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41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一语未尽,他的嘴里就被塞了一个热气腾腾的馍,月池道:“边走边吃。”

  待他们出了门子,石义文等人方松了一口气,大家面面相觑后,都掌不住笑出声来。石义文也想笑,但他自觉得维持指挥使的威严,喝道:“都住嘴,安可如此无礼。”

  有一个锦衣卫壮着胆子道:“指挥,咱也不是冒犯,只是,这当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呐。”

  这话说得既生动又形象,石义文笑骂道:“行了,还不快跟上。”他心底庆幸,这下可真有救了。

  经这一番折腾,月池连先时的忐忑都忘得七七八八。直走到贡院门前时,看到乌压压的一片人头时,她才回过神。明代科举惯例,入贡院前要先搜身,而负责搜检的监门官多由都司卫所长官担任,亲自查探考生的则是服役的军士。两人共搜检一人,“如有怀挟片纸只字者,即行禀究。”【1】她这次真裹上了三层抹胸,可是下面的……没有就是没有啊!她偏头看向朱厚照,终于到他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朱厚照还以为她是紧张了,他笑道:“别怕,你看这里的军士是谁,他们瞧着比考生还虚呢,哈哈。”

  月池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都是熟面孔,原来由于驿站事件,附近卫所几乎是全军出动,因而也都目睹皇太子的金面。她心下大定,什么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就是了!她甚至还听到两个人窃窃私语道:“我莫不是眼花了。”

  另一个人则抽了他一下:“你一个眼花就罢了,难不成我们都眼花不成,还不快去禀报总裁老爷!”

  他们刚要走动,朱厚照便咳嗽一声。就是这轻轻一下,使得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监门官恨不得当场晕过去,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既不敢叫破朱厚照的身份,亦不能直接撂挑子不干,正手足无措之间,就见朱厚照丢给他一个不耐烦的眼神。他心下一沉,只得咬牙唱道:“仔细搜检!”

  可谁敢仔细搜检他们,月池只觉身上被轻轻触了几下,那两个军士就似见了鬼似得逃开了。这就过关了?自到此世,罕有这般喜悦之时,她忙跟着朱厚照一溜烟地进去,还对同样目瞪口呆的穆孔辉扮了个鬼脸。

  直到他们进了二门,王总裁才知道自己监考之地混进来了皇太子。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君上,就是总裁也觉一个头两个大。他急忙查阅名册,这才看到了最末两个靠在一起的名字——朱寿,李越。这显然不是太子一己之力能做到的,原来是这么个奉旨出京!王阳明定了定神,众目睽睽之下拦人已经来不及了。他立刻派人将他们引到考场最边角处的号房,然后亲自巡查。

  月池对他们之间你来我往充耳不闻。在看到对面空无一人时,她已然彻底放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之中。这是她唯一的一次机会,毕竟下一次,她再找不到太子亲自陪考了不是。

  明代科举典制,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每题限二百字以上;第二场试论一道,限三百字以上,诏诰表内科一道,判语五道。第三场是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也限三百字以上。而三场中,第一场最为重要,取士基本是看首卷。

  月池仔细一看,试题第一道就是《论语》中的一句——“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是说为臣之道,臣子需以仁道侍奉君主,如果君主一意孤行,就当辞官不做。月池暗叹,竟然碰上这种题,真想看看朱厚照的脸色,可惜他在旁边的号舍看不见。月池只走神了片刻,便重归于题目上。第二题是《学记》中的名句——“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之谓时。”这是说教学之道,在恶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约束禁止,这便是预防法。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这就叫做合乎时宜。第三题出自《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这是说上位者虽心存善意,但未得实化于行,得到验证,百姓并不信服,亦不会听从。下位者,虽然心存善意,但没有尊贵的地位,百姓不会相信,亦不会服从。

