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澄
“好了,小余你不要这么激动,本来只是一点小事,没必要上纲上线的。”周厂长出来打了个圆场。
“这什么主任的事儿就先不说了,咱们还是说说6级工的问题吧,既然厂里对你有质疑的声音,我看你不如再考一次6级工,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你的能力在那里,还怕多考一次吗?这样也能证明给大家看看,以后就不会再有这种留言了。”
余蔓心想,难怪人家能当厂长,这个周厂长总是把话说得那么好听,每次都像是站在她的角度,为她考虑一样,可实际上最会给人挖坑。
她是不怕再考一次6级工,可这样一来,不就相当于她默认了厂里的这则流言了吗?不然凭什么人家都不用重考,就她需要再考一次。
余蔓沉思了片刻,对着两人说道:“现在还没到考级的时候,因为我自己,再重新弄一次考级,也未免太过浪费人力了,我也不好意思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听厂办那边说市里要举办一次钳工大赛,到时肯定会先在咱们厂子内部竞选,我准备报名参加这个比赛,那么多人一起比赛,总不可能做什么小动作,这样不也是变相证明了我的能力吗?”
周厂长和邱主任对视了一眼,一时间都没找到什么合适的话来反驳,便只能依着余蔓的意思来了。
余蔓这天下班回家时还有些气冲冲的,陈远川看她这副模样,很是不解道:“这是谁又得罪你了?还是说厂里又有人给你气受了?”
余蔓没有回答陈远川的话,而是说道:“你当初怎么就只打了那姓周的一只眼睛呢?合该给他两只眼睛都来一下。”
陈远川:“……”
第64章
余蔓既然说了要参加钳工大赛,那自然是要做些准备的,她这些天又苦练了一下钳工考核的基本功,她工作了这么多年,在加工零件这一块早就已经得心应手了,对即将到来的比赛也并不发怵。
这一次厂里面打算选拔出两名优秀的钳工,送到市里去参加市级的比赛,那自然先要在厂子内部评选出两人来。
到了选拔的这天,厂里还特地给车间工人都放了半天假,让他们都来观看比赛。
这次选拔是自愿报名的,厂里总共报了80多号人,其中女钳工就只有5个,属余蔓的级别最高,这80多个人先进行了理论考核,内容跟考级时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些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和加工工艺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要求工人对图纸的分析能力和材料的性能特点都得有较高的掌握。
理论考核结束后刷掉了一部分人,还剩下的50人直接分成了5个组,开始进行实际的操作评比。等轮到余蔓的时候,她左右看了看,旁边都是跟她同等级别的高级工,她也没有在意,她虽然比不得这几个工人工作的年限时间长,可自认在技术上并不比任何人差。
很快余蔓就拿到了这一次比赛的图纸,上面要求制作一个具有一定配合精度的轴和套,这个对精细化作业的要求比较高,这方面恰好就是余蔓擅长的,她在体力上或许比男钳工稍有欠缺,但在精细打磨上还是胸有成竹的,很快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操作。
等到评选时,饶是周厂长和邱主任有心打压余蔓,也不得不承认余蔓制作的零件还是挺出色的,并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这去参赛的两个名额,其中一个给了厂里唯一的一个7级工,另外一个名额,厂里准备在余蔓和另一个6级老钳工中间挑一个,两人制作的零件水平都差不多,厂领导便有些犯了难,就是周厂长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越过余蔓把名额直接给那老钳工。
邱主任便又站了出来,对余蔓道:“余蔓,你孩子还小着呢,这一去市里比赛就得好几天,你这怕是不太方便吧。”
余蔓看了他一眼,淡淡地道:“没什么不方便的,市里也没多远,我让我爱人带着孩子跟我一起去就行了。”
邱主任一噎,一时没想到什么好的说辞,还是周厂长老谋深算,对着余蔓和那老钳工道:“这样吧,你们俩的技术水平都是毋庸置疑的,可现在名额只有一个,给谁不给谁都不合适。不然就在厂里公开投票好了,谁的票数最多就选谁,另外一个也不要有什么意见,下次还有机会。”
对此余蔓和那老钳工都没什么意见,于是便开始在场子里公开唱票,最后那个老钳工以多出余蔓不少的票数赢得了去参赛的名额。
余蔓看了下唱票的结果,对此也没有感到意外。
周厂长提出要投票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这回肯定是选不上了,毕竟厂子里绝大多数都是男工人,在余蔓和那老钳工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会选老钳工也是可以理解的。余蔓之前当主任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很多男工人其实是不愿意让女人压在自己头上的。
其实余蔓参加这次比赛主要是为了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对能不能去市里比赛并不是很在意,现在目的也达到了,之前的流言算是不攻自破了。
傍晚余蔓回来时,陈远川看她心情还挺好的。
“怎么,拿到去市里比赛的名额了?”
