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231章

作者:闲听落花 标签: 穿越重生

  顾砚接过,仔细看了一遍。

  这篇作业,确切的说是一篇牢骚,这位学子发牢骚说学里评等不看学问只看你有没有拜入某人门下,拜入门下再论入门长短、是登堂还是入室。

  “你怎么看?”顾砚看向周沈年。

  “要是能找个合适的人,和这些学生好好聊一聊,顺着线索,应该很快就能理清楚这中间的脉络。”周沈年道。

  “嗯,从舅舅那里挑几个人。”顾砚笑道。

  ……………………

  平江城。

  第二天清早,王缺西和巧织外婆一个去了李家看李金珠在不在家,一个去了尹嫂子家巷子口看了看。

  李金珠没在家,尹嫂子刚巧在家,前一天晚上刚刚回来。

  王缺西蹲在门口,听巧织娘儿三个商量来商量去。

  “她爹,咱就先去一趟尹掌柜家,先求求尹掌柜,你说呢?”巧织阿娘问王缺西。

  “嗯。”王缺西点头,“我去套车。”

  “我陪巧织去,你就别去了。”巧织外婆站起来。

  “好,我送你们上车。”巧织阿娘上前去扶巧织。

  “我没事,你扶着外婆。”巧织神情晦暗。

  她昨天难受了一夜,就没怎么睡着,可她却一个字也不想说自己的难受。

  王缺西赶着车,停在巷子口,扶下巧织外婆,巧织跟着下车,扶着外婆往尹嫂子家过去。

  尹嫂子昨天回来的晚,早上起来的也晚,刚刚吃了早饭,抱出昨天带回来的一堆账,拿出算盘,听到大门外传进来的声音有些耳熟,忙站起来去开门。

  “巧织啊。”尹嫂子见是巧织,犹豫了下,还是开门让进,“进来说话吧。”

  尹嫂子让着巧织外婆和巧织坐下,倒了茶端上两碟点心,笑道:“不是说你怀了身子?几个月了?怀了身子怎么还这么远到这儿来?”

  “您知道我撤差的事儿么?”巧织干脆直接问道。

  “知道,你怀了身子,是没法子再操心行里的事,都是操心的累活儿。”尹嫂子笑道。

  “外子,还有我公公,都能帮我,从我怀了身子,就没用我操过心,行里的事比我打理的时候妥当多了,尹掌柜,我知道我怀了身子这事没跟东家说是我不对,可我也没耽误差使,您说是不是?”巧织一口气道。

  尹嫂子脸上的笑容淡下来,“巧织,这不是耽没耽误差使的事儿,这差使是派给你的,那就得你顶着,你要是像现在这样怀了身子,顶不下来,那就该把差使交还回来,我们另外派人,这差使又不是你家房子田地产业,那能由着你想转手给谁就转手给谁?”

  “我没转手,我外子,我公公,我们都是一家人!从前也是我外婆,我阿娘,我阿爹帮着我打理差使的。”巧织辩解道。

  “你嫁的这样好,你婆家可是华亭县数一数二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可没有让女眷抛头露面打理像我们布行这样的贱业的理儿,你那几个妯娌都没有抛头露面的是不是?照理说,这差使从你定了亲就该撤了,你这身份太高了,不合适了。”尹嫂子掉转话头笑道。

  “她嫂子,巧织这差使要紧得很。”巧织外婆苦笑道。

  尹嫂子微微斜瞥看着巧织外婆,片刻,叹了口气,“巧织外婆,你是个明白人,巧织这婆家,是看中了你们巧织,还是看中了这差使?”

  巧织紧紧抿着嘴,巧织外婆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

  “回去吧。”尹嫂子轻轻拍了拍巧织的肩膀。

  “我不回去,我怎么回去?”巧织梗咽道:“求不回差使,我就跪死在东家门口。”

  “巧织。”尹嫂子神情严肃,“我跟你讲,第一,你跪死,你外婆,你父母都跪死,也没用;

  “第二,你先听我讲!你回去,跟你家翁说,世子爷和世子妃这会儿可都在平江城呢,你婆家为什么娶你,打的什么主意,连我这样的都看的一清二楚,他以为能瞒的过世子爷世子妃么?世子妃多聪明的人呢!

  “你跟你家翁讲,他那点小心思大家都明明白白的,他要是逼死了你,让他想想后果,再多讲一句,那知县都能灭门呢。

  “你回去吧,把这话好好说给你家翁听!”

  尹嫂子站起来。

  巧织脸色苍白,还要再说什么,巧织外婆拉住她,扶着尹嫂子的手站起来谢道:“多谢您指点,多谢您。巧织,咱回吧。”

第341章 大事

  进了京城,带着两台轧花机和李文儒的王府护卫们分成两路,一路带着一台轧花机和顾砚的折子进宫请见,一路带着另一台轧花机和李文儒直奔睿亲王府。

  皇上刚刚散朝,听说平江别业有急折递进,立刻宣进。

  三个心腹护卫,一个捧着顾砚的折子递上去,两个抬着裹的严严实实的轧花机等在殿门口。

  折子很长,皇上看完,立刻示意把轧花机抬进来。

  两个护卫将轧花机抬进殿内,解开,垂手退到两边。

  皇上站起来,围着轧花机转了两圈,看向护卫问道:“怎么用?”

  护卫欠身,解下背在背后的一包子棉,站到轧花机前,踩动踏板,续进籽棉。

  皇上看着棉籽从轱辘这边的一道宽缝掉到地上,压的微扁的皮棉从轱辘另一边掉下去,急忙示意护卫,“你再来一次!”