  这三道都是曾经练习过的。在弘治一朝,八股的标准是沿袭宋元时的经义文章,讲究“恪遵传注,体会语气,谨守绳墨,尺寸不逾”【1】换而言之,就是严格遵照对儒家经书和注疏的阐释理解,不需要有个性发挥。月池仔细斟酌语句,在草稿纸上书写完备后,再往试卷上誊抄。待到写完时,天光已然昏沉了。虽未到交卷的时候,然月池已经受不住了。虽说对面号房没人,但是她也不敢在这种地方如厕呐。必须要交卷了!她将卷子交到受卷所,登记完毕后,就急急去了茅厕解决生理问题。而她的卷子在装箱后会送弥封所弥封,弥封之后再送誊录所誊录,最后再至对读所对读,对读完毕后才会经收掌试卷官送至内帘评卷。第一场考完,改卷也随之开始。

  这就不是她操心的事务了,她又将注意力集中在下一场上。论的题目出自《汉书》——“议国朝礼乐之制。”在考试前明了主考官的人生态度,的确对考试有极大的帮助,至少能让考生不至于与他的意见相悖而行。月池思索片刻,写下:“国朝礼乐之大弊,一在后儒不明圣学,二在名器擅自假人。老佛之徒,实乃异端,圣学之道,不在外物,在乎良知体悟……”待她写完论之后,恰至午饭时节,食不甘味地将饭硬塞进肚子里,月池即来瞧诏、表、判语。真正身处其中方知,科举取士远不是八股二字那么简单,这其中亦考较了读书人的公文能力。诏、表俱是帝王所发文书,月池常在宫中行走,其中早已烂熟于心。朱厚照就更不必说了,他自个儿就是下达这些的人。至于五条判语的内容,涉及政治、刑法 、经济、 军事等各个方面。答好此题,需熟读大明律。而月池在龙凤店时,为了报复李大雄父子,亦早早就此书吃透。

  她自觉第二场发挥得不错,谁知第三场就遇到了麻烦。第三道题是结合山东省乡情所出。要求列举山东有功名的人物,并回答:“ 诸士子生长是邦, 必有景慕而效法之者,愿陈其实于篇以观尚交之学,毋徒曰: 古之人古之人”。月池不由咬住笔杆,糟了,没压中。她搜肠刮肚半晌,方凑出了一篇。待到发放蜡烛时,才堪堪写完。她检查一遍后,心一沉便交卷。

  三场考完,月池只觉恍如隔世,她终于见到了旁边的朱厚照。太子这下真是面无人色了。王阳明在贡院大门打开后,就要再次截下他们。朱厚照此刻却无聊天的兴致,他直接了当道:“孤去了半条命,才把这三场熬完,你要是敢恶意批改,孤就去敲登闻鼓告御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王阳明:“……我们都是会用馆阁体重新誊抄再批阅的。而且也不是臣一人做主,还有陪考和同考。”

  朱厚照气喘吁吁道:“那你们就认真改,孤又没让你们开后门,你就当不知道不就好了。”

  月池在一旁接口道:“殿下只是读书日久,想试试自己的才学。先生放心,不占名额。”

  一听不占名额,王阳明这才勉强应了。两人回到下榻之处,大睡了两天,方启程回京。关于太子逃课的这些日子,弘治帝给讲读官们的理由是——太子忧心父疾,也跟着病了,还叫了葛太医每日入宫给太子爷瞧病。本以为朱厚照回宫之后,还需给他涂点黄粉假装疲惫。谁知一见朱厚照的模样,这哪里还用装病,人都瘦了一圈了,弘治帝当场眼泪就下来了:“都说了叫你别折腾,你瞧瞧把自个儿熬得。”

  一旁刘瑾更是痛哭流涕:“李公子自个儿倒是精神,怎么把爷伺候成了这样,要是老奴跟着去,定不会让您如此憔悴……”

  月池在一旁凉凉开口道:“正是,我们哪里比得刘公公贴心呐,可惜您改不了这一口清亮嗓,否则还能进贡院陪殿下考试呢。”

  王岳立刻跟着一唱一和:“那即便改了嗓子,以刘太监的才学,进去也只能交白卷呐。”