“没拿到,投票没能比过另外一个老钳工。”
“那你还这么高兴?”陈远川诧异地挑眉。
“也算不上高兴,我就是想开了,最起码流言的事情解决了,而且我请假了,打算休息一段时间。”
“请假?太阳这是打西边出来了,平日里工作那么拼命的人也会请假?”
陈远川跟余蔓结婚这么多年,除了生孩子,陈远川就没见余蔓请过假,平时偶尔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也扛一扛就过去了。
余蔓没有理会陈远川的调侃,而是说道:“咱们也去南方转转吧。”
“怎么突然想起去南方了?”
“我长这么大,除了那回去北京参加培训,就没往远的地方去过,你好歹还去过那么多地方,可我什么也没见识过,整天就知道闷头在厂子里上班,跟各种机器零件打交道,想想我这辈子也太亏了,人也活不了几十年,总得见识见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吧。而且安子不是说南方那边各种工厂遍地开花吗?连书海也去了,那咱们也去看看。”
“可以呀,余蔓同志,你这是大彻大悟了,终于不再跟你们那机械厂死耗了。要我说,就你们厂长现在的搞法,我看这机械厂迟早得关门。”陈远川很是支持余蔓的决定,去南方转转也挺好的。
“你瞎说什么呢,好歹是国营厂子,怎么可能关门。”机械厂可是如今的铁饭碗,余蔓对机械厂的工作虽然不如过去那般看重了,也并不认为机械厂会真的就不行了。她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多出去走走,开阔开阔眼界,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将心思全都花在厂子里了。
“不过咱们出去的话,几个孩子怎么办?”余蔓转而又有些发愁,尤其是佳佳,这孩子才几个月大,还吃着奶呢。
“冬冬跟笑笑都还在上学,让妈和弟妹帮咱们看顾几天就行了,至于佳佳,带着一起去好了。”陈远川并不认为这有什么
可为难的。
“这能行吗?”出门带个奶娃娃怕是不怎么方便吧,只是把佳佳留在家里也不合适,冬冬和笑笑都已经大了,自己就能够照顾自己,搬去老宅住几天就行,可佳佳这么小,丢给别人也说不过去,孩子看不到爸妈怕是也得哭闹。
“这有什么,谁说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不能出门了。”
余蔓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两人都不是个拖泥带水的,做了决定之后就去买了火车票,他们先去了谢书海所在的深市,据说那里现在发展得最为迅速。
“大川哥,嫂子,你们怎么说来就来了,出门前也不跟我说一声,我好去接你们。”谢书海对于陈远川和余蔓的到来很是意外,这俩人之前都没透露过想要来南方的意思,结果突然就跑来了,还等人都到了深市了,才通知他。
“我们临时做的决定,买了车票就过来了。”
“哟,这是我大侄女吧,我还没见过呢,看这小模样,长得真好看,长大保准是个美人坯子。”谢书海转眼又看到了陈佳佳,立马把孩子抱了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这些年虽然日益稳重了,但在熟悉的人面前,偶尔还是会露出些孩子气。
“书海,你的厂子弄得怎么样了?”余蔓问道,因为心底的那点想法,她对于开厂的情况就比较关注。
“厂房已经建好了,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了,只要有人力,这边的厂房都盖得很快。”
“那你这开的是什么厂呀?”他们之前光听谢书海说,要在这边开厂,还不知道他这厂里生产的是什么呢。
“电子机械厂。”
“机械厂?”
