  朱厚照半晌方道:“你究竟是在图什么?”

  月池失笑,她满怀柔情蜜意:“我们好成这样, 我还能图什么?”

  两个人势均力敌时, 尚能在互相恶心中找到乐趣,如今眼看已经一边倒, 势弱的那方就开始玩不起了。

  朱厚照本是个很冷静的人,即便在北伐途中,得知月池命悬一线时,他也能准确地研判形势,调动大军入大青山追击。可是此时此刻, 他因累月的疲惫,早已头痛欲裂。他的手已因愤怒而颤抖, 怒火即将把他的理智烧光。

  月池轻言细语道:“这可没有道理啊,您觉得事已至此,都是我的过错吗?”

  朱厚照冷嘲道:“你难道还另有高见吗?”

  月池道:“当然。是我让你好大喜功贪权如命吗?是我让你一毛不拔侵吞民财吗?是我让你异想天开获罪于天吗?”

  朱厚照的脸色陡然苍白下来,即使是他,也不敢无视天意,无视天谴。

  月池捧着他的脸道:“这些日子累坏了吧。太祖爷废丞相后,未旦即临朝, 夜卧不能安席。您比太祖更贪,不仅要君夺臣权, 还要君夺民权,您当然要比太祖更累。再这样下去,铁打的身子骨也熬不住。”

  她道:“不过幸好, 您的臣民们, 上至一省的封疆, 下至黔首庶民,都是忠肝义胆,逆来顺受,不敢对君父有丝毫的悖逆之意。这正是您多年教化,取得的成果。如此丰功伟绩,您非但不喜,怎么反而还动起气来?”

  她这一番阴阳怪气,可谓尖刻至极,句句往痛处戳。朱厚照的心脏都似已将爆裂,他反唇相讥:“是啊,正是因心中喜悦,朕才特特给了方氏一个大恩典。”

  女官从进入官场的那一刻,就牢牢和宦官绑定在一起,通过分担责任,相互制衡,早就化为了皇权的拥趸。而这样的结果,显然也是眼前之人有意为之。她要想提升妇女的地位,就要更好地维护他的统治。他是牢牢抓住了她的软肋。

  月池却并不在意,她反而道:“不论你存心如何,我都要感激你,愿意给女官一个机会。”

  朱厚照一凛,只听她道:“所以,接下来我都会依您的意思行事。不过,为了不让你觉得,我是怕了你,我们还得等一等贞筠。”

  朱厚照难掩讥诮:“你是觉得,那群女人,还能在那伙老东西手里过上几个回合?”

  月池正色道:“皇上,这又是我们不同的地方,你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我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在建昌和宁番,女官早已遭遇了多次打击。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叫人心生敬仰,可人性的丑恶也一览无余。

  民间有地痞寻衅滋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谁还在乎男女大妨。女医主动替男子看病,给男子包扎。她们走得满脚血泡,累到双手发颤,可有人却逮住这样的机会发难。获救男子死死跟在女医身后:“你都摸了我了,就得嫁给我做媳妇。”

  他先是死缠烂打,挨了一顿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开始道德绑架:“你不是女官吗,你不是慈悲心肠,说来这儿就是为了救我们吗?老子都为你要死了,你怎么还不救我?那你之前说得都是假话,都是哄我们的!”

  他瘫在地上,疼得呲牙咧嘴,还在唧唧歪歪:“老子现在给你两条路,要么乖乖嫁给老子,要么老子就把你的名声搞臭,说你在这里天天摸男人,看看谁还敢要你!”

  围观的老百姓都在骂他狼心狗肺:“四五十岁的老光棍,去纠缠人家大姑娘,人家还救了你呢,良心被狗吃了!”

  他却不以为意:“关你屁事。有本事打死我啊!”

  谢丕想要出面,却被贞筠拦住。她道:“这点儿事,还难不住她们。 ”

  那名女医就站了出来,她道:“你也说了,我摸了的人不止你一个,凭什么我不嫁给他们,非得嫁给你呢?”

  老光棍眼睛一瞪:“那还用说,你摸我摸得最久,摸我摸得最多!”

