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水成觞
成华南不急着报出去,他先把材料分子专利安排注册,省得被人抢先,若是国内的还好,海外的就要被掐脖子了,他是想优中选优,更进一步,不是自大,该有的周到安排,成华南还是老马识途,很有经验的。
安排着重复制备和测试、以及其他方向研发实验工作,成华南准备多收集点儿数据,看看他能不能找到还有更优越的方向。实在找不到,这些数据也不会浪费,吴桐最近正忙,等吴桐稍微闲了,他预备请吴桐帮他参谋推敲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他新的意见。
呵呵至于作为老师找学生请教,丢不丢人?那是有些人境界低了。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反过来指导老师,这该是他们的荣耀。
没有多少真正的老师,愿意没有学生能超越他。他们教书育人,除了传承,更多还是希望,能有新鲜血液填充,推动着科研前进,不然,为什么好学生,自古以来,都是人梦寐以求的!
他从来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比起实实在在的进步,那点儿面子算个什么,不耻下问,这个词历来都是褒义词。
“吴总,N18的制备压差设置”
“可以求取,参考N24z制备工艺,具体压差,设置成运转芯片!”电话响起,吴桐一接起,就是扑面而来的问题,团队时间卡的紧紧,全部走战斗作风,这会儿没人有时间寒暄。
N18的制备仪器是最好解决的一项,因为有N24制备的成熟工艺可作参考。不过,N24也好,N18也好,最关键的就是那一张石墨烯六氧化硅膜,这个最核心的工艺,以及附属设备,是由最核心的军-工厂进行研发制备。
中源集团的使用,已经拨款给对方,下达订单,届时,直接派送相应份额的N18到中原集团的深度回收车间,用在尽量自动化操作的生产线上。这一点儿,同步包括超滤净化膜,也将由这里进行制备,以成品提交。
“吴总,超滤净化膜的制备,要考虑到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您提点下!”
“最重要的是七链二氧化硅的制备,按着工艺流程走,最后沉积附着”吴桐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做出明确回复,给对面明确的制备指引方向。
在机械方面,他们是行家,理论指导方面,他们则是要详细了解吴桐的所思所想,双双合作,最终达成最完美的加工。
第233章
奔赴
“吴总,N18制备仪器落地,今日开始进入正式投产制备,每天能制备”
“吴总,蜂巢强氧制备落地,每天能”
“吴总,超滤净化膜制备工艺消化完成,仪器落地,已进入投产,每天能制备”
“吴总,新型刚才MC-4投产生产线落地,进行投产”
在时间跨步进入五月,上京的天转暖,迎来了夏日烈阳灼热之际,一个又一个关卡跨过,各项制备仪器,制造加工相继加速攻关,研发完成。
同时,其他战线上的工程师们也没闲着,深度回收生产线,重度污染水源处理生产线,海水转化淡水生产线,也都逐一研究成功。
精确的实验验证后,立即进入加大规模生产环节,报喜的消息,先后陆续传来,为这即将入夏的温度再添十分火热的气息,让空气在喜悦的气氛中,更加的灼灼。
中华基建历来是出了名的,工艺成熟又快速,很快,确定好选址,开始投建的工厂一个个竣工,生产线安装到位,也就预示着,中源集团积蓄力量已经满格,准备已经就绪,可以进行最终的检验生产校正,正大跨步,要迈进
入真正的资源新时代环节。
“吴总,深度回收生产线搭建完成,预计两天内完成全部调试,于后日进行真正的开工处理。上京垃圾整理改革已经就位,所有垃圾将会转运到我们的深度回收工厂,进行资源的整理再利用。我们已经做好了垃圾分类加强宣导,并且在进入生产线之前,会再一次分类整理。”
“初期积累已经做好,20号工厂正式投产开机,你来看一下吗?”对面的负责院士邀约道,从吴桐可以说是缔造如今这一切根基的最重要人员,她来亲自见证,将会是最大的圆满。
“您有空,给我远程拍一段吧,我就不过去了!”吴桐婉拒,她出行一趟太麻烦,出现在哪里,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就不再过去。
大型处理生产线,她曾经在推演中已经心有预测,虽然不能当面见识那等的壮观运转,不过凭着一会儿他们传过来的数据,再加上现场视频,她就能有最直观的感受,不需要非当面所见。那天大家都在集中精力,见证生产线投产,让大家尽情释放情绪吧。
5.20日,天气晴,上京的天空,难得的蓝天白云,晴空如洗。
