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第230章
保证
褚恒元语气坚定,自信的宣导,作为科研部的负责人,国内有这样的重大技术突破,他的骄傲自豪,都化作勇往直前的坚信,蕴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声声宣导报告中。
他是忠实的马列主义思想者,此刻也不由得,感谢天耀中华,天降紫微星,中华辉煌崛起,就在眼前!
他们中华科研有吴桐,规划有陆骁,两位顶尖天才联手,造就了如今让他们看到的那一份宏大规划,给了中华,无可替代的远景。
“我去哪位神仙下凡搞得神迹?咱们大中华科研工作者牛牛啊!”有那性格急切的,在褚恒元确认后,不由得就是一声惊呼。
若不是突然意识到,这场会议,还有长老作陪,恐怕粗口就要破口宣泄而出。
这是他们极度震颤的表现!
果然,是一套技术,一套划时代的新技术!
刚才第一时间灵敏抓住重点的大佬,也不由在心中暗自感叹,有了这套技术,相当于中华有了源源不断的矿藏补充,还是容易开采的露天矿那种,中华资源,正如褚部开口第一句预兆,进入了资源新时代。
“厉害啊!”
“哪位同仁?这不声不响,简直是平地一声雷,让我们都是懵着的!”
一声声感慨在会议室响起,大家都不由自主的环视打量,想要看看,研究出这套神仙成果的神人,有没有在会议室内!
要说国内搞材料的,最顶尖几位,都在与坐之中吧。国内还有更秘密战线?
只有极少数,接触过N24双向高能材料的大佬,这会儿不由得心有猜测,不会,又是那个孩子做出来的新成就吧?N18,这个命名风格,和N24如出一辙。
如果是她,那就更让人期待了!特别是,参加过吴桐两次立项研讨的几位,更是无限感叹。
隐隐的视线,向成华南师徒看去,小章的神情和他们一样,应该是还不曾知情,老成的表情,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们都激动,兴奋,老成貌似是喜悦和高兴占大多数,不像是他们初闻的感觉!这个老成,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真是人老有福,找了个那样绝代的神仙幼徒,简直躺赢,幸运的让人艳羡!
成老含蓄的偷乐,他家吴桐就是厉害,看这群人,一个个,可不就像没见过世面的一样。
嗯,的确是没见过这样的世面,他可以暗爽,却不能嘲笑这些人,是吴桐带来的进步,过于惊人了!他初次看到的时候,饶是见证了吴
桐一次又一次惊人奇迹,不还是一样震撼嘛!也没比,在场现在诸多人好到哪里去。
所以,他并没有可以嘲笑他人的资格。
“技术展示到此,我们进入会议下一项议题,投产落地实施计划!”褚恒元看了看长老,得到默许,再度翻页,进入今天第二重大议题。
这才是今天会议真正的重点,好的技术成果,必须要用起来,用在助力中华之上。
提到投产落地实施,一众人就热闹起来,意见纷纭了。
你一句我一句,最终由前排一位资深院士开了口:
“这样牛的技术,我们必须大面积推广,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新型能源时代的福利!制备成本低了,全国人民在燃气消耗费用,将会有个大幅度减少。!”
“我建议,我们先试点推广。全国铺展目前不现实,我们虽然有技术,但是无论是垃圾的运输管理,深度回收厂房的建立,燃气制造后的销售推广海水淡化处理厂的设计,北调工程计划路线图,提取分离生产线的搭建我们都需要一步步积累经验。
同时,我们也能通过燃气的销售,进行获利,我们也可以获取辐射推广的资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我建议,暂时先选择试点城市,进行初次大型投产落地,积累经验,再以点到面,逐步辐射全国!”
“比如说,垃圾处理深度回收,以及重污染水源治理我们就可以先以上京做试点,初步尝试,积累丰富经验后,全国辐射推广。海水转化处理,我们也可以在津市或者齐鲁临海区域建立工厂,先行摸索积累经验。
如果超绿净水膜的技术稳定,产能跟得上,那么我们还可以着手自来水厂的接管改造,从源头开始,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生产线模式成熟的话,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实现可移动净化处理生产线,从而可以对目前污染水源,河渠。
湖泊进行清理换水,还我们当年河溪清澈如许的自然水源状态!进一步遏制目前淡水资源被污染,日益枯竭的现状!”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个有效建议,被讨论确定,罗列淮左投产实施计划中的一二三顺序步骤。如何投产,如何制备生产线,如何建造流水线自动化大型处理工厂各位工程和机械方面的院士,也纷纷给出了具体的意见,甚至用于接受了给予他们的研发任务。
“我们务必会竭尽全力,力争在本月内全部研发制备完毕,下月第一时间可以进入首次落地投产运转!”接到任务的各位行家,看到一种人万分期许的眼神,预估下最快完成时间,坚定地保证着。
“我们现在开始做上京垃圾站点统计,推广垃圾分类,每日各类垃圾产生量的数据统计汇总”
“我们会做好贫矿资源统计,矿产生产线规划对接好贫矿提取分离计划生产线设计和筹备,确定地点进行实验”
“我们会做好全国水资源统计情况,统计目前各水厂情况,规划好水厂改革计划”
一份份工作被安排下去,领取工作的与会者都神色坚定,陪坐次席的长老认真的听取完,轻轻颔首道:“在座各位,都是国之栋梁,一切就拜托你们,此次工作事关重要,我们是必要以最快速度攻克,高效做好推广工作筹备。也请各位,都做好保密工作,这是我们的重大科研成果”
第231章
联合?