  女医掌不住笑了:“还有这么个说法。”

  那人还道她是服软了,他当即爬起来就想搂上去,却不想刚刚靠近,一把刀就架在他的脖子上。他吓得两腿一颤:“臭婆娘,你要干什么!”

  女医笑道:“你不是说,谁摸你摸得最久最多,就是你的媳妇。我正是要成全你啊。”

  她拿刀硬逼着老光棍,当众扒光了衣裳。周围的人看得是既刺激又恶心。接着,她将人逼到了牛圈里。老光棍起先还是涎皮赖脸,后待滚了一身牛粪后,终于也受不住了。一旁的孩子鼓掌叫好:“噢,噢,叫他和牲口在一块!”

  女医笑道:“大家伙都看着,规矩是他定的,谁近他最久,谁就是他的媳妇了!”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老光棍几次想要爬出来,都被侍卫用木棍打回去,围观的孩子也用石头砸他。到最后,竟然真叫他赤条条地在牛圈里呆了三天三夜,他禁不住痛哭流涕,发誓赌咒再也不敢纠缠,这事才算是了了。

  这次杀鸡儆猴,地痞流氓再不敢来纠缠。可惜好景不长,官员之中又出现了质疑之声。这样长时间的露天居住救灾,官老爷们早就熬不住了。可谢丕不回,他们也不敢动弹,所以大家力劝谢丕,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在这儿蹲着也是无济于事,还不如安排工赈,给百姓以银钱,让他们重建建昌、宁番,如此一来公私两便。但贞筠却不同意,她认为,大震虽过,但余震不断,怎可就这样让百姓回去。依照她们观测,必定还有大的余震。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谢丕也问贞筠,这么说的原理为何。贞筠道:“我们养得老鼠,十天前就在不住乱叫,说明大灾要来。而建昌地面塌陷处,水面浮现了油花,这正是地下水震的前兆。”

  “老鼠?油花?”帐篷内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

  “哎哟,这地龙和耗子难道是亲戚,难道龙要翻身前,还会给耗子打声招呼不成?”

  “耗子哪天不乱叫,那是畜生呐。到底是妇道人家,丫头片子,畜生的话也信。”

  “瞎说,畜生怎么会说话。就算畜生会说话,咱们人也听不懂啊。”

  宋巧姣气得脸色通红:“动物的感觉本就比我们灵敏。先时震前,牛羊狗不都有异动吗?”

  女官们继续道:“那水面有油花又怎么解释。如不是地下有异动,水面又岂会泛油呢?”

  一个年轻将官嬉皮笑脸道:“妹子,哥告诉你怎么回事,这乱糟糟的,准是有人不留神把油倒进去了。”

  “我们早早就祭告了名山大川河洛之神,也没得到什么警示啊。”

  “这些天只是略晃了几下而已,甭大惊小怪。”

  双方就此吵了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不肯相让。最后,大家还是把目光投向谢丕。

  谢丕沉吟片刻,道:“再等七日。”

  一直沉默的建昌都指挥使道:“中丞稳健行事,本是好事。可如耽搁太久,恐靡费太过,又生事端。”

  这倒是真正的大实话,这么多官员、衙役、民兵、将士、难民、牲口,那都是要靠金银来养的,即便只是多耽搁一日,消耗也不在少数。朝廷虽不似以往那般抠抠索索,但也不能把钱往水里丢。谢丕今日做主,多等了七日,余震若真的来了,就是抢险有功,可要是余震没来,就是把话柄递给了旁人,八成要挨弹劾。

  谢丕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仍是道:“我意已决。”

  帐中又是一窒。大家还是听从命令,不情不愿出去继续干活。

  四目相对时,贞筠轻声道:“谢谢。”

  语罢后,她又觉尴尬,忙道:“要是真的无事,我会去请罪。”

  谢丕摆摆手:“我也是为自己考虑,这种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然而,乌飞兔走,时光转瞬即逝,六天过去了,别说大灾了,小灾都没影儿。将官怨声载道,说话也是夹枪带棒。就连女官内部也开始自我怀疑:“难道真是我们疑神疑鬼?”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坑害我们,给老鼠下了药?”

  “这不动也就罢了,万一到第八日,百姓回去途中地龙翻身,这岂非要生灵涂炭?”

