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便面君
他们想以此拿捏路引,让路引知道,他们是非常抢手的。如果路引能给他们更高的薪资待遇,他们就会留下来。
路引说:“自从生态餐厅开业,每天来就餐的人都非常多,你们都辛苦了。你们想加薪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不过一般企业员工的工资都是半年一涨或一年一涨,这才三个月不到……不如再等三个月?”
路引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加薪要求。
厨师长说:“有一份立马就能加薪的工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为什么要等三个月后?”
路引不慌不忙地问:“所以,你们想辞职?”
厨师长没有开口,因为他其实也在纠结,原本在赌路引不会同意他们辞职,毕竟他们做菜这么好吃,一旦他们都走了,那生态餐厅的生意必然会一落千丈。
聪明人都会选择挽留他们。
可若因此就认为路引是一个目光短视,又做事冲动的年轻人,那就太小瞧她了。
她面对他们的威胁,会如此镇静,说明了她有后手,她根本不怕他们辞职。
她的后手是什么?
总不可能是提前知道了饭店老总来挖他们,所以已经安排好了接替他们工作的厨师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厨师长幽幽地说。
路引点点头:“既然你们想走,我断然没有阻止你们奔赴更好的前程的道理,不过,给我一些时间安排人员接替你们,这可以吧?”
厨师长到底还是有底线的,他也不想跟路引闹得这么僵,就同意了。
路引放他们离开时很是豁达,但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失望和唏嘘也是不可能的。
……
厨师长要带两个厨师走的消息在森林公园的员工群不胫而走,大家都担心厨师长他们离开后,生态餐厅会倒闭。毕竟他们的厨艺就是支撑起生态餐厅的支柱,一旦他们离开,而后来的厨师做不出这么好吃的生态美食,那餐厅的口碑肯定会一落千丈。
不过他们发现自家的园长依旧老神在在,不为所动,也不知道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是有别的底气。
但不管怎么说,她的镇定安抚了那些原本都被这个消息弄得有些惶恐不安的杂工、服务员。
生态餐厅厨师的薪资待遇对罗市大部分的厨师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因此招聘的公告一发出去,就收到了很多简历。
路引有条不紊地安排面试,品尝他们的手艺,顺便暗中调查一下他们有没有什么劣迹。
考虑到生态餐厅之前只有三个厨师时,确实有些忙不过来,所以这次她多招了一个厨师、两个厨师学徒和两个洗菜的杂工。
厨师长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找到了接替他们的人,面上有些无光,交接好工作后,他们就办理了离职手续。
新厨师到位了,但路引感觉生态餐厅的危机还没解除,因为商战从来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
很快,生态餐厅原来的厨师团队被挖走的消息从内部传到了外面,很多原本冲生态餐厅的美食来的游客都调头去了那家饭店。
——能做出那么美味的生态美食的厨师都走了,生态餐厅还值得去吃吗?
在饭店老总的宣传推广下,生态餐厅的食客锐减。
从前中午十一点半就开始需要排队,现在十二点了,里面还有十几张空桌。
员工们看了都替路引着急。
第43章 餐厅的王牌好吃的关键在食材!……
罗市同江饭店。
作为打着“罗市老字号饭店”招牌的同江,开业至今已有三十年。
不过,招牌没换,老板却已经换了四任。
第一任老板是同江的创始人,一位在美食界颇有名气的老厨师。他把同江给撑了起来,前后经营了十八年,直到他去世。
他的儿子接手了饭店,却没有老厨师的手艺和踏实的脾性,才经营五年就为了利益将饭店盘了出去。
接手饭店的人看上的就是同江的招牌,所以在谈条件的时候就要求把招牌给留下。
他给出的价格很优厚,恰逢当时的楼市还处于高速发展的蓬勃时期,老厨师的儿子为了多拿点钱炒房,就果断地将招牌都给卖出去了。
而新老板接手同江才四年就因为家中变故急需用钱,不得不将饭店变卖。
现在这任老板是个不差钱的主儿,他本身就有一个连锁餐饮品牌公司,因此接手同江后就砸了许多钱进去,把装修的档次提到五星级不说,还抓住了“老字号”与“私房菜”为噱头。
这次他直接把鸡笼岭生态餐厅的厨师团队给挖了过来,更是新增了许多跟生态餐厅一模一样的菜式。
在他不遗余力地宣传下,市内很多居民都知道了“在同江饭店就能吃上鸡笼岭生态餐厅的同款美食,并且味道不打折”的宣传口号。
能在市区就能吃上这么好吃的佳肴,他们为什么还要大老远跑鸡笼岭森林公园去呢?
于是在同江饭店挖人后的第一个周末,同江饭店的门口排起了队。
对此,饭店老总高兴得都准备给厨师长他们发红包了。
然而他没高兴太久,就在无意中听到了食客们的评价:
“这鸡老了点,而且是冰鲜的吧?没有鸡味。”
“这猪肉是蓝塘猪吗?怎么跟我在鸡笼岭吃的不一样?不过跟我自己买的蓝塘猪做起来的味道倒是一样。”
“厨师放的味精太多了吧,这蘑菇汤喝起来都是味精。”
“很难吃吗?”饭店老总忍不住插嘴。
食客并不清楚他是老板,说:“也不是说难吃,但这种水平想要碰瓷鸡笼岭生态餐厅就令人发笑了。”
饭店老总的好心情瞬间打了个折扣,他跑到后厨去试菜——新厨师的厨艺他在生态餐厅那会儿就已经尝过了,因此他们来饭店上班后,他并没有亲自尝过他们烧的菜。
此时此刻,他都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以为是厨师们发挥失常了。
“怎么回事,你们炒的菜没有之前的水准了都没发现的吗?”他原本想发飙,可想到对方是他花重金挖回来的人才,他并不想得罪对方,只能耐着性子提醒。
厨师长蹙眉,矢口否认:“怎么可能,我们又不是第一天炒菜,哪里会有失手的时候。”
“你们自己尝一尝。”
厨师长吃了一口红焖肉,他觉得没问题。
饭店老总忽然问他:“你在生态餐厅的时候会吃自己炒的菜吗?”