京郊一处看似犹如垃圾处理厂,也是真正的垃圾处理中心内部。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提前设定好的设备,所有来宾已经悄然到场,静静等待。没有过多的表达,随着简单的剪彩仪式后,在主持研发的负责人一声令下,电闸拉下,生产线设备开始运转。
经过筛检的垃圾,在自动运输履带上往前进,进入处理车间,由自动系统加入相应地N18催化,再经过定向特殊的光波衍射经过燃气制备区
所有流程走完后,燃气储存区开始有了燃气聚集,生产线上各个环节的员工,都是绝对可靠并签署过保密协议的。
抽样检测,确认生产线所制备出来的气体,和小型模拟实验一般,真得是可以用于便民生活的燃气。
所有工作人员都不由将欢喜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甚至有人握紧拳头狠狠挥舞,宣泄着心中的异常兴奋。
远处,储存场地上,一堆堆等待处理的垃圾,不再是被人嫌弃的废品,在这些人眼力,那些都是燃气转化的原材料,都是蒙尘的宝,是现成的油田矿脉。
甚至比油田矿脉还可靠,毕竟,国内历来不是油气资源充沛的区域,而且油气资源基本都是开采难度相当大,需要巨大投资成本,忍受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临巨大危险。
而现在,他们有了新选择,感谢超神科技,让这些困扰污染环境的垃圾,变废为宝,转化成便民生活的燃气,相比较油田的巨额投资成本,转化成本简直低到让人感叹的地步。
场地是国家提供的,生产线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姑且算上生产线仪器的折旧费用、人工的费用,以及催化剂的费用,平均到每罐燃气上也没多少,其他成本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燃气推广到市场,必将会对天然气、以及目前的人工煤气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如今,燃气已经普及到农村,天然气还不能辐射到的区域,那更将会是直接替代性的普及。
谁的钱,也不是大水飘来的,有脑子的国内人民,历来都是会计算的。对比性价比,是天然的本能。
当有更合适优惠的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选项,自然会争相追逐,不用过多强调,他们的燃气消耗架构,就会自然而然的改变,从此,让国家摆脱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燃气储存区都再精细的检查,燃气储存罐的安全,绝对不能忽视,二十四小时巡逻监管,任何火星不允许存在”加工中心的负责人,声嘶力竭的一遍遍强调。
所有流程,都顺利完满,最重要的安全问题,同样是要一遍遍强调不多余,不能在这种弱智的地方掉链子。
“安心,安心,我们的燃气储存设备,还有燃气罐体,都是用新型特种钢材制造,还有新型加固涂层二次保险,比传统煤气罐安全多了,上面,已经要进一步推广,只要不是特意从高空抛落,基本不会有爆炸的风险!”现场指导的万院士,轻轻拍了拍负责人的肩膀。
心态上加强警惕是必要的,但是人不可以焦灼,长时间的焦灼,对生产管理并没有益处,他们以后的任务,还艰巨着呢!
说起来新型加固涂层,就不得不感叹,顶尖优秀的人身边吸引的,也都是优秀人才聚集。慕吴桐之名,当时和吴桐合作过的陶然等人,在确定吴桐成立团队,一个个放弃正在做的,或还行,或不被重视的当前工作,奔赴吴桐而来。
新型加固涂层,就是陶然在吴桐超耐高温涂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发,来到吴桐这边,又经过吴桐指点,进而成型的新成果,正好助力新型燃气罐体的制作,确保使用者足够的安全。
第234章
欣欣
陶然这一闪亮成果出现,顿时让几位慕名奔赴吴桐而来的研究员更加确信,自己的决定明智。这不,才多久,他们就率先开张,做出优秀的新成果,还是立即进入投产序列的成果,着实让他们倍加激动。
这个成果的灵感来源于小陶,他们也做了研发攻关工作,小陶和吴总厚道,攻关研究人员,他们都在其中,履历重重增加一笔。
因为是小陶的灵感,所以,把陶然排在第一个研发人位置,他们没有任何意见。吴总做了重要指导,甚至都没有署名,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这种在别的研究所,直接把成果挂在吴总名下,都是正常。
陶然这次占了个先机,他们也得努力努力,做出些方向,才能找吴总求指点,也能做出新成果!