“哈哈,跟你们县里那机械厂可不一样,你们生产的都是一些大件儿的机器之类的,我这儿主要是生产手表、录音机这种电子产品,就像这样的塑料手表。”说着谢书海从包里掏出了一块塑料手表。
“你们猜这样的表得多少钱?”
“这手表不便宜吧,我们那边百货大楼的手表要100多块,不过这手表和我的那块手表不太一样。”余蔓拿着那块塑料手表来回翻看着,猜想手表这东西应该都便宜不到哪儿去,陈远川给她买的那块表就花了120。
“什么呀,这一块手表15块钱就能卖了,这东西是从港城那边传过来的,那边卖得更便宜。”
陈远川和余蔓都很是惊讶,竟然还能有这么便宜的手表。
“当然这是在我们这里进货的价格,要是拿到你们那边去卖,卖个20多30的都行。”
“这倒买倒卖的确实赚钱,难怪现在还在抓投机倒把,仍然有那么多人冒着风险倒卖东西。”之前陈远安带回去的那包衣服就能挣不少,更别提这手表了。
而陈远安大概是尝到了甜头,依然坚持往南方这边来进货,只是每次都不敢带太多。
“还有收音机那些,以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东西只会越来越便宜,要不是目前条件不允许,挖不来那些有技术的人员,我还想生产电视机呢。”
陈远川和余蔓就跟两个土包子一样,听着谢书海介绍这边的情况,也跟着谢书海去看了看其他厂子里卖的东西。
到了晚上回到招待所之后,余蔓对陈远川感慨道:“人果然还是得多出门走走,整天待在那一亩三分地里都成井底之蛙了,要不是出来这一次,哪里能知道这边已经发展得这么迅速了。我想过了,等明年佳佳大点了,能脱开手了,我就不在机械厂干了,在咱们老家那边开个小点的制衣厂试一试,明年估计政策就能更宽松了,咱们那边应该也能允许办厂了。”
“你想开厂干吗不来这里开?书海不是说这边有各种政策扶持。”陈远川有些不解。
“你说得倒是容易。”余蔓白了陈远川一眼,“我跑到这里来开厂,家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而且咱们的条件跟书海能比吗?人家有钱有人脉,厂子说开就能开,我有什么?我还是先在老家试试水吧,要是真能做起来了,以后条件允许了,再说来这里开厂的事,人总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余蔓说是要开制衣厂,其实在她的想法里,就是先开一个小点的制衣作坊,这样投入也不大,还能积累下经验,等以后赚到钱了,再考虑其他的。
谢书海了解到余蔓有想回去开制衣厂的想法,便着重带着他们看了下这边厂子里生产的衣服,好让余蔓能有个参照。
“这都是这边生产的一些比较时兴的款式,好些还是从港城那边传过来的,自从国门打开之后,内地和港城那边的交流就多了起来,好些东西都开始往内地流入,沿海这边距离港城比较近,自然新事物更多一些。”
“这衣服可真好看,拿回老家那边肯定都抢着要。”余蔓对于自己心中的打算倒是更有了些把握。
在深市待了几天,余蔓自觉长了不少见识,便跟陈远川商量起了回老家的事,他们也不能一直在外面待着。
“回老家先不着急,你既然想开制衣厂,就得多走走多逛逛,深市这边看得差不多了,咱们再去海城走一圈。”陈远川说道。
“啊,还要去海城,有这必要吗?”
