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23章

作者:流水成觞 标签: 穿越重生

  不过,为了能更全心全意投入学习,吴桐还是坚持按着高三时间,正常上课补课,只不过,别人上的是高三的复习课,她是自行研究进阶数学,附带穿插着一些大学物理,力学、热学、电学

  她的重心依然在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是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的支柱。

  她和李教授互换了联系方式,对于一些艰涩的重难点,吴桐不用再向以前翻来覆去,挖掘蛛丝马迹的生肯,遇到难点儿,可以找李教授请教。

  每一次的请教,都让李轶生感叹,教导天才学生的震撼畅快。不用翻来覆去的讲,稍稍提点一下,人家孩子就立马反应过来,还能举一反三,理解得再深刻透彻不过。

  而吴桐的学习进度,更是让他惊叹。几乎是三两天一本书,随着吴桐知识体系的建立完善,她对这些知识点儿的理解,越发的容易,少有能被困住的地方,专研速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快。

  李轶生本以为寄过去那一批教材,至少能让吴桐研究到大学正式开学。但是凭着他目前在吴桐咨询问题察觉到的进度来看,顶多能支撑到年后吴桐到京大学习。

  吴桐的

  天赋让他赞叹,但更让他侧目的,是吴桐的学习态度,认真痴迷,仿佛为数学而生一般,从未因为自己目前远超普通人的成就和进度,有过偷懒放松。

  按说像她这样,已经直接保送京大了,她完全可以放松些,享受半年的假期,直至后半年入学。

  这样的学习态度再配上那样的好天赋爱迪生说过,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好的天赋,成功都要从努力开始。

  京大这次真的挖到宝了!他越发期待年后,吴桐的到来,将会给京大带来多少的惊艳!

  大年除夕,在一家三口的期待中如期到来,今年的年夜饭,吴敬业主厨,金渝为辅,好好地整治了一桌,想让吴桐把喜欢的菜都能尝到。

  过不几天孩子就要出远门,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可能一走就是几个月,他们和孩子从来没有分别那么久过,即使是心里不停的做建设,舍不得还是舍不得。

  两人越发珍惜和孩子的团聚时间,工作能在单位解决就尽快在单位解决,能早点儿回来,就早点儿回来,一切都为吴桐让路。

第53章

  任务

  今年少了回村拜年的流程,知道吴桐过不几天就要出发去上京,大年初一,一家三口到金家拜年贺新春,金永庆就把孩子留家里住住。

  桐桐大多是在楼上和金鑫一起学习,他家也没什么外客,可以让孩子好好清静清静。过了初一二,吴家又该不安静了。

  闺女那边的住处,到底小了些,迎来送往少不了打扰桐桐。孩子不在家,也好应对些。

  吴敬中要定初六送吴桐去上京的票,安顿好吴桐,他再连夜赶回来上班,实在来不及,就和单位请一天假。因着吴桐优异的成绩,知道他年后要送孩子去上京学习,局里领导特意打招呼,让他尽管把吴桐照顾好。

  多少年了,新城这样的小县城,居然出了吴桐这样优秀孩子,还是他们局成员的孩子,农业局的领导,觉得自己在外面说话,都能骄傲的大点儿声。

  不过,吴桐不想让爸爸这么辛苦,据理力争了自己一人去上京。

  “这边你们肯定会把我送上车的,车是直达的,我中途又不会下车,去到那边,我问过李老师,有直达学校的公交车,李老师说是会接我去京大,爸爸,真不用你来回折腾!”

  李老师特地问了她年后启程时间,提前特别要求,订好票一定要告诉他,他去接,这样的周到负责,实在让人感激无法拒绝。

  和李轶生教授联系多了,越发熟悉,吴桐不在用教授这个官方称呼,而是直接称呼老师,基本确定,如果,李老师不介意,入校后,李老师会是她的指导老师之一。

  “桐桐,你爸要上班时间不方便,我送你吧,店里我少去两天影响不大!”金源在一边道。

  桐桐小时候幼儿园入学,小学入学,中学入学,每一次入学,他都亲自去送了。这次可是远去千里到上京学习,九月就要读大学了,他更不能错过。

  “小舅,你别添乱,回头九月天暖和,你带着全家送我报到,我都没意见!刚好,我们还能一起在上京到处看看!”吴桐头大,一双父母还没安抚好,小舅还要冒出来凑热闹,按下葫芦浮起瓢呢!

  “我都这么大了,也跟着出行几次,该知道的注意事项,我都知道的,可以独立行事的。你们就放心让我自己去吧!”