“是,长老,我们必定全力以赴,使命必达!”所有与会人员齐声坚定保证,为中华荣耀,他们必定会战斗速度攻克任务。
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攻关完成,他们如果连这点儿外围辅助都做不好,要他们还有何用?如何能对得起他们肩扛的荣誉。
最后一项议题,项目初步启动资金,伍拾亿预算,毫无疑问,批复通过。会议中,决策传达最新定案,成立归属中-央直辖管理的新型资源集团,中华中源集团。下辖资源回收再利用机构,新水务及超滤净化生产机构,海水淡化及北调工程管理部门。各项责任明确划分,清晰明了,不虞越线。
只是在归属主管,有了些争议。
肉眼可见,这个集团是个能金蛋的金母鸡,资源、水利哪个部门,不想把这个项目并到自家部门门下。
不过,一番各抒己见的角逐,最终,还是以科研部胜出为主导,暂时获得主管权力,其他部门辅助,毕竟,核心技术,是提交到科研部拿出来。
但是,并不是这个项目的所有收益都归属于科研部门处理。初期启动资金,是由排头这几个涉及部门共同出资。
很快,第二场核心会议召开,此次参与人员,仅有几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几位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方面的大佬,这几位大佬,将会成为中源集团研发部支柱,辅助中源集团的设施改进制备工程。
细致的讨论了一番具体实施安排,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大家排排坐,分果果。褚恒元也没废话,直接宣读决策:
“集团产生利润初步分配,一部分用于集团发展,项目运营拓展,一部分用于科研经费支出,此外中源集团将拿出百分之五股份作为研发人员个人奖励,这百分之五永不稀释!同时,她也将是我们此次立项总指导!”褚恒元最后宣导,拍板定案。
虽然,对于给研发人员百分之五永不稀释的股份,让一众人咋舌,不过,想想人家研发出来这样堪称奇迹的成果,上面重金买马骨,他们没意见,只是为上面的大手笔艳羡罢了。
“这套成果是哪位大神仙搞出来的?老褚,这么神秘,我们都没资格知道吗?”资源部门的老大好奇的看向褚恒元,他们按理说,权限应该是国内数得着的,老褚还用研发人员代指?“当然,如果不方便说,也无妨,我们知道规矩的!”
他就是想知道,是哪位大佬,回头提前拜拜门,抱抱大腿,若是日后能单独给资源部门些技术支持,那不是美极了嘛!
这几位都是核心中的核心,不是兼任的集团管理者,就是支柱科研人员,日后少不了和吴桐打交道。吴桐的信息,预防大面积外泄,但是内部人员,就没瞒着的必要了。
“大家都不陌生!”褚恒元笑着看向成老,“京大骄阳,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者者,成老高足,吴桐!”
“果然不出我所料,老成,你这运道,真是让人艳羡!”机械工程方向的万院士不由发自内心艳羡道,他这是第三次参与吴桐的项目立项了吧。一次比一次惊人,一次比一次重大。有个这样的好弟子,老成这腰板,挺得多直溜!
“老成,你不分享分享,这样的好徒弟,是怎么找到的?”他们也想找到这样的好徒弟,他也不贪心,非要比得上吴桐的优秀,一半也行呀,一半吴桐的能力,都能赶得上老成的开山大弟子小章院士。
“嘿嘿孩子争气,都是吴桐争气!”成老不贪功,“都是吴桐一手研发的,我没帮得上什么忙,投产策划,是请陆骁帮忙操刀的,我就是沾了两孩子的光。”
是吴桐啊,这就不意外,上面会这么大手笔奖励了。着实是吴桐之前,也给国家一项又一项成果,上面这也是想切实留住这样的顶尖人才。
当然,也有首次知道吴桐在材料上的科研成果,不过到底是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还是能做到的,他们为国家有这样的顶尖人才高兴。
“之前我们有陆骁,现在又有吴桐,我们国家后双剑在手,后继有人!”这是所有人的无限感慨。
“老成,我没记错的话,陆骁和吴桐两人擅长领域没有太重叠的版块吧,他俩联手,基本都是大动作,褚部,要不让他们组个团,高尖端的攻克,还真是要他们这样的好人才好脑子!”
