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杲杲出日
在这样的氛围下,谢瑾不免也多饮了几杯。
王贻之的长兄王定之,娶了谢瑾的侄女谢蕴,因此,他虽然与谢瑾年纪相仿,却与表弟郗途一样,都是谢瑾的侄婿。
更何况,谢瑾与王定之的父亲平辈论交,又处在侍中这样的位置上,是以王定之一直恭敬地执侄礼。
此时此刻,作为一家之主,王定之亲自送参加完婚礼的谢瑾出门,恭敬地扶他上了牛车。
正要放下车帘时,却听倚在车壁上的谢瑾缓缓开口。
“今日见七郎1腿脚似有不便,不知是何缘故?”
王定之大惊失色,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前日雪天路滑,没留神摔了一跤,跌伤了腿。”
谢瑾抬眸,深深看了王定之一眼,道:“那便好,我还以为是七郎对这桩婚事多有不满,因而故意受伤,想要拖延时日。”
王定之额上沁出了冷汗:“怎么会呢?叔父和族中长辈苦心为我家筹谋,七郎自是感激不尽,怎会有意拖延?”
谢瑾慢悠悠地理了理衣袖,眼看王定之额上的汗水越来越多,才沉声说道:“七郎与公主的婚事非同小可,此事既然已成定局,便当以大局为重。不可再为了儿女情长,闹得家宅不睦,朝堂不宁。”
王定之唯唯应诺:“这是自然,这是自然。”
“世家子弟,受了族中的供养,便当有报效家族的自觉。纵使不愿在仕途上出力,也不能拖家里的后腿。你且好生看着他,勿要行差步错,以致追悔莫及。”
“是,是,叔父说的是,小侄一定铭记在心。”
王定之躬身退下,车帘垂落,牛车缓缓发动。
谢瑾接过僮仆阿辛递过的茶,叹了一句:“此子不类其父。”
阿辛跟随谢瑾多年,见过不少世家子弟,发自内心地认同谢瑾这句话——王定之此人,与其父王和之相比,简直没有一处比得上。
但王定之再不堪,也是琅琊王氏的子弟。更要紧的是,王定之是自家郎君最看重的侄女谢蕴的夫婿。
因此,阿辛并没有附和谢瑾的话,而是凑趣地说道:“七郎精习书法,颇有乃父之风。”
谢瑾摇了摇头:“差强人意。虽远胜大郎,但不如其父多矣。单是沉溺儿女私情、罔顾家族兴衰这一点,就令人不喜。”
阿辛一边煮茶一边回道:“七郎是性情中人,所以才看重感情。虽说固执了些,但最后还是与郗家离婚,尚了公主,可见是以大局为重的。”
话刚出口,阿辛就忍不住想扇自己一个巴掌——大好的日子,说什么不好?非要提郗家那位女郎?这不是给郎君添堵吗?
要知道,自从那位郗女郎与郎君在荆州闹翻后,这些年来,郎君身边可是一位女郎都没有,也不见一丝半点成亲的意思,天知道郎君是不是还在想着那位郗氏女郎。
阿辛悄悄窥探自家郎君的神色,却什么都没看出来。
反倒是谢瑾在喝了口茶之后,主动把话头引到了郗家。
“郗氏女郎毕竟是郗司空的孙女,况且又是无辜之人,此番到底是委屈了她。待风头过去,你提醒我一声,寻一个人品相貌均佳的旁支子弟,给她牵一段姻缘。”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明日让郗途过来一趟。”
谢瑾这段话,与其说是讲给阿辛听,不如说是逼着自己做出表态。
桓氏势力尚未完全翦灭,他不能也不该与郗归有所牵扯。
更何况,郗岑郁郁而终,郗归不知会多么恨他,只怕再也不愿见他了。
阿辛点头应是,内心却是不以为然,他宁肯相信王家七郎休了公主,都不信自家郎君会给郗家女郎相看夫婿。
谢瑾并不清楚阿辛的腹诽,就算知道了也无暇在意。
不知道是不是饮了酒的缘故,他闭目假寐,脑海中却不可避免地浮现出郗归的身影。
谢瑾沉浸在这幻影中,迟迟不愿睁眼。
他是已故太常卿谢怀的幼子。
谢怀原是中朝的琅琊王掾,永嘉乱后,琅琊王率众渡江,谢怀也在其中。
后来琅琊王摇身一变,成了晋元帝,谢怀也在江左领了丹阳郡尉一职。
彼时琅琊王氏把持朝政,谢怀兄弟兢兢业业做官的同时,并不争权夺利,而是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
除了夭折的孩子外,谢怀共生了七子八女,其兄谢昆则养大了六子十一女。
这些孩子渐渐长大,又各自成家生子,几十年间,便将谢家生成了一个枝繁叶茂的大家族。
而他们的姻亲,则遍布朝野,共同护持着谢家的繁盛。
谢瑾是谢怀最小的儿子,自小便聪颖异常。
江左门阀势力错综复杂,家主的能力,往往能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衰起落。
因此,世家大族在选择下任家主时,往往不以嫡支旁支、年长年幼作为限制。
在谢家,这一准则的结果是,谢瑾弱冠之年,便成了族中公认的下代家主。
那时还是桓阳专权的日子,世家大族为了表示交好之意,往往会让自家子弟从桓阳幕府出仕。
彼时谢瑾之兄谢亿任西中郎将,总揽藩任之重,却因北伐大败而遭黜废,沦为一介庶民。
谢瑾为了家族,只能放弃隐居的打算,自东山出仕。
而他出东山后的第一个职位,便是征西大将军桓阳的司马。
郗岑那时也自桓阳幕府出仕,他任散骑侍郎一职,与谢瑾多有往来。
此人聪明颖悟,颇善义理,又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十分对谢瑾的胃口。
于是,公事之余,谢瑾与郗岑常常相聚饮宴。
