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56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你那次遇险,庞大公子是幕后主使。”顾砚答的干脆直接。

  “他们想杀的是你?找错人了?这眼也太瞎了吧?”李小囡反应很快。

  “就是想杀你,江南织坊从停工到重新机杼声声,多亏了你,庞大公子是个聪明人。”

  李小囡拖着尾音噢了一声,“怪不得就断了两条腿。”

  顾砚眉梢挑起,“你用了我的示警号炮,在外人看来,就是我遇袭。”

  “你遇袭才值两条腿?”李小囡更惊讶了。

  顾砚呆了一瞬,上身前倾,仔仔细细打量着李小囡,“你瞧你这心性,才两条腿!你难道不该感叹过于狠手了?硬生生断了人家两条腿?”

  “他想要我的命!不是,要你的命,没要成是因为他本事不够,不是因为他慈悲不忍心最后关头收刀了,他要是有这个本事,一刀把我,不是,把你杀了呢?”李小囡毫不客气的怼了回去。

  顾砚瞪着李小囡,片刻,哈哈笑起来。

  “你笑什么笑!”

  “我跟你说说,为什么只断了他两条腿。”

  顾砚拉着椅子,往李小囡那边挪了挪,欠身往前,李小囡后背紧贴着椅子背,一脸警惕的看着顾砚。

  “庞相今年只有五十八岁,庞大公子三十六岁,都在盛壮之年。庞大公子只不过断了腿,不良于行,不能出仕为官而已,他还可以替庞相参赞公务,教养家族子弟,在他儿子侄子,甚或是族中子弟出仕为官时,指点教导,甚至随任参赞。只要庞相保得住这个相位,不过十来年,庞家就又能捧出一位庞大公子,在庞相之后,支撑庞家。

  “现在,庞相已经收缩回防,唯国事为重,至少十年内,庞相最好的策略,就是安安心心做个一心为国的纯臣。

  “可要是杀了庞大公子呢?”顾砚看着李小囡,笑眯眯问道。

  “是一心为了皇上吧。”李小囡嘀咕道。

  “皇上即是国体。”顾砚哼了一声,抬手在李小囡头上敲了一记。

  “我没告诉你庞大公子这两条腿的事,是以为你听说之后,于心不忍,再生出自责,没想到你是这样心肠。”

  “这样的心肠怎么啦?人家举刀杀我,我逃得时候还得愧疚:对不起,劳您辛苦追赶了,都把您累喘了。”

  顾砚哈哈大笑,“不敢怎么样,我是说,这样的心肠好,我也是这样的心肠。”

  李小囡一个哼字尾音上扬,欠身拿起奶茶壶,给自己添上奶茶,要放回去时又缩回来,问顾砚,“要吗?”

  顾砚急忙将杯子递过去。

  她给他添茶的时候可不多。

  “史大娘子给你写什么什么和什么,她是什么意思?”顾砚抿了口茶,看着李小囡问道。

  “你要问什么?”李小囡反问道。

  顾砚垂下眼帘,片刻,笑道:“要是她还能像退亲前那样和我说话,她必定要劝我要大度宽容,以教化为先。”

  李小囡哈了一声,“她说庞大公子从此不必案牍劳形,专心学问,教导子侄,也是一桩幸事,还说世事多半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顿了顿,李小囡看着顾砚,笑眯眯道:“后面还跟了一句:譬如她被人退婚。”

  顾砚眉毛高抬,好一会儿,学着李小囡,哈了一声。

  “明天就是除夕,你不会一个人在平江城过年吧?”李小囡看着顾砚问道。

  “我在平江城怎么样,不在平江城又怎么样?”顾砚反问道。

  “还是去杭城吧,和符太太她们一起。毕竟是过年,你一个人在平江城过年,就算你觉得没什么,别人看着会觉得你太可怜了。”李小囡劝道。

  “这个别人是什么人?你?”顾砚侧头看着李小囡。

  “这个别人里没有我,我觉得你肯定觉得一个人过年挺好,挺自在的。“

  顾砚再次笑出了声,冲李小囡举了举杯子,“一会儿就去杭城,确实不是因为一个人过年孤单,是为了初一祭祀。还有,”

  顾砚一脸苦相,“我要是一个人过年,舅舅这个春节肯定得哭着过,唉。”

  顾砚一声长叹。

  李小囡笑出声,“肯定还要写一篇春节怜外甥什么的,说不定还能千古传诵呢。”

  “初三日我在临海镇宴请那些海外客商,你去不去?”顾砚问道。

  “我去干嘛!”李小囡一脸稀奇。

  “看热闹。你不想看看那些海外客商都是些什么样人?你不是最喜欢看热闹吗?”顾砚看起来更加稀奇。

  嗯!这个机会确实极其难得。李小囡犹豫了,“怎么看?跟在你身边不合适吧?”

  “你跟着何承泽。”顾砚笑道。

  李小囡拖着尾音哦了一声。

  “你别多想,不是让你看什么,就是机会难得,看个热闹而已。”顾砚认真解释道。

  李小囡慢吞吞喔了一声,欠身往前,“正好,我也有件事请你帮忙。”

  “你只管说。”顾砚笑出来。

  “大过年的,你手下,像石磙他们是不是都挺闲的?”李小囡先问了句。

  “有什么事尽管说,人手不够那就再挑些人,我这里从来没有因为人手不够耽误事儿的例。”顾砚哼了一声。

  “那好吧。你能不能帮我查查,我们家皮蛋作坊里,哪几家有人要写字,或是上学什么的,写字或者上学的人是男是女,多大了。”李小囡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

  “出什么事了?”顾砚立刻关切道。

  “不能算出事,就是吧~”李小囡上身前倾,“最开始,是有三四块墨头不见了,问哥哥,哥哥说他用剩的墨头也不见了好几回,这事儿奇怪是不是?家里就我和哥哥写字,就算进贼,也不会偷墨头。”

  顾砚连连点头。

  “这事得查清楚是不是,我就摔了一条墨,磨成墨头的模样,放到哥哥那只筐子里,钓鱼!”

