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168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顾砚皱眉看着周沈年。

  姓苗的媒婆编造出来的混账话,他听茶坊掌柜禀报时,就十分恼火。

  原本他想交给阿囡处置,阿囡肯定有办法,可他没想到阿囡根本不接。

  唉,阿囡不接也不能怪她,连自己都厌烦理会这样的恶心事,她自然更不想接手。

  这件事他要是出手处置吧,一个媒婆,几句闲话,显得他过于小气计较了,不理会吧,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周沈年瞄着顾砚阴沉的脸色,小意的接着道:“照理说,不过是个媒婆要拿捏黄家这门亲事,使出的下作手段,不值得理会,可在下觉得,这事儿吧。”

  周沈年干笑了一声,“世子爷对李姑娘的青睐,整个两浙路几乎都知道,至于缘由,还真是说什么的都有,别的也就算了,这什么幼女不幼女的,真要传开了,实在是过于不雅,虽说是极小的事,在下以为,还真不能不理会。”

  “嗯,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置?”顾砚问道。

  “世子爷打算怎么待李姑娘?”周沈年微微屏气,小心翼翼的问了句。

  顾砚看着周沈年,沉默片刻,干脆直接的答道:“娶她。”

  “嗯?”周沈年没能反应过来,呆了一瞬,脱口道:“娶?”

  顾砚斜瞥着他,没说话。

  “在下,在下,那个,在下明白了。恭喜世子爷。”周沈年长揖下去。

  “没想到?”顾砚慢吞吞问了句。

  “不是!”周沈年脱口而出,随即尴尬而笑,“是,在下确实没想到,大喜的事!世子妃出自两浙路,在下深感荣幸……”

  “说正事吧。”顾砚打断了周沈年的话。

  “是是是。在下以为,这件事,世子爷竟然打算……既然!既然打算是娶,那就好办了。”

  周沈年一脸笑。

  “牛先生术数之精,在下和黄参赞等人都叹为观止,可牛先生说,世子爷曾经请李姑娘教导过他,牛先生对李姑娘在格致上的造诣,推崇备至。

  “在下以为,要是能让天下人看到李姑娘在格致上的造诣,那世子爷青眼李姑娘,就是源于学术,这可就是难得的佳话了。”

  “嗯。”顾砚看着周沈年,露出丝笑意,“怎么样才能让天下人知道?”

  “要是李姑娘能担得下来,让尉学政请李姑娘到杭城讲几场格致,再找些格致大家,和李姑娘切磋一二,不过半个月,这声名就能扬出去了。”周沈年微微压着声音建议道。

  顾砚沉吟片刻,露出微笑,“是个好办法,我问问阿囡。”

  “若是顺顺当当,李姑娘博学的名声扬出去,那些闲话也就不攻自破了。”周沈年笑道。

  要是李姑娘能做上未来的睿亲王妃是因为学问卓越,而不是仅仅因为侥幸,那他们两浙路这份地灵人杰,这份钟灵毓秀,这份藏龙卧虎,这份铺天盖地的璀璨文气,那可就是放眼天下无处可及了!

第256章 挑个事儿

  细布越收越多,李金珠和李玉珠商量着,在尹嫂子婆家的货栈里赁了两间仓房,用来堆放细布。

  午后,李小囡坐在越阳布庄,和尹嫂子商量着给细布能找到哪些销路,以及扬州的交易市上,她们能做些什么,怎么才能让大家都用起那些细布。

  “阿姐,您到我们家看看,只要看一眼,您指定就看中了,满平江城,没有比我们家更好更新更便宜的了!”

  门口传进来余家伙计的卖力招呼,尹嫂子呼的站起来,几步冲到铺子门口。

  对面余家布庄的伙计一路跟着两个妇人,一直跟到越阳布庄门口,恨不能伸手把客人捉过去。

  “哎呦!”尹嫂子清脆响亮的哎呦了一声,侧身让进两位客人,跨出门坎,迎着余家伙计,又是一声哎呦,“我是真喜欢你这么卖力的伙计,这一条街上都没人比得过你!我家这铺子里的,连我在内,全加一起都不如你一个呢!

  “你们东家一年给你多少工钱哪?要不,我给你加两成,你到我家来怎么样?”

