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闲听落花
石滾指挥着两个小厮把满满一竹筐作业放到望远阁一角。
秋高气爽,李小囡挑了望远阁看账画图写她的书,顾砚也搬过来,和李小囡一东一西各看各的。
看着石滾打开竹筐,抱出一摞放到顾砚面前长案一角,垂手道:“世子爷,这一摞是周先生和潘大爷好中选优挑出来的一等作业。”李小囡站起来过去,用手比划着那摞作业的厚度。
“比你那些账多多了,那里还有呢。”顾砚点着竹筐。
“我的账比你这个容易多了。我已经盘好棉纱的账了,能赚很多钱。”李小囡笑眯眯。
“听说刘静亭把天下的籽棉都收到你手里了?”顾砚问道。
“哪能都!六七成七八成吧,我们多出了三成的价,三成呢!”李小囡竖着三个手指,差点怼到顾砚脸上。
顾砚拍开李小囡的手,“各地关于农事的折子几乎都说了这件事,到农人手里,最少的多了半成的价,多的多了一成半,利润大多落在了那些行商手里。”
“做生意就是这样,尹嫂子她们的利润也很高,比织工赚得多。不说这个,今年咱们在哪儿过年?”李小囡问道。
“当然回去。”顾砚点了点案子上的信,“北方各地驻军从十月开始换防,咱们十月就启程,我还想去北边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李小囡立刻要求道。
“我可都是急行军,一天都在马上,两个时辰换一次马。”顾砚斜瞥着李小囡。
“那算了。”李小囡叹气放弃,她跟着急行军过,太累了。
“你坐船回去,回去就能见到你三阿姐了,你三阿姐肯定想你了。”顾砚很替李小囡着想。
“晚晴都想家了,还有沈嬷嬷,十月就十月吧。你看你的作业吧,我去盘账了。”李小囡拍拍顾砚那一摞作业。
第359章 收拢
临海镇。
海税司最高一层,顾砚站在他那间阔大的房间窗前,看着繁忙的码头,和远处烟波浩渺的大海。
黄显周抱着满怀的卷宗,一路小跑进来,站到屋子中间,欠身见礼。
“案子怎么样了?”顾砚转身回来,折扇点了点黄显周怀里的卷宗。
“差不多清楚了。”黄显周左右看了看,这间屋子里空无一物,黄显周只好蹲下,把卷宗放在地上,拿起最上面一叠,双手捧给顾砚。
“你说说。”顾砚没接。
“是。”黄显周垂下手,“马申明确实是伍杰的人,但诱惑马申明把范升安介绍给白兴邦的陈元却不是伍杰的人。
“陈元早年投在吴荣门下,因和同窗交恶,被同窗排挤,就转投到了伍杰门下。
“陈元极其聪慧,经伍杰引荐给东溪之后,很得东溪欢心,他说东溪尽心教授他做事为人,做到了师者如父。
“陈元祖父陈德望医术高明,陈元从小就跟在祖父身边,医术极好,陈元说他每次去看望东溪先生都给先生把脉,东溪的病并不重,而且日渐好转。
“陈元因家中琐事出去了半个月,回来时东溪病重去世,他说他当时觉得意外,但并没多想,可他想看看这半个月的脉案时,脉案却已经被伍杰烧毁了,陈元说他是因此起了疑心,就想法支开伍杰,撬开东溪的棺椁,他说东溪是中毒而死。
“东溪中毒的人证都拿到了,物证已经被伍杰悉数销毁。
“陈元说他为了给东溪报仇,转投到吴荣门下,但东溪是中毒而死一事,不管他怎么说,吴荣都不肯相信。”
顾砚冷哼了一声。
黄显周抬头看了眼顾砚,苦笑道:“前一阵子世子妃过来巡查,和下官说了些闲话,人心和人性,唉,下官还是太愚钝了。”
“你不是愚钝,你是善心太多了,自己善心太多,就以为别人也是这样。接着说。”
“是,陈元说他一想到东溪死于非命,凶手却逍遥自在,就展转不能安宁,碰巧知道了马申明的事,就建议马申明把范升安引荐到吴荣那边。
“彼时,马申明不知道陈元已经转投到吴荣门下。
“范升安将五万银投献给吴荣后,陈元就施压,把范升安小儿子清出了府学。
“陈元说他的原本的计划是以为范升安必定要闹起来,爆出他投献了五万银给吴荣的事,他就可以在背后推动,让事件翻转为伍杰设计陷害吴荣,陈元说吴荣也极有手段人脉,必定能借此打翻伍杰。
“他没想到范升安竟然闷声不敢响,见范升安是这样的性子,他就悄悄见了范升安,假托是吴荣的吩咐,让范升安到海税司门口假装要服毒,他和范升安说瓶子里是巴豆水,范升安服毒时并不知道瓶子里真是毒药。
“陈元说他更没想到吴荣和伍杰竟然又联起了手,看起来,吴荣和伍杰的联手让陈元极其愤怒。
“陈元很爽快,问一答十,陈元说,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给东溪报仇,要是能因此让东溪学派烟消云散,他粉身碎骨都甘之若饴。”
顾砚笑起来,“这个陈元倒也算个人物,那就如他所愿,让东溪学派烟消云散吧。你和你那位姚先生重新理一遍,东溪死于伍杰之手,范升安死于吴荣之手,这都是实情,陈元报仇另案处理,尽快吧,我和你们世子妃十月底启程,启程之前了解了这桩案子。”
“是。”黄显周欠身答应,“吴荣和伍杰什么时候缉拿到案?”
