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52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一个工匠来当夫子,变成一个数学极好的人来当夫子,那感觉还是不同的。

  小宋训导日日喜笑颜开的。

  还是纪楚有办法啊,略施小计,就让四位夫子和睦相处。

  有其他夫子接纳,蔡夫子明显融入里面。

  相信州学其他人, 也会慢慢习惯这件事。

  所以接下来, 等着乡试结束,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时候肯定会有学生的!

  纪楚听到这话的时候,沉默片刻。

  反而小宋训导他三叔没坐住, 直接对他道:“招一个蔡夫子过来, 就是为了让州学数科多个夫子吗?”

  啊?

  不然呢。

  小宋训导终于也沉默了, 思前想后, 震惊道:“是啊, 数科完全没有变化。”

  不过是“离经叛道”招了个工匠而已。

  所以蔡夫子融入官学,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他三叔继续道:“蔡夫子的那些器具,是绝对不能进官学的, 已经算是底线。”

  “你们要如何教学?”

  “改变数科,如何改变?”

  “等到乡试结束,真的会有很多学生吗。”

  致命几问,让小宋训导直接傻眼。

  工匠器具不能进官学,这确实是底线。

  但实际的教学,又离不开这些东西。

  如果这样下去,就算乡试结束之后,数科有学生,还是跟之前一样罢了。

  而且大概率大家学不下去,数科照样冷清。

  刚刚欣喜没几日,更大的问题就来了。

  小宋训导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官学宋右训导直接对侄儿道:“你去问问纪楚吧,他应该早就发现弊端,在着手解决了。”

  像他三叔,甚至官学学政,都有些不理解纪楚为何看重数科。

  在大家看来,数科该研究研究,确实必不可少。

  而蔡一繁的匠人手艺,该传承传承,他那也不缺弟子。

  为何一定要混为一谈。

  各自发展自己的,不好吗?

  换作其他人,估计早就被阻止了。

  也就是纪楚,还有许知州的支持,想看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可说到底,匠人工具不能进官学,这是底线。

  同时也是对纪楚的提醒。

  小宋训导来到纪楚家中时候,如实转达,然后眼巴巴看着纪大人:“这要怎么办,就算数科夫子,甚至官学接纳了蔡夫子,也只是多了个夫子而已。”

  对数科并未有根本的影响。

  也不会改善数科冷清的局面。

  纪楚何尝不知。

  他甚至觉得,自己知道得太晚了。

  去年年底那会,他还没意识到其中差距到底有多大,自然而然忽视所有人对工匠的排斥有多深。

  他天然觉得工程师厉害,发明家,科学家厉害。

  但如今没有这个概念啊。

  今年经历官学发生的种种事,更让他明白,之前想把匠人学跟数科强行结合,到底有多天真。

  让原本就冷清的数科,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前几日让几位夫子能坐下来一起研究数学,也只在兴趣相同的层面上。

  对真正的数科发展,毫无作用。

  纪楚直接道:“官学数科冷清的本质是什么。”

  书房里,李师爷,小宋训导,纪振,李纹,都面面相觑。

  李师爷先道:“没有前途。”

  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

  如今科举不考,所以没有前途。

  等于官方层面都不鼓励,谁还学这个干嘛。

  就跟现代的高考一样,如果把数学去掉,你看学数学的人还多吗。

  所以想要扶持一样东西,必须考虑实际的发展,否则就是无本之水,投入再多也没有办法。

  官方的数科冷清。

  可蔡夫子的匠人之学却异常火热。

  多少子弟都想拜他为师。

  为何?

  因为学一门手艺,以后就有饭吃,也就是有前途。

  纪楚直言:“让匠人学进官学数科,不是在救匠人学,是在救数科。”

  这也是纪楚最初的想法,以及现在也坚信的。

  蔡夫子固然想要官学的背书,想要被承认。

  但归根到底,是官学的数科,更需要蔡夫子才是。

  可惜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不明白。

  就算明白的人,也会装作不知道。

  谁让官学是清高之地,匠人以及匠人的工具,不能进去。

  有些事无关对错,就是观念问题。

  甚至连蔡夫子的融入都需要调和。

  到底谁是大小王!

  你们分不清吗!

  正是头一次去官学时,发现这样的问题,让纪楚深知一件事。

  想要靠时间磨合。

  想要强行改变大家的观念,只怕是不成了。

  “也怪我,想得简单了。”

  纪楚刚这么说,小宋训导就道:“别啊,是那些人迂腐,不怪你。”

  事到如今,怎么办才好?

  总要有个解决之法。

  纪楚对李师爷点点头,李师爷铺开一张曲夏州州城地图,上面标注了几个地方。

  之前张推官帮他找宅子的时候,对衙门的房屋还算熟悉,故而专门去找他帮忙,找到这几处废弃的官署。

  “这是?”小宋训导疑惑。

  纪楚指了几个地方,特别是官学附近的一处:“这个官署,原本就是州学藏书用的,但之后官学里面修了更好的藏书阁,便把藏书转移,这地方直接空出来。”

  而且这个地方,距离州学数科位置十分近,走路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到。

  纪楚不卖关子,直接道:“我想把这个地方要过去,专门给数科用。”

  什么叫要过来?!

  什么叫给数科用?!

  小宋训导蒙了,这官署至少能容纳三四百人,直接给数科?!

  他们数科有那么大的脸吗!

  前几日经科想要几套桌椅,都只能各处去借啊。

  他们数科倒好,直接要个官署开分校?

  他作为数科训导,都没敢想这么好的事!

  出于对纪大人的信任,小宋训导还是道:“要怎么做啊,官学本就烦咱们,怎么可能给咱们新官署,专门做数科的地方。”

  “怎么不会给。”纪楚笑,“倘若不给,那匠人的器具,就真的要搬进来。”

  “而且咱们接下来要招的学生,不论出身地位,都能进官学读书,老夫子们受得了?”

  啊?

  这是什么意思。

  李师爷差点跌倒。

  这也行?!

  首先,蔡夫子进官学,已经开天辟地头一遭。

  现在还要让匠人器具都运过去,那老夫子们肯定不高兴,倘若再把学生门槛降低,招些他们看不上的人会如何?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