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鲜奶油面包
狩猎的能力,只是个保底。
希望上午的市场调查,能让她找到一些赚钱机会。
做好路线规划,天边也开始亮了。
深蓝色的天际线泛起了灰白,孟溪把身子探出窗台,感受湿润的晨风。
她看向剑圣坛的方向,东郊广场空地上,巨石阵周围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在稍远些的房屋院子里,也有不少人想着东方端正站立,做出张开双臂的手势。
这些人当然不都是超凡修行者,昨天孟溪已经了解过,在沙民心中,超凡石碑既代表成为超凡者的道路,也代表着第一代超凡者剑圣。
那位初代剑圣在沙民的心中,就如同神灵或者伟人信仰般存在。
那些信仰比较传统的沙民,会在第一缕晨光出现的时候,和剑圣以及剑圣学徒们一起,向着东方进行晨间仪式。
孟溪忽然明白,为什么剑圣坛要修建在东郊广场上,因为那里是整个城镇的最东方,是每天早晨最接近第一缕晨光的地方。
今天她就不跟着一起练了,孟溪全神贯注观察广场上的所有人,身上的缩微摄影设备也专门做了调整,一部分拍摄广场,一部分拍摄天空。
她想看看剑圣晨练开始时,会不会像昨晚那样,让天空中闪现发光圆盘。
天还是灰蓝色的,如果圆盘出现,会很显眼。
“当”
东郊广场的南部小院里,一座大钟被敲响,声音雄浑,几乎能传遍整个港口区,一群鸟类从港口飞起,市场那边的猫猫狗狗也都停止了乱叫。
一场数百人规模的仪式庄严开启。
“……群星之尘,融入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深红色的巨石阵中央,透明的剑圣石碑前,一个嗓门和身高都非常突出的红袍剑士大声诵念碑文,向石碑,向晨光,张开了他的双臂。
在他身后,数百人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张开双臂,迎接第一缕光。
虽然隔得很远,但孟溪仿佛能感觉到,有那么一瞬间,这一群人的呼吸进入同一个节奏,几乎融为一体。
随后,孟溪在今日的报告里,详细描述了这场仪式,以及自己远远观察的感受。
她引用了蓝星世界一句传播很广的名言,描述这个画面。
“清早起床,拥抱太阳,满满正能量……”
而与此同时,在蓝星世界,参加第一期超凡力量研究项目的志愿者们,在项目研究组拿到孟溪的初步调查报告之后,也开始了第一天的训练尝试。
“白骁哥,你觉不觉得,这个很像公园大爷大妈那个‘拥抱太阳’。”
“别说话,你呼吸错了,重来。”
白骁作为第一期志愿者,一本正经地按照测试项目的标准动作,向着太阳,做出拥抱的姿势。
就是不知道蓝星世界的第一缕晨光管不管用。
不过,远的不说,这动作拉伸颈椎腰椎倒是不错。
这群原行动组干员,现志愿者,就这么在研究区的操场上,完成了第一天的晨练。
第30章
蓝星世界,异世界工作组下属一号综合研究中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工作组以孟溪家的单位小区为中心,将附近的小区、公园、和一部分未开发的高新园区,做了新的规划,在此建立了异世界一号综合研究中心,用于异世界相关的研究工作。
最近一周,这一带原本的居民已经妥善安置,补偿和迁居都已结束,工作组按照保密原则,对外暂时使用了其他理由来解释迁居原因。
现在,在研究中心的1号综合训练场,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远方的楼宇只在薄雾中露出一个深色的轮廓。
而天边的第一缕光,就在这些楼宇轮廓后边出现,穿过薄雾,为城市轮廓镀上了一层白色的光边。
白骁等一行人,作为第一期超凡力量项目的志愿者,正在训练场上做项目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晨间训练。
看见天边雾气下的白光,众人立正站好,听指导员口令,开始超凡者剑圣的晨间训练。
“全体都有,第一套训练动作,预备!”