“刚过去的第一天为了确定菜品试过菜,后来没有客人投诉,反馈都很好,我们一般不会动客人的菜。”
饭店老总一噎,终于忍不住加重了语气:“客人吃了反馈说并没有生态餐厅做的那么好吃。”
要不是确定鸡笼岭森林公园的生态餐厅已经安排了新厨师,他都以为厨师长是故意来把事情搞砸的了。
“他们舌头有问题吧!”厨师长生气,两个厨师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每一道菜的用料都跟他们在生态餐厅时做的一模一样,怎么可能味道会差这么远?!
然而一个顾客这么说,饭店老总还不至于放在心上,可是吃过生态餐厅的生态美食后,又来他们这儿吃饭的人却能明显地吃出区别的。
对此,他们纷纷表示被骗了,什么把生态餐厅的厨师都挖过来了……他们认为要不是同江饭店撒谎,那就是生态餐厅的美食之所以好吃其实跟厨师没关系。
虽然这个结论很离谱,可事实就是如此。
在游客们发现,哪怕原来的厨师团队跳槽去同江饭店了,生态餐厅所有菜式的味道也没有任何变化。
大家都震惊:这怎么可能?
一家以美食为主的饭店,要想经营起来,靠营销只能火一时半会儿,只有美食才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一位厨师可以决定一家饭店的生死。
可鸡笼岭生态餐厅用活脱脱的例子打破了人们这样的认知,在这里,厨师只是一个烹饪的工具人,食材的本身才是支撑起生态餐厅的王牌!
事到如今,不仅游客发现了这一事实,同江饭店老总,和跳槽的厨师长、两位厨师也都发现了。
生态餐厅的生意火爆,好评如潮并不是他们这群厨师的功劳,而是生态餐厅食材的功劳。
当同江饭店大肆宣传他们把生态餐厅的厨师挖走之际,路引开始默默地给游客传递一种信息——生态餐厅的美食都跟鸡笼岭森林公园挂钩的。
生态餐厅所选的鸡和鸭并不是什么珍稀名贵的品种,比如三黄胡须鸡,它不管是品质还是名气都远远不及走地鸡,当走地鸡的批发价达到16.73元时,它的价格依旧在11.9元上下徘徊。
白鸭同理,它的价格是所有鸭的品种里最便宜的。可它们却比一般的三黄鸡、白鸭要好吃,其根本在于它们是被散养在鸡笼岭的,不吃饲料,吃的基本是森林公园自己栽种的野菜、野生菌子,还有中药植物园里的药材叶子。
宣传视频里,一群鸡鸭优哉游哉在山林里找吃的。
一般的山哪里经得住这么多鸡鸭去造?不把山吃空了才怪。可是鸡笼岭圈起来的这块区域,蘑菇、野菜、野果、竹笋等新鲜食材都随处可见,它们甚至不满足于这些食物,越狱跑去了中药植物园里啃金银花的叶子。
这个视频看得无数游客发出了揪心的呼喊:“住口,那是我的金银花!”
“啊——这么多蘑菇,能分一点去蘑菇林就好了!”
路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紧张:不过是金银花和蘑菇罢了,哪里没有?
这些游客:呵呵。
知道他们等八月的这茬金银花等了多久吗?
知道他们每天去蘑菇林抢购蘑菇结果却被告知已经售罄时天塌下来的感觉吗?
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也压根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他们决定化悲愤为食量——买不到新鲜的蘑菇,他们还不能吃那些以蘑菇为主食的鸡鸭吗?
要不是森林公园不卖活禽,他们都想人手抓两只鸡鸭回去了。
至于生态餐厅所提供的蓝塘猪,它们的养殖场在蓝塘县,但所用的饲料也是鸡笼岭森林公园这边提供的米、糠、蘑菇、竹笋和大白菜。
也就是说,这些家禽家畜其实都是鸡笼岭土生土养的,跟品种无关。
视频弹幕:
【破案了,生态美食的关键在食材,而不是厨师的技艺。】
【我说呢,怎么换了厨师,还是一个味道,原来是食材新鲜!】
【我觉得让我来炒菜,我也行!】
【笑死,有这么好的食材,我用铁板烧都能烧出大厨做的味道吧!】
……
看到这个宣传视频的同江饭店老总和厨师长终于意识到,路引宁愿放他们离开也不愿意被他们胁迫给他们加工资的底气所在。
这会儿厨师长他们已经后悔了,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而同江饭店虽然能靠之前的营销吸引一些食客,但在食客发现菜肴并没有生态餐厅的那么好吃之后,食客就渐渐少了。
当然,如果不追求生态餐厅那种级别的美味的话,同江饭店倒也还不错,毕竟这些厨师的水平还是有的。
同江饭店老总没说要开除厨师长他们,因为用餐时段虽然不再出现排队一个小时的盛况,可生意相较从前还是好了不少。
只是他之前宣传得太猛,现如今遭反噬了——人们经常拿他这里跟生态餐厅作对比,每次提及生态美食,都得把同江饭店拉出来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