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31章

作者:蒋牧童 标签: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谢灵瑜派了武忧到城门口查看,她回来之后满脸不忍,说堪称人间惨剧。

  那些流民早已经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只怕再这样下去,恐怕会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

  见此,谢灵瑜再不犹豫了,她立马召见扬州几位大人。

  “几位大人,城外流民越来越多,扬州乃是江南富庶之地,本不该如此视而不见,况且日积月累,流民心中不满加剧,若是像海陵县那般被水匪利用,只怕到时候会酿成更大灾祸。所以本王觉得,如今当务之急,应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谢灵瑜说完,巡视了几眼一眼。

  坐在离她最近的魏安显然是有些坐立不安,他强忍着情绪,随后压低声音说道:“殿下,开仓放粮之事非同小可。”

  谢灵瑜直接说:“魏刺史,如若你是怕朝廷怪罪下来,大可不必担忧。既是本王开了这个口,本王便是愿意一力承担这件事的后果。”

  “但是若是此次赈灾顺利,得了朝廷嘉奖,本王必也不会掩盖诸位的功劳。”

  谢灵瑜算是把话直接说明白了,若是开仓放粮之后,即便赈灾失利,朝廷怪罪下来,她一力承担后果。

  这等气魄何等了得。

  萧晏行见其他人并未说话,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有殿下此话在,我们还有什么好顾忌的。赈济灾民之后,这些灾民谁人会不感激诸位大人的仁厚和宽德。”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人闯入进来。

  魏安见状,当即怒斥道:“不见殿下在此,怎敢擅自闯入。”

  可是闯入之人头插红羽,脸上一片灰黑,更是满身风尘仆仆,只见此人扑通跪在地上喊道:“报,江西道起兵造反,聚众十几万大军,如今已经一路进攻到了越州。”

  “什么!”魏安震惊的当即站了起来。

  谢灵瑜瞪大双眸,已被这个消失震惊在了当场。

  在她知道江西道流民之事,便担心此事倘若处置不好,会酿成大祸。毕竟人在活不下去的时候,会拼命挣扎的。

  自古造反之中,有野心家藏不住野心,自然也有这般平民百姓活不下去的情况。

  “越州所在江南道,倘若让他们一路真的打下来,只怕很快就会到扬州,”谢灵瑜微蹙着双眸,直到她看着众人:“赈济灾民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但是魏安此时却朝着她拱手说道:“殿下,不可啊。”

  谢灵瑜望着他,但是魏安却还是开口说道:“倘若江南道真的挡不住这股叛军,我们扬州便是首当其冲,到时候大军来袭,我们的粮食要供给士兵们,如何还能分开灾民。”

  一旁的司马宋元友居然也在此刻站了起来:“殿下,刺史大人所言甚是,若是没有叛军来袭,我们开仓放粮无可厚非。但是如今叛军威胁在即,我们扬州得先自保啊。”

  此时来传信之人并未离开,他跪在地上,犹豫再三还是说道:“还有一事,小人不知该不该讲。”

  “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话你赶紧说。”

  看似好脾气的魏安这会儿都不耐烦了起来。

  直到这个人说道:“小人听说此次叛军起兵之前,曾经有人在江西道干旱的田地里挖出一块石头,这石头上面还刻了字……”

  谢灵瑜闻言,不禁冷笑。

  当真是造反之人爱玩弄的老把戏了。

  她问道:“上面刻了什么?”

  报信之人听到女子问话之声,整个人忽地开始剧烈颤抖,而一旁司马宋元友催促道:“殿下问你话,还不如实说来。”

  “牝鸡司晨,天将灾祸,以清君侧,天下大吉。”

  报信之人说完这几句话之后,整个厅堂内安静的犹如死寂般。

  谢灵瑜一个字一个字听完之后,嘴角忽地勾了起来。

  合着竟是冲着她和皇伯爷一起来的。

  她作为女子为官,竟给了这些人起兵造反的理由。

第143章 交出永宁王,以灭天谴……

  厅堂内,众人还因为此事而震惊,毕竟江西道有人起兵造反,本已是惊世骇俗,没想到造反之人居然还打着这样的清君侧旗号。

  一时之间,谁也说不出话。

  就连萧晏行都忍不住一脸担忧看着谢灵瑜,毕竟牝鸡司晨这几个字实在是太过诛心。

  他与谢灵瑜相识以来,便知道殿下心中报复,不输男子。

  她能以女儿身走到现在,也不仅仅是靠着圣人的宠爱,而是她一步步走来。

  “此次起兵谋反之人是谁,既是打出这般大的声势,自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吧,”倒是谢灵瑜率先反应了过来。

  传信兵低声说道:“乃是先楚王后人的谢献,他宣称江西道的旱灾乃是上天降下的惩罚,在攻打下宣城郡之后,不仅当众将当地刺史砍了头,还将粮仓打开给流民分发粮食。不过十来日,他们便聚集了十几万大军。”

  先楚王之子?

