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157章

作者:甜海盐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年代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在候机室看到她,徐思文并不意外,笑着挥了挥手,仿佛多日不见的老友。

  “阿沅,你来啦。”

  姜沅颔首,拉着行李箱过去,坐在她旁边。

  后面的人回头,瞥了她一眼:“不错,比我预料的还要早到半小时。”

  “成玉,我就说了你比不过我吧!”数学系的江野哈哈大笑,“我根据她的行程算了时间,包括各种延误因素,误差在五分之内。”

  “五分钟噢。”江野得意道。

  “呦,我们的小同学来的这么早啊。”有后到的留学生搓着冻红的鼻子,“我不是最后一个到的吧?”

  “放心啦,还有几个人没来呢。”

  这批一起出国的首批留学生没有任何隔阂,他们早就约好了,尽早修完所有课程,今天一起回国。

  “也不知道集训办的主任老张当年说亲自来接我们是真的还是假的。”有人嘀咕了一句。

  “同学们,我来啦!祖国,我也快回来啦!”又有从别的地方赶来的留学生和大家热情打招呼。

  在人到齐后,曾经领队的两位访问学者让他们报数,包括他们自己。

  在听到实到五十二人时,所有人都哭了。

  他们其实也很担心,会有人选择留美,所以在来的过程中也会惴惴不安。

  脑海里一直在

  问自己:“他们会来吗?”

  然后又不断安慰自己:“他们会来的!”

  现在,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他们除了开心和自豪,还有心中大石终于落下的安稳。

  他们没有给祖国丢脸!没有让祖国人民失望!

  在领队的带领下,留学生们分成两列,整齐有序去往停机坪。

  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出现在机场时,就引起了短暂骚动,有人敏锐发现这批东方面孔的年轻人是两年前首批赴美的中国留学生。

  报社的记者和媒体闻到风声也赶了过来,在姜沅刚踏上登机梯时,就有记者冲过来大声问道:“姜,全美所有顶级实验室都向你抛出了橄榄枝,你不打算留在美国深造吗?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姜!你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这里有最顶级的科研导师最优质的学术资源最先进的实验室还有最好的科研团队,你明明可以在这里被培养成最优秀的科学家!”

  “姜……”

  看着近在咫尺的镜头,姜沅想起曾经一位前辈的话,莞尔一笑,温声道:“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进入机舱时,她似有所感,下意识回头。

  不远处的廊桥上,头发花白戴着链条眼镜的伯纳赫博士站在那里,缓缓朝她抬手,脸上是慈祥和蔼的笑容。

  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是什么时候赶来的,身边并没有助理,但姜沅隐隐能看见,他头顶宽大的帽檐上还有尚未融化的雪花。

  姜沅知道,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也想像曾经护送自己的学生归国一样,再护她一次。

  她眼眶骤然一酸,抿紧嘴唇,再也忍不住了。

  泪水瞬间决堤,涌了出来。

第119章 你们说这次会有多少人……

  留学生们往里走,去找自己的座位。

  姜沅跟在最后,心不在焉,兴致不高。

  她总是忍不住往飞机舷窗那里看,心里百感交杂,情绪十分复杂。

  “你好,这是我的座位。”江野见自己的位置被一个男人占了,说出一口流畅的英语,“请让一下,好吗。”

  这边的声音也吸引了其他留学生看过来。

  原本低着头看报的男人抬头,笑意吟吟问:“怎么,出国两年连我也不认识了?”

  江野愣了一下,望着这张熟悉的脸,磕磕巴巴道:“老……老张?哦不,张主任!”

  另外几个留学生也面露震惊之色,随后就是欣喜。

  集训办的老张还真的来接他们了哈哈。

  看到这群留学生一副感动到要流泪的样子,张主任起身坐到里侧自己的位置上,不甚在意道:“当初说了等你们回国我会来接你们的嘛,这不,特意来履行承诺了。”

  看着一张张记忆深刻的面容,张主任心里激荡不已。

  其实他一开始也觉得这群留学生不可能如数回国。

  但是能回来一部分总是好的,哪怕是十几二十个,也回来了将近一半了嘛。

  只是没想到,这群留学生会给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你们带了个好头啊。”看着这群自信开朗的年轻人,张主任欣慰道。

  不过在瞥见他们宽大的衣服时,突然又沉默了下来。

  当年怕这群留学生体型发生变化,定制衣服的时候特意做大了一些,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多穿几年。

  没想到每个人却比出国前更瘦了一圈。

  张主任心里有些不好受,千言万语卡在嗓子眼,最后只说了句:“同学们,辛苦了。”