万院士一拍脑袋,目光灼灼兴奋地道,越是品味,越是觉得,这个建议真得不错,这两人基本都是自主立项研发的状态,若是强强联手,国家一些举步不前,目前难以攻克的硬骨头,是不是就有了希望,他们国家是不是能加快超车立足国际前列的步伐?
“说不定,可控核聚变也能搞出来点儿新进步呢?”可控核聚变永远还差五十年的魔咒,不止笼罩海对面,中华目前也一样的举步不前。
若是他们集中国内最顶级的科研人员去攻克,是不是会有惊喜,不用再痛心的往联合那边每年送巨额经费,只为跟上世界向前进发的战车?
“万老,这个建议,我们会征求两位意见!”褚恒元这次再次见到两人联手做出来的规划,也闪过这样的念头。
只是,能不能这样组合,还要看这两位都可以称一声大科学家的年轻人的意愿。
毕竟,一个团队从来只有一个领头人,他们都是自己掌控项目惯的人,分区域协助目前是很出成绩,但是真要是搁在一块,会不会有其他争端?
毕竟,天才都是骄傲的,谁也不会服谁!两个都是他们科研界的无限希望,可不能把他们的才能,用在内耗上,这个损失,使国家不能承受的心痛!
还好,这两位都不是目中无人
的性子,性情在顶尖人才行列,算是比较平易近人的。还是有一定组合希望的,他们尊重两人最终的决定。
第232章
中源
议题明确,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领命尽皆开始着手施展安排。
中华中源集团悄无声息挂牌成立,伍拾亿启动经费拨款入账。紧接着从上到下的,联动成线的各种动作开始执行,几大项目同步开战筹备。
经费虽然哗哗的在燃烧,选址,工厂车间设计建立,机器研发设计制备,垃圾的处理方式改革一切都在仿佛不经意间改动着,又没有引起外界过分的注意。
只有,经手的人才知道,中华是在酝酿着什么样的变革。
而这一切的发起人,吴桐也没闲着。她是在老师回来后,知道上面的决定。对于上面的回报,吴桐感动于心。
她起初,只是想要一些自由科研经费。
但是,国家给她的,却是比她预期的还要多。科研经费单独拨付,每年定额给与她自由研发。此外,若是有重大项目,还可另行申报研发经费。
可以说是,她想到的,没想到的,上面都为她考虑到位,这样的照顾,她如何不感激!
国家从不亏待为国家付出的人,她的付出,上面都看在眼里。
吴桐本就用心于科研,现在,更是把这事当做重任去跟进,不负总指导这份职责。
N18和超滤净化膜、蜂巢强氧结晶的制备,扩大化的详细制备工艺,吴桐进一步做了精进完善。很多仪器,不是放大了就完事,各种细节都是决定成败的要点儿。
既然做,那就做到最好,吴桐全力把扩大化制备工艺推敲的尽善尽美,可以立即用来投产那种。只这一项工作,就又耗费了吴桐整整一周的时间。
完善的制备工艺,由安全部门护送,移交正式成立的中源集团核心团队。但是,吴桐并不算完全能闲着,因为不仅仅要完善细节,还要回应指点着,中源集团核心团队攻克大型制备仪器遇到的难关。
吴桐是第一研发人,这其中涉及的问题,也只有吴桐最清晰明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给出解决方案和详细指点,助力大型生产线制作团队尽快落地制备设备。
成老虽然没有交接完材料学院研究所的事务,但本身,他从去年下半年的研发任务,重心就逐步转移到辅助吴桐完成一项又一项重大项目研发,以及反复试验,摸索其中原理,看看在此基础上,能否研发出新的东西。
吴桐的研发理论也给了他深深的引导,他在吴桐研发T4钛铝合金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延伸钻研,三月里发现了一种特殊铝合金制备方案。这种铝合金,质量轻,强度也不错,耐腐蚀,耐氧化等优秀表现,航空航天甚至航海船舶都能用的上,也算是他没有尸位素餐,依旧还算有用的表现。
只是略微可惜的是,他到底比不上吴桐的数学模型转化功底、以及材料推演的天赋。这种铝合金,只能说是相较于目前的材料还算优秀行列,并没有吴桐设计研发,也是这种铝合金用来演变的基础母材料T4新型钛铝合金那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
搁以前,要是能够研发出来这样的材料,都够他浮一大白,好好庆祝的。
只是,见识了幼徒吴桐出手即领先世界,很多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级材料,他这眼光也养刁了,往日在他看来还挺不错的材料,现在都成了遗憾,这也是个哭笑不得的幸事。
虽然很遗憾,他没能做到那样的顶尖,但是,国家有能做到那样极致超越的人才,还是他徒弟,这感觉,想想就倍儿神清气爽,振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