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刚才在路上,她已经闻到了许多草料的气味,此时到兽栏跟前,草料和兽类的气味更加明显,眼前的景色也从红色土墙的城镇,变成了广阔的深绿色草原。
兽栏的围栏区域就修建在草原上,在城镇边缘区域,沙民围起了大片的农场,许多驮兽就饲养在里面。
驮兽牛牛看到围栏里面的许多同伴,似乎也产生了回家的想法,脑袋在栅栏边摇来摇去,寻摸着。
这怕不是想自己开门进去。
可以,这只驮兽有着很强的自我管理意识。
大块头在栅栏前喊了一嗓子,很快里面的大棚就跑出来一个沙罗小哥,对方蓬松的卷发上全是草渣,粗布衣的前胸早被汗水浸湿,显然是在忙着干活呢。
小哥叫人赶紧接替自己的活,然后打开栅栏,把驮兽牛牛牵了进去。
孟溪和大块头跟着,一起帮牛牛卸掉了驮具和索具,好好和这头智慧的驮兽道别。
此时日落西山,看牛牛回归驮兽群,孟溪和大块头也到了分别的时候。
今天以后,大块头要住兵营,平时当佣兵执勤,两人在这么大的城镇,恐怕不容易常碰面了。
于是孟溪提议请大块头吃一顿,算是为护送任务圆满成功庆祝,也祝两人在红砂镇的生活工作能顺利。
这次孟溪是真心请客,没带任何询问情报的想法。
不过吃吃喝喝间,大块头还是给超凡力量的线索补充了不少细节。
孟溪将这些细节一一记下,根据可靠程度排序,全都加在了先前梳理的两条线索内。
吃过了烤肉烤饼果菜杂烩汤,孟溪和大块头道别。
此时天色已经入夜,深蓝色的星空覆盖了红砂镇,孟溪沿着石板路向南,返回港口区。
在下午办事的时候,她已经物色好了一家旅店。
那一家也是大块头推荐的店铺,房间大,环境好,当然对孟溪来说,最重要的是它楼层高。
不知是不是这种红色的建筑材料质地特别,红砂镇的高层建筑明显比南方小镇要更多,层数也更高。
孟溪选定的这家旅店,是一栋圆柱形的土楼,但其高度已经超过南方小镇的沙罗基地了,楼层更是达到了五层之多。
孟溪要了一间顶层带窗户的单人房,从这个开窗的角度和高度,刚好可以看到剑圣坛所在的东郊广场。
等收拾房间的大姐离开后,孟溪坐在窗台上靠着窗框,一边写自己的报告,一边观察剑圣坛。
夜色之下,虽然小镇的街道中也不乏火把和火盆,但是因为东郊广场属于边缘区域,周围较黑,所以巨石阵上的一片火盆就显得格外抢眼。
火光之中,巨石阵已经看不出是深红色,连带那些伫立在旁的红袍剑士一起,大家都变成了火光和阴影交错的模样。
观察间,孟溪发现这些负责守卫的剑士们忽然动了起来。
起初她以为是到了换班时间,因为如果是个人有事,不至于所有人都离开位置。
然而很快孟溪就改变了看法,巨石阵里,那些红袍剑士没有向外走,而是集体进入了中心区域,一共十二个红袍剑士,围成环状,将剑圣石碑包围。
接下来,十二位剑士一起举起了双手,昂首挺胸,目光看向石碑的正上方。
孟溪估计了一下,这角度,应该是在望天。
天上有什么吗?
或许这是剑圣修行的夜间训练?
就在孟溪猜测的时候,半空之中,在红袍剑士们仰视的方向,竟然有一个白色的光斑在夜空中闪烁了一下。
闪烁的速度非常快,几乎让孟溪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直到她用手机打开随身的摄像设备,回放天空中的影像时,她才确信刚才天上真的闪过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发光的白色圆盘,在夜空中的位置非常高,不像是探照灯打在云层上的光影,那高度的感觉,简直像在星球的大气层之外。
孟溪反复播放画面,逐帧查看,放大,又缩小,当她把画面缩到最正常的视觉大小时,看着茫茫星空中那个白色圆盘,她忽然想到了一样东西。
如果把它当作星球去考虑,这圆盘不就好像蓝星世界的月亮吗?
这,应该不是异世界的月亮吧。
孟溪皱眉,如果真的存在类似蓝星世界的月球那样的卫星,没理由白天晚上都看不见,唯独在剑圣练功的时候才出现那么一下。
不,不,这是异世界,不能全按蓝星世界的惯性思维去考虑。
也许这颗异世界的月球一直存在,而是因为某种原因,只有在超凡者用力量引发某种变化的时候,才能被地上的人用肉眼短暂观测到。
这个奇特的圆盘闪现现象,给孟溪的报告又增加了一个条目。
异世界可能存在“类月球”卫星。
超凡石碑可能是来自异世界古代文明的人工造物。
超凡者修行的基本方法。
剑圣入门修行流程。
剑圣石碑参拜流程。
剑圣坛的夜间仪式。
异世界存在“天使”概念。
红砂镇港口市场常见商品清单。
孟溪写下一个又一个条目,并且在报告内完整描述自己对每一个条目的接触和调查过程。
剑圣坛那边的仪式早已结束,在空中圆盘一闪而过之后,再没有引发其他的特别现象。
盯到深夜,直到红袍剑士们开始换班,孟溪才收起自己的报告,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上,原世界画面开启,对着自家客厅,孟溪照例开始和工作组的同事们交换物资和信息。
因为联合工作系统已经上线了,所以孟溪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将手机送回原世界,更新数据库。
她在异世界所有的操作和报告,都会在每日更新时间进行提交,合并到工作组的当前分支里,同时把当前分支的全部内容,取回手机的离线系统内。
今天照常进行这一操作的时候,通讯组的同事在孟溪的手机系统里发现了一条特殊记录。
根据手机内的系统运行日志,孟溪的手机在昨天的工作中,竟然出现了短暂的信号网络连接尝试。
这种记录,只有在离线的手机接收器突然接收到疑似发射端发射的信号时才会出现。
这怎么可能呢?