  刘瑾被堵得一窒,朱厚照忙对弘治帝道:“父皇,别听他瞎说,这是骑马锻炼身子方瘦了些,您摸摸我这腱子肉……”

  说了半晌话,方让弘治帝转悲为喜,朱厚照道:“父皇,您的身子,看起来好多了。”

  弘治帝失笑道:“因着烦心鬼走了,身子也清爽许多了。”

  朱厚照大喜过望,自觉自己在泰山上的一番散财童子没白当,当即笑道:“那您看着我从山东带回来的玩意儿,不是更高兴了。”

  天家父子开始闲话家常,一众闲杂人等识趣告退,月池也一脚深一脚浅地回了家。本以为能好好歇歇,谁知一进门,就见满屋的鸡飞狗跳。贞筠与时春正揪打成一团。一见她回来,贞筠当即喝道:“你总算是到了,我问你,这个泼妇是谁!”

  月池:“……”看来还不能歇。

第81章 潜心拟作宦游身

  太子身边不缺舔狗,舔狗舔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

  时春感觉自己仿佛在梦中。她只是想死前拉一个垫背的而已, 她没有想到,竟然会碰上太子。直到牢房里无孔不入的腐臭占据了她的所有感官,粗重的铁链挂在栅栏外时, 她方瘫倒在地上, 仿佛被抽去了脊梁。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人的兴奋。他们交头接耳,额手称庆。他们如是说道:“太子殿下一定会救我们的, 那些狗官一个都跑不了。”

  “我终于能见到我娘了!”

  “我的儿子……不知道他还好不好。”

  时冬也急急扶起时春,开始畅想未来:“只要我们把冤屈说清楚,殿下一定会替我们做主。那我们就能回家了,我们再去卖艺吧,然后攒钱给你筹一份嫁妆, 再找个好人家把你嫁过去。我呢,我就继续卖艺, 然后再找一个媳妇,生一个大胖小子……”

  时春的嘴里仿佛塞满了铁砂,她的双手不住地发抖,她半晌方开口:“可是,我们杀了人,杀了那么多人,还差点毒倒了太子自己……”

  “可他们都该死!”时冬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大吼, 时春看着他的双眼里闪烁着扭曲的光芒,他摇晃着时春的肩膀, 不知是在说服她,还是在说服自己,“殿下一定能体谅我们, 对吧, 对吧!”

  时春很想附和他, 很想说出一个对字,可到最后,她什么都没说出来。如果太子真有心宽恕他们,他就不会派人把他们关进牢房里。果不其然,在经历过重重审问后,处斩的旨意就来了。在所有人哭天抢地,开始喊冤之时,传旨之人就细说了太子的恩典:“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刺杀太子,论罪更是当千刀万剐,夷灭九族。”

  在“欣赏”了一番他们面上绝望到极致的茫然后,这位老爷方继续道:“但殿下怜悯你们,被逼无奈,又是不知者不罪,故而大发慈悲,免除你们家人的罪过……”

  “真的不会牵连我们家人吗!”时春听到同伴狂喜地追问。

  老爷不耐道:“殿下金口玉言,岂会有假。并且,还会免除你们家的债务,允许你们的尸首还家。”

  这下,就连时冬也发出了满足释怀的喟叹。哭声渐止,取而代之的是山呼千岁,感恩戴德。时春也跟着叩首,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至少爷爷还不用背着债务去死不是。他们乖乖地坐在牢房里,吃完喷香的断头饭,就像鸭圈里的肥鸭,等着被拖出去宰杀。

  时春看着时冬离开,心知他永远不会再回来。可她心中却没有半分的痛苦忧伤,她知道,他们马上就要一家团聚了。谁知,轮到她时,她没有被带到法场,却被带到了一间屋子里。婢女们拽着她,将她打结的头发一一梳顺,将指甲缝里的污垢全部清洗干净。她开始挣扎:“你们干什么!”

  那婢女啐了她一口:“别给脸不要脸了,你走了八辈子的狗屎运了,知不知道!不想被拖去砍头就别吱声。”

  时春心想:“我难道还怕死吗?”

