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2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你以为你好吗?拿着那么好政绩过来,十个考生十个秀才,然后呢?”

  “然后去当数科训导?!你刚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你教四书五经啊,多少人登门拜见。自己选了个冷门的数科,还说别人。你就会做官吗?”

  好好好,两人本来是暗地里看不上,现在直接吵起来了。

  也就是喝醉了,否则不会这般直白。

  众人看得好笑,那小宋训导停顿片刻,竟然哇的一声哭了,过来拉着纪大人袖子道:“大人,求你救我啊。”

  “那数科,那数科他没学生!”

  “我是一个没有学生的训导!”

  纪楚震惊。

  没有学生的训导?!

  张推官还冷冷地补刀:“现在都尊儒学,谁去学数科,科举又不考。”

  “明年便是乡试了,没人肯学的。”

  说着,小宋训导更想哭了。

  不要啊。

  他跟纪大人辞别的时候,一腔雄心壮志,就想做好数科,扶持工科。

  现在连学生都招不到,他就是光杆大元帅。

  纪楚听明白之后,跟旁边的蔡先生对视一眼,反而笑着道:“好事。”

  好事?

  张推官跟小宋训导都看过来。

  蔡一繁心中微动。

  对他来说是好事。

  纪楚继续道:“不破不立,数科都这样了,以后还会更难吗。”

  这话也不知小宋训导听没听进去,反正张推官跟小宋训导又去喝酒了。

  两人刚才还吵呢,这会倒是话题颇多。

  他们从下面到州城,境遇都不算太好。

  张推官是因为任职跟人有了恩怨。

  小宋训导则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就如方才所说,他拿着极好的政绩上来,都以为他会是四书五经的某科训导。

  所以各家激动得不行,一定要让小宋训导带他们学生。

  之后传出他要去带数科,众人还不信。

  这就相当于,重点学习来了个厉害的班主任。

  大家以为班主任肯定去带重点班,所以都把人往他塞。

  等结果出来,对方说,我不带重点班,我带艺术班啊。

  反正气的不少人都说小宋训导没有前途,政绩都是靠纪楚得来。

  他们两个各有各的不得志,一起喝酒倒也正常了。

  李师爷听着不是滋味,压低声音对纪楚道:“大人,他们两个尚且是有家世的。”

  后面话没说。

  那就是纪大人可是毫无根基,既要跟其他五人竞争,又要做好选择,否则前面政绩功亏一篑。

  当初托同僚送信,那人等到年底才说,自己一时给忘了。

  要不是纪大人再托张推官给知州再递信,那在知州那边,纪大人便是没有拜见长官便直接上任,这可是大忌。

  看着是小事,但稍稍有一点不注意,那就完了。

  先不提这些事,只讲如何应对三年大考,李师爷他们都毫无经验。

  也就听张推官说了一些,倒也不详尽。

  李师爷瞬间开始焦虑。

  这要怎么办啊!

  还是他儿子李纹道:“爹,纪大人的本事,您还不清楚?别烦了,咱们回去休息吧。”

  大家吃饱喝足,也该休息了。

  纪楚他们所在驿馆距离不远,很快就能走到。

  张宋两人被家人接走,弓春荣他们也有固定的休息客店。

  所以到驿馆时候,也就纪楚跟蔡先生等人。

  一夜无话,纪楚他们睡到天明。

  殊不知州城衙门已经知道他来了。

  先是捕头邓成问了驿馆差役,之后户司主事听说,再有周大人也听说。

  “纪楚!总算来了!”

  “大家都在等他啊。”

  “就剩他的考核了,等他考核一过,便能给这批官员分配职务。”

  “他怎么来得这样晚。”

  答这话的人,说得还算公道:“人家管着两个县,一个中县一个上县,人口加起来七八万,税收排名前列,你以为那样简单。”

  这确实是实情,纪楚做事大家心里有数的,再苛刻的人,也挑不出毛病。

  也有人暗地道:“其他五人都是陪跑,要不把他们职位直接定了再说,反正最重要的那个,自然是纪楚的。”

  “不好坏了规矩,大家不过等一等,都能理解。”吏司主事答,“难道这点工夫都没有?”

  捕头邓成听到这话,稍稍皱眉,不过并未多讲。

  就在大家等着纪楚来衙门递文书时,另一个消息先一步进来。

  户司主事脚步匆匆,手上还拿着咸安府那边的信件。

  咸安府!

  要跟他抢人!

  没看到那咸安府的蔡先生寸步不离吗?

  按理说他早就应该回咸安府了,现在呢?现在还跟纪楚在驿馆住着呢!

  这根本不合理啊。

  此事在曲夏州户司立刻传开。

  在场官员都傻眼了。

  他们都认为,纪楚就是天选户司的人。

  现在好了,不止曲夏州户司想要他,咸安府也想要!

  他们是州,那边是府。

  倘若去了那边,前途自然更好。

  咸安府竟然越级抢人,这合理吗!

  再次听到消息的捕头邓成,无奈道:“来人,去趟驿馆,把纪县令赶紧请过来。”

  你再不来!谣言都要满天飞了!

  无论哪一个传言,对纪楚都不算友好。

  此时的纪楚不是不想来。

  而是在安排送往老家的节礼,等把东西送走,再告别弓春荣他们,杂事总算处理完了。

  终于迎来今年最后一件事,考核。

  这三年来他做得如何,全在接下来的考核当中。

  不管外人如何评价,纪楚认认真真按照四善三最法一一对照。

  四善为德、谨、公、勤。

  三最为治事、劝课、抚养。

  德行,谨慎,公正,辛勤。

  处理事务,劝百姓耕田,抚养老弱孤寡、

  以及兴修水利,屏除奸盗。

  纪楚闭上眼,在州城驿馆里认真回忆。

  把每一项标准都拿出来对应。

  从最开始到安丘县,一直到沾桥,再到现在。

  他应该是做到了。

  一一对应,自然不是全无疏漏,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他努力让自己达标。

  因为他答应过原身要做个好官,更因为他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看不得百姓们忍饥挨饿。

  这不是他所学教导他的,更不是学了现代价值观所能承受的。

  其实最开始,纪楚更多的是愤怒,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他想的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明明分一杯羹给百姓,他们日子就能过好。

  明明手稍微抬一抬,他们便不会饱受饥寒。

  也是那时,他想起白居易的诗,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百姓们饥寒交迫,他们荣华富贵又有什么意思。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