  谢灵瑜双眸微微一缩,她与楚王有杀父之仇,在当年刺杀案之后,圣人便斩杀了楚王,将楚王后人流放。

  却没想到先楚王后人居然趁着天降灾祸时,起兵谋反。

  而且这个谢鲜居然胆敢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甚至还将矛头直对着他。

  牝鸡司晨,他也不想想她这个亲王之位是如何而来的。

  倘若阿耶还活着,她宁愿不要成为什么女王爷。

  一时间,新仇旧恨涌上心头,谢灵瑜心头百般激荡。

  随即她冷笑道:“当年楚王便是谋反作乱,意图刺杀圣人阴谋败落,但是圣人慈悲,只斩首恶,放过了楚王后人,只判以流放之刑。未曾想此人竟不念圣人宽宥,居然还敢继续作乱,他这是要彻底断绝楚王这一脉。”

  “魏刺史,你速速派八百里加急,将谢献在江西道谋反作乱的事情上报朝廷,请朝廷迅速派出大军讨伐逆贼。”

  听到这个吩咐,魏安当即说道:“是,殿下,下官即刻派人前去查看。”

  “还有立刻派人前往江南道,打探目前前方的战事情况,定要保持与江南道之间的消息互通,我们要做好发兵讨伐叛军的准备。”

  谢灵瑜环视了众人一圈,声音坚定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显然有些异议,在他们看来等待朝廷支援,据守扬州乃是上上之策。

  果然便有人要起身说话。

  但是谢灵瑜却坚定道:“本王乃是圣人亲封的扬州大都督,如今到了此等时刻,本王掌管扬州军政大权,诸位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

  到了这种时候,她也不必再跟扬州这些官员假客气了。

  她本就是扬州大都督,身份又这般尊贵,谁能触她的逆鳞。

  此刻连魏安大概也没想到,这位一向宽和的永宁王殿下居然会一下子变得这般强势,即刻便要掌握整个扬州。

  但是偏偏他还不能反抗,从名义上来说,扬州大都督确实有资格统管扬州。

  “士曹参军即刻前往军械库清点兵器,没有本王和魏刺史的共同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打开军械库,”谢灵瑜当下便开始发号施令。

  随后她又说道:“还有派人严格看管粮仓,同样,没有本王和魏刺史的手谕不得打开粮仓。倘若有人胆敢擅自靠近,格杀勿论。”

  谢灵瑜声音冰冷。

  “如今乃是非常时刻,本王这般安排,魏刺史你应该没有意见吧,”谢灵瑜看着魏安,倒是还询问了一句。

  魏安岂敢有异议,只听他赶紧说道:“殿下此举实乃明智,下官自是没有异议。”

  谢灵瑜点头:“如此这般自是最好,如今咱们同在扬州,乃是在一条船上,安危与共,还望与诸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众人这时才齐齐站起来,直接说道:“但凭殿下吩咐。”

  随后谢灵瑜又说道:“还有赈济流民一事,也是刻不容缓。毕竟江西道起兵造反,便是利用了流民。倘若我们扬州率先做出表率,赈济灾民,以表示朝廷并未放弃赈灾,让流民知道他们还有活下去的希望。我想到时候必然可以瓦解叛军的气势。”

  原本对于赈灾持有反对意见的众人,这下也愣住了。

  两方作战确实是士气颇为重要,虽然叛军如今还没打到扬州,但是叛军能一路从江西道推进到江南道,可见他们占据着气势。

  各个州府在措手不及之下,很容易被攻破。

  而叛军在攻下州府之后,便可以得到大量的武器和粮食,甚至还能聚集更多的士兵。

  到时候打到扬州,并非是不可能之事。

  “尽快让人安排,明日给流民分发粥米,仔细辨别流民,让他们先行入城安顿,”谢灵瑜一一吩咐下去。

  这次众人不再持有反对意见了。

  毕竟外面流民人数众多,倘若扬州不接纳他们,转头叛军到来,他们必然会被叛军鼓动,到时候平白给叛军增添了一份力量。

  “时间紧迫,还请诸位大人尽快都去准备吧。”

  于是众人便起身离开了。

  谢灵瑜顾念着流民之事,决定亲自盯着此事,安顿流民无非就是找空置的地方,让他们暂时住下来,第二便是分发吃食,让他们填饱肚子。

  好在扬州乃是富庶之地,军械库内有着士兵行军打仗时用到的帐篷,如今他们还未到主动出击的时刻,因而帐篷可是暂时拿来安置流民。

  至于粮食亦是如此。

  “萧司法,你与本王一道前往军械库和粮仓,”谢灵瑜留下了萧晏行,低声吩咐道。

  随后两人出门,直接骑上马,直奔军械库。

  显然看守之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谢灵瑜已将军械库的管事叫了过来,而没一会儿司仓参军也赶来。

  在翻阅了扬州军械库里的账目之后,虽也有损坏之处,但是大体还是对的上。

  水至清则无鱼。

  谢灵瑜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有些对不上账目的地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这些管理仓库的人,瞧见殿下居然如此宽宥,也不敢生事,几乎谢灵瑜说什么,他们便应下什么。

  司仓也拍胸脯保证,安置帐篷明日定然能准备到位。

  奔波了一日,谢灵瑜一直到快夜黑透了,这才回去歇息。

  她知道这些非一日便能完成的,在朝廷未派出大军之前,她便不能松懈。

  入夜,原本睡的昏昏沉沉的谢灵瑜,被一声巨大的踹门声惊醒,夜风吹拂而入,直接灌进她的帘帐内,纱帐被吹的翻飞。

  谢灵瑜猛地坐了起来,就见一道黑影疾驰而来。

  “阿瑜,”人影喊了一声,被惊醒的谢灵瑜瞬间认出这是萧晏行的声音。

  谢灵瑜下意识问道:“出什么事了?”

  萧晏行说道:“流民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