  她挣扎着跑了出来,连衣裳都没来得及穿。谁知刚刚出门两步,就被守护在这里的锦衣卫拿下。她听到有人在她头顶说话:“李公子,就这么一个丑娘们,没得污了您金玉一般的人品。要不还是杀了算了。大同婆姨,泰山姑子,扬州瘦马,杭州船娘,这些随便挑一个,哪个不比她好。”

  她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回答:“她比较合我的眼缘。”

  周围发出了低低的嗤笑声。时春低头看自己,干瘪的身躯,黝黑的皮肤,和满是茧子的大脚。她也想笑,这人是瞎了吧。她刚如是想到,身上就是一重。他把衣衫披在她身上,接着在她耳畔低声道:“想不想再多杀几个狗官?”

  时春一怔,他已经不是被她挟持之人了,她身上没有任何被骗的价值。就为这一句话,她顺从地起身,跟他来到京城,接着进了这家小院,对上了眼前这个疯婆子。时春呸了一口,如果不是不想打女人,她早就被打死了!

  月池抱着活蹦乱跳的大福,终于将这两个女人分开。她们一人坐在一边,都气鼓鼓如河豚。

  月池长叹一声,她的头隐隐发痛,她揉揉怀里的狗子,对贞筠道:“你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贞筠抬头不敢置信地看她:“就为我打了她,你居然这对我说话!”

  月池叹道:“不是为她,我要入朝做官了。”

  月池语罢,开始连声咳嗽。贞筠忙替她倒水,月池摆摆手示意无事,又继续道:“而你,也要学会做一个官夫人。”

  贞筠心头一颤:“就像我娘那样,外出交际,主持中馈?”

  月池微微颔首:“兴许比你娘的事务还要复杂,你爹是提学御史,而我是东宫近臣。”

  贞筠既忐忑又敬畏地看着她:“你会成为比我爹还大的官。”

  月池温和地凝视她:“如果你想,你也能成为诰命夫人。但你得付出极大的努力,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

  贞筠深吸一口气:“我觉得现下就挺好。你难不成指望这个泼妇替你主持家事吗!”

  时春恼火地看着她:“放屁!”

  月池扶额,她的头越发沉重:“安静,听我说完。”

  两人又重哼一声,互相别过脸去。

  月池强打起精神,她拿起纸笔,画了一个表格:“你不能乱收礼,也不能不收礼。你不能不回礼,但也不能都回礼。礼物的厚薄,回礼的时辰,都需要仔细考量。”

  贞筠听得蹙眉:“可我,我根本……娘还没有教我这些……”

  月池道:“放心,还有时间,会试过后,我们才会正式走动。在这之前,我会给你找个先生。”

  贞筠大喜,随后又疑道:“这种事还有先生?”

  月池微微颌首:“当然不是和少傅一般专职教学。我打算将你托给李阁老之妻,成国公朱仪之女——朱夫人。”

  “什么!”贞筠霍然起身,“那是阁老的夫人!不成,不成,我、我太笨了,一定会丢脸的,她怎么会愿意教我……”

  月池以手支颐,她只能靠这样勉强维持身形:“你已经读了很多书了。比起那些大字不识的太太,你要聪慧明达得多。朱夫人一定会愿意的。”

  只要她保持对朱厚照的影响力,李阁老必定愿意维持与她的紧密联系。而她也需要靠上文官之首与文坛领袖这棵大树,在大明官场真正扎下根。朱夫人是武将勋贵出身,又是李阁老的第三任妻子,怎会不与他在政治上保持一致?

  月池又道:“当然,交际不是让你去打好关系。你只需要做礼尚往来,都不得罪即可。关键是要收集消息。”

  贞筠一头雾水:“消息?妇人之间除了闲话家常,还能说些什么。”

  月池语重心长道:“关于姓名,官职,家世,同学,同榜,我都能获取足够的资料。但是这都是明面上的,私下的人情亲厚,不就得看妇人之间了吗?”她们不同于自个儿老奸巨猾的丈夫,说不定会漏出一星半点。

  贞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月池勉强笑道:“行了,去准备行头和礼物吧,白日你同朱夫人学,晚上回来教她。”

  “什么!”贞筠尖声道,“我还要教她。”

  时春也是一脸嫌弃:“我不学,什么玩意儿,我还有事问你呢!”