“深呼吸,开始。”
指导员话音落下,白骁昂首挺胸,双手十指张开手心朝上,双臂自然举起到身体两侧与肩同高,双眼目视远方的阳光。
他集中精神,用诗朗诵的口吻,念出了异世界剑圣石碑的碑文。
“……群星之尘,融入我的躯体,我的剑,我的灵魂……”
幸好旁边的其他志愿者,朗诵起来也是汹涌澎湃,这让白骁的感觉稍微自然了点。
他一边继续念,一边按照《剑圣训练指导手册(第一版)》的要求,努力想象阳光之中存在某种力量,然后用意念引导这光线里的力量进入自己体内。
由于《指导手册》是根据孟溪提供的资料,也就是异世界大块头先生的口述主观感受所编纂而成的。
其中关于“晨光力量”的形态,以及引导进入体内的具体方式,都非常的抽象、主观,不可量化也无法检测。
所以此时白骁只能全凭自己中二时期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看到了某种发着光的小颗粒,隔着远远的距离,直接从远方的地平线上,缓缓地流向他的双手,然后随着他的呼吸,流遍他的身体。
接着他控制呼吸逐渐减慢,减慢,最终进入平和的屏息凝神状态。
最后,心中数过三十秒,白骁放松,恢复呼吸。
这样的训练一直持续了半个小时,直到晨光有些刺眼,太阳也升到了树梢,志愿者们才重新列队,原地解散。
不过在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之前,每位志愿者还要上交一份训练日志。
日志内容要求诚实记录自己训练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各种主观感受,以供超凡力量项目组研究分析。
回到训练场边上,白骁和志愿者们排队上交身上的一部分感应器,这些小部件是用来记录他们的各种生理数据的,他们在参与项目的全程都将佩戴这些设备,只不过晨间训练的时候要额外多戴一部分,而平时工作中只要佩戴一套基础版本就可以。
从加入超凡项目志愿者那天开始,白骁就在佩戴这些装备,现在已经基本习惯了,不论室内工作还是室外工作,他都不会受到影响。
离开训练场,白骁去食堂吃了点包子和紫米粥,然后和超凡项目组的同事们分别,前往情报组的办公区。
从前天开始,他除了参加超凡项目组的志愿者工作,还需要在情报组,参加“杀人蜂专项”行动小组的请报分析工作。
“杀人蜂专项”的任务目标是寻找两个世界可能存在的联系。
之前作为疑点的小龙虾以及杀人蜂毒素信息,已经作为目标线索登记在列,并且录入了他们单位的人工智能情报分析系统。
通过各种民用商用大数据项目锻炼出来的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到了情报分析、军事指挥等诸多重大领域。
不过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还是海量数据筛读,辅助决策。
主要决策部分还是要由人来进行,智能系统只是减少一些数据方面的工作量,从而让大海捞针变得可能。
白骁作为“杀人蜂专项”小组的情报分析人员,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这套系统,从蓝星海量的情报中,寻找他们需要的蛛丝马迹。
今早的两界通讯里,孟溪向工作组提供了新的线索,“天使”和“发光圆盘”,白骁等一会儿就要把这两条线索也录入情报分析系统。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先完成今天的超凡力量训练日志。
白骁解锁工作电脑,接入工作系统,打开了超凡者项目的项目中心,开始写他的训练日志。
回想刚才结束的训练,白骁又想起孟溪,《指导手册》的种种信息都是孟溪在另一个世界的工作成果,白骁有时也会像工作组的同事们一样,心想如果真的一定要有一个人穿越,从任务成功率的角度考虑,孟溪的各方面能力都是她们单位里最适合的一个。
甚至在出现穿越事件以前,都没人注意到,孟溪的综合能力竟然是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没人会预料到自己能穿越,也不可能知道自己会穿越到一个什么世界。
但是孟溪的成长就是如此特别。
甚至因为这个情况,研究组和情报组还联合提起过一个猜想。
他们猜想,这场穿越选中了孟溪或许并不一定是巧合,在穿越现象之中,也许有某种有意识的力量,特意挑选了孟溪,挑选了这个最佳穿越目标。
当然这个“有意选择猜想”和“两界联系猜想”一样,在现阶段都是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
而且从当下进展来看,“有意选择猜想”也许会比“两界联系猜想”更难得到结论。
毕竟现在“两界联系猜想”的线索正在不断增加,而“有意选择猜想”还是毫无变化。
想来想去,一切又落回到孟溪身上。
她现在在做什么呢?应该在观察异世界的剑圣修行吧。
她会不会又萌生什么新的想法,或者找到什么新的突破呢?
也许《指导手册》很快就会迎来第二版吧。
不管怎么说,希望她能平安。
早日回来。
白骁在日志上写完最后一个字,收起界面,开始今天的工作。孟溪在努力探索,他们这些后援也要拼劲全力才是。
与此同时,在异世界,红砂镇港口区红塔旅馆五楼。
如白骁猜测的那样,孟溪的确正在自己客房的窗台上,观察东郊广场剑圣们的修行。
随着她在报告上写下“清早起床,拥抱太阳”,剑圣坛,乃至整个广场上的仪式都进入了最后阶段。
那数百位参加仪式的镇民和剑圣修行者,动作一致地进入了屏息凝神的状态。
孟溪远远看过去,所有人胸口的起伏都平息了,双目也失去了焦距,只是执着地望着东方的晨光。
接着十几秒过去,最外圈,在院子里或者街道上的那些镇民,开始逐渐放开呼吸。
然后是广场上的镇民和修行者。
最后是剑圣坛周围的剑圣学徒。
人群从外向内,逐渐放开,结束仪式。
唯有最内圈的那些剑圣,他们的呼吸沉得比谁都深,足足两分钟之后,最靠近石碑的红袍剑士们才放开呼吸。
当所有人都进入自然呼吸状态,广场南边的大钟再次敲响。
“当当”
两声钟鸣,仪式结束,几百位参加仪式的人各自散开,熙熙攘攘,恢复了日常生活时的模样。
而那些巨石阵附近的红袍剑士,则是重新回到执勤位置,分布守护在剑圣坛周围。
孟溪坐在窗台,完整记录了整场仪式过程。
全程,天空中都没有出现发光圆盘,不止是肉眼观察,这次她用上了装备组特制的天文望远镜,也没能找到圆盘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