“怎么没有,海城也是沿海城市,那边估计也建的有厂子,兴许衣服还跟这里的不一样,多看看有什么不好,难得出来一次。”
经了陈远川的一番劝说,余蔓也被说动了心。两人辞别了谢书海,就又奔着海城而去。
“你要跟我一起去逛逛吗?”余蔓问陈远川,之前在深市的时候,陈远川除了刚开始会跟着余蔓去看看衣服什么的,后来便带着佳佳到处去玩儿了,如今来了海城,余蔓才会有此一问。
“我就不去了,那些厂子也没什么意思,佳佳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我还是带着孩子四处去逛逛比较好。”余蔓出来这一趟着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陈远川也放心让她自己出去考察。
“那行,你俩去玩儿吧,等过两天咱们再一起。”
余蔓走后,陈远川抱着孩子往记忆中的一个地址找了过去,他可一直都没忘记原主跟许瑶的那笔账。当初因为余蔓有孕,这事儿便被他搁置了,后来也没什么机会到海城来,这才拖到了现在,也不知道许瑶如今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回老家了。
静水路旁边的一条巷子里,几个大妈正在聊得火热,他们说说东家说说西家,好像整条巷子里的人家中的事儿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没一会儿就聊到了巷子里老许家。
“这许家的小闺女一下乡就是10年,几个月前才刚回来。我记得她还没走那会儿,多水嫩的一个小姑娘,如今硬是给拖成个老姑娘了。”
“她这不是马上要跟庄家那大小子结婚了吗?要说他们速度也够快的,相亲还不到一个月就要结婚了。”
“都这把年纪了,还不都是奔着结婚去的,谁还会再处对象处个一年半载的。许家那闺女要不是被下乡耽误了,哪用得着去给人家当后妈,老庄家的大小子可是结过一次婚的。”
“结过一次婚怎么了?许家那闺女能找到庄家那大小子也不错了,老庄家家底儿丰厚不说,庄家那大小子还在市委里面上班,以后前途好着呢,要不是两人从前是同学,许家的闺女长得也不错,还轮不到她呢。”
“我可是听说那庄家小子的爸妈好像还有些看不上许家闺女呢。”
“看不上那不是很正常,那个许瑶有什么好的?年龄又大,还娇娇弱弱的,看着就没有个贤惠样,真不知道那庄小子什么眼光。”旁边有个大妈突兀地插了一句。
刚才说话的几个大妈看了眼说话的人,顿时便心领神会了。
“老沈,你
这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吧,你把你家侄女介绍给庄小子,庄家小子却没瞧上,反而看上了下乡回来的许家闺女,你心里不舒服也正常。”
“我说得难道不对吗?”姓沈的大妈急了,立马反驳道,“那许瑶都多少年没回来了,谁知道她这10年在乡下都干了些什么……”
她还待再说两句,就被对面的一个大妈打断了。
“这位同志,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怎么没见过你?”
站在角落里抱着孩子,不知道听了多久的陈远川,见其中一个大妈发现了自己,还用怀疑的眼神对着自己扫来扫去的,便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我是来找人的,我想找许瑶。”
找许家闺女的?几个大妈面面相觑,他们刚才正在议论许家的闺女,也不知道这人听见没有。
之前被人说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那位姓沈的大妈,上下打量了下陈远川。
“你是什么人?跟许瑶又是什么关系?”
这类似于查户口一般的问话,按说陈远川是可以不用理会的,他却露出了个憨厚的笑容,对着那沈大妈解释道:“我是许瑶在乡下的丈夫,我叫陈来宝,许瑶说回老家探亲,却一直没回来,这不孩子没了妈,整天哭闹个不停,我就带着孩子过来看看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说着陈远川还把怀里的佳佳举起来给那几个大妈看了下,可惜父女俩没有一点默契,佳佳非但没有哭闹,还露出了个甜甜的笑容。
陈远川不动声色地把孩子的脸转到自己怀里,继续装作一副老实人的模样,看向那几个大妈。
这个瓜实在太大,那几个大妈哪里还顾得上去观察孩子的表情,他们完全沉浸在陈远川暴露出来的信息里,这许家闺女在乡下竟然结过婚,还生了个孩子!她跟庄家小子相亲的时候,不是说自己从来没嫁过人吗?而且她还借口探亲,就这么把人父女俩扔在了乡下,自己跑回来了?这可真是……几个大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