  月池道:“都听话。七日一考较。若她不成,你可罚她,但我只问你。”

  贞筠闷闷地走了,月池又看向时春。时春咬牙道:“老娘可不是你老婆,别指望让我听话!”

  月池道:“是,你比老婆还低一等,名义上是妾。”

  时春一时面色如土,月池又道:“我并没有折辱姑娘的意思,只是只有这样,才能救你。”

  时春对着她的明眸:“你想我帮你杀人?”

  月池沉吟片刻:“可以这么说。你要将你所知的漕运情况,悉数告知于我。”

  时春警惕道:“你要作甚?”

  “杀贪官呐。”月池悠悠道,“不过在那之前,得先让某人去试试水……”她还没狂妄到一上来就对国之命脉动手,敢做这种事的,唯有太子爷。

  这样想来,目前她手中的王牌其实就只有一张,就是太子本人。为了用好这张牌,她得让朱厚照更加信重她。但她不能像刘公公一样,刘瑾用声色犬马吸引着这个轻狂少年,指望他离不开享乐,因而就会离不开他。可太子身边不缺舔狗,享乐而已,除了他之后,还有别人能找乐子。舔狗舔到最后,只会一无所有。而王先生已帮她指明了出路——揣摸人情,中人肯綮。朱厚照最想要的是什么?月池喃喃回答,是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她就先静观其变吧,顺便好好养病。这一次外出,可将她累得不轻。

  而太子目前就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碰到了绊脚石。乾清宫中,刘大夏哀叹道:“非是老臣信口胡言,而是,实无合适人选接任漕运总兵官。”

  在听闻如此言语后,朱厚照第一反应是刘大夏在推诿,弘治六年便定武科六年一试,迄今这么些年过去,一个兵部尚书,难不成连一个得用的人才都找不出来,摆明是不希望漕运大权旁落。他挥退了刘大夏之后,开始自己梳理武将的材料。这一看下去,太子爷当晚就一夜未眠。

第82章 政尔良难君臣事

  快来人,殿下流鼻血了!

  洪武爷担心掌管兵权的武将对皇权形成威胁, 非但大肆屠杀功臣,还禁开武举,给天下的理由是——“析文武为二途, 自轻天下无全材。”可实际原因为何, 明眼人都心知肚明。不得不说,他老人家的设想全盘成真, 甚至实现得过了头。如今,武将岂止是不能威胁皇权,朱厚照咬牙,一群纸糊的老虎,还能威胁谁?!

  他的父皇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 不但正式开设武举,又允许普通士兵根据军功擢升将官, 还要求地方各省向朝廷推荐将才。他本以为这至少挽回了一些本朝的军队颓势,毕竟他眼中京师三大营还尚有几分勇武在。然而,他手里的这些材料告诉他,一切都是他的错觉,他甚至连一个能平定漕运混乱的武将都找不出来。

  地方军队更是糟糕透顶,就连一群乌合之众的流民,他们也需围剿数月, 还比不上李越一通瞎话。天下怎会有这等无能的废物!他想到了早年在父皇面前说下的豪言壮语,扶持武官, 打压文官,就觉脸上火辣辣的发烫。可现今局势如此,就算那是一坨烂泥, 他也得把他们扶上墙。

  不同于太子这番咬牙切齿, 将手中大批人事记录移交出去的刘大夏则是难得自在快活。虽尚是金秋时节, 可这位年迈的老尚书却早早穿上了夹袄,拥着手炉在庭院里赏月。素月冰轮高悬天际,银辉皎皎之下天空地净,只觉心中亦是一片澄澈。刘大夏本以为今日能安闲一日,谁知又贵客上门。来人正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

  杨廷和入门见此情景,不由笑道:“东山公真是好雅兴,倒是不谷打扰了。”东山是刘大夏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