  伙计陪着一脸笑,压着声音道:“婶子您大人大量,您看这人不是没到我们家么,我们东家看着呢,实在是没法子,婶子您大人大量。”

  李小囡站在尹嫂子身后,看着一边陪笑一边后退的伙计,笑道:“真是他们东家看着才这么卖力的?”

  “你比你两个阿姐聪明多了!”尹嫂子啐了一口,“余家铺子里一共三个伙计,回回都是他站街上拉人!

  “他们东家在不在,他都是这么卖力!他跟他东家真是天生一对儿!”

  李小囡从尹嫂子身侧伸头往前,看着余家大奶奶吴氏一只手托着包兰花豆,挺着肚子,昂首慢步穿过街道,进了余家布庄。

  尹嫂子看着吴大奶奶,咦了一声,转头看向李小囡,往余家布庄努了努嘴,压低声音笑道:“说是余大郎找你二阿姐提过亲,你二阿姐没看上余大郎?真有这事?”

  “啊?”李小囡惊讶的眼睛都瞪大了,“真提过啊?你从哪儿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还真让咱们猜着了!”尹嫂子嘿了一声。

  “你怎么知道的?”李小囡再问了句。

  “他们家伙计,跟对面点心铺子的伙计说的,点心铺子几个伙计又说到咱们家。”尹嫂子挪了挪小竹椅,靠近李小囡,压着声音道:“说是他们铺子吃尾牙宴的时候,余大郎喝醉了,说了不少狠话,什么非得压过咱们越阳号什么的,又说到你们姐妹瞧不起他,说是找你二阿姐提过亲!”

  尹嫂子嘿嘿的笑。

  李小囡努力的回想,“我记性很好的,苗媒婆那一回到我们家,肯定没提过余大郎,连个余字都没说过。会不会余家跟二阿姐提过?”

  “不会!我跟你大阿姐提过一嘴,你大阿姐不知道,要是余家跟你二阿姐提过,你二阿姐不一定告诉你,可她肯定不会瞒着你大阿姐!”

  李小囡点头,确实如此。

  “那一趟到你们家,苗媒婆是怎么说话的?”尹嫂子问道。

  “她就是问二阿姐想找个什么样的,我就在边上听着,她肯定没提过余字!”李小囡仔细想了想,极其笃定道。

  “那就对了,这就是苗媒婆的手段,我亲眼见识过一回!

  “好些年前了,我家小姑子刚开始说亲的时候,我家姑看中了一家,托人探了话,人家不肯,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事儿传到了苗媒婆耳朵里,苗媒婆就找到我们家,跟我家姑拍着胸脯大包大揽,说就没有她说不成的亲事。

  “后头好些个来回,我就不细说了,就说其中一回,”

  尹嫂子撇着嘴,啧了一声。

  “她搅黄了那家想说的一门亲,跑到我们家,跟我家姑显摆手段,就讲起她的话术,说是提亲的时候千万不能直接讲是那家,也不能说是受人之托上门的,就说先上门问一问想说个什么样儿的人家,她好心里有个底。

  “提亲的那家哪儿不好,她就诱这家人往哪儿说,比如她搅黄的那家,那家小儿郎个子有点矮,她就诱着人家,说要找个高大武威的,然后就回话说:人家嫌弃你家哥儿个子矮。

  “你看看,都是实话吧,她一嘴一句她是修行人不打诳语,就是这么个不打诳语,比打诳语还厉害呢!”

  李小囡连连点头,“对对对,她就是这么诱着我们说要找书香门第,大阿姐说我们不是书香门第,她非说是!”

  “看看,看看!”尹嫂子拍着手。

  “唉!”李小囡想起顾砚说的茶坊的事,欠身往前,和尹嫂子咬着耳朵说了。

  尹嫂子听得目瞪口呆,“她这是不要命了!那世子爷?”

  “我觉得世子不会理会她。她这样使尽手段,就算真把吴家姐儿嫁进了黄家,就不怕吴家姐儿日子不好过?”李小囡纳闷道。

  “那!”尹嫂子指了指对面余家布庄,“那不就是使尽手段嫁进去的,哪儿不好了?”