  “听桐桐的吧!”最后,是金永庆拍板定案,通过了吴桐的决定。

  孩子这么优秀,老实说,他们都没想过能养出这样优秀的孩子。桐桐的优秀,是源于她自己的努力,不是他们多优秀的培养。

  以后孩子可能还要走得更远,他们会逐渐变老,与其把孩子交给其他人不放心,他宁愿现在狠狠心,培养锻炼桐桐的独立能力。现在最起码是在国内,治安还是数得着的,北上路途他们还能拜托乘警帮忙照看下。

  之前他们都没想到孩子会出国,但是不出意外,今年夏天,桐桐就会出国比赛,就是有带队老师,人在国外,以防万一,桐桐也要有把自己照顾好的能力。

  爱之深,则为之考虑长远!

  初六中午,提前早早吃过饭,金源开车,和吴敬中把吴桐送到隔壁颍州市飞机场。他们订了下午两点半飞上京的机票。

  吴桐一拍脑袋,倒是忘了,这里就有个距离家最近的机场。

  她本来是打算坐火车的,这里直达上京的火车班次有很多,买个卧铺,早晨六点半的车次,十个小时左右到上京,差不多是下午五点前抵达,火车已经是现在比较方便的出行方式。

  现在高铁只是最繁华的城市有普及,中原省会的高铁,吴桐记得,要两年后才会开通好像,现在还在建设中。

  中原机场在商都,来回一趟八九个小时,太折腾。

  到了颍州机场,吴桐才发现,这里历史还挺长远的,31年建立的,建国后经过修整扩建,又重新复航。颍州到家也就一个来小时,以后回家方便了。

  前世记忆中,收入有限,出行飞机是少有的选择。现在学习是好了,有了些小小成就,生活经验这方面依然欠缺,却是比不上生活经验丰富的爸爸和小舅。

  吴桐的行李,除了带走的书是她自己做主,其他则是家里人筛了又筛,选了又选,装了两大行李箱,这还是怕吴桐太费力,才把行李箱数量限制在两个,行李箱是他们特意选的四轮万向轮拉箱,可以推着走,轻便不费力。

  要不是考虑到上京的冬天比家里还要冷,金渝和徐美凤都考虑少带点儿衣服,冬季衣服实在太占地方。

  “天冷要加衣服,一定要按时吃饭,不要学得忘了时间。想吃什么,不要怕花钱,在学校里买。实在买不到,打电话回来,我们给你寄!”搭火车送过去也可以的。

  临行前,金渝和徐美凤一遍遍的叮嘱着。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孩子从没长期在外生活过,他们怎么会放心?

  “爸爸,小舅,我进候机室了,你们回家路上注意安全,估计你们到家,我也差不多到上京了,落地后给你们报告!”

  一到机场,吴敬中金源哥俩带着吴桐办理了登记手续,兑换了登机牌。他们两个也基本没怎么做过飞机,不过出差还是接触过,哥俩摸索研究,顺利把手续办好。

  预估着快要到登机时间,吴桐相继抱了抱爸爸和舅舅。

  “我会尽快回家的!”深入研究的路上,求学远离规避不了,但她可以常回家,她会好好挣奖学金的,让回家的花销跟不上她挣钱的速度。

  “下个月上京车展,小舅去上京看你!”

  金源摸摸吴桐的脑袋,感性的快要冒出眼泪。怎么就那么快,之前还抱在怀里的小娃娃,已经是超过他肩头的大姑娘,到了长出翅膀飞出家门求学的年纪。

  “好,小舅,我等小舅带我吃好吃的!”她能有用得着家人的地方,才是家人的高兴,吴桐笑着给小舅留下任务。

  果然,金源立马格外振奋。

  “好,没问题,你等小舅去上京请你!”

第54章

  不负

  经过两个小时的机程,下午四点半,吴桐顺利抵达上京首都国际机场。给家里发了平安落地的讯息后,她从T3航站楼出去,就见到了等待的李教授。

  “李老师!”吴桐笑着招招手,推着行李箱快步向前,“新年好!麻烦您大过年来接我了!”

  “新年好,终于又见面了,吴桐!”李轶生朗笑着迎上前去,接了吴桐手里的一只行李箱。“有什么麻烦的,回头再过几年,指不定老师想接你都不一定有机会!”

  这是预祝吴桐功成名就,有人抢着为她接送机。

  “谢李老师吉言,不管怎么样,我都是你的学生呢!”

  说着话,李轶生带领吴桐找到了他的车子,稳重大气的黑色,车标是大众的典型,至于什么系列,请恕她对车子基本没研究,只认识几个常见的车标。

  “我先送你到学校认认门,然后带你吃个饭。”回去的路上,李轶生和吴桐说着安排。

  放假的大首都,是难得能体会到的交通畅通。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也不过才花费三十来分钟就到达。

  “这是咱京大的标志门。”李轶生特意从正门进学校,给吴桐介绍:“这里曾经是元培先生题字的匾额,咱们学校迁入燕园后,52年应学生会请求,由主

  席同志亲自提笔上京大学,放大后制作成了现在的匾额!”

