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这话说得很是顺耳。
郑太后眉头舒展开来:“哀家也是这么想的。哀家是太子嫡亲的祖母,自然是一心向着他。可恨王丞相他们那些人,背地里说什么牝鸡司晨,着实可恨可恼。”
姜韶华一脸的同仇敌忾:“娘娘嫁进皇室几十年,是姜氏一族当之无愧的主母,为儿孙操心劳力,是天经地义的事。娘娘不必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郑太后嘴角也翘了起来:“你这丫头,倒是会说话,句句都说进哀家心坎里了。”
“哀家也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个孝顺孩子,一心守住你祖父留给你的家业。放心,有哀家给你撑腰,谁也奈何不得你。”
姜韶华感动得红了眼眶,伸手紧紧攥住郑太后的手:“多谢伯祖母。”
半个时辰后,太子一脸凝重地来了。
姜韶华起身告退,郑太后却道:“哀家要和太子商量如何处置卫将军一事,你不是外人,平日也是要上朝的,留下听一听。”
郑太后拉拢人心的手段,一套借着一套。
姜韶华面上露出感动感激,却未一口应下,而是看向太子,等待太子的首肯默许。
太子心情阴郁躁怒,阴沉着脸略一点头:“皇祖母说得没错,韶华堂妹留下听听无妨。”
姜韶华柔顺地应了。
接下来,郑太后低声指点太子如何处置卫将军,如何借势弹压王丞相一党。太子专注聆听,不时点头。
姜韶华没有出声,就这么静静听着。
手段无非就是那么几样,大造舆论声势,暗中授意御史上奏折弹劾,再由太子亲自出面施恩……
在场的三人心里都清楚,王丞相此时倒不了,也倒不得。太子要平稳登基,要慢慢熟悉接掌朝政,都离不开王丞相。只是,太子容不得王丞相欺压到自己的头上来。
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本分。
……
卫将军被关入刑部大牢,刑部戴尚书亲自问审此案。
戴尚书素来唯王丞相马首是瞻。在众臣看来,戴尚书定会想法子包庇或减轻卫将军的罪责。却未料到,戴尚书呈到御案前的奏折竟十分严谨犀利。刑部给卫将军列出了十大罪责,加起来足以灭九族了。
姜韶华心中哂然,私下向太子进言:“王丞相这是要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卫将军头上,来个壮士断腕,自己便能从这一潭泥沼中脱身。”
太子目中闪过冷意:“卫长风确实该死。不过,罪不至九族。砍了卫长风的头,卫氏族人流放边关。”
卫将军既未叛乱也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只罪在无能,损兵折将打了败仗失了平州。灭九族确实太过。这样处置,就平和多了。
这样也是对王丞相释放一个“到此为止”的信号。
眼下,朝廷以平州战事为重,还要筹备新帝登基典礼。实在禁不住更多的混乱动荡。
太子亲自在刑部送来的奏折上写下批复。
戴尚书松了一口气,王丞相也舒了一口气。一直提心吊胆的安国公,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杜将军之死,导致平州大败。王丞相一直在令人追查杜将军的死因。安国公自问行事隐秘,然而,这世间从没有真正的秘密。举凡做过的事,都会留下隐秘的痕迹。
一旦被查出真相,被关进刑部大牢等着被砍头的人,就是他安国公了。
万幸王丞相的人什么都没查出来。万幸王丞相急着洗清自己推卫将军出来做替死鬼。万幸万幸!
众人心照不宣之下,卫将军一案进行得十分顺利。
这段时日里,臣子们联名上了第三回 奏折,声势浩荡地请太子殿下登基。太子殿下终于松了口。众臣大喜。
第303章 饥民(一)
礼部很快选出了最近的吉日,就在两个月后。
从太康帝咽气的那一天开始,数十个女红精妙的绣娘,每日忙碌八九个时辰赶制龙袍。除了龙袍,新帝登基大典还有诸多需要准备的东西。内务府和礼部都忙得脚不沾地。
太子登基后,还有太皇太后的册封典礼,李太后的册封典礼,另有太妃们的册封典礼等等。
姜韶华默默算了一下时间,她还得在京城再停留四个月。也就是说,到了七月,她才能启程回南阳郡……
“郡主,我想回我们的王府了。”陈瑾瑜在姜韶华耳边低声唏嘘:“以前我对京城十分好奇,对宫廷朝堂更是敬畏。如今来了看过了,只觉心累,还是早点回去吧!”