  “也是。”李小囡叹了口气。

  尹嫂子斜瞥着被余家伙计截进余家布庄的一对母女,冷哼了一声,“这事儿得跟余大郎讲一讲,世子爷要是计较了,那可不得了,怎么说呢……”

  尹嫂子一根手指抵着下巴,认真思考起来。

  李小囡托腮看着认真思考的尹嫂子。

  茶坊的事虽然跟她关系不大,可苗媒婆这份暗指实在让人恶心,她很愿意看着尹嫂子出手,搅点事儿出来。

  “好了,就这么讲!”尹嫂子呼的站起来,李小囡忙跟着站起来。

  “你别出去,在这儿等着。”尹嫂子按住李小囡,从前到后拍打了一遍衣裳,出来越阳布庄,进了斜对面的余家布庄。

  李小囡坐回去,拖着小竹椅,往前挪了又挪,伸长脖子看着对面的余家布庄。

  吴大奶奶挤着一脸笑,将尹嫂子送到铺子门口,看着尹嫂子进了越阳布庄,收了脸上的笑容,阴沉着脸,站了片刻,和伙计交代了句她去平家找二阿姐说话去了,从布庄出来,叫了辆大车,往平衙头家过去。

第257章 吴家二姝

  余家大奶奶吴三娘在屋里等了好大一会儿,才等回来二阿姐吴二娘。

  听到动静,吴三娘忙站起来迎出去。

  “说是你们老爷叫你过去的?我这两趟过来,都碰到你们老爷叫你过去,二阿姐越来越能干了。”吴三娘一脸笑,几句奉承里带着隐隐的酸味儿。

  “你来的正好,咱们进屋说话。沏壶好茶送进来!”吴二娘吩咐了婆子一句,推着妹妹进到屋里。

  “怎么啦?”吴三娘的询问里都是好奇。

  “你怎么来了?”吴二娘没答妹妹的问话,反问了句。

  “来看看二阿姐,二阿姐有什么事?二阿姐的事最要紧,二阿姐先讲。”

  吴三娘和吴二娘像是擂台上两个打手,正在先礼后兵。

  “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到底什么事儿?”吴二娘侧身坐到榻上,似笑非笑的斜着她三妹妹。

  “二阿姐说我来的正好,二阿姐找我有什么事?二阿姐先讲。”吴三娘坐到吴二娘对面。

  “我的事跟你讲了也没用,说你来的正好,不过是想托你顺便打听打听。”吴二娘不笑了,别过脸,扬声催婆子,“茶呢!在上房站了这大半天,回来想喝口热茶,怎么沏壶茶都这么慢!”

  “奶奶别叫了!水还没开呢!”婆子在外面回了句。

  “这暖窠里的茶还热着呢,二阿姐先喝一口润润喉。”吴三娘倒了半杯茶,递给吴二娘。

  “到底什么事,说吧。咱们姐妹,你跟我玩什么心眼。”吴二娘接过茶,哼了一声。

  “我这事儿吧,还真是大事。”吴三娘压低声音,一句话说完,转着眼珠四下看了一圈。

  吴二娘皱起眉,随即又舒开,拿手指按在眉间。

  她家大阿嫂那三道川字纹又显老又显苦相,她可不能皱出那样的川字纹。

  婆子提着壶茶送进来。

  吴三娘看着婆子出去,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婆子坐回去洗衣裳了,转身回来,挨到吴二娘身边坐下,咬着耳朵嘀咕道:“说是这些天,老五天天往书院街上那间茶坊跑,一进去就是一个多两个时辰。”

  “她去茶坊干嘛?”吴二娘怔住了。

  “说是回回都是苗婆子把她送到巷子口,有一两回,还缀在老五后面,看着老五进了茶坊,在茶坊门口来来回回看了几趟才走。”吴三娘接着咬耳朵。

  “这是苗虔婆的主意?她想干什么?搭上谁?那间茶坊里来来往往的好些贵人呢!”吴二娘两只眼睛亮了。

  “二阿姐,你也想想老五那长相,胳膊腿就是四根棒棰,嘴唇厚的切切够一盘了,她能搭上谁?谁能看上她?”吴三娘一脸鄙夷。

  “那倒是。”吴二娘先笑出来,随即又有几分失望,想皱眉赶紧按住,“苗虔婆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