  纠结、担忧、畏惧搅成一团,贞筠却不能显露出来,白日她镇定如常:“休要瞎想。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旁的事不需我们想,想也无用!”

  可到了夜间,她也难以安枕,大家吃尽了苦头,就是想谋一个前程,要是在最后捅了篓子,惹出了笑话,等于是前功尽弃。她说不定还会连累阿越,政敌又会拿她的事做筏子,那时该怎么办呢?到了天乍亮时,她才勉强睡过去。不知过去了多久,大地便发生了剧烈的晃动。

  贞筠霍然睁开眼,她还以为是在做梦,帐外传来了击鼓声,守夜侍卫在大声叫喊:“大家不要惊慌,切莫四处奔走,大人看好孩子!”

  她打了个激灵,连忙披衣起身,刚出帐篷,就看到远处的山石如洪流倾泻而下,堵塞了道路,顷刻间将山下的村落淹没。人群拥在一起,大家在晨曦中,眺望着家乡。谢丕继续安抚百姓:“大家莫慌,我们都在这儿,总会有法子的,总会有法子的……”

  幸好,先前的布置都派上了用场,未出现人员伤亡,只有一匹马受惊跑出去,现在还没找回来。自此以后,贞筠惊奇地发现,将官们再没以戏谑调笑的口气,和年轻女官们说话。甚至有人还来找她们请教,问还有没有辨识地震先兆的办法。贞筠再三告诫,不可骄横,不必逞口舌之快。她们也不藏私,将从西洋人那里了解的知识,全部倾囊相授。

  暴民打不倒她们,同僚的偏见也压不跨她们,幕后之人眼见无计可施,终于又动起了讹言的主意。

  闲言碎语不知从何处传来:“为什么会余震不断,正是因牝鸡司晨,阴盛阳衰的缘故。只有将她们都撵走了,才能平息上苍的怒火。”

  “你们想想,妇人都会来葵水,那葵水的带子,肯定也丢在营地了,那多晦气呐。怎能不招灾呢?”

  此言可谓歹毒至极,直接将女子的存在打成了原罪。并且,民间本就视葵水如污秽,一旦百姓真信了,后果不堪设想。

  贞筠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彻查。谢丕却阻止了她,他道:“你道这话,我是怎么知道的?”

  贞筠哼道:“还能怎么知道,想是有心人在你面前嚼舌根。”

  谢丕道:“的确是有心人,但却不是嚼舌根。”

  原来,是有人把这话传到族老耳朵中,族老见多识广,一听就知道有人煽风点火,他一面遣儿孙混进去打探,一面亲自求见谢丕来提醒。

  贞筠闻言怔住了,她睁大眼睛:“你是说,他们根本就不信。”

  谢丕点点头,道:“这就是以心换心啊。这下放心了吧。”

  贞筠的眼眶发湿,被调戏、被质疑时,她的心都毫无波动,可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却能让她激荡不已。

  她重重地点头:“必不负所托。”

  至此之后,女官们看顾孤儿,施医赠药,更加用心。她们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仁善立稳了脚跟。

  京中,收到奏报的朱厚照一时默然。月池只是一笑,便起身更衣。

  今天正是刘瑾的九十大寿。他的宅院经多次扩建,如今也颇具规模。月池乘轿而去,远远就听到丝竹笑闹之声。她掀帘望去,只见宅邸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空中花焰如火,纷纷灿烂,尔顷散落又如星陨。门前至今还在围着人群,有小官小吏,有贩夫走卒,还有和尚道士。奇怪的是,刘府的下人也没来驱赶。不多时,刘瑾竟然出来了,他一身蟒袍,腰束玉带,杵着一根沉香拐,颤颤巍巍地走到门前。魏彬搀扶着他,张文冕手捧锦盒。

  轿夫道:“这是在撒喜钱呢。”

  话音刚落,刘瑾就从锦盒中抓出一把红封,当空撒去。人群中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各式各样的吉祥话如不要钱一般往外撒。官员来贺,百姓齐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过如此。

  撒着撒着,刘瑾就眯着眼睛看向月池的方向,他道:“你看看,是谁来了。”

  张文冕这才闻讯看了过来,他大吃一惊:“刘公,是李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