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178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平步青云 种田文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礼司周大人还道:“你刚知道吗。”

  大家都是经历过乡试的人,能不知道每年的秀才有多少吗!

  周大人也是忙得厉害,忘记自己跟纪楚明面上不合,搞得大家以为他们要吵起来了。

  纪楚纯粹是感叹。

  怪不得州学的经科傲气,自家有这么多学生,能不傲气吗。

  州学有符合条件的考生为三百二十七人,下面各县加起来三百一十人。

  一个小小的曲夏州,便有六百三十七个秀才。

  今年录取的人数则为十五个。

  可以说,多数人都是陪跑的,真正能考上的读书人凤毛麟角。

  旁边人道:“纪大人想什么呢。”

  本以为纪楚会糊弄过去,谁料他老老实实答:“这么多学生,分数科点多好。”

  走进来的王学政跟室内的周大人对视一眼。

  不能跟纪楚计较,不能跟年轻人太计较!

  但王学政过来,却是让纪楚回避的。

  原因很简单,陇西右道的巡考大人来了,你要躲远点。

  最好就在工司户司别出来,或者直接去各县指导种棉。

  总之一句话,不要在他面前晃悠。

  为何?

  终于从京城回来的邓成给他答案。

  邓成道:“我跟巡考大人一起从京城过来的,他对你很不喜。”

  扶持数科,轻儒学,已经犯了很多儒学官员的忌讳。

  再加上纪楚赶在童试落榜时,招揽有资质的儒学子弟,这跟抢自家学生有区别吗。

  别说那些学生落榜了,落榜又怎么样,那也是孔圣人的学生。

  纪楚听到这,心里明白七八分。

  自从经历过二王爷禁棉一事后,他对如今很多事更明白几分。

  知道这里的人跟现代想法之不同。

  现代人经常说孔孟之争,又或者说老庄跟孔子之争,再有什么各个门派学术之争,多是带着兼学兼听的想法。

  如今可是真能为这些不同打起来的。

  王学政让他回避,就是不想撞到对方枪口上。

  真要闹起来,对谁都不好。

  邓成见他明白,不再多说,而是讲起二王爷如今的下场。

  “他府内能用的人基本都没了,要么去了太子府中,要么直接流放到其他地方。”

  “以后的二王爷,就是闲散宗室。”

  可以说这一回,太子身边的太傅等人,终于能松口气。

  二王爷任意妄为不是一两日了,能够彻底压下去,估计大家都费了不少力气。

  解决这个隐患,天底下许多事,就能真正施展拳脚。

  邓成对此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他挠挠头,转而说了另一件事,估计今年年底,他就要被调到常备军,在岳将军手底下做事。

  这也是他家早就想好的路子。

  “本以为你来了之后,咱们能当一阵子同僚,没想到也还不到一年时间。”

  邓成颇有些遗憾,不过他也不是扭捏的人:“不过以后时间还长,我在常备军,以后肯定还会再联系。”

  纪楚想到什么,笑着点头,心里还说,肯定的,你们常备军以后肯定会需要数科。

  如果说弹花机八号是民用。

  那以后搞点军用的东西也不在话下。

  至于未来的武器发展,他心里可太有数了。

  但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机。

  真让其他人听到,肯定怀疑两人要密谋什么。

  而且数科刚刚起步,一个弹花机都够买得了,其他事情还要再等等,不能太过贪心。

  一想到数科的未来,纪楚心情都好起来了。

  所以他完全不知道,新来的乡试巡考,正想办法“偶遇”纪楚。

  巡考大人就是想看看,纪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可惜纪楚知道轻重,根本不往他面前凑。

  再说户司工司两处事情那样多,谁有工夫管那些。

  巡考没找到纪楚,倒是去新数科看了一眼。

  眼看着满院子的木头屑,牙都要咬碎了,只说着奇技淫巧,不堪入目,又说什么匠人之学卑劣等等。

  放在前些时候,数科的夫子学生们,还有工夫难过。

  现在不行啊。

  现在日日忙的吃饭都要抽空,谁管这些事。

  有功夫还不如多去造几台弹花机八号。

  估计是学生们的态度,以及夫子们根本不介意,让巡考更为恼火,连王学政都被阴阳怪气几句。

  王学政心道,他以为自己都够古板了,没想到来了个老学究,更古板了。

  王学政道:“数科艰难,扶持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孔子言有教无类,匠人学数科也该教导。”

  有教无类是这样用的吗?!

  这不是强词夺理吗。

  巡考面色阴沉,对纪楚这人印象更深。

  此时的纪楚则在看乐薇手中的订单,以及参观州城的一处蜂蜜作坊。

  跟他一起的,还有终于官复原职的张推官跟他娘子。

  不过张推官等到年底,也会再有新的官职,大概率不在曲夏州,会平调到其他地方,约等于降职了。

  安丘县的事肯定会影响到他,如今的惩罚已经算轻的。

  他们夫妇两个一起过来,同样是交接手中的事。

  毕竟这处蜂蜜作坊,是张娘子帮着乐薇,李娘子牵线,终于给落成的。

  曲夏州各个地方,如今都种油菜,大批的油菜带来大批蜂蜜。

  蜂蜜买卖应运而生。

  听说为了装蜂蜜,当地的陶罐都涨价一文钱。

  所以蜂蜜做成糖肯定更好运输。

  同样的,这些糖运到各地之后,还能再熬成蜂糖。

  等于说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多了个步骤。

  总之江南一带的商家需要什么,他们曲夏州蜂蜜产业便做什么,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

  陶乐薇对创办作坊并不陌生,而张娘子又跟江南的商户们多有来往。

  她们两个合作,把当地蜂蜜产业办得十分红火。

  如今下面十几个县的蜂蜜,基本会运到这处作坊,而且这里也基本招女工。

  用张娘子的话说,女工做事干净利落,更适合触碰食物。

  跟她们一起合作的,还有曲夏州州城几位蜂农家娘子,一群人把蜂蜜作坊办得风生水起。

  纪楚前段时间忙前忙后,只知道乐薇做得好,却也没想到,这作坊竟然如此专业,规模也远超其他地方。

  怪不得可以接纳那么各地来的蜂蜜,也怪不得出货量能那般大。

  到现在,作坊里还是人来人往,要么给蜂蜜装箱,要么做成蜂蜜糖,反正按照商户们的要求做。

  再看看最后的纳税额度。

  娘子创办的蜂蜜作坊,已经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了。

  这才多长时间啊。

  纪楚再看看账目下面的分红,眼神更加疑惑。

  完蛋,他好像成吃软饭的了。

  娘子现在,比他能挣钱了?

第66章

  前段时间纪楚有多忙, 不用多讲。

  与此同时,陶乐薇几乎也不在家中,虽说有安丘县制糖作坊的建立, 州城的作坊到底有些不同。

  十几个县的蜂蜜质量不同,兜售的价格也不同, 必须有个统一的规范。

  再加上其他制糖作坊也在陆陆续续成立, 之间多多少少有些竞争。

  其实陶乐薇最开始,只是帮蜂农们的忙。

上一篇:八零香江大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