下次,就该是他们带陶然那小子躺赢,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心往一处使,吴总公正,还能高屋建瓴给他们点拨指导,让他们不会困在迷雾久久不出,未来真得是无限希望。
一想到这个可能,一众人都仿佛打鸡血一样,他们羡慕却不嫉妒小陶,吴总公平,每个人都有向她请教的机会,只是,他们还小陶脑子转的快,又刚好赶上先机,率先突破。
笨鸟先飞,他们比陶然那小子再努力点儿,一定也能行的。
吴桐的研究所虽然还没交付,但是团队已经有人奔赴,有人就要有地方安置。不谈京大早就得到上面的指示,给吴桐最大权限内的照顾。
吴桐可是他们京大骄阳,京大的人,吴桐的研究所可是挂了京大之名,若是他们京大袖手旁观,怎么好意思享受吴桐带来的荣光。
他们京大这两年的经费批款,各项正常申报流程,可比之前要受照顾多了。这都是,吴桐带来的影响,把吴桐特聘入京大,京大高层,早就乐得不行。
没等吴桐苦恼,教务处的孙主任就找了上了门,主动谈起,学校在材料学院那边,安置了两间空闲办公室,暂做吴桐的研究团队办公室,直至吴桐研究所交付搬迁,并且提供三套教师公寓,作为研究人员的住处。
吴桐感谢学校的体贴,研究团队办公室这一点儿,是她需要的,就不推脱,有研究成果,只要适合路面的,京大都能共享荣誉。
不过,教师公寓,就算租聘京大的了,按着上京目前市场租金给。算是不占用学校公共资源,毕竟,还有好多青年讲师都是拿着学校的房补,在外租房。
同时,也是她给团队成员的补助,感谢他们,愿意信任她,放弃曾经努力的职位,跟着她从头做起。
上面并没有因为今年已经过去数月,就将之前透露给她的经费消息砍断,今年三个小目标的自由研究经费,已经入账。
这笔研究经费,可用于正常研发支取,可用于团队研究奖励,可用于团队补贴,可用于研究所运营只要是正常使用,都是随着吴同支取的。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有这么一笔自由支取经费,吴桐就可以大展拳脚,招兵买马。
如陶然奔赴她而来的研究员,这几个都是她合作过的,能力人品皆佳。之前合作过的材料研究所,签过保密协议,和吴桐一起做过实验的那批核心研究员,也同步划到吴桐研究所名下,归属吴桐管理。
手下的人多了,需要考虑、处理的事情也就多了。
薪酬、奖金她是请教过老师和陆骁,按着略高于市场和他们之前的待遇给予,不能让跟着她的人只付出不谈回报,那是耍流氓。金钱这个话题很俗,但是吴桐觉得,这是生存必须,并不可耻。
陶然带队做出成果,吴桐再次批了一笔二十万的研发奖励。
“这只是初步的,日后加固涂层的专利费用,也将抽取百分之三十作为你们的永久奖励,其余才会作为研究所的公关费用,只要专利还在使用,还在保护期,这个奖励都会存在的!”
中源集团使用他们的成果,并不是白白使用的,在专利保护期内,每年都会支付一笔专利使用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抵得上他们数月的工资是没问题的,甚至看未来推广,这个费用只会更高。
因为对方用他们这笔专利费用,是根据使用量来支付的。上面那么大的体系,还不会为了这点儿小支
出而耍什么心眼。
“还有这样的美事?谢谢吴总,谢谢吾神!谢谢国家!”以陶然为代表的几个团队成员,不由振奋的感谢道。
他们这才来一个月出头,成果有了,高薪资待遇有了,居然还拿到了二十万研发奖励,五个人分分,一个人也四万,厚实着呢,他们听到这里,就已经耐不住激动,暗赞吴总大气,再次赞美自己,做了明智决定。
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能享受专利费用奖励,按理说,研究所给他们支付了高薪资,支付了研发一切支持,他们是属于研究所的,他们的研究,都是研究所。专利费用什么的,他们从来没想过,贡献给国家,这是光荣的。
但是,吴总和上面都没忽视他们,还给了他们保护期内永久的专利费用分配。陶然五人不由更加感动,恨不能沥胆披肝,为团队和上面奋战终生。
这样的团队,这样的上层,他们真得是福运照耀,能够加入其中!
若不是他们之前和吴总有过合作,有了这一点儿联系,吴总又是初初成立团队,压根就没有他们能加入吴总团队的机会。他们确信,日后吴总的团队只会越来越大,而他们,这一批最先进入的,都将是团队元老。
想到这里,一众人不由又紧了紧飘起来的皮子。他们的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科研一直是个能力服众的地方,日后吴总团队的门槛只会愈来愈高,加入的人只会越来越优秀,若是他们没有足够跟得上团队的能力,只能泯然众人矣,浪费这一份先机。
第235章
向荣
陶然一行五人斗志昂扬的出去,返回自己办公室,继续坐着加固涂层的优化设计,以及摸索新的研究方向,一个个,都是打了鸡血一样,热血沸腾,似乎有燃不完的动力。
成华南看着这一群激昂的年轻人,不由含笑暗赞,年轻真好,他当年,也是这样的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只是那个时候,可没这群孩子现在这样好的研究条件,以及遇到吴桐这样的领导。这些孩子的待遇,以他当年的心态,能让他们羡慕的流口水。
“可以的,吴桐,带团队没有想象中的难吧,看,这不就一派欣欣向荣了吗?”成华南推开吴桐办公室的门,笑着夸道。
高明的指导,厚重的奖励,再加上吴桐自身的人格魅力,性情品质慢慢的,这团队向心力就出来了。
吴桐起身迎出,“我也是赶鸭子上架,慢慢跟您学。尽量让他们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科研人员都不容易,上京居大不易,生存生活问题,对于年轻人压力也不小!”
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80、90都是苦逼的一代,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包括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和生活费用,就业难、工资低等问题。
这些经济压力使得年轻人感到无望和失落,他们需要努力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收入可能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生活成本上涨也对年轻人的经济压力造成了很大负担。
当生活成为负担,再有天赋的人,也没办法专心搞研究。所以,她管理团队的基础,除了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想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尽量无负担,付出有回报的科研环境。
只是不多的付出,公平的规划,一个好的科研环境,也会更容易有结果产出,她还是比较认可,一心换一心这句老话。
“是这样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经济的进步,也着实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在这个浪潮中,如何生存,如何更好,也会是一个重要讨论话题!”成华南也从年轻时走过,最知道什么缺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