姜韶华哑然失笑:“怎么就心累了?”
陈瑾瑜撇撇嘴道:“整日你争我斗,为了一点小事也能吵得不可开交。官员们忙着争斗,低头当差做事的少之又少。比我们南阳郡可差远了。”
姜韶华收敛笑容,轻叹一声:“党争之祸,其实众人心里都清楚。可人人都有私心,都想争权夺利,谁都要争个高下,不愿后退。”
“我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真正掌控南阳王府。每年花半年的时间去巡查诸县,让臣子们都一心做事。”
“京城是大梁政治中心,人心之复杂,是南阳郡的十倍百倍。想将这么一群人都捏成一条心,谈何容易。”
“不过,这都是太子面临的难题,轮不到也无需我来操心。我此次进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无需再节外生枝。”
是啊,郡主已经露了锋芒,进了朝堂,哄住了郑太后,成了太子心中能干厉害又忠心的臣子兼堂妹。将来太子登基,郡主背靠大树好乘凉,能稳稳守住南阳郡便可。
其余的浑水,不蹚也罢。
陈瑾瑜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贼眉鼠眼地盯了姜韶华一眼。
姜韶华故作没察觉。
陈瑾瑜果然忍不住,低声笑道:“我看小公爷和王四公子都对郡主格外关注。”
郑宸和王瑾都是太子伴读,每日伴在太子身边。姜韶华每日进宫走动,几乎日日都见到太子殿下,自然少不得和郑宸王瑾打照面。
郑宸不时的注目,王瑾时时的凝望,都落在陈瑾瑜眼底。
姜韶华神色未变:“还有几个月,我就回南阳郡。他们有什么心思,和我无关。”
这倒也是。郑家小公爷和王家四公子,都不可能入赘南阳王府。
陈瑾瑜有些遗憾,转念一想,南阳郡里还有一位不显山不露水却无比重要的崔公子哪!
“你又在胡思乱想什么。”姜韶华笑着瞥一眼过去:“我只想治理好南阳郡,让南阳郡的百姓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成亲这等事,几年之内我都不会去想。你别乱琢磨。”
陈瑾瑜嘿嘿笑了几声:“我什么都没说,郡主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
姜韶华笑着白她一眼。
身高力壮的秦虎匆匆走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启禀郡主,亲卫一营秦统领写了信来。”
姜韶华略一点头,接过信迅速拆开看了一遍。
看完后,姜韶华目中闪过笑意,对陈瑾瑜道:“去备笔墨,我要写一封回信。”
汤家分了三路卖粮,秦战孟大山刘恒昌,各自领了五百亲卫随行护粮。推广粮种一事进行得还算顺利。
秦战在信中提及北方饥民众多,一升米就能买下一家人。“……我们南阳郡地广人少,亲卫营也缺人手。末将想趁机买一些人。也算是给饥民一条活路。希望郡主应允首肯……”
姜韶华提笔写了回信,在信中肯定了秦战的想法。不过,此事不能张扬,一定要低调进行。
再者,此事也得和陈冯两位长史商议。招来的饥民送到南阳郡后,要往何处安顿,都得仔细安排。
姜韶华又给陈长史冯长史分别写了信,另外还有孟大山和刘恒昌。亲卫一营已经行动起来,二营三营也别含糊了。
……
几日后,陈长史和冯长史便收到了郡主来信。
姜韶华去了京城后,陈卓和冯文铭一个掌管人事,一个掌管银钱内务,各自忙得不可开交。明明都在王府里,有时候竟是几日打不了照面。
收到郡主的来信后,冯文铭抽了抽嘴角,额上的皱纹都快夹死苍蝇了。
冯长史拿着郡主的书信,气势汹汹地去寻陈长史:“郡主的信你瞧瞧。”
陈卓不动声色地接了信:“郡主给我也写了信,说的是招纳饥民一事。以我看,这是一桩大好事。”
“我们南阳郡十四县,只有三个上县。其余要么中县要么下县,百姓人口数量不足。换在平时,谁愿抛家舍业地来南阳。现在北方饥民遍地,正是吸纳人口的好时候……”
冯文铭瞪了一眼过去:“这道理谁不知道。关键是买了饥民回来,就要先养着他们。等他们开荒种田收了粮食养活自己,少说也得一两年。你有没有算过,这一两年里,要花多少银子消耗多少粮食?”