工作手机虽然装载了比民用手机更多类型的天线,但是不论什么天线,都不可能在异世界感知到信号才对。
这无关接收器强弱,因为异世界压根就没有蓝星世界的通信网络,那里没有卫星,没有控制器,更没有基站。
就算异世界某些技术群体拥有通信手段,那双方的信号别说制式,连底层原理都不太可能对的上。
这种情况下,手机去哪连网络?
神奇。
不过通讯组的同事们也很快冷静下来。
现在系统日志是真的出现了。
如果不是接收器出错或者整个系统某环节出错,如果哪里都没错,那就只能说明,异世界真的出现了疑似蓝星世界网络通信信号的东西。
在工作组这么久,同事们已经开始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固有经验去考虑问题了。
于是在孟溪一个阶段交流结束,通讯组立刻加入了交流,提出了和连网日志相关的问题。
他们把日志出现的时间点提取出来,询问孟溪在那时有没有注意到什么。
“凌晨十二点二十分?”
孟溪听说系统日志的事也很惊讶,然而当同事们打出这个时间点,她更加意外了。
异世界的一天,大约也是二十四小时左右,而上一个凌晨十二点,孟溪正在旅店房间的窗台上写报告。
写报告的时候,也是她观测到剑圣坛的夜间仪式的时候。
而十二点二十分,刚好就是红袍剑士们抬头,夜空中出现发光圆盘的时间。
因为当时孟溪反复查看了随身的影像记录设备,所以她很清晰的记得这个时间点。
也就是说,在天空中闪现发光圆盘的时候,孟溪的手机检测到了一瞬间的疑似卫星信号,开始了后台网络搜索。
“猜想可以有很多,但证据太少,具体原因还无法判断,这是一个需要跟进调查的点。”
为此工作组给孟溪追加了一些探测器,用于全时段的各种蓝星信号扫描和记录。
给孟溪的众多任务中,又追加了一个。
时间差不多到了,原世界画面开始抖动,消失。
孟溪收拢拿回来的装备,打开手机内的工作系统。
今天更新的内容实在有些多,她需要好好整理一下任务列表。
自从她进入红砂镇,不仅“天使”和发光圆盘这样的小插曲频出,就连常规的异世界情报和样本手机工作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而且她现在有了可靠的身份,在城内的活动自由度非常高,做许多事情的风险也显著下降。
可以说,现在不再像护送期间,孟溪只能紧着手边的活动,能顺手做点什么任务就做点什么任务。
而是又回到了需要根据优先级,挑着重要的需求先下手相对不重要的就往后放的平稳工作阶段。
目前优先级最高的是:超凡力量剑圣坛,发光圆盘,天使概念来源,节点人产品,异世界世界史。
咦?最后这个世界史,以前从来没上过任务列表,一上来就直接是第一梯队了?
迟疑一下,孟溪很快理解,说起来不论是超凡力量还是各种技术和遗迹调查,都离不开这个异世界的世界格局和发展历史。
就好比你是一个异世界的人去到蓝星世界,肯定也不会只看眼前的零零碎碎,只有对整个世界的结构和历史有了基本了解,你才能确定什么研究是真的重要,什么东西是真的必须。
做所有事,心里才真的有底。
之前没提这个任务,估计是可行性太低,个人身份不可靠,且当地也没有熟人和繁荣的市场。
现在她在报告中说了红砂镇的港口市场有书摊存在,这个重要任务终于有了可行性,这才被提到了最高级别。
于是孟溪捋着任务列表,规划了今天的行动路线。
她计划,在太阳升起前,先在房间内监视剑圣坛。
等看过了剑圣坛的集体晨练,再去西南边的港口区市场,逛一下早市吃点东西,顺便摸清市场的运转规律和商品情况,如果价格允许,她还要多买些节点人技术和世界史调查用得上的商品。
然后逛到中午,再到港口基地附近的烤肉摊吃点午餐,那里应该会有很多基地雇员或者佣兵,她可以在闲聊中打听基地天使大姐外号里“天使”概念的来源。
等到下午,她就得找点谋生的手段了,因为不论买书还是买节点人科技产品,应该都得花不少钱,虽说在南方小镇她攒了一些积蓄,但是进入红砂镇以来,各种消费价格都明显提升,要保证任务效率,她不仅不能坐吃山空,还得寻找一些更快更多的赚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