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之后还是张娘子主动说:“我家就想建个蜂糖作坊, 要不然咱们一起?”
这才有陶乐薇去问纪楚,李娘子也问了李师爷。
现如今, 便是三人一起开了这曲夏州最大的制糖作坊。
她们三人一起合作,那分红数字不可小觑。
纪楚在户司也有半年时间,更知道这样的税收规模,在整个曲夏州都能排名前列。
当然,也是曲夏州之前经济支柱太少的缘故。
现在一个油菜,一个蜂糖, 两个税收加起来, 曲夏州明显富裕不少。
而且还能看出来, 这些银钱确实落在百姓们手中,改善他们的生活。
再看户司那边新旧布料的销售情况, 大概能推测出曲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样有所提高。
不过数字归数字, 真的看到女工数量增加, 以及整个产业带来的收益, 纪楚便无比高兴。
但张推官也好, 陶乐薇也好,甚至这个产业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收益到底哪来的。
纪大人去安丘县的头一年, 便全力推广油菜。
当时很多百姓还不明所以,不想多种。
谁料到如今曲夏州一半税收,都是因为油菜籽的售卖。
张推官甚至隐隐觉得,要不是油菜籽收益不错,曲夏州指荒为田的事情,也没那么快了结。
毕竟各地都有指荒为田的情况发生,
而且大家都不想多种,多种意味着更多税收,偏偏有油菜这种不同凡响的东西。
甚至为了种油菜,很多大户都会多种主粮。
目的自不用说,自然害怕纪楚那条油菜与主粮的禁令。
可以说,推广种油菜,大大缓解本地指荒为田,粮食不够的窘境。
所以张推官很能理解,为何许知州对纪楚如此推崇,就连巡考想找他麻烦,也被其他官员们挡回去。
这样厉害的下属,一定要好好保护起来才是,这肯定是上司们的心声。
世上的官员极多,真正能做事的,却少之又少。
纪楚能力如何,那还用讲?
张推官甚至预料,只要让曲夏州平稳发展四五年时间,本地人口绝对会迅速增加,到时候直接成为府,那都是有可能的。
只看如今的安丘县,人口已经跟之前相比,已经增长了两三千,几乎家家户户都添丁添人口。
以后的曲夏州,估计也会像安丘县那般愈发壮大,人口多了,本地的发展会更迅速。
陶乐薇则有点紧张。
这是她头一次脱离相公自己做事,之前相公太忙,她也不好打扰,便跟张娘子,李娘子一起摸索着做。
如今终于有些规模,怎么看都觉得高兴。
见相公夸赞,乐薇更是高兴,在听相公开玩笑讲,他如今吃喝都靠娘子时,乐薇下意识道:“怎么会,这些可都是你教的。”
纪楚不算开玩笑?
毕竟那分红确实比他工资高啊。
纪楚对乐薇能做成这事,一点也不意外,她一向聪明还有不同寻常的毅力。
想到曲夏州的蜂蜜远销平临国各地,纪楚便无比高兴。
只要有这种长久买卖,当地百姓日子就不会太难过。
说起来,是不是还能跟数科合作,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器可用。
纪楚让乐薇把如今制糖作坊遇到的麻烦,统统都记下来,之后提交给数科,让他们来解决麻烦。
“不要怕写得细致,只要能省力,更提高效率,都要记下来,也别管能不能实现,反正让数科他们操心。”
也就是小宋训导他们没听到纪楚说什么,不然肯定要无语啊。
什么叫不管能不能实现!
哪有这样使唤人的!
但大家想想,刚开始种油菜的时候,谁又会想到,油菜产业会有今天的盛况。
所以别怕!
敢想敢干才是真的!
制糖作坊的三位娘子,还真的立刻开始找问题。
陶乐薇一个劲点头:“好,最近问题确实很多,炉子的火不够稳定,搬运也有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会造成许多麻烦,所以一点也不能将就。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她们可以的!
作坊里人来人往的,还有不少人在看纪楚。
这就是纪大人吗,乐薇的相公,教她读书写字,教她骑马,教她开作坊的纪大人吗。
今年二十八岁的纪楚本就生得好,这些年强身健体,也强壮不少。
看着风度翩翩,面容棱角分明。
而且他这人并不倨傲,不管是谁跟他说话,都和和气气的,跟其他官员不同。
别看他这么年轻,已经是被许知州器重的从六品官员,真厉害啊。
她们各家能靠着蜂蜜以及蜜糖作坊挣钱,靠的就是他们夫妇两个。
纪楚回去之后,又让乐薇组织本地的蜂农工会,以及蜂糖作坊商会。
“前者以交流技术为目的,多找勤快踏实的蜂农,这样各家蜜蜂出现问题,能及时交流。”
“后者不以作坊大小来论,只讲人品口碑。”
行业内的抱团,可以最大程度抵御风险,是一定要做的。
纪楚并不牵头,也是他的身份不合适,还是娘子更好一些。
陶乐薇惊讶。
她刚学会办作坊啊!
这又来一个新事?
可她也不觉得为难,反而兴致勃勃,一个劲点头:“好,我跟张娘子李娘子一起,一定办起来。”
今年二十五岁的陶乐薇放到现代,也正是刚刚步入职场一两年,开始打拼的年纪。
这个时候不奋斗,什么时候努力呢!
夫妇两个各忙各的。
纪楚这边更是被派到各县,去检查主粮跟经济作物比例是否合适。
工司那边,则让他统计各地的水渠修建。
自从工司主事景大人支棱起来之后,两司事情越来越多。
纪楚被户司派去查看农田,工司干脆也让他监管了。
不过两边都透露出同一个意思。
那就是,最近不要待在都城。
看来今年的巡考大人,确实很烦他。
对此纪楚当然没意见,反正都是办差,在哪都一样,他立刻出发。
李师爷和纪振跟在左右,现在又多了个李纹,看来李师爷彻底放弃他的学业。
但他们不是最高兴的,最兴奋的,还是许久没有撒欢的追风。
平日也带它在城郊转悠,但哪有乡下地方宽敞啊。
走之前纪楚偷偷去了趟数科,看他们认真筹备弹花机八号,他也就彻底放心。
只要按部就班下去,今年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除了那位巡考大人,一切都好说。
果然,纪楚离开州城没几日,巡考便想到他了,专门点名道:“听说如今曲夏州大半税收,都来自油菜,连隔壁的咸安府都受益,所以今年两地考场布置得非常不错。”
“如此功劳,都是那个叫纪楚官员所为吧。”
巡考绕了一大圈,就为了说这句话。
王学政在旁边点点头:“听说是这样的。”
说完之后,便不再搭话。
巡考看向王学政,就等他再介绍介绍,谁料一言不发。
张巡考算是看出来了。
这曲夏州上下官员,都没打算让自己见到纪楚。
如此败坏学风之人,不值得这么多人维护。
还是左右训导开口道:“大人们,这是备下的流程,还请两位审阅。”
今年的乡试在八月十六开始,连考三日,八月十九傍晚出考场。
最后的成绩,在八月二十六公布。
一共十日时间,决定六百三十七名秀才的命运。
这么重要的事巡考不敢再耽误,专心办自己的差。
一直到八月份开始考试,纪楚还在下面巡查。
他为人和善,又懂公务如何处理,跟各地县令关系都还不错。
谁让他不仅能力强,态度也好。