“郡主要推广新粮,要养亲卫营,要养着南阳军,还要顾着粮食不够吃的几个县。这些通通都是要银子要粮食的。”
“现在忽然再多那么一批饥民出来,我从哪儿变出多余的银子和粮食来!”
冯文铭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恼,口水都喷到陈卓的脸上了:“我是王府长史,不是天上的神仙。不能眨眨眼就变出银子和粮食!”
陈卓淡定地用袖子擦了一把脸,然而耐心安抚老友:“你先冷静,别急着发火。招纳饥民的事,对南阳郡是长远的好事。慢慢做便是,又不是一下子多出一万人两万人来。”
“再者,我们南阳郡今年全部种上了玉米红薯,等到新粮大丰收的时候,便能养活三四倍的人口。招来的饥民也不是白白养着,让他们开荒,让他们种地,还可以让他们去挖铁矿去养马。”
“总之,方法总比困难多。”
第304章 饥民(二)
陈卓很清楚老友的脾气。发牢骚归发牢骚,却不会真地阻拦这桩好事。等絮叨过了,还是会绞尽脑汁地想法子。
果然,冯文铭愤愤说完后,沉思了片刻又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慢慢进行。”
“秦战那个混账,要是不上点缰绳,天都敢捅下半边。我得立刻写信去叮嘱他,一定要挑选身强力壮的饥民,日后种地也好,招募进军营送去挖铁矿都行。”
尽量招募成年男子,吃几天饱饭就能当用。
事实上,在荒年里,能熬过饥荒活下来的,本来就是成年壮丁居多。最先饿死或在逃荒途中死去的,多是老弱妇孺。这个事实令人心酸唏嘘,也无法更改。
南阳王府不能一味做善事,招纳饥民流民,是为了壮大南阳郡。从这个角度而言,冯文铭的决定没有错。
陈卓却道:“账不是你这么算的。如果照你所言,只要成年男子,老弱妇孺一概不要。就会错过许多真正的好男儿。”
“再者,郡主要的是充实诸县人口。男子太多了,没有家口,时间长了,容易滋事,也很容易再变成流民四处逃窜。还是有家小的更好,有妻有母有儿的男子,心中有牵绊,反而更可靠做事也更勤勉。我们也能放心用人。”
冯文铭想了想,不得不承认陈卓思虑得更周全:“也罢,这信由你来写。记得嘱咐一声,招纳的饥民不能太多,一个月最多送回来一批,一批最多四五百个。”
陈卓心想老友你真口是心非,一个月一批,四五百个。三个亲卫营就是一千多人。照这样的速度,半年下来就能招纳上万饥民。南阳郡的人口就能多一成。
“好,我这就去写信。”
陈卓忙着写信,冯文铭一头扎进户房,拿出厚厚的账本和惯用的算盘。手指在算盘上拨动得飞快,就如弹奏一首美妙的乐曲。
天色渐晚,签押房里的光线不够明朗,专注于算账的冯长史无暇起身。一旁的汤有银默默起身,去点燃两盏烛台。
屋子里陡然亮了起来。
冯文铭精神一振,头也不抬地吩咐:“你过来。”
汤有银立刻上前:“冯长史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