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澄
小刘觉得这样也行,几人这便下了车,准备前往车站旁边的派出所去,而张红梅和杨有福两人趁着上下车人流涌动,便想朝外挤去,早就防着他们要逃跑的陈远川,将自己揣在身上的石子朝着两人分别砸了过去,那石子越过重重人群,竟然精准地砸中了两人的脑袋,这一下砸的可不轻,两人后脑勺都出血了。
张红梅和杨有福“哎哟”一声,捂着脑袋倒在了地上。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张红梅两人很快就被抓了起来。
而陈美芳应该是水里被下了药,一直到晚上才清醒过来。
“大川哥,你怎么在这里?”陈美芳见到出现在眼前的陈远川很是惊讶。
“你说我怎么在这儿?”陈远川冷笑一声,“我要不在这儿,你就得去给傻子当媳妇了。”
陈远川也是有些生气,他觉得陈美芳
不想嫁人,这没什么,谁还没有点婚姻自主权了,但也不能一个人乱跑呀,这一跑可倒好,让自己追着火车跑了半下午。
陈美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后顿时后怕不已,她着实没想到张红梅跟杨有福两人竟然会是拐子。
“我就是不想结婚,想去北京看个升国旗就回去的。”陈美芳哭哭啼啼地说道。
“你才多大,想去北京看升国旗什么时候不能去?非得招呼也不打的就一个人跑去了,你妈都已经躺到炕上起不来了。再说了,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你不想结婚你妈还能硬逼着你吗?”陈远川把陈美芳教训了一顿,见她已经知道错了,便没再死抓着不放,而是准备带着她回去了。
“对了,大川哥你是怎么出现在火车上的?”陈美芳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不解地问道。
“我在县城有个朋友,我让他开车送我来的,我们一路追着火车跑了好半晌呢。”陈远川对着别人都是这么说的。
陈美芳回家之后,徐秀芬就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对着陈美芳拍打了好几下。
“你这个死丫头,你是不是想气死我?不想结婚,你不会好好说吗?非要离家出走。”
“我好好说了,你不是不听吗?”
母女两人吵了几句嘴,又抱着哭了起来。
陈远川没管这母女俩的官司,他被陈保国叫到了一旁。
“大川呀,这回多亏了你和你在县城的那个朋友了,不行请人家来家里吃个饭,好好感谢感谢。”
“大伯,不用了,我那朋友上市里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为了防止陈保国非要请那莫须有的人吃饭,陈远川赶紧转移了话题。
“大伯,我跟书海通了个电话,听他的意思,高考是极有可能会恢复的,芳芳既然不想结婚,你们就别勉强她了,指不定以后咱们家还真能出个大学生呢。”
“可芳芳这年纪……”谢书海在生产队待过一段时间,陈保国也是知道谢书海家世背景不一般的,人家在北京,说不定提前知道什么消息呢,他就是怕陈美芳的年龄拖不起。
“年龄怎么了?芳芳不也才22,要是以后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你干脆就给她招个上门女婿。”
“啊?”陈保国抽抽嘴角,“大川呀,男人还是得担起养家的重任才行,怎么能靠女人养家呢。”
“大伯,你没听广播里说吗,新时代的女性那是能头顶半边天的,谁说就非得男人养家了,女人也有个高的。”
“还是算了吧,我家芳芳个子矮,她没有那么高的个头。”陈保国委婉道。
“大伯,你……”陈远川觉得陈保国颇为食古不化,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正准备再劝说两句,就被刘银凤给打断了。
“他大伯,我们先回去了。”刘银凤见陈远川又开始发挥他搅屎棍的威力,在这里瞎撺掇别人,赶紧把人拽走了。
第60章
“妈,你干吗,我话还没说完呢。”回去的路上陈远川挣脱开刘银凤,不乐意地道。
“你说什么说,让芳芳招个上门女婿,亏你想得出来。”
“这有什么想不出来的?招个上门女婿怎么了?”
“你自己喜欢吃软饭,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吗,如今愿意给别人当上门女婿的男人能有几个好的?”再说陈保国家又不是没儿子,招什么上门女婿,他儿子跟儿媳妇都不带愿意的。
“那不结婚也行,谁规定了人非得结婚的?”陈远川觉得这结不结婚全凭个人意愿,他上辈子就一辈子没结婚,日子过得也挺逍遥的,也没觉得比别人少些什么。
“你胡说什么,这人哪能不结婚,你可别跑到你大伯跟你大伯母面前瞎说,更不能瞎撺掇芳芳。”刘银凤怕陈远川会被陈保国一家给打出来。
行,不说就不说吧,陈远川撇撇嘴,这里的人观念就是太落伍。
“妈你也劝劝大伯母,让她别这么着急,等芳芳将来考上大学了,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愁找不着对象吗?年龄大点又怎么了?”