郗岑是难得的少年英杰,早年就名满江左。
谢瑾之父谢怀在知道两人的情谊后,便生起了结亲的意向。
他让谢瑾帮他转交给郗岑一份手书,言称有意为孙女求婿,不知郗岑意下如何。
时下有句“娶妇低娶,嫁女高嫁”的俗语,指的便是世家之女往往嫁入高门的现象。
昔年郗岑祖父郗照为女求婿,便是给丞相王引去信相求,最终将女儿高嫁到了琅琊王氏。
而谢瑾的父亲谢怀,曾为谢瑾之兄求娶诸葛徽之女,却因门第不如诸葛家,而被言语犀利地拒绝。
郗岑的祖父位列三公,父亲虽醉心黄老,却也有南昌县公的爵位,又任临海太守一职。
因此,郗家虽然人丁单薄,门楣却是不低。谢怀有求婿之心,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郗岑读罢来信,却并没有接受。
谢瑾也不奇怪,他正要客气几句岔开话题,却听郗岑接着说道:“我虽无意娶妻,却有个待字闺中的妹妹,不知玉郎1可有定亲?”
即使已经过了很多年,谢瑾再次想到郗岑这句话时,依然会感到心颤。
荆州的日子是多么好啊,在那里,他与郗岑是惺惺相惜的挚友,与郗归是心心相印的爱人。
只差一点点,他就可以与郗归成婚。
然而,他们之间,在错过了那个机会后,便拉开了天堑。
第10章 前缘
即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谢瑾还是清晰地记得他与郗归在荆州沁芳阁初见的情景。
他知道,无论再过多少年,自己都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幕。
沁芳阁是郗岑为郗归营建的赏景之所。
阁外佳木茏葱,奇花灼灼,又有翠石叠嶂,清流曲折。
阁身飞楼插空,雕甍绣槛,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高临于花木石泉之上。
自阁上俯而视之,可见清溪泻雪,石磴穿云,落花浮荡,水流潺湲。
那一日,谢瑾跟随郗岑,出亭过池,穿花度柳,来到了沁芳阁外。
郗岑用手肘碰了碰谢瑾的手臂,示意他抬头看向前方。
谢瑾依言照做,猝不及防地看到一个身着鹅黄、莲青二色直裾的娇俏女郎凭栏而立,巧笑娇娆,顾盼生辉。
对郗氏女郎的貌美,谢瑾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郗岑年少之时,便有面若好女之称。后来虽蓄了美髯,却仍可见面如凝脂、口若朱丹、眼如点漆的风采,再配上他那卓荦不羁的性情行止,令人不能不打心底里赞一句雅范风流。
然而郗氏女的丰姿,竟是更出其兄之上——那倚栏而立的女子,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修眉联娟,瑰姿艳逸。
只一眼,谢瑾便生出古人“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之言诚不我欺之感。
后来二人相恋,常于沁芳阁一带赏景游玩。
一日游园归来,郗归犯懒,倚在谢瑾怀中。
谢瑾一面轻抚郗归柔顺光泽的绿云俊发,一面回忆初见的情形。
郗归戏笑道:“这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当日便想,这世上竟有人,能立于我阿兄之侧,而不逊色见羞。君与我兄,一为匣中玉,一为宝剑锋。”
说罢,郗归直起身来,在谢瑾唇上,留下一个带着美人香的轻吻。
谢瑾心下大乱,为郗归的逾礼,也为自己的放纵。
他循规蹈矩地过了二十年,从未见过如郗家兄妹这般视礼节如无物的人。
谢瑾一直以为自己会娶一个端庄持重、知书达理的闺秀为妻,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做谢家的宗妇。
可自从第一眼见到郗归,他脑海中所有关于未来妻子的想象,便都化作了一个具体的形象——郗归。
然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美好的日子终究不长久。
郗归会因喜欢他而不拘俗礼地亲近,却也会因不想嫁他而毅然决然地离开。
谢瑾与郗归第一次争吵,是在一个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夏日。
第11章 割席
那天,郗归在谢瑾书房练字,谢瑾则在回复一份来自建康的家书。
他提笔写道:“大郎,和之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
——大郎是王和之之子,又并无过分的地方,你为何如此不喜他呢?
郗归看到这段话,一脸的不可思议:“王定之愚钝不堪,丝毫不类其父,成日里只知道信奉天师道那些愚弄世人的妄语。既无文彩,又不通庶务,更兼性情傲慢。我即便是他的表妹,也不能昧着良心夸他,你竟然能写出这种话?”
谢瑾苦笑着说道:“我有一个侄女,与王定之订有婚约,孰料二人相见之后,她便一意悔婚,坚决不愿出嫁。她不能说动家中长辈,便寄信给我,可我又能如何呢?”
上一篇:不可或缺的灵魂
下一篇:逃荒:我靠美食交换系统极限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