“这二人缉拿到案之日,就是结案之日,以防那些士子不明所以,被人挑动闹事。”顾砚道。
“是。”黄显周欠身答应。
……………………
平江丝绸行于会长连走带跑的跟在刘静亭后面。
“刘爷,您能不能跟世子妃说说,咱们丝绸上缫丝、提花,都太慢了,太费人工了……”
刘静亭脚步顿住。
于会长急忙收住步子。
“你跟着我扯东扯西,就是为了这件事?”刘静亭看着于会长笑问道。
“我知道耽误了刘爷的功夫,可这个,这简直是给世子妃派活,我……”于会长一脸怯意的笑。
“你早说,我就能早告诉你。丝绸上的事,世子妃说过。
“世子妃说,第一,养蚕吐丝辛苦不易,单是茧子的价钱摆在那里,丝绸就不可能降到人人都能穿得起,既然这样,那就干脆只做有钱人的生意,有钱人的生意,那就不怕慢,不怕费工,只求精美。
“丝绸上,于会长是行家,于会长说说,是不是这样?”刘静亭笑看着于会长。
“这个……”于会长摊手。
这是世子妃的话,他敢说不是?
“于会长大约是想着现在的丝绸的价儿和利润不动,你家比别家用的人少,织得快。”刘静亭笑起来,“那怎么可能呢,这个,于会长就别想了,世子妃说过,要是把绸子价砸成细布价,丝绸行业就是灭顶之灾,好好想想。”
刘静亭抬脚要走,于会长急忙跟上问道:“那细布生意,我们丝绸上?”
“细布生意谁想做都可以,你们不是一直在做细布生意吗?要是本钱够,纱线、印染都可以,可没人说做了丝绸生意就不能做细布生意。”刘静亭笑道,“哦,还有世子爷一句话,只要好好交够朝廷的税。”
“是是是!纱线生意真能做?”于会长眼睛亮了。
“当然,不过,我是肯定要把纱线的价儿砸到底的,你要入行,那就要做好准备。”刘静亭拍了拍于会长的肩膀。
“是是是,那我得好好盘算盘算。”
于会长站住,看着脚步极快的走远了,掐着手指盘算起来。
把纱线的价儿砸到底……他家站住世子妃,论砸价肯定砸不过,纱线算了,印染!要是细布的量上去,那印染……对,印染。
于会长一个转身,扬声叫过车夫,上了车,急急忙忙往平江城赶回去。
第360章 上下
宗思礼半蹲半站在酒楼尖狭的阁楼里,看着一名士子在伍杰院门前被两个穿着寻常长随衣衫的壮汉拦住,片刻之后,士子退了两步,仓惶而去。
宗思礼从阁楼下来,从酒楼后门上了车。
车上,朱二爷朱宁急切的欠身往前。
宗思礼抬手止住朱二爷,先敲了敲车厢板,吩咐道:“去吴先生家。”
车子立刻往前。
宗思礼看向朱二爷道:“被拦回去了。明目张胆。”
“高帅司不知道,蒋漕司不知道,赵宪司也不知道!”朱二爷的手微微颤抖。
“是那位世子爷。“宗思礼脸色极其不好。
那位世子爷早已经不是从前的粗暴傲慢,现在,他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阻断伍先生家宅内外交通,虽然还不知道他会给伍先生安排什么样的罪名,但,他必定已经准备好确凿的证据了。
“难道是吴荣?”朱二爷呆了好一会儿,突然冒出来一句。
“要是吴先生就好了。”宗思礼沉沉叹了口气。
半天之后,车子随着人流,缓缓经过吴荣家。
吴荣家大门紧闭,大门台阶下面对面站着两名王府护卫,车子往前,宅院拐角背对背站着两名王府护卫。
“回去吧。”宗思礼隔着车帘吩咐车夫。
车子径直往前。
“他想干什么?一网打尽?他疯了吗?”朱二爷脸色惨白。
“我要去一趟建乐城,一会儿就启程,你回去吧,回去之后,哪儿也别去,等我回来。”宗思礼沉着脸道。
“好,我等你回来。”
……………………
宗思礼日夜兼程,半夜时分赶到建乐城,宗思礼兄长宗思墨被叫醒,兄弟两人说到天亮,宗思礼去洗漱睡觉,宗思墨用冰水洗了脸,出门上了车,在车上又仔仔细细理了一遍。
大庆殿和宫门之间的一个小小院落里,王相占了东厢一明一暗两间厢房。
宗思墨进屋时,刚刚退了早朝的王相正在吃饭。
“咱们南边过来的七孔藕,现做的糯米藕,尝尝。”王相示意宗思墨。
“真香,我最爱这一口,那我就不客气了。”宗思墨坐到王相对面,接过老仆递过来的筷子,夹起一块糯米藕。
王相吃好饭,老仆收拾了碗碟,提着提篮出了门,宗思墨看着王相道:“舍弟刚刚来了,半夜到的,说是一路上换马,日夜兼程。”
“家里出什么事?”王相惊讶问道。
“不是家里的事,是江南的事。春天里,有个叫范升安的丝绸商人喊着不堪海税司盘剥,在海税司门口服毒自尽,这件事相公还记得吗?”
王相点头。
“世子爷到江南之后,借着这件事,先后捉拿了十几名士子,都是东溪先生门下之人,前天,世子爷让人隔绝了东溪门下吴荣和伍杰,吴荣家是明着围住,伍杰家是明目张胆的暗围。吴荣和伍杰这两个人,相公都是见过的。”宗思墨道。
王相皱起了眉头。
“世子爷在江南这大半年,先是那些这个机那个机,接着借着尉学政的手,把两浙路士子驱向吏卒,尉学政那些作业,相公都是看过的。
上一篇:在乙游靠破案系统攻略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