“你说得倒是容易,好像眼下就能考大学似的,这高考都停了多少年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呢。”而且刘银凤觉得让她去劝徐秀芬,搞不好还会起反效果,别人家的事儿还是别管太多了。
大家都没对高考恢复的事情抱太大希望,都以为即便会恢复,也不知道要到哪一年了,不过出了陈美芳离家出走的事儿,徐秀芬倒是没有再逼着她立马结婚了,而是给别人赔了不少好话,把镇上那门亲事给退了。
谁想到这年10月,高考竟然真的恢复了。这个消息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不说别人怎么想的,知青点里的知青们一个个都沸腾了,有些更是禁不住眼含热泪。他们最早来的,在这里一待就是10年,一年年的期盼,一年年的失望,棱角都被磨没了,以为这辈子都回不去的时候,高考终于恢复了,他们可以通过高考回城了,哪怕今年考不上,往后还可以接着考,好歹是有盼头了。
而对队员们来说,这个消息的影响并不算特别大,毕竟过去那些年大家都不怎么注重学习,好些人连中学都没上了,更别说去考大学了。
其中最激动的就属陈美芳了,她想着幸好自己一直都没放弃,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走出去上大学,就连陈保国跟徐秀芬都暗自庆幸,上回没逼着陈美芳嫁人,这要是知道高考今年就能恢复,他们也就不发愁了。
而老陈家的人听说了这事儿,也都替陈美芳高兴。刘银凤本来以为这事跟自家没什么关系,她生的几个孩子什么样她了解,那就没一个是学习的料,也就陈远明好一些,但那也不是因为他喜欢学习,而是因为他那人有心眼儿,想通过提高自己的学历谋求进城的机会。如今陈远明在机械厂有了正式的工作,还马上就要考4级工人了,孩子又出生在即,他对高考完全没什么想法。
所以刘银凤对高考这事听听也就罢了,并没有太过关注。结果这天回来,她沉着张脸把陈远扬给叫了过去。
“妈,叫我什么事儿?”
“还什么事儿?我问你,周丽是不是报名参加高考了?我要不是听你大伯说起,还不知道这事儿呢”。
周丽虽然是个知青,但她要不了多久就该生孩子了,所以刘银凤从来没想过周丽会参加今年的高考。
如今知青想要参加高考,都得让大队里给出证明,陈保国也是想着周丽刚生完孩子,就去参加高考,会不会太紧张了,这才问了下刘银凤的,没想到刘银凤压根就不知道。
“对,她想考就考呗,那些知青不都报名了吗?”陈远扬无所谓地说道。
“她和那些知青能一样吗?那些知青自己一个人,想干嘛干嘛,可周丽呢,先不说她拖家带口的,就说过两个月,估计正是她要生的时候,就算是刚生完了,那也得坐月子吧,她是参加的哪门子的高考?难不成还想把孩子生在考场上?”
呃,周丽估计等不到那时候,就该生了,陈远扬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敢说出来,而是安慰刘银凤道:“妈,周丽既然想考,你就让她试试吧,不然她心里总惦记着这事儿,生孩子都不安生,要是到时候实在没条件考不成,那也怨不得别人不是。”
刘银凤想了想,觉得陈远扬说得也有些道理,她掐指算了算,到考试那会儿周丽应该刚生了,这寒冬腊月的,她就不信周丽身体都不要了,也要去参加考试。
虽然想是这么想,刘银凤对于周丽怀着孕还执意要去高考的事,心里仍然不怎么痛快,这天吃饭的时候,难免敲打了她几句。
“扬子媳妇儿,你也是当妈的人了,别什么事儿只想着自己,也多为你肚子里的
孩子想想,我也不是拦着你高考,但你想想那会儿去高考合适吗?即便真让你考上了,孩子这么小,你准备怎么办?”
周丽也没反驳刘银凤,而是低眉顺眼地应了。
“妈说的是,我就是觉得难得有这么个机会,不去试试有些遗憾,如果真参加不了就算了。”
听周丽这么说,刘银凤才算是舒坦了些。
只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这话说完才不过半个月,周丽竟然就生了。
起因是那天早上周丽起床后觉得有些不舒服,便让陈远扬陪她去县医院看看。刘银凤也没放在心上,还想着这城里姑娘就是娇气,怀个孕不舒服不是很正常,哪用得着跑县医院去。
结果这俩人一走就是一天,到了晚上还不回来,刘银凤难免有些担心,正想让陈远川到县医院去找找他们时,陈远扬就回来报喜了,说是周丽已经生了,刘银凤顿时傻了眼。
“你说什么?已经生了,这怎么可能,不是还有一个多月才到生的时候吗,这怎么说生就生了?”
“这周丽她不是不舒服吗?到医院一看,才发现要生了。”
“之前也没见她有什么要生的征兆,这无缘无故怎么会早产这么久?”刘银凤很是想不通,这周丽月份大了之后也不怎么干活了,又没人给她气受,怎么会突然早产了?