  顾砚眉毛扬起。

  “我睡觉时墨头还在,早上起来没有了,我跟梅姐说厢房里放着账本,让梅姐看着呢,梅姐说就二阿姐进去过一趟,二阿姐那天一清早就去作坊了,阿武赶车送过去的,说就是从家到作坊,中间哪儿都没去。”

  “你二阿姐拿走了?为什么不问问你二阿姐?”顾砚兴趣十足。

  “就是因为问了,才托你查一查的。”李小囡郁郁的叹了口气。“晚饭的时候,我说墨头没了,不知道谁拿去了,墨头有什么用呢,二阿姐低着头吃饭,一声没响!”

  “这就奇怪了,真要是你二阿姐拿的,把墨头拿给别人用,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为什么一声不响?”顾砚皱眉。

  “对啊!为什么呢?是不是很奇怪?”李小囡手指在顾砚膝盖上点了几下。

  顾砚往下瞥着李小囡的手指,眉毛微挑又落回去。

  “这事儿容易,查出来就打发人过来告诉你?”顾砚问道。

  “不用不用,初三那天再说吧。”李小囡笑道。

第240章 还是大章

  翠叶一大早起来,换了一身新衣裳,兴高采烈的出来,出了家门没多远就迎上了雨亭,听说去不成了,顿时垂头丧气。

  雨亭这一天的活多得很,传好话儿,就连走带跑赶紧回去了。

  翠叶往回走了几步,站住,往自家院子里看了看,犹豫起来。

  要是回去,她阿娘肯定让她把好衣裳换下来,再安排一堆的活儿给她,她心情不好,不想干活。

  翠叶转个身,往阿囡家走出几步,掉头往大翁翁家过去。

  阿囡家没有能说话的人,还是去找艾叶姐吧。堂姐妹中间,除了阿囡,她最喜欢的就是艾叶姐了。

  大翁翁家里已经擦洗得干干净净,院门敞开,院子里安静无人,只有艾叶在厨房里忙着洗刷收拾。

  “艾叶姐,就你一个人在家?大翁翁他们都去祠堂了?”翠叶站在厨房门口,先伸头往里看了看。

  “阿娘和二婶去对账了,你怎么还没走?你俩昨天不是说要赶早?”艾叶抖开洗好的抹布,晾在细绳上。

  “阿囡被那个晚晴叫走了。”翠叶被艾叶一句话问得肩膀耷拉下去。

  “阿囡是使心不使力,她操心的很,也忙得很。我忙好了,今天太阳好,咱们坐院子里,说着话儿折元宝吧。”艾叶笑着推着翠叶出来。

  两个人坐着院子里说着话,没多大会儿,李士宽背着手回来了,看到翠叶,站住问道:“没去县城?阿囡呢?”

  “晚晴把她叫走了。”翠叶忙扬声答道。

  李士宽眉头蹙起,片刻,嗯了一声,转身往外走。

  李士宽径直进了祠堂,叫出正在忙碌的大儿子李文梁。

  “翠叶说,晚晴把阿囡请走了。”李士宽直截了当道。

  李文梁一个愣神,“这都年二十九了……”

  后面的话李文梁没说下去,哪有年二十九还上门把人叫出去的,有什么急事不能等到年后?

  “那样的人家,比咱们懂规矩,也比咱们讲究规矩。”李士宽明白儿子的言下之意,“这个时候,晚晴一个小丫头,她哪敢,肯定是世子爷。”

  “出事了?让阿囡陪他过年?”一瞬间的功夫,李文梁就想了很多。

  “要是陪过年,一走好几天,阿囡肯定得交代一声,阿囡那孩子,心里有数的很。我不是跟你说这个,明天祈福祭祖这事儿,我想让学栋主祭,陪祭的人里头加上金珠,站你阿娘下首。”李士宽落低声音道。

  “啊?”李文梁眼睛瞪大了。

  学栋虽然不是辈分最高年纪最大,也不是长房长孙,可他是族长,由他主祭也不算错,可金珠陪祭,这说不过去吧!

  “咱们的族规也该改一改了。”李士宽接着道:“囡儿伢儿都姓李,都是李姓族人,都是祖先血脉,都该记进族谱,都该站进这祠堂里给祖先磕头上香。”

  李文梁呆了片刻,“是因为阿囡?”

  李士宽嗯了一声,“是,也不全是,这事儿我早就有想法,这对咱们李氏一族有好处。”

  “要进祠堂祭祖就得上族谱,上了族谱就得算人头,族产一向是按人头算的,这要不要改?还有,要是哪家独女无子,或是李家女携子归家,那李家血脉……”李文梁越想越多。

  “论起来,阿囡一家和李氏女携子归家有什么分别?”李士宽打断了儿子的话。

  李文梁噎住了。

  阿囡一家是入赘,确实和李氏女携子归家一样,都是女儿一系。

  “要想光大门楣,先要宽广心胸,有容乃大。”李士宽拍了拍儿子,“你去跟老二老三说说,你们兄弟要是觉得行,咱们就把各房头叫过来,一起商量商量。”

  “好。”李文梁转身进了祠堂,顿住,呆站着想了片刻,疾步进去找李文儒和李文华。

  ………………………………

  平江城。余家的花园大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