  上京大学的光辉历史,从步入这个门开始,是短时间很难讲完的辉煌,九月开学,吴桐也要成为一名京大人,认同感归属感从现在开始培养。

  吴桐往车窗外看去,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坐东朝西,风格古朴、庄严典雅,浓浓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

  吴桐很喜欢大概两年后,因为一件特殊案件,京大有位校长的发言,“你是京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京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京大替你赔偿!”

  这样的维护和霸气,记忆里的她,曾感慨过,想必身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会很安心吧!现在,她也即将要正式成为这个学校的学生,今时今日,要进入这个曾经向往的圣地学习。

  看着那蓝底描金北京大学四个大字,轻笑从她唇边划过,回报不负努力,进入京大,她达成了觉醒前世记忆,改变的第一小步。

  真正踏入这做曾经没敢想的学校,吴桐觉得,她还是挺高兴的。李轶生把吴桐送到了勺园研究生宿舍,“这是周老师帮你申请的,勺园博生生宿舍!”

  大学开学没那么早,不过吴桐提前做过沟通,校方放假之前已经安排好吴桐的住处,招生办的周老师对今年他最大的收获很有印象,特地帮吴桐申请了好住处。

  博士生宿舍可以说是京大条件最好的学生宿舍,这一片是优秀直博生住的单人间,房间不大,但是有单独卫浴,生活设施很方便。

  公共厨房里还有冰箱微波炉等一些简单的电器,这里的宿舍,一般研究生,都不太好申请的。

  “多谢老师们费心了!”吴桐很感谢。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老师们为她默默操心这么多,真得是多有麻烦!

  “哈哈是你自己足够优秀,打动了周老师。这要谢谢你自己,选择了京大,我们这些先一步的京大人,可不得让你好好感受下京大的人文情怀嘛!”怕吴桐有什么心理负担,李轶生笑着解说道:“不然,周老师想为你操心,也没机会不是!”

  虽说煮熟的鸭子跑不了,但是发自内心认同京大,和勉为其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儿,作为高校老师,他们再清楚不过。

  吴桐这样的学生,他们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够对京大的归属感更浓。

  宿舍里,靠里摆放了一张单人床,旁边还有书架书桌,被褥床单都是基础标配,吴桐大致看了眼,休息条件都能满足,没看到需要她添置东西的地方,

  认了门,帮吴桐把行李放进宿舍,李轶生又带领吴桐先去吃饭,也没特意去别的地方,就是勺园食堂,让吴桐认认平日里吃饭的地方。

  “现在京大还没正式开学,大多数教职工和学生都在休假中,不过,学校为留校学生用餐方便考虑,校园食堂大多数也就春节那几天休息或者轮班,现在基本都在营业,给留校师生供餐。选择挺多的,不用担心吃饭问题。

  咱们现在去勺园餐厅,这是个打牙祭不错的选择,距离这边宿舍楼最近!”

  京大的食堂还是靠谱的,手艺不说万中难寻,但就学校食堂来说,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勺园餐厅,很多毕业生都会在这里聚餐,举行谢师宴之类的,可以称得上美味这个评价。

  吃过饭,吴桐取出家里准备的两盒茶叶笑着递过去。

  “李老师,这是我们省的特产申洲毛尖茶,产地距离我家不远,就在我们隔壁申洲市。这是我舅舅特别去产地弄到的,给您尝尝,和上京这边的茶,有什么区别!”

  申洲毛尖在中原省还是很有名气,他们那,附近待客大多用的都是毛尖茶,只是根据家庭,所用茶的品级不一而已。

  金源交友不少,还有些优质老客户要维护,每年特别会在采茶季专门去产地采买不少上等毛尖。他在产地交了个兄弟,家里就是浉河那边,家里就是经营茶园的。

  “回头您喝着好了,我回家的时候再帮你捎带。我小舅年年都去产地,渠道保质保真,还是特别正宗的!”

  这次想着吴桐到上京,劳烦人家教授老实多有照顾,一家人心存感谢,又赶上过年,就像给老师们准备些新春礼物。

  别的东西不好拿,刚好茶叶也文雅,就特地给吴桐装了些特级毛尖,留着她礼敬老师。初来乍到,吴桐也不太知道这边的规矩,不太好直接登李教授的门,也就不多拘礼,当面奉送了。

  “你的心意老师收到了,下次可不许这么客气了!”李轶生嗔怪了一声,到底是把礼物收下,大年底下,孩子的一番心意,回头他让爱人准备些方便的吃食,给这孩子送过来,若是学习的时候饿了,能垫吧垫吧,这个年纪的孩子,正长身体呢!

  他家那小子,比吴桐也就小了两三岁,这两年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回家就像饿狼一样,什么都想往嘴里塞。

上一篇:开局一盘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