“这谁知道呢?可能她本身体质不太好吧。”陈远扬摸了摸鼻子,颇有些心虚。
恰好陈远川和余蔓也在旁边,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了数。
而刘银凤终于从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中缓过了神来,转而开始埋怨起陈远扬。
“你也是的,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打个电话回队里?如今都生完了,你才回来报信,我这还什么都没准备呢。”
因为想着周丽没有那么快生,刘银凤最近一直在给白筝准备东西,在她的预想里,白筝怎么也应该生在前面,结果这可倒好,两人弄不好还得赶个前后脚,这一下子刘银凤可不就手忙脚乱了起来。
“对了,我还没问你,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刘银凤正准备进去拿东西,突然想到这个,又转头问陈远扬。
“是个女孩儿。”
刘银凤听了虽然不怎么满意,但到底也没再说什么,她是更想要孙子,但也不至于见不得孙女出生。
因为周丽生了孩子,次日陈远川跟余蔓都跟着到医院去看了一眼,那孩子的个头算不上很大,比正常足月的看着是要小一点,但也不像有些早产儿那般瘦弱。
刘银凤还一直庆幸来着,说是这孩子在胎里养得不错,提早出生了这么久,身体还挺好的。
周丽听了这话,低头沉默不语。
陈远川瞟了眼周丽,这周丽本就瘦小,孩子不大也正常,至于身体可不是健康得很,本来就不是什么早产儿。
不过秉着不该说的话,不要多嘴的原则,陈远川和余蔓两人看透不说透,根本不掺和陈远扬和周丽两人的事儿,以至于家里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的。
半个月后白筝也生了个女孩,这下刘银凤犯了难,两个儿媳妇前后脚生孩子,这边还没出月子呢,那边又生了,她去照顾谁不照顾谁都不合适,偏偏两人还都没有娘家妈。周丽是个知青,娘家压根儿不在这里,白筝的母亲早早就没了,她爸也不方便给闺女伺候月子。
正在刘银凤为难的时候,周丽主动说道:“妈,我这生了都半个月了,身边已经过了离不开人的时候,你就放心到三嫂那儿去吧,我这边扬子还在家,有事儿我喊二嫂给我搭把手就行。”
刘银凤有些诧异周丽的善解人意,要知道他们这边儿媳妇的月子都是老婆婆照顾的,有些婆婆照顾不好的,能被儿媳妇记恨一辈子。她心想这周丽虽说有些娇气,可到底是大城市来的,还挺通情达理。
有了周丽这话,刘银凤就到县里去照顾白筝了,周丽让陈远扬买了些东西送给了向小燕,向小燕很是乐意地接手了照顾周丽的活,家里倒是没有因为坐月子的事闹出什么纷争。
很快到了这年的12月,大雪纷飞之时,无数考生满怀着希望进了考场。
陈远川则背了一筐红薯走进了老宅。
“妈,咱们今天烤红薯吃吧,这下雪天就适合吃烤红薯。”
刘银凤正望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闻言回过神来,没好气道:“你整天除了吃,还知道些什么?”
陈远川一看刘银凤这模样,就知道是有谁又惹着她了。
“妈,最近家里也没出什么事儿,我们兄弟姐妹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你还有什么可发愁的?”
“都说养儿100岁,长忧99,只要我还没到进土的那天,就有操不完的心。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刘银凤叹了口气。
“什么日子?下雪天吃烤红薯的日子?”
刘银凤瞪了陈远川一眼,这老大一天到晚没个正形。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
“高考跟我又没什么关系,咱们一家不就只有周丽参加高考了吗?”
“说的就是呀,你想啊,这周丽要是真考上了可怎么办?”那会儿报名的时候,刘银凤就不想让周丽去,可陈远扬说什么不一定能考得成,刘银凤原本也以为周丽会在这段时间生孩子,便没有执意反对,可谁能想到周丽竟然那么早就生了,如今连月子都坐完了,竟是一点没耽误高考。
“考上就考上了呗,这也是好事儿,咱们家也能出个大学生了。”
“你净在那儿说屁话,她要是考上了,去了城里上学,扬子怎么办?孩子又怎么办?”
“妈,现在政策一年年在变,就算没有高考,兴许知青什么时候也能回城了,周丽要是有心,她想走总是能走得了的,你拦得住一回,还能次次都拦住吗?至于扬子,他早该想到这一点了不是吗?当初他结婚前我就跟他说了,周丽以后有可能会回城,让他想清楚了再结婚。他既然坚持跟周丽在一起,想来对如今的情况,心中应该是有了打算的,哪用得着你替他纠结。再说孩子,我看周丽也不是个狠心不管孩子的人,她就算真的考上了,对孩子也会有安排的。”
何况陈远扬跟周丽之间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陈远川觉得刘银凤实在没必要过早地庸人自扰。
大抵是知道自己想得太多也没什么用,刘银凤虽然依旧有些忧心忡忡的,到底是把这事儿暂时压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