  护卫再次踩动踏板续进籽棉。

  “有意思,让朕试试。”皇上示意护卫退后。

  护卫退后,旁边侍立的押班内侍急忙上前,紧张的看着伸出脚踩上踏板的皇上。

  “陛下,您还是……您当心!”内侍提着心,看着快速滚动的轱辘,棉花被轱辘卷进去,挤出棉籽。

  皇上哈哈笑起来,“有意思,真是好东西!去将作监叫个木作上人过来。”

  将作监管事和木作管事过来的很快,皇上盘膝坐在榻上,指着轧花机笑道:“你们去看看,猜猜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三个人围着看了一圈,提着心摇头。

  “让他们看看。”皇上示意。

  侍立在旁边的护卫上前,再次踩动踏板续籽棉。

  将作监三个人看呆了。

  “就这么看看,能仿一台吗?”皇上问道。

  “能,这个虽然极其巧妙,做起来却极容易。”木作管事急忙欠身答道。

  “农家要想仿制,就地取材是否方便?”皇上接着问道。

  “回陛下,别的都容易,就是这两个卡扣木轮略有难度。”木作管事答道。

  皇上蹙起了眉头。

  “不过,臣觉得这两个卡扣木轮应该能简化替代,改成手摇或是脚踏,虽说不如卡扣木轮快速,但做起来极其便当,且取材极其方便。”木作管事急忙接着答道。

  “嗯,那就改一台让朕看看。”皇上眉头舒展,笑道。

  “是。”

  ……………………

  李文儒跟着小厮,从王府二门转进睿亲王见人理事的书房院子,睿亲王问了几句,就让他先回去等安排。

  李文儒出来,跟着王府管事直奔他们家在京城的住处。

  李文梁刚刚得了信儿,急忙赶回家,和李文儒在巷子口碰上了。

  王府管事客客气气的告退,李文梁一把抓住李文儒,“出什么事儿了?你这一身的汗,怎么赶成这样了?”

  王府一个小厮就跟他说了句他们家二爷刚刚到京城,别的一问三不知,这么突然赶过来,他这心提的高高的,该想不该想的都想遍了。

  “是好事儿,世子妃做出来一样好东西,去棉籽用的,起了名叫轧花机,我是跟着轧花机来见皇上的。”李文儒很有几分嘚瑟之意。

  李文梁听到好事儿三个字,先长长松了口气。

  好事儿就好。

  送走李文儒,睿亲王一边打发人去跟尉王妃说轧花机的事儿,一边往宫里递折子请见。

  没等折子递进去,召他进宫的小内侍就到了。

  尉王妃送走睿亲王,和一群婆子丫头对着那台轧花机上下左右的看。

  护送轧花机的护卫演示了轧花机的用法,尉王妃立刻吩咐把库房堆的籽棉拉过来,就在她那间处理家事的议事堂前面的空地上,一筐一筐的称出籽棉的重量现场脱籽。

  “沈嬷嬷嘱咐小的和王妃禀报:沈嬷嬷说,世子妃跟世子爷说,这台轧花机是做出来给农人用的,世子妃还要做一台给纱线坊用的机子,说是那台机子除了脱籽,还能去除籽棉中的脏东西,还能把皮棉压扁再卷成卷儿,就是这头塞进籽棉,那头出来的就是干干净净卷成卷儿的皮棉了。

  “世子妃还说,纺线的机子也不好用,也得改……”

  护卫一口气说了小半刻钟,尉王妃凝神听了,看着这么小半刻钟已经轧完一大筐籽棉的轧花机,深吸慢吐了一口气,问道:“这一趟一共带回来两台这个机子?”

  “是。”

  “你们都辛苦了,一人去领五十两赏银,回去好好歇两天吧。”尉王妃笑道。

  护卫忙叩头谢了赏,垂手退出。

  “咱们世子妃这是多大的才!”赵嬷嬷立刻上前一步赞叹,“哎呦咱们王府可真是不得了,先头有位那样的祖奶奶,这又出了这么位世子妃!”

  “这话是能乱说的?这都是皇上的洪福。这个时候最要谨慎低调!”尉王妃横了赵嬷嬷一眼。

  “是是是,老奴兴奋过头了。”赵嬷嬷赶紧自我反思了一句。

  “让人记好,一个时辰能轧多少籽棉,一个人一整天能轧多少籽棉,用这个轧花机轧一天累不累。”尉王妃吩咐道。

  “是是是,老奴亲自看着!”赵嬷嬷立刻表态。

  尉王妃又看了一会儿,站起来,带人去挑了些刚刚送来的新鲜花样儿的衣裳料子等,打发人送往平江城,回到议事堂,抿了杯茶,吩咐去城外请史大娘子过来一趟。

  阿囡走前把慈育会的事儿交到了史家姐儿手里,她一直控着没放给史大娘子,现在么,可以放心让史家姐儿操持慈育会的事儿了,正好,就把这轧花机的事儿交给她,这才是慈育会最该做的正事儿。

  郭大奶奶和艾叶接进李文儒,问了一堆家里这个那个,烧了水让人侍候李文儒洗了澡换了衣裳,洪老爷和洪振业以及银珠一家已经到了,李文儒又被洪振业和银珠问了一大堆,说的口干舌燥,刚刚喝了杯茶,王府的小厮又来传话了:礼部的人就要过来了,赶紧准备好。

  刚刚准备好,礼部的堂官就到了,带李文儒去学习演礼。

第342章 学问

  顾砚从舅舅尉学政门下清客幕僚中挑了十来个人,各自找各自熟识的人探听。

  江南文风厚盛,学社众多,文会频繁,尉学政来了之后,文会就更多了。

  十来个人一天不落到处会文,几天之后,一篇篇信息汇总过来,至少杭城一带的学社格局、学子派别师承就越来越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