  他能料想到,这群年轻人自从来了美国肯定是没日没夜的学习,所以才能赶在今天一起回国。

  目光环视一周,落在面容清瘦的女孩身上,张主任心里感慨万千。

  姜沅在美国的事他都清楚,手里拿的报纸就是纽约时报报道许多研究机构向她抛出橄榄枝,以及奥莱斯大学对她的高度评价。

  看着这个年纪最小的留学生,张主任不由放缓了语气:“小姜同志,邱先生去了希腊,这次不能陪你一起回国。”

  他们来的时候是邱疏寒一路护送,回去是由集训办的张主任来接。

  姜沅点头,轻声应好。

  飞机滑行了一小段距离缓缓起飞,姜沅心里还有些没有实感。

  徐思文坐在她旁边,察觉到她情绪有些低落,小声安慰道:“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来做学术访问或者深造。”

  “其实阿沅,我要谢谢你。”

  姜沅抬眸,不明所以看向她。

  “你给联络处寄去的衣服分了四五件到我的手里,帮了我很大的忙。”徐思文笑眯眯道,“我穿着这些衣服参加了很多讲座,也在学校发表过演讲,它们也算帮我撑起了面子。”

  她除了集训办发的那一身西服,自己带去的衣服虽然已经是挑出来的最好的了,但有些时候还是不敢在正式场合穿出去。

  一开始看到同学们的穿着,她也有点自卑,但后来想到自己是来学习的,只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就行,心态也就慢慢调整过来了。

  不过集训办寄来的衣服还是让她在重要场合更有自信,她最喜欢的是那身藏蓝色的西服,沉稳内敛,厚积薄发。

  姜沅温声道:“是你本身就很优秀,哪怕没有这些衣服,在关键场合也不会丢面子。”

  徐思文也笑了,这次坐飞机她提前准备好了,再加上精神饱满,没有出现晕机症状。

  到了纽约,依旧是去巴黎转机,在经历过漫长的飞行后,飞机终于抵达首都机场。

  下飞机前,姜沅摘下手腕上显示着美国时间的英纳格机械表,从随身的黑色皮包内,拿出一块海鸥牌手表戴上。

  现在的时间正好是中午十二点三十分。

  而此时,边防团。

  谢宥川已经有两年没有休假回去了,按照他的级别,上级首长给他批了四十五天的假期。

  宿舍里,男人摘下手上部队统一配发的手表,又从抽屉里拿出那块海鸥牌手表,对照部队钢表,从美国时间调成国内时间。

  正要将换下来的手表放回抽屉里,瞥见照片一角,他眸色微暗,拿了出来。

  照片上是姜沅牵着一个外国女孩的手,站在钢琴前提着裙摆微微鞠躬。

  她身穿华丽的礼服,身段婀娜,脖颈线条优越。

  在天生有肤色优势的白种人面前,皮肤瓷白细腻,丝毫不输。

  他的抽屉里除了那本姜沅翻译的战争论,还有很多沈昭托邱疏寒带回来的照片。

  这些照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寄给了他。

  有姜沅和沈昭独处时的拍照,也有两人一起在街角咖啡厅外面的合影,还有姜沅和她几位外国朋友的合照,那位外国女孩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照片他反复看过很多次,每次看到心里就会瞬间宁静下来。

  重新将照片收好放回抽屉里,谢宥川开始整理行李。

  首都机场。

  邱映雪特意请了假过来,就连沈临也从分军区赶了回来。

  夫妻俩在机场外和谢家人汇合,沈临跟谢璋对视一眼,都没忍住笑了。

  “宥川给我打了电话,说今天下午的火车,这次会回来住一个半月。”虞黎华挽着邱映雪的胳膊,“不过他是赶不及过来接阿沅了。”

  “没关系,你们能来已经十分有心了。宥川这两年特意没回来就是为了这次长假吧,这孩子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是心思细腻,我们都看得出来。”邱映雪想到即将能见到女儿,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两对夫妻说说笑笑往里面走着,太久没见姜沅,每个人心里都很期待。

  比他们更早到的是人民日报以及各大新闻社的记者,从集训办那里得知首批留学生即将回国的消息,谁也坐不住。

  有人脉广的也早就从国外的渠道得知纽约时报已经报道了这件事。

  最令他们讶异的是,其中年龄最小,最有可能留美深造的华大高考状

  元姜沅,竟然义无反顾回国了。

  她放弃了很多高校实验室和顶级研究所开出的优渥条件,选择在国家人才最紧缺的时候回国,这无疑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记者们心里也有些忐忑,这次回国的人数有多少?哪怕是纽约时报也并没有详细报道。

  而那些并没有海外人脉关系的记者就只能靠自己的猜测。

  “你们说这次会有多少人回国?”

  “十几二十个吧,可能最多三十。”旁边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他们来之前被上面再三叮嘱过,这次只能拍侧影和背影,不能直接拍到留学生们的脸。

  “我看能有二十个就不错了。”另外一个记者觉得他们太乐观,不过现在每年国家都派留学生出去,能回来一部分也是好的。

